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3

第 7 章 地理课堂教学实施

第 7 章 地理课堂教学实施. 主讲 : 李家清 教授. 通过本章学习你可以 1. 简述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的含义和分类; 2. 掌握地理课堂语言技能的特点和习得路径; 3. 掌握地理课堂教学推进的基本技能; 4. 掌握地理教学的 “ 三板 ” 技能; 5. 根据地理教学内容科学选择适合的现代教学媒体. 学习目标. 7.1 引言. 地理课堂教学实施 是在教师完成教学设计后,在课堂教学中用运用地理教学技能,去实践教学设计的过程。

nassor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7 章 地理课堂教学实施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7章 地理课堂教学实施 主讲: 李家清 教授

  2. 通过本章学习你可以 1.简述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的含义和分类; 2.掌握地理课堂语言技能的特点和习得路径; 3.掌握地理课堂教学推进的基本技能; 4.掌握地理教学的“三板”技能; 5.根据地理教学内容科学选择适合的现代教学媒体. 学习目标

  3. 7.1 引言

  4. 地理课堂教学实施是在教师完成教学设计后,在课堂教学中用运用地理教学技能,去实践教学设计的过程。地理课堂教学实施是在教师完成教学设计后,在课堂教学中用运用地理教学技能,去实践教学设计的过程。 特征:第一全面性和关键性,地理教学实施是地理教学设计的全面落实的关键;第二技能性和过程性,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是地理教师运用教学技能,并贯彻整个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 地理课堂教学技能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依据地理教学理论,运用地理专业和教学手段,顺利达成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是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的综合体现。 特征可观察、可描述、可测定、可评价、可操作、可迁移 地理教学实施与地理教学技能

  5. 教学语言的技能、板书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演示技能、提问技能、导入技能、强化技能、组织教学技能、试误技能、结束技能 地理教学技能——种类

  6. 7.2 地理课堂教学语言技能

  7. 教学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地理课堂语言的构成要素:地理课堂口语表达、地理课堂书面文字表达,如板书、作业批语、地理课堂体态语言。 Class Discussion

  8. 语言是进行课堂教学最重要最基本的工具。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在讲述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时,其语言的雅俗,表达能力的高低,启发艺术的优劣,都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语言是进行课堂教学最重要最基本的工具。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在讲述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时,其语言的雅俗,表达能力的高低,启发艺术的优劣,都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地理课堂口语表达的特点

  9. 地理课堂口语表达的语言学训练方法

  10. 地理课堂口语表达专业性特点及训练方法

  11. 体态语言技能属于广义的课堂语言技能范畴之内。在课堂上,教师身体的运动和适当的手势、教师的表情和眼神以及沉默等,能引起学生注意,交流情感、促进学生学习,是教师口语表达的有益辅助手段。体态语言技能属于广义的课堂语言技能范畴之内。在课堂上,教师身体的运动和适当的手势、教师的表情和眼神以及沉默等,能引起学生注意,交流情感、促进学生学习,是教师口语表达的有益辅助手段。 1.地理课堂教学中仅仅有口语表达有什么欠缺? 2.地理课堂教学中体态语言的作用是什么? 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言 Class Discussion

  12. 教师在课堂上的身体动作主要指教师在教室里身体位置的移动和身体局部动作。教师在课堂上的身体动作主要指教师在教室里身体位置的移动和身体局部动作。 课堂上的走动。走动是教师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教师在课堂上的走动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在讲台周围的适时走动;另一种是在学生中间适时走动。课堂上走动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走动要自然大方,有控制,不能过多、过快,否则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第二,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在走到学生中时,对个别同学的疑难问题解答声音要轻,以免影响其他学生,如果需要全班注意的问题,教师则应走到讲台前,面对全班进行讲解。 身体局部动作。教师除了全身的动作外,头部和手势的动作也是口语表达的辅助。在地理课堂上,要对地理事物进行形象的描述,通常要借助于手势,例如在讲解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时,当讲到信风带与西风带相遇,气流复合上升时,用两手伸开,分别代表信风带和西风带,手指相对并拢,相向运动,相遇相互作用上升,来演示气流复合上升,就非常形象直观。 身体的动作

  13.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面部表情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特殊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面部表情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特殊的作用。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人类历史上,眼睛一直是人与人沟通中最清楚、最正确的讯号。 面部表情与眼神的交流

  14. 停顿也是一种语言,是引起注意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停顿也是一种语言,是引起注意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体态语言是教师教学中生动性的主要部分。 适宜的停顿 有节奏感,有韵律美

  15. 7.3 地理课堂教学推进的技能

  16. 1.讨论分析一节地理课从开始上课到结束,课堂是由哪些环节构成的? 2.这些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起什么作用? Class Discussion

  17.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一开始就给学生留下最鲜明、最有感染力的印象,将影响着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一开始就给学生留下最鲜明、最有感染力的印象,将影响着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 导入的技能

  18. 地理课堂导入的作用 Class Discussion 1.讨论分析课堂教学中导入的作用有哪些? 2.思考地理课堂教学中导入的类型有哪些?

  19. 复习导入 地理课堂导入的类型 • 情境导入 • 故事导入 • 观察导入 • 练习、复习课的导入 转下一页

  20. 案例64“月相及其变化”导入 为黑奴解放作出巨大贡献的美国总统林肯曾是一名律师。当时在林肯家乡,有一个名叫阿姆斯特朗的青年被人告上了法庭,罪名是“谋财害命”。一个自称是目击者的“证人”一口咬定,说在10月18日那天夜晚凌晨1点钟的时候,他亲眼看见被告正在作案,杀人现场位于一个草垛西面约二三十米的地方。目击者称,他当时正在草垛东边附近,因有明亮的月光照在被告的脸上,所以他看得一清二楚┅┅ 这个证人滔滔不绝,而阿姆斯特朗却有口难辩,十分被动。在这关键的时刻,林肯作为被告的律师,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此人是个十足的骗子!他的那些证词都是伪证。”林肯凭什么这么胸有成足地认定证人作的是伪证?其实他在分析这个案件时所用的知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月相及其变化”。

  21. 设计地理课堂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目的性 无论教师设计什么样的导入方式,都要紧密结合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教学环境、学校的设施等实际情况。在学生的已知与未知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 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和自觉学习效率就高。因此,不是每一次,在一个学期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几个引人入胜的导入,使学习内容以鲜活的形式出现,这样就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艺术性 要实现导入的艺术性,首先导入的设计要自然,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其次,导入的语言要有艺术性,在科学、准确和学生可接受的前提下,语言的生动、幽默、谐趣,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深深吸引。 启发性 启发性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的地理思维。地理课堂导入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已知或未知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促进学生的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22. 讲解技能 Class Discussion 1.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最主要的教学活动可能是讲解,讲解的作用是什么? 2.联系实际讨论地理课堂教学中讲解的类型有哪些? 地理课堂讲解是一种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教学技能之一,它是利用语言对地理知识进行描述、分析以及揭示地理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本质,从而使学生把握地理事物内在联系和规律的教学形式。

  23. 在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事实性知识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理事实性知识包括地名知识、地理分布、地理演变的外部表现、地理景观等。关于地名知识的讲解要针对它的空间性特点,用地图进行教学,有条件的话,可以采用直观的方法,通过野外观察或观看电影、电视、录像等进行学习。在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事实性知识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理事实性知识包括地名知识、地理分布、地理演变的外部表现、地理景观等。关于地名知识的讲解要针对它的空间性特点,用地图进行教学,有条件的话,可以采用直观的方法,通过野外观察或观看电影、电视、录像等进行学习。 地理事实性知识的讲解 地理景观图是表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事象的地理图片。它形象逼真,蕴涵着大量的地理信息。对于地理景观知识的教学更应采用直观方法,让学生观察地理景观图片是一个既经济又实用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注意图片的收集和积累。

  24. 图7.2 乞力马扎罗山的景观 案例65 “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的景观图”的讲解要点 对于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的景观图的讲解,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获取以下信息: 1.位于赤道地区,远处的乞力马扎罗山上则白雪皑皑,说明了什么? 2.位于赤道地区,但是从景观图上看到的地面动植物判断是热带草原的景观,而非热带雨林景观。为什么? 教师可以结合非洲地形图、气候图分析讲解。 图7-1 非洲地形图

  25. 地理概括性知识的讲解 地理概括性知识反映了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能够培养学生各种抽象能力,比如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演变和分布状况的推导、地理规律的掌握、地理成因的演绎等,需要学生在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因此地理概括性知识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这类知识的讲解,主要有归纳法、演绎法和比较法等。

  26. 归纳法和演绎法的区别在于教学的顺序,从教学内容的组织看,演绎法更具有结构性,从教学花费的时间看,演绎法更节省时间,但从学生的参与程度看,演绎法不如归纳法。另外从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低年级的学生用演绎法效果好,高年级的学生用归纳法效果好。归纳法和演绎法的区别在于教学的顺序,从教学内容的组织看,演绎法更具有结构性,从教学花费的时间看,演绎法更节省时间,但从学生的参与程度看,演绎法不如归纳法。另外从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低年级的学生用演绎法效果好,高年级的学生用归纳法效果好。 由“地”探“理”的归纳法 归纳法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过程。是学生形成地理概念、掌握地理规律的重要途径。归纳法是在学生有了丰富的地理表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地图,或者借助实物标本模型等,通过具体的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等手段,帮助学生探明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演变及分布的规律,以及形成这些规律的原因。 运用归纳法时应注意:首先提供感性材料,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然后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等手段,抓住主要特征,明确基本属性,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在这期间,教师还可以设计练习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这些环节要配合各种直观手段,做到深入浅出,这样一来才便于学生接受。 由“理”析“地”的分析法 演绎法是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演绎法以提出地理概念、原理和地理分布规律开始,然后举例进行论证,再指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说明一些地理事物演变和分布的规律。

  27. 运用讲解法时,要充分运用各种地图、模型、地理图表及揭示地理事物之间联系的各种示意图帮助讲解,教师边讲解边引导学生观察,这样教师语言的直观和学生视觉的直观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讲解法时,要充分运用各种地图、模型、地理图表及揭示地理事物之间联系的各种示意图帮助讲解,教师边讲解边引导学生观察,这样教师语言的直观和学生视觉的直观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地理课堂讲解的要求 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分析、综合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通过教学使学生应该掌握地地理知识,便于教师集中力量突出教学重点,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重点内容的学习上。 运用直观方法,辅助讲解 提供丰富表象,充分感知 地理知识的所涉及的空间广泛性和时间延续性往往使得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绝大多数无法亲自感受,因此对于地理知识,特别是概括性地理知识中的人文地理内容,最好使用大量的事实或事例,从多个角度说明,容易比较、区分各种具体事物的不同特征,便于学生充分感知。 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 地理课堂教学中讲解运用的语言要有严格的科学性,措辞要准确、精炼、说理要有结构严谨、逻辑性强。例如,讲季风的概念“风向随季节的变化有规律的朝着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的风”时,要讲清楚“随季节”、“有规律”、“朝着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才能科学、准确的解释季风的定义。 语言要条例分明、措辞准确 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28. 提问技能 Class Discussion 1. 结合教学实际你认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问有哪些作用? 2. 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地理课堂教学提问有哪些类型? 地理课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的,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学阶段等设计要提出的问题,通过师生间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首先,可以检查和巩固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教师提出的问题,大多数针对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其次,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也是大脑对所学知识进行检索、思维加工、再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为学生新知识的学习作好准备,有利于顺利实现对新知识的建构。 再者,它还可以起到激发学习兴趣,引发求知欲,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注意力,建立和谐课堂氛围,获得反馈信息,提高教与学的质量的作用。

  29. 案例67“内流河的水文特征”要素分析: 在讲“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时,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掌握高山冰雪和内陆河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观察《年降水量图》,然后从知识之间的联系,边讲边提问:“武汉地区进入雨季时,河水水位高涨。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但是我国内陆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一般都在200毫米以下,少的只有50—60毫米。而且,这些降水,不是蒸发,就是渗入地下,那么,请同学想一想: 1.内陆河流的河水来源是什么? 2.内流河水量什么时候大?什么时候小甚至没有?为什么? 3.为什么有的内流河流量较大流程较长?内流河的流量和流程与什么有关?问题提出后,老师便紧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引导他们从气温变化和高山冰雪消融的关系上分析判断内流河的主要水源及其水文特征。

  30. 问题的设计要明确、清晰、连贯。要使提问运用得成功,提出的问题必须要明确,含混不清的问题会使学生感到迷惑;问题的表述要清晰、连贯。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对所提出的问题要仔细推敲,系列问题的设计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问题之间的逻辑思路要清晰。问题的设计要明确、清晰、连贯。要使提问运用得成功,提出的问题必须要明确,含混不清的问题会使学生感到迷惑;问题的表述要清晰、连贯。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对所提出的问题要仔细推敲,系列问题的设计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问题之间的逻辑思路要清晰。 案例68“冷锋和暖锋的示意图”问题的设计 在讲“常见的天气系统时”,学生在观察冷锋和暖锋的示意图后,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 1、冷暖气团的位置关系。 2、在冷锋,暖锋锋面附近会出现哪些天气变化? 3、两幅图的锋面各向哪个方向移动? 4、两幅图降水区域的异同。 问题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其感知问题的方式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均有不同,因此问题的设计应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另外,在任何一个班级,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存在差异,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设计多种水平层次的问题。

  31. 教师用不同的语言或方式表示即将提问,使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因此,提问前要有一个明显的界限标志表示由语言讲解或讨论等转入提问。例如:“同学们,下面我们共同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避免先叫了同学再提问,如果先叫了学生再提问,会导致其他学生不在思考。教师用不同的语言或方式表示即将提问,使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因此,提问前要有一个明显的界限标志表示由语言讲解或讨论等转入提问。例如:“同学们,下面我们共同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避免先叫了同学再提问,如果先叫了学生再提问,会导致其他学生不在思考。 引入阶段 提问时为了引起学生注意和听清楚教师的问题,教师的语速要适当放慢,教师清晰准确地把问题表述出来,稍做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要提问后,马上指名叫学生回答。如果是较复杂地问题,教师预先提醒学生有关答案地组织结构。例如:“请注意,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陈述阶段 在学生不能作答、回答错误和回答不完全时,教师应以不同的方式鼓励或引导启发学生回答问题。例如:学生没听清晰题意,教师重复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对题意不理解时,教师用不同的词句重述问题;在学生回答错误时,帮助学生及时整理、纠正思路。教师尽量不要只是简单地一挥手让学生坐下,再叫另一名学生回答。 介入阶段

  32. 必要的追问 追问,即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在一问之后又二次提问,三次提问,“穷追不舍”……追问可以避免课堂满堂问、随意问现象的出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保障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追问可以细分为顺向式追问和逆向式追问。“顺向式追问是教师听了学生的回答后,发现其思考有些肤浅、粗糙、片面、零碎甚至是错误,再次发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或由浅入深,或由此及彼,或举一反三,直到理解变成准确、全面、细致、深刻为止”。追问的价值指向学生思维的深度,要求知其一,又能知其二。 “逆向式追问就是逆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或知识的发生过程进行追问,即学生已经做出正确完整的回答,教师在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后,回过头来问学生是如何得出答案的,是对学生思考和理解过程、或者对学习前概念(原有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的追问”。

  33. 引导学生提问 课堂教学中,有时学生往往提不出问题或没有提问题的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鼓励学生可以向教师的讲解质疑,也可以向课本说法质疑。在质疑解惑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地图上的方向时,引导学生对南北极点上的方向进行质疑,学生提出了在两极点上指南针指向何方? 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高中地理内容标准中的大量内容需要学生运用理性思维。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是达到这些标准重要途径。可以采用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观点、对问题展开辩论、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等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2003. 标准链接

  34. 应对学生的提问 应对学生提问,特别是学生突然提问的能力反映了教师教学的机智,如果老师能从容应对,巧妙地解答,就能赢得学生的喜爱和认可;相反,如果老师只是糊弄应付,闪烁其词,那么老师的形象就会在他们的心目中大打折扣。教师如何应对学生的提问呢? 首先,分层面多角度地解读教材文本,要打有准备之战。因为学生的会在阅读兴趣、理解水平、欣赏角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他们问题也会呈现多样化,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针对教材作由浅入深,由整体宏观到局部细节方方面面都要设计考虑到,对学生可能问到的问题要有预想,尤其是一些重点、难点和疑点。对教材有了深入的解读,教师对于学生的大部分问题基本上应该能够应对了。其次,了解学生。如果教师熟知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现状、思维发展水平等,就能比较容易把握学生提问的方向和目的。如果遇到教师也不知道的问题,教师应承认自己的无知,鼓励孩子寻找资料;或者教师提供几种可能的答案,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实证,评估,得出正确的共识。

  35. 问题的评价 评价阶段。教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应,学生回答不足,给予补充;学生回答错误,给予纠正;学生回答准确,给予肯定和鼓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评价应客观。

  36. 承转技能是地理课堂教学的衔接环节,是指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遵循教育学、心理学、美学原理,创造性、艺术性地采取各种措施,把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衔接起来,在使教学过程浑然一体,呈现出自然、节律的美感,同时开启学生心智潜能的教学活动。承转技能是地理课堂教学的衔接环节,是指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遵循教育学、心理学、美学原理,创造性、艺术性地采取各种措施,把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衔接起来,在使教学过程浑然一体,呈现出自然、节律的美感,同时开启学生心智潜能的教学活动。

  37. 地理课堂教学中承转设计的类型 Class Discussion 1.地理课堂教学中承转的类型有哪些? 2.地理课堂教学中承转设计应注意什么问题? 承转艺术是教学过程的艺术,“承转设计需要考虑两个因素一一前后内容联系的性质、学生学习的心理状况”。结合地理教学的特点,地理课堂教学中承转设计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2) 张武升. 教学艺术论[М].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 转下页

  38. 承转的方式 语言承转 诗词名句承转 活动承转 关联词承转 疑问语承转 故事或案例承转

  39. 贯穿承转法是指一堂地理课中的教学内容,始终围绕着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可能是某一个地理案例或者某一个地理活动,随着地理案例的逐步呈现、学生活动的逐步深入,教学内容得以一个一个地登场,这种承转给人一种浑然一体、天衣无缝的感觉。贯穿承转法是指一堂地理课中的教学内容,始终围绕着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可能是某一个地理案例或者某一个地理活动,随着地理案例的逐步呈现、学生活动的逐步深入,教学内容得以一个一个地登场,这种承转给人一种浑然一体、天衣无缝的感觉。

  40. 创造性 趣味性 地理课堂教学中承转设计的注意问题 针对性 艺术性

  41. 反馈技能 Class Discussion “在教学中,反馈是教师传出教学信息后,从学生那里取得有关信息反应的行为方式,是师生间相互沟通、相互作用、信息往返交流的过程。反馈技能是教师传递出信息后,利用观察、提问、讨论、练习等方式从学生那里获得有关对教学反应信息的行为方式。” 1.地理课堂教学中反馈的作用是什么? 2.地理课堂教学中实现反馈的方法有哪些?

  42. 掌握学习的情况 反馈的方法 优化教学方法 调整教学进度 管理课堂秩序

  43. 课堂观察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眼睛观察整个教室,从学生的动作表演、面部表情、眼神变化等情绪反应中获取反馈信息。环视法、点视法。课堂观察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眼睛观察整个教室,从学生的动作表演、面部表情、眼神变化等情绪反应中获取反馈信息。环视法、点视法。 课堂提问法在课堂上有计划地提出问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地掌握情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教学提供反馈信息。在运用反馈提问时,教师要注意慎重选择提问对象,为避免造成偏见,教师宜不断轮换提问对象。 地理课堂教学中实现反馈的方法 课堂考察法课堂考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结合地理教学的特点,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考察法有演板、当堂小测验和实践操作法。

  44. 结束技能 结束是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运用于一节课或一部分教学内容的完成,也可以是一章节的末尾。结束让学生回忆、整理、联系已学过的知识体系,是学生知识进一步同化和网络化的过程。结束的技能是教师完成一个教学任务或活动时,为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所采用的特定的行为方式。 结束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回忆,并使之条理化,因此要及时归纳总结,不要拖泥带水。结束是对全节内容的归纳总结要简明扼要,归纳知识的结构体系,抓住重点和关键点进行深化和升华。结束是一个获得教学反馈的重要环节,结束部分要紧扣教学目标,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感态度的变化,方法的形成等全面检测。一节课的导入过程与结束过程应首尾呼应,前后一致,使整节课浑然一体。

  45. 地理课堂教学中结束的类型 归纳总结就是用总结性的语言把一节课或一个教学内容进行归纳,这个过程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体完成。为了使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的深化和升华,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图表(地理填充图、表格、提纲等)进行归纳。

  46. 区别对比在地理教学中,有些教学内容是相对出现的,例如气旋和反气旋、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冷锋与暖锋等,教师可以通过列表等形式对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清晰地分辨事物的本质特征、区别及联系。区别对比在地理教学中,有些教学内容是相对出现的,例如气旋和反气旋、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冷锋与暖锋等,教师可以通过列表等形式对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清晰地分辨事物的本质特征、区别及联系。 竞赛活动对于一些比较枯燥无味的内容或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在结束时可以用稍长一点的时间进行有关内容的竞赛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巩固知识。例如,在讲解完《中国的行政区划》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中国省级行政单位的拼赛。 练习填图在一节课结束时,要求学生利用当堂学习的内容,解决课堂相关练习题,或者生活、生产、社会实践中的问题,或者将当堂学习的内容在地图册中填写出来,例如,在学习区域地理结束时,教师预留出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的要求。 悬念存疑 教学中章节之间的联系紧密的内容,在前一部分内容结束时,可以总结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下一节的教学起到“伏笔”的作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