1 / 67

● 内容概述

● 内容概述 分类是把某些特征相似的物体归类在一起的方法。本章的一条基本线索就是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在物质分类中主要引出了胶体及其性质,运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胶体和溶液。在化学反应分类中,从 3 个不同角度进行了分类,又主要引出了新知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这两种反应理论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因此,本章教材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Download Presentation

● 内容概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内容概述 • 分类是把某些特征相似的物体归类在一起的方法。本章的一条基本线索就是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在物质分类中主要引出了胶体及其性质,运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胶体和溶液。在化学反应分类中,从3个不同角度进行了分类,又主要引出了新知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这两种反应理论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因此,本章教材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2. 本章共分为三节,整个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具体内容包括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分类、胶体三部分知识;第二部分即第二节:离子反应,具体内容包括有关电解质电离的问题——酸、碱、盐的含义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反应实质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第三部分即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含义,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本章共分为三节,整个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具体内容包括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分类、胶体三部分知识;第二部分即第二节:离子反应,具体内容包括有关电解质电离的问题——酸、碱、盐的含义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反应实质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第三部分即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含义,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 ●重点难点 • 重点: • 1.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 2.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 4.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 难点: • 1.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 2.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 4.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4. ●课标解读 •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初步认识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 •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丁达尔效应。 • 3.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 4.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能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5. 5.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强化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培养全面认识事物的习惯和能力。5.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强化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培养全面认识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6. ●学法点拨 • 如果说第一章是从化学学科研究手段——化学实验展开化学科学的话,那么本章则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科学。作为从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是连接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意味着要复习义务阶段化学的重要内容,“启后”意味着要在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从而为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7. 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 以下几点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注意: • 1.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 • 本章知识概念较多,学习中要自觉主动地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找到研究新知识的切入点,从而建立和完善知识网络,迅速掌握新知识。 • 2.加强对比,运用直观手段来理解抽象概念。 • 3.加强实验学习,通过实验,分析现象,总结规律。

  8.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共2课时)

  9. 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10. 同学们,在图书馆或图书大厦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能很快找到你所需要的书?大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商品?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同学们,在图书馆或图书大厦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能很快找到你所需要的书?大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商品?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11. 留心我们的生活,分类法应用的例子举不胜举,如人群可由年龄、性别、职业、居住地区等多方面进行分类。工具可由大小、新旧、用途、价格等方面进行分类。同学们对接触到的人和事,会自然而然地将其分为几类,可见分类法是人们处事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在语文这一学科中,人们根据文章的体裁将其分为戏剧、散文、小说、诗歌;根据题材将其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在物理学中,将力根据其性质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根据力的效果分为压力、支持力、推力、浮力、向心力等。我们经常议论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合理运用,能源可分为柴草能源、化石能源、新能源。留心我们的生活,分类法应用的例子举不胜举,如人群可由年龄、性别、职业、居住地区等多方面进行分类。工具可由大小、新旧、用途、价格等方面进行分类。同学们对接触到的人和事,会自然而然地将其分为几类,可见分类法是人们处事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在语文这一学科中,人们根据文章的体裁将其分为戏剧、散文、小说、诗歌;根据题材将其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在物理学中,将力根据其性质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根据力的效果分为压力、支持力、推力、浮力、向心力等。我们经常议论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合理运用,能源可分为柴草能源、化石能源、新能源。

  12. 合理地分类为我们的生活、管理提供了方便,便于我们对事物进行深入研究,合理处理,可帮助我们对事物的处理举一反三,由此及彼。所以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合理地分类为我们的生活、管理提供了方便,便于我们对事物进行深入研究,合理处理,可帮助我们对事物的处理举一反三,由此及彼。所以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13. ●梳理导引 • 1.____________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 2.常用的分类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4. 3.根据构成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把物质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混合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元素组成的种类又可以将纯净物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而单质又可根据其性质分为金属、非金属和稀有气体。这里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构成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把物质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混合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元素组成的种类又可以将纯净物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而单质又可根据其性质分为金属、非金属和稀有气体。这里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5. 4.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化合物可以分成多种类型,如离子化合物和__________;有机化合物和__________;酸、碱、盐和氧化物等。这里对化合物采用了____________。4.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化合物可以分成多种类型,如离子化合物和__________;有机化合物和__________;酸、碱、盐和氧化物等。这里对化合物采用了____________。 • 5.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可以把盐分为____________(只有金属离子或 和酸根离子);____________(盐中阳离子有H+);____________(盐中阴离子有OH-);复盐(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金属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等。

  16. 6.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把一些化学反应分为____________四种基本类型。根据反应中是否得到氧或者失去氧,可以把一些化学反应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6.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把一些化学反应分为____________四种基本类型。根据反应中是否得到氧或者失去氧,可以把一些化学反应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 7.物质分类的应用 • 由于一种分类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局限,所能提供的信息较少,人们认识事物时往往需要采用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

  17. (1)交叉分类法(如从盐的组成离子分类,用线连接)(1)交叉分类法(如从盐的组成离子分类,用线连接) • (2)树状分类法 • 用树状分类法,我们可把物质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又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参考答案: • 1.分类 • 2.交叉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 • 3.纯净物 混合物 溶液 胶体 浊液 单质 化合物 物质的性质 • 4.共价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树状分类法 • 5.正盐 酸式盐 碱式盐 • 6.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 7.(1)多种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 (2)纯净物 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氧化物 酸 碱 盐

  19. ●问题探究 • 1.物质分类应注意哪些事项? • 提示:物质分类必须注意:(1)每次分类必须按同一个标准进行;(2)分类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3)各子项之和等于母项。如有的同学把稀硫酸归为纯净物中的酸,把Fe(OH)3胶体归为碱等都是错误的。因为酸、碱是纯净物的子项,而稀硫酸、Fe(OH)3胶体是混合物(胶体下课时讲)。

  20. 2.请尝试对你所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并与同学交流。2.请尝试对你所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并与同学交流。 • 提示:元素、单质、化合物、化学反应除我们前面介绍的分类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分类方法,如

  21. 化学反应除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与非氧化还原反应外,常见的还有如下几种方法:化学反应除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与非氧化还原反应外,常见的还有如下几种方法:

  22. ●细品教材 • 1.物质分类的意义 • 物质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新的物质还在不断地被制备出来,这就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研究它们。分类是把某些特征相似的物质归类到一起的方法,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运用分类法把物质进行科学的分类,然后再分门别类地研究它们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就能够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把握物质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

  23. 2.物质分类的方法 • 物质分类的方法很多,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并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给物质分类需要事先设定一定的“标准”。当分类的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物质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举一反三;对不同类物质的了解使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由于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的局限性,所能提供的信息较少,人们在认识物质时往往采用多种分类方法,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

  24. 如Na2CO3,按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分类属于无机化合物,按物质类别分类属于盐,按阳离子分类属于钠盐、按阴离子分类属于碳酸盐(交叉分类法)。因此,物质分类的关键是确立分类的“标准”。下面是对物质分类的常用方法。如Na2CO3,按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分类属于无机化合物,按物质类别分类属于盐,按阳离子分类属于钠盐、按阴离子分类属于碳酸盐(交叉分类法)。因此,物质分类的关键是确立分类的“标准”。下面是对物质分类的常用方法。

  25. 3.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 (1)交叉分类法 • ①某些盐的交叉分类

  26. ②某些碱的交叉分类 • ③某些氧化物的交叉分类

  27. (2)树状分类法 • ①化合物树状分类举例

  28. ②石油加工产品及其用途的树状分类

  29. ●典例精析 • 【例1】 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 (1)上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2) • 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上表中②③⑥后面。

  31. (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写出实验室由⑩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和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解析】解答本题应从常见的酸、碱、盐的组成、含义及化学性质入手分析,熟悉常见气体如CO2、O2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检验方法。【解析】解答本题应从常见的酸、碱、盐的组成、含义及化学性质入手分析,熟悉常见气体如CO2、O2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检验方法。

  33. 常见的酸有H2SO4、HNO3、HCl;碱有NaOH、KOH、Ba(OH)2、Ca(OH)2;盐有NaCl、Na2SO4、Na2CO3、NaNO3、Na2SO3等。酸、碱、盐、氧化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CO2(少量)+2NaOH===Na2CO3+H2O。实验室制备O2常利用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分解反应2H2O2 2H2O+O2,制备CO2常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3)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即可证明是CO2。

  34. 【答案】(1)树状分类法 • (2)②H2SO4(或HNO3均可)③NaOH(或KOH)⑥Na2SO4(或K2CO3或Na2SO3或NaNO3) • (3)2NaOH+CO2===Na2CO3+H2O • (4)2H2O2 2H2O+O2 • (5)稀盐酸 大理石(或石灰石)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即可证明是CO2

  35. (浙江嘉兴一中2009-2010学年度高一月考,1)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浙江嘉兴一中2009-2010学年度高一月考,1)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 • A.Na2CO3是碱   B.Na2CO3是盐 • C.Na2CO3是钠盐 D.Na2CO3是碳酸盐 • 【解析】纯碱Na2CO3应属于盐类、钠盐、碳酸盐、正盐等,但纯碱并不属于碱类。故不正确的是A项。 • 【答案】A

  36. 将(Ⅰ)中物质与(Ⅱ)中物质的分类用短线连起来。将(Ⅰ)中物质与(Ⅱ)中物质的分类用短线连起来。 • (Ⅰ)(Ⅱ) • NaHCO3      无氧酸盐 • KHSO4含氧酸盐 • NaCl 钠盐 • BaSO4硫酸盐 • Na2SO4酸式盐

  37. 【解析】分类连线时,一定要明确分类标准。若分类标准不同,对于同一种物质会有不同的归类并注意一种物质可属于多种分类。【解析】分类连线时,一定要明确分类标准。若分类标准不同,对于同一种物质会有不同的归类并注意一种物质可属于多种分类。 • 【答案】 • 【点拨】分类标准不同,同一物质可能有不同的归类,本题采用的是交叉分类法,比较常用的还有树状分类法。

  38. ●细品教材 • 1.金属单质的化学通性 • (1)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 (2)较活泼金属+酸―→盐+氢气 • (3)较活泼金属+较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较不活泼金属+较活泼金属的盐溶液

  39. 2.氧化物的化学通性 • (1)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 • (2)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盐 • (4)碱性氧化物+水―→碱 • (5)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 说明: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

  40. 3.酸的化学通性 • (1)酸+酸碱指示剂: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 (2)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 (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 (4)酸+碱―→盐+水 • (5)酸+盐―→新酸+新盐

  41. 4.碱的化学通性 • (1)碱+酸碱指示剂: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 (2)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 (3)碱+酸―→盐+水 • (4)碱+盐―→新碱+新盐 • 5.盐的化学通性 • (1)盐+酸―→新盐+新酸 • (2)盐+碱―→新盐+新碱 • (3)盐+盐―→新盐+新盐

  42. 6.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相互关系6.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相互关系

  43. 温馨提示:①既要掌握其所属类别的通性,还要掌握这种物质的特性。例如,酸与金属反应可以生成氢气和盐,这是一般规律,但并不是所有酸和金属的反应都产生H2;金属氧化物不都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温馨提示:①既要掌握其所属类别的通性,还要掌握这种物质的特性。例如,酸与金属反应可以生成氢气和盐,这是一般规律,但并不是所有酸和金属的反应都产生H2;金属氧化物不都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 • 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 • ③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 ④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和碱(如SiO2、MgO)。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