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451 Views
第六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及其调控. 本章在介绍农业生态系统动态平衡规律及其特征基础上,重点分析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机制和人工调控机制,并就农业生态系统评价方法,各种调节手段的运用作论述。. 一、农业生态系统平衡. 二、农业生态系统评价. 三、农业生态系统调控. 一、农业生态系统动态平衡. 1 、生态平衡及其稳定性机制. 2 、生态失调与生态重建和生态补尝. 3 、农业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特点. 生态平衡即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适应所维持着的一种协调状态。.
E N D
第六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及其调控 本章在介绍农业生态系统动态平衡规律及其特征基础上,重点分析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机制和人工调控机制,并就农业生态系统评价方法,各种调节手段的运用作论述。 一、农业生态系统平衡 二、农业生态系统评价 三、农业生态系统调控
一、农业生态系统动态平衡 1、生态平衡及其稳定性机制 2、生态失调与生态重建和生态补尝 3、农业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特点 生态平衡即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适应所维持着的一种协调状态。 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即是指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且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状态。
1、生态平衡及其稳定性机制 生态系统对任何外来干预和压力,均能产生相应的反应,借以保持系统各组分之间的相对平衡关系,以及整个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大体稳定,并得以持续发展。 系统稳定性机制包括内源稳定机制和外源调控机制
1)内源稳定机制 内源稳定机制是农业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维持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它由系统结构整体性与多样性、生态因子替代补偿性与生态位均质性构成。
(1)系统结构整体性与多样性 整体性机制表现为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 者比例适当且系统输 入与输出相对平衡。 多样性机制表现为系 统组分多,结构复杂, 质能转化途径多样。
(2)生态因子替代补偿性与生态位均质性 均质性机制表现为系统内各种生态因子在时空上相对分布的异同程度。 替代性机制表现为生态因子的生态位重叠和不同层次之间能流,物流,价值流及信息流的双向反馈。
2)外源调控机制 外源调控机制即是指人们利用等衡调控原理(最大概率乘积定理),在一定技术条件或投入限量下,力求使农业生态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功能均衡地发展到一定水平实现整体功能最佳。
2、生态失调与生态重建和生态补尝 生态失调即是指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压力或冲击超过系统自身的忍耐力(生态阈值),使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降低,以致消失,从而导致趋向衰退,甚至崩溃的现象。
生态阈值与生态容量 生态阈值即是指生态系统在不降低和破坏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前提下所能忍受的最大限度的外界压力(临界值)。超过此值,生态系统就会发生生态失调,并需要人为地进行生态重建和补偿。 生态容量即是指生态系统对某种物质(通常指有毒或有害物质)的最大容纳量。
生态重建与生态补尝 生态重建即是指当生态平衡失调时,为了防止系统的逆向演变,人们根据生态失调的特征,通过相应的有目的地调节和控制,使已被破坏的生态平衡得到恢复,并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以建立起新的生态平衡。 生态补偿即是指人们从利用资源所得到的经济收益中,提取一部分资金,并以物质和能量的方式归还生态系统,以维持其结构与功能的动态平衡。
3、农业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特点 (1)包含经济与生态双重平衡 (2)开放度大平衡自律性较差 (3)平衡演潜迅速重建发展快 (4)具有明显的层次平衡特征
二 、农业生态系统评价 通过评价,可透视和剖析被评价系统的结构是否完整,功能是否健全,以便有的放矢地不断改进和完善其结构与功能,实现高效持续发展。 1、评价原则 3、评价步骤 4、评价方法 2、评价指标
1、农业生态系统评价原则 1)实事求是; 2)因地制宜;3)层次分明; 4)“三大效益”统一;5)全面与重点统筹。
2、农业生态系统评价指标 1)指标设置原则做到: 科学,系统,可操作,可比较。 2)指标体系包括: 系统特性评价指标体系,宏观评价指标体系,微观评价指标体系。
3、农业生态系统评价步骤 1)系统分析待评农业生态系统现状 2)确定评价项目、评价目标与方案 3)调研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 4)选择评价指标与方法 5)综合分析与评判 6)实施--反馈--再评价
4、农业生态系统评价方法 1)比较分析法 3)新综合评分法 4)计算机评价法 2)综合加权法
三、农业生态系统调控 1、农业生态系统调控机制 2、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特点 3、农业生态系统调控途径
1、农业生态系统调控机制 1)自然调控机制 (1)反馈调控; (2)多元重复补偿; 2)人工调控机制 一 1A 2B 3C 捕食者 种群增长 猎物 种群增长 + 反馈调控 多元重复补偿调控
2)人工调控机制 人工调控机制即是指人们根据循环再生与协调共生和持续自生三原则,利用一定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资料,改变系统结构与功能状态,实现调控目的。
2、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特点 1)调控结构:农业生态系统同时具有中心式和非 中心式调控结构。 2)调控特性:地域性;矛盾性;复杂性;综合性。
1)调控结构 转换器 系统边界 转换器 控制者 调节者 基本转换器 典型中心式调控 非中心式调控器 转换器 基本转换器 控制者 调节器 非中心式调控器 典型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结构 典型非中心调控结构
3、农业生态系统调控途径 1:经营者直接调控途径 (1)农业生境调控;(2)输入输出调控; (3)农业生物调控;(4)系统结构调控。 2:社会间接调控途径 1)财贸金融系统间接调控; 2)工交通讯系统间接调控; 3)科教文卫系统间接调控; 4)政策管理系统间接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