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409 Views
活性炭吸附在水处理研究中的应用. 陈 庆. 物理化学教研室.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四、实验步骤. 五、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思考与讨论. 七、参考文献. 主要内容.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加深理解活性炭吸附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用间歇式静态吸附法确定活性炭等温吸附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活性炭. 活性炭又称活性炭黑,是黑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的无定形碳,由碳、氧、氢等元素组成。其结构上是一种多孔碳,堆积密度低,比表面积大。 由于原料来源、制造方法、外观形状和应用场合不同,活性炭大约有上千个品种。
E N D
活性炭吸附在水处理研究中的应用 陈 庆 物理化学教研室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四、实验步骤 五、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思考与讨论 七、参考文献 主要内容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理解活性炭吸附的基本原理 2、掌握用间歇式静态吸附法确定活性炭等温吸附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活性炭 活性炭又称活性炭黑,是黑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的无定形碳,由碳、氧、氢等元素组成。其结构上是一种多孔碳,堆积密度低,比表面积大。 由于原料来源、制造方法、外观形状和应用场合不同,活性炭大约有上千个品种。 材质:椰壳、果壳、木质、煤质活性炭 外观:粉状、颗粒、不定型颗料、圆柱形、球形活性炭等
活性炭是传统而现代的人造材料。 1、脱色和过滤,使带色液体脱色。 2、吸收各种气体与蒸气:防毒面具、空气滤清器。 3、粒状物可用作催化剂的载体。
活性炭目数 活性炭目数指的就是筛网密度,活性炭颗粒的大小用目数来表示。 目数,是指物料的粒度或粗细度,目数越大,说明物料粒度越细;目数越小,说明物料粒度越大。 目数越大颗粒越小,一般超过100目,活性炭颗粒就趋于粉末了;8目数-12目数的活性炭颗粒就很大。
二、实验原理 活性炭吸附法广泛用于给水处理及废水二级处理出水的深度处理。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氧化、催化等性能来有效地去除水中污染物。 活性炭对水中所含杂质的吸附既有物理吸附现象,也有化学吸附作用。某些被吸附物质先在活性炭表面上积聚浓缩,继而进入固体晶格原子或分子之间被吸附,某些物质则能与活性炭分子结合而被吸着。 图1 活性炭吸附用于水处理
二、实验原理 吸脱附平衡时,活性炭和水(即固相和液相)之间的溶质浓度,具有一定的分布比值。若用m克活性炭吸附的溶质为x毫克,则单位重量的活性炭吸附溶质的数量qe,即吸附容量可按下式计算: qe和吸附平衡时溶液浓度C的关系曲线,称为吸附等温线,可以用Langmuir、BET 和Fruendlieh吸附等温式来描述。
二、实验原理 Fruendlieh(弗罗因德利希)常用来比较不同溶液浓度时的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即 K——与吸附比表面积、温度有关的系数; n ——与温度有关的常数,n>1; C——吸附平衡时的溶液浓度( mg/L)。 通常用图解法求经验常数K、n值,将上式变换成线性关系: C0——水中被吸附物质原始浓度(mg/L); C——被吸附物质的平衡浓度(mg/L); m——活性炭投加量(g/L)。 以lgqe为纵坐标,以lgC为横坐标,绘制等温吸附曲线,图解可得到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1/n,截距为K,从而由实验得出等温吸附方程式。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振荡器 1台 分光光度计 1台 容量瓶(1L,100mL,25mL) 移液管(10mL 100mL) 锥形瓶 洗耳球 活性炭 40-60目 亚甲基蓝
四、实验步骤 1、吸光度标准曲线的绘制 1) 配置~30mg/L 的亚甲基蓝溶液1L。 2) 用分光光度计得出吸收与波长的关系,确定产生最大吸收时的波长(600nm-700nm,每10nm一测)。 3) 将1准备的亚甲基蓝稀释,取0ml、3ml、6ml、9ml、12 ml、15ml、20ml 的30mg/L亚甲基蓝,用容量瓶定容到25ml,用分光光度计从2)所得波长测得吸光度。 4) 画出吸光度与亚甲基蓝浓度(mg/L)的关系曲线,即标准曲线。
四、实验步骤 2、吸附等温线实验步骤 1) 在锥形瓶中,装入以下重量的活性炭粉末:0、40、80、120、150、200、240 mg。 2) 在锥形瓶中各注入100毫升 30mg/L 的亚甲基蓝溶液。 3) 将锥性瓶置于摇床上振荡2小时,然后静置使活性炭下沉。 4) 取上层清液,测定每个瓶中溶液的吸光度。
编号 水样体积(l) 处理后吸光度 lgC 活性炭投加量m(g/l) (mg/g) 五、数据记录和处理 记录: 各锥形瓶中水样过滤后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建议按下表填写。
五、数据记录和处理 处理: 1、画出吸光度与亚甲基蓝浓度(mg/L)的关系曲线,即标准曲线。 2、测定每个瓶中溶液的吸光度,并用标准图交换为浓度单位。计算每个瓶中转移到活性炭表面上的亚甲基蓝的量。 3、以 为纵坐标,lgC为横坐标绘出弗罗德里希吸附等温线。 4、从吸附等温线上求出K、n值,代入公式求出弗罗德里希吸附等温式。
六、思考与讨论 1 活性碳投加量对于吸附平衡浓度的测定有什么影响,该如何控制? 2 实验结果受哪些因素影响较大,该如何控制?
七、参考文献 1、张振家,李春杰, 王欣泽等,水处理工程精品课程,上海交通大学。 2、应维琪,活性炭吸附净水技术: 简易活性炭测试方法与应用实例,环境科学与工程(第5章).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