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 likes | 726 Views
第四章 近代化的文学时代 第二节 夏 目 漱 石 一 、生平 二、创作概况 三、 《 我是猫 》. 一 、生平 1 、文学史地位 夏目漱石, 1867.1.5~1916.12.9 ( 49 岁)。 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 “国民大作家” 。 《 朝日新闻 》 社:“千年来最受欢迎的日本文学家” 千元纸币头像 “日本的鲁迅”. 2 、家庭 本名夏目金之助,生于江户。他的父亲是江户奉行所直辖的“名主” 。他的母亲是商家的女儿,作为后妻已生育四男一女(漱石父亲有五男三女,夏目漱石是末子)。
E N D
第四章 近代化的文学时代 第二节 夏目漱石 一、生平 二、创作概况 三、《我是猫》
一、生平 1、文学史地位 夏目漱石,1867.1.5~1916.12.9(49岁)。 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 “国民大作家” 。 《朝日新闻》社:“千年来最受欢迎的日本文学家” 千元纸币头像 “日本的鲁迅”
2、家庭 本名夏目金之助,生于江户。他的父亲是江户奉行所直辖的“名主” 。他的母亲是商家的女儿,作为后妻已生育四男一女(漱石父亲有五男三女,夏目漱石是末子)。 漱石的出生不受欢迎:“耻子”;生辰犯忌。 开始托于他人扶养。 两岁时过继给盐原昌之助(门前名主)作养子。 漱石九岁回到自己的家, 仍遭冷遇。 十四岁时最恋慕的生母去世。 十七岁(1884年)离家独立生活,考入大学预备门预科。
从几部带着浓厚自传色彩的小说如《哥儿》、《三四郎》、《从此以后》、《道草》等等都可见其端倪。故事里的主人翁多半有着良好的家世,却不受父兄所重视,也因此他们往往是孤独的,很早就意识到要自力更生,但内心里则无不渴求亲情的温暖。有人说文学是“苦闷的象征”。作家因自身的遭遇或基于悲天悯人的情怀而意识到真实世界的不完满,呕心沥血发而为文,才有感人的作品问世,但这份感动人心的力量往往来自于苦痛与不幸。重新回顾夏目漱石的生平,便知此言不虚。从几部带着浓厚自传色彩的小说如《哥儿》、《三四郎》、《从此以后》、《道草》等等都可见其端倪。故事里的主人翁多半有着良好的家世,却不受父兄所重视,也因此他们往往是孤独的,很早就意识到要自力更生,但内心里则无不渴求亲情的温暖。有人说文学是“苦闷的象征”。作家因自身的遭遇或基于悲天悯人的情怀而意识到真实世界的不完满,呕心沥血发而为文,才有感人的作品问世,但这份感动人心的力量往往来自于苦痛与不幸。重新回顾夏目漱石的生平,便知此言不虚。
3、喜欢汉学 夏目自幼喜欢汉学,讨厌日文的柔软和冗长,喜欢汉文的雄劲和有力。 14岁开始学习中国古籍,少年时曾立志以汉文出世。笔名“漱石”出自《世说新语》“漱石枕流”: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第二十五》记载: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4、教育与工作 1890年,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英语科。 1893年,毕业后入大学院,但对英国文学产生怀疑 对禅宗发生浓厚兴趣。(患神经衰弱) 1896~1900年,任中学教员。不愉快。 1900年,留学英国,受歧视。 “东洋意识”、“自我本位” ;撰写《文学论》。 1903年,回国。在东京大学等校执教。 1904年,构思《我是猫》,并于次年连载,暴得大名。 正冈子规、高滨虚子 1907年,4月辞掉教师职务,成为专业作家。 1911年,拒绝接受政府授予的文学博士学位。 1916年,因胃溃疡去世。将脑和胃捐给东京帝大医学部。
5、婚姻 1896年,与贵族院书记长女镜子结婚。 “病妻室内灯昏暗,苦熬晚暮度秋天。” 迷亭:“……从此,老梅和我同样失恋,除了解手,再也不到图书馆来了。思量起来,女人真是罪过!” 主人不同寻常,竟接受了这个观点。 “一点不假。不久前读缪塞的剧本,书中人物引用罗马诗人的一段话,说道:‘比鸿毛还轻的是灰尘,比灰尘还轻的是清风,比清风还轻的是女人,比女人还轻的是虚无……’说得十分精辟。女流之辈,真没办法。”
6、夏目漱石的人格魅力 一是辞去东京帝大教职; 二是辞退日本教育部颁赠的文学博士学位。 进入朝日新闻社时发表“入社之辞”: 如果报社是做生意的话,那么大学也是做生意。对把文艺的述作当生命的我而言,没有比这个更有名誉的职业。从离开大学的翌日起突然觉得肩膀变轻松,肺部吸入未曾有过的大量空气。 小生以前一直只以平平常常的夏目某混迹于世上,希望今后仍然以平常的夏目某身份生活下去。 文学视角:“永远的反动派”
二、创作概况1、主要作品2、创作阶段3、基本主题二、创作概况1、主要作品2、创作阶段3、基本主题
1、主要作品《我是猫》(吾辈は猫である)——1905年《哥儿》(坊っちゃん)——1906年《旅宿》(《草枕》) ——1906年《虞美人草》(ぐびじんそう)——1907年前三部曲(《三四郎》、《从此以后》、《门》)——1908~1910年 后三部曲(《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1912~1914 年《道草》(みちくさ)——1915年 《明暗》(めいあん)——1916年,遗作《梦十夜》(ゆめじゅうや)——短篇作品集
2、创作阶段 ① 早期(1907年以前) ② 中期(1907~1910年) 主人公与外界的丑恶作斗争。 前三部曲(爱情悲剧三部曲):《三四郎》(1908): 三四郎——美祢子《从此以后》(1909):代助——三千代——平冈 《门》(1910): 宗助——阿米——安井
③ 晚期(1910年以后) 客观原因:“大逆事件” (幸德秋水) 主观原因 :大病一场, “徊于生死之间”。 五女儿雏子突然去世。 主人公与自我内心的丑恶作斗争(“心理隐曲”)。 解决办法: “则天去私”。后三部曲:《过了春分时节》(1912):须永——千代子——高木 《行人》(1913): 一郎——阿直——二郎 《心》(1914): “先生”—— 房东女儿 —— K
3、基本主题 从知识分子的角度对明治社会的全方位批判。
“对于同维新改革一起出生的我来讲,明治的历史就是我的历史。” 夏目漱石“对明治时代并没有太多的好感。他认为那是一个盲目赶潮流的时代,失去个性的时代。自己只是被裹挟着向前走去”(渡辺京二),对明治时代“充满了不信任和不安”(平川祐弘)。
① “日本没有历史”。 ②文部大臣森有礼提出:让日本人跟西洋人通婚,来改善日本人的人种。 ③政府建造鹿鸣馆。 “一个不知道香烟是什么滋味的孩子,却吸着香烟并装出一副很过瘾的样子给人看”。 ④ 1902年日英同盟缔结。 “乐得就像穷孩子被过继给了一个大财主当养子。”
◇ “今晚看到天皇重病的号外。号外上说天皇因尿毒症已陷入昏迷状态,并告知大家因天皇病危,传统的开山活动停办。天皇还未去世没有必要停止民间活动,因天皇生病而波及到一般百姓的生活,真为当局者的无知感到震惊。” ◇ “今天是全国的大丧,所有的人是吃不能吃、想喝不能喝,真是奇怪的日子。” ◇ “葬礼结束后,想必很疲劳吧。明后天您休息的日子里玩一天如何?”
1906年,在《片断》中写道:“当知道开化的无价值,就是厌世观的开始。”1906年,在《片断》中写道:“当知道开化的无价值,就是厌世观的开始。” “在现在不得神经衰弱的人,大多数是有钱的鲁钝之徒和没有教养的无良心之徒。”
1911年,在和歌山市发表演说《现代日本的开化》。1911年,在和歌山市发表演说《现代日本的开化》。 欧洲:“内发的”,“如行云流水是自然发展的”。 日本:“外发的”,是“在与外国接触”的过程中被迫转化的。 外来文化的土壤和根底均不相同,从而“失去自己本位的能力”,就必然引起“国民的某种空虚感”,也会出现“不满与不安”,发生“神经衰弱”病症。为了不患“神经衰弱”,“只能向内发的方向发展”,这是“苦恼的真实”。
我为什么不工作?这不是我的错,是这个世道有问题。再讲大一些就是日本和西洋的关系丑恶,所以我就什么也不干。……日本要不从西洋借钱,就是个一事无成的国家。然而,还要自以为是一等国家,妄想强行挤入一等国家的行列中去。为此便抽掉全部内含精髓,只要张着一等国的门面。由于非常勉强,所以非常悲惨。……你能看到其影响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已反映出来,被西洋如此压迫的国民,其大脑里一点余地都没有,连正常的工作都做不好。所有副科全部削除的专修教育,把人逼得连转眼球的劲都没有了,随之而来的是神经衰弱,……伴随精神疲惫的是身体衰弱。不仅如此,随之而来的还有道德的败坏。试看日本全国上下,你能找得到哪怕是一点点好的地方吗?一团漆黑。我在其中,我说啥,我干啥,都不能算个啥。我为什么不工作?这不是我的错,是这个世道有问题。再讲大一些就是日本和西洋的关系丑恶,所以我就什么也不干。……日本要不从西洋借钱,就是个一事无成的国家。然而,还要自以为是一等国家,妄想强行挤入一等国家的行列中去。为此便抽掉全部内含精髓,只要张着一等国的门面。由于非常勉强,所以非常悲惨。……你能看到其影响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已反映出来,被西洋如此压迫的国民,其大脑里一点余地都没有,连正常的工作都做不好。所有副科全部削除的专修教育,把人逼得连转眼球的劲都没有了,随之而来的是神经衰弱,……伴随精神疲惫的是身体衰弱。不仅如此,随之而来的还有道德的败坏。试看日本全国上下,你能找得到哪怕是一点点好的地方吗?一团漆黑。我在其中,我说啥,我干啥,都不能算个啥。
三、《我是猫》 1、写作缘起 2、故事梗概 3、人物形象 4、主题思想 5、艺术特征
1、写作缘起 ① 应高滨虚子之邀 ②1904年夏,梅雨初晴,一只小猫走进漱石家。 ③ 倾诉内心郁愤 ◇严重的神经衰弱症。 (个人敏感天性 / 明治时代的产物) ◇夫妻关系恶化。 ◇工作不顺。 ◇工资微薄,经济拮据。
2、故事梗概 “没有题旨,没有结构,像无头无尾的海参似的”。 苦沙弥家因寒月的婚事和邻居金田家发生的冲突 。 《我是猫》精彩的不是情节,而是充满深刻思想的语言、高超的讽刺艺术。
……说不定整个社会便是疯人的群体。疯人们聚在一起,互相残杀,互相争吵,互相叫骂,互相角逐。莫非所谓社会,便是全体疯子的集合体,像细胞之于生物一样沉沉浮浮、浮浮沉沉地过活下去?说不定其中有些人略辨是非,通情达理,反而成为障碍,才创造了疯人院,把那些人送了进去,不叫他们再见天日。如此说来,被幽禁在疯人院里的才是正常人,而留在疯人院墙外的倒是些疯子了。说不定当疯人孤立时,到处都把他们看成疯子;但是,当他们成为一个群体,有了力量之后,便成为健全的人了。大疯子滥用金钱与权势,役使众多的小疯子,逞其淫威,还要被夸为杰出的人物,这种事是不鲜其例的,真是把人搞糊涂了。(《我是猫》P280)
天道公平的来信:假如由我管天管地,我将一口气喝干西江之水;假如由天地管我,我不过是陌上的一粒微尘。当然要问:天地与我,可有何干?……最先吃起海参的人,其胆量可敬;最先吞下河豚的汉子,其勇气可嘉。……不把人看成人时,便无所畏惧。试问不把人看成人的人,却面对不把我看成我的社会而愤怒,那将如何?飞黄腾达之士,将不把人看成人视为至宝,只在别人眼里没有他时才勃然色变。管他色变不色变,混账东西……当我把人看成人,而当他人不把我看成我时,鸣不平者便爆发式地从天而降。此爆发式行动,名之曰革命。革命并非鸣不平者之所为,实乃权贵荣达之士欣然造成者也。 朝鲜人参多,先生何故不用? 天道公平 再拜 于巢鸭(《我是猫》P261)
◇帕斯卡(Pascal):“人类必然会疯癫到这种地步,即:不疯癫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帕斯卡(Pascal):“人类必然会疯癫到这种地步,即:不疯癫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 ◇陀思妥耶夫斯基:“人们不能用禁闭自己的邻人来确认自己神志健全。” ◇罗兰·巴尔特(评价福柯的《疯癫与文明》):“疯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随时间而变的异己感。”
咱家不清楚使地球旋转的究竟是什么力量,但是知道使社会动转的确实是金钱……连太阳能够平安地从东方升起,又平安地落在西方,也完全托了实业家的福。(P242)既不能零售空气,又不能割据苍天,那么,土地私有,岂不也是不合理吗?咱家不清楚使地球旋转的究竟是什么力量,但是知道使社会动转的确实是金钱……连太阳能够平安地从东方升起,又平安地落在西方,也完全托了实业家的福。(P242)既不能零售空气,又不能割据苍天,那么,土地私有,岂不也是不合理吗?
世人褒贬,因时因地而不同,像我的眼珠一样变化多端。我的眼珠不过忽大忽小,而人间的评说却在颠倒黑白,颠倒黑白也无妨,因为事物本来就有两面和两头。只要抓住两头,对同一事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是人类通权达变的拿手好戏。世人褒贬,因时因地而不同,像我的眼珠一样变化多端。我的眼珠不过忽大忽小,而人间的评说却在颠倒黑白,颠倒黑白也无妨,因为事物本来就有两面和两头。只要抓住两头,对同一事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是人类通权达变的拿手好戏。
假如春风总是吹拂这么一张平滑的脸,料想那春风也太清闲了吧!(P108)给红松林装点过二三朱红的枫叶已经凋零,宛如逝去的梦。这声音毫不留情地震撼着初春恬静的空气,把个风软树静的太平盛世彻底庸俗化了。假如春风总是吹拂这么一张平滑的脸,料想那春风也太清闲了吧!(P108)给红松林装点过二三朱红的枫叶已经凋零,宛如逝去的梦。这声音毫不留情地震撼着初春恬静的空气,把个风软树静的太平盛世彻底庸俗化了。
3、人物形象 知识分子群像 实业家(资本家)之流 苦沙弥 金田夫妇及其女儿富子小姐 水岛寒月 铃木藤十郎 迷亭 多多良三平 越智东风 八木独仙
苦沙弥: 中学英语教师,“嚏”的谐音。日本明治时期正直善良、愤世嫉俗而又无所作为的知识分子典型。 ① 生活清贫,但不为金钱权势所动,始终保持着正直善良的本性。 ② 愤世嫉俗,对周围的一切都看着生气,尤其是对实业家深恶痛绝。 ③ 脾气暴躁,顽固倔强。常常无端恼火,怒气冲天。 ④ 由于缺乏应对环境的能力,虽然有所行动,却终无所作为。 ⑤ 迂腐、酸气。作者对其知识、学问等的善意嘲讽。
鼻子夫人叙罢初见之礼,仔细打量一番室内说: “多漂亮的宅子呀!” 主人吱吱地吸烟,心里却在嘀咕:“扯谎!” 迷亭则望着天棚说:“老兄,那是雨漏,还是木板的花纹?多美的图案啊!”
迷亭: 美学家。“酩酊” 的谐音。 ① 性格轻浮,喜欢开玩笑来捉弄他人。 安德利亚的故事(“安德利亚之灾”) (P5~6) 橡面坊丸子。(“牛肉洋葱丸子”的谐音 ) (P34~35) 八木独仙评价迷亭:”喂金鱼的麸子,漂在池面上,飘飘摇摇。”( P247) ② 虽然才华横溢,但是拿不出任何实际有效的解决办法,只会冷嘲热讽说些俏皮话。 迷亭的《未来记》。(P362)
水岛寒月: 苦沙弥的学生,理学士,在大学院研究地球磁力。“间歇”的谐音。 ① 正直善良,不贪图富贵,拒绝金田家的求婚。 “寒月这个人,大约也是主人的昔日门徒,如今已经出了学门,据说比主人混得阔气多了。不知为什么,他常到主人家来玩,一来就鸣尽心中不平才走。” (P16~17)
② 勤奋刻苦,却荒度岁月。 在物理学会上发表的论文是《关于吊颈的力学》。 寒月的博士论文是《紫外线对于青蛙眼球电动作用的影响》。 (P170) “寒月,就是磨玻璃球的那个人吗?年轻轻的,真可怜!总该干点什么正经营生嘛。” “可怜哪!那也算‘科学研究’!……” “只要把那个玻璃球磨光,就能成为了不起的学者哪!” “若是磨光了玻璃球就能成为一个非凡的学者,那么,谁个不成?老朽也可。玻璃铺掌柜更办得到。这种行当,在汉人的天下,叫做‘玉石匠’,身份极其低下。”
③ 有才艺。 写俳剧,拉小提琴。 “俳剧是什么剧?” “就是‘俳剧风格的戏剧’,简称为‘俳剧’。” “因为源于俳风,如果冗长无聊就不好,所以,写成了独幕剧。” “美人浴,呆了枝头鸦不去。” “那虚子先生说,……然后捉住乌鸦,叫它别迷上女人,我想,这不是非常积极吗?” (P183~184)
越智东风: 开始搞戏剧,后来写新体诗。东风,是“豆腐”的谐音。 喜欢凑热闹,爱赶时髦的文学男青年的形象。 莫效世人。应纤纤而读。(应岌岌而读) 献给富子小姐(鼻子)! 倦怠、郁香的烟雾袅袅, 有你的芳心与情丝缭绕。 啊,我哟,在这凄苦的尘寰。 惟有这猛吸时火热的一吻最甘甜。 东风:“‘凄苦的尘寰’和‘火热的一吻’,采取了对仗 的笔法,是我心血的结晶。” 迷亭:“‘甘甜’与‘凄苦’反衬,简直是‘十七香’, 有趣!”
苦沙弥作俳句: 脸上祭雄鼻, 鼻前供神酒。 迷亭接:“双孔冥幽幽。” 寒月接:“洞深毛何有?” (P100~101)
八木独仙: 哲学家,苦沙弥的老同学。 ① 劝人以消极的修养求得心安。 ◇古代日本人比西洋人要伟大得多。 ◇ “电光影里斩春风”(“春风影里斩电光”) (P250) ②八木独仙学说的后果 ◇害疯两人:立町老梅(天道公平),住在疯 人院; 里野陶然,死去。 ( P272) ◇ 大地震时自己跳楼。( P271)
金田夫妇:实业家。① 丑化金田及其夫人的外表。 金田:一张又平又扁的脸。 金田夫人:鼻子硕大无比。
展眼一瞧,一位尖嗓子女客穿着双层绘绸的和服,底襟拖在床席上走进屋来。年约四十出头。已经秃顶,发际却有一排发帘,活像一道大坝似的高高耸立,至少有半个脸那么长直对青天。眼睛的倾斜度很像劈山路的峭壁,直线上吊,左右对称。直线也者,喻其细于巨鲸也。独有鼻子大得出奇,好像把别人的鼻子偷来硬按在自己的脸心;又好像在不到十平米的小院庭,竟搬来了靖国神社的石头灯笼,尽管唯我独尊,却总有点魂不落体。那是一只所谓的鹰钩鼻。顶端兀自高耸,半路上自己也觉得这样太过分,又谦虚起来;到了鼻尖,再也不像顶端那么气派,开始下垂,窥视鼻下的嘴唇。只因拥有如此显赫的鼻子,这女人说话时,不能不令人以为她不是口里在发音,而是鼻孔在宣讲。咱家为了向这棵伟大的鼻子致敬,从此称她为“鼻子夫人”。(P78)展眼一瞧,一位尖嗓子女客穿着双层绘绸的和服,底襟拖在床席上走进屋来。年约四十出头。已经秃顶,发际却有一排发帘,活像一道大坝似的高高耸立,至少有半个脸那么长直对青天。眼睛的倾斜度很像劈山路的峭壁,直线上吊,左右对称。直线也者,喻其细于巨鲸也。独有鼻子大得出奇,好像把别人的鼻子偷来硬按在自己的脸心;又好像在不到十平米的小院庭,竟搬来了靖国神社的石头灯笼,尽管唯我独尊,却总有点魂不落体。那是一只所谓的鹰钩鼻。顶端兀自高耸,半路上自己也觉得这样太过分,又谦虚起来;到了鼻尖,再也不像顶端那么气派,开始下垂,窥视鼻下的嘴唇。只因拥有如此显赫的鼻子,这女人说话时,不能不令人以为她不是口里在发音,而是鼻孔在宣讲。咱家为了向这棵伟大的鼻子致敬,从此称她为“鼻子夫人”。(P78)
② 飞扬跋扈,专横卑鄙。捉弄苦沙弥。 金田夫人拜访苦沙弥; 金田夫人找车夫老婆在墙根外偷听,然后在外面叫骂; 金田找铃木劝说苦沙弥; 金田让多多良打听寒月的消息; 金田找老乡在学校里排挤苦沙弥; 金田找落云馆的学生吵闹苦沙弥; 金田找铃木刺探苦沙弥被学生吵后的窘境。③ 道德低下,庸俗丑恶。 “三绝战术”(绝义、绝情、绝廉耻)( P119) 金田老板已经因贪得无厌而丧命了。(P376)
铃木藤十郎: 工学士,苦沙弥的昔日同窗。 世故油滑,趋炎附势,甘心沦落为金田的哈巴狗。 八木独仙:“铃木吗?此人不明事理,而人情世故却很精通,是个戴金壳表的材料。但是,太浅薄,不稳重,是块废料。他常说要圆滑些,圆滑些。可是何谓圆滑?他压根不懂。如果迷亭是喂金鱼的麦糠,铃木便是用草绳绑的凉粉,滑得很,总是哆嗦没完。” (P247) 苦沙弥将其名片扔进厕所。 (P116) 铃木的滑头。( P118~120) 猫眼中的“铃木先生依然是个擅于周旋的人。”(P242)
多多良三平: 法学士,苦沙弥的门生。 也是实业家的苗子,是铃木的后进力量。 (P144) 多多良的人生态度:苦沙弥和寒月都“傻”。(P150~151) “又是个傻子。写什么博士论文?我还以为是个值得一提的人物呢。”
“三平君今日不同往常,身穿洁白的衬衫,崭新的礼服,这已经令人有几分另眼相待,何况他右手还沉甸甸地拎着用绳绑的四瓶啤酒,往木松鱼旁一放,并不打招呼,噗通一声坐下,而且两腿伸开,简直一副非凡的武士风度。……三平毫不客气地指着在场所有的人说……” “三平君今日不同往常,身穿洁白的衬衫,崭新的礼服,这已经令人有几分另眼相待,何况他右手还沉甸甸地拎着用绳绑的四瓶啤酒,往木松鱼旁一放,并不打招呼,噗通一声坐下,而且两腿伸开,简直一副非凡的武士风度。……三平毫不客气地指着在场所有的人说……” “像我这样的实业家,最重要的是常识。……就拿抽烟来说吧!抽‘朝日牌’‘敷岛牌’香烟,那就掉价了。”说着,抽出一支金纸烟嘴的埃及香烟,……钱倒是没有,不过,立刻就会有的。一抽上这种烟,信誉可就大大提高了。” “至于多多良,只要平生能够请人喝几盅三鞭酒,牛哄哄的,也就满足了。”
二弦琴师傅: “天璋院女道士的秘书官的妹妹出嫁后的婆婆的外甥的女儿……” 天璋院(1835.2.19-1883.11.20),名笃子,江户时代后期至明治时期的女性,是江户幕府13代将军德川家定的正室。姓岛津,原名於一,之后再改名笃子。
4、主题思想 《我是猫》对日本明治社会做了全方位的嘲讽和批判,包括对“大和魂”、对外侵略战争、警察制度、资产阶级暴发户、知识分子以及当时的各种时弊等。 ① 揭示明治时代知识分子的空虚的精神状态和现实境遇。 ② 勾勒出资产阶级暴发户为富不仁的嘴脸。 ③ 对“大和魂”、对外侵略战争等做了辛辣的嘲讽。
大和魂 “大和魂!”日本人喊罢,像肺病患者似的咳嗽起来。 “大和魂!”报贩子在喊。“大和魂!”三只手在喊。大和魂一跃而远渡重洋!在英国做大和魂的演说;在德国演大和魂的戏剧。 东乡大将有大和魂;鱼铺的阿银有大和魂;骗子,拐子,杀人犯,也都有大和魂! 假如有人问:“何为大和魂?”回答说:“就是大和魂呗!”说罢便去。百米之外,只听“哼”了一声。 大和魂是三角形,还是四角形?大和魂实如其名,是魂。因为是魂,才常常恍恍惚惚的。 没有一个人不念叨它,但却没有一个人看见过它;没有一个人没听说过它,但却没有一个人遇上过它。大和魂,恐怕是天狗之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