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316 Views
5.2 单效蒸发. D. A. 已知: F、x 0 、t 0 、x 计算内容: L、 W 、 加热蒸汽量 D 、 加热面积. 一、物料衡算. 5.2 单效蒸发. 稀释热. 二、能量衡算. -----查焓浓图. a. 无明显浓缩热的体系. 5.2 单效蒸发. 假定: ① H s -h s =R( 加热蒸汽汽化潜热); ② h h 0 ; ③ H-h r( 二次蒸汽汽化潜热); ④ Q l 0. 汽化1 kg 水所消耗的蒸汽量,其值约为1。实际上 D/W=1.1. 5.2 单效蒸发.
E N D
5.2 单效蒸发 D A 已知:F、x0、t0、x 计算内容: L、 W、加热蒸汽量D、加热面积 一、物料衡算 Yang CP, PhD, PE, Professor
5.2 单效蒸发 稀释热 二、能量衡算 -----查焓浓图 a. 无明显浓缩热的体系 Yang CP, PhD, PE, Professor
5.2 单效蒸发 假定: ① Hs-hs =R(加热蒸汽汽化潜热); ② h h0; ③ H-h r(二次蒸汽汽化潜热); ④ Ql 0 汽化1kg水所消耗的蒸汽量,其值约为1。实际上D/W=1.1 Yang CP, PhD, PE, Professor
5.2 单效蒸发 b. 有明显浓缩热的体系 先按 情况a 计算,然后再校正。 Yang CP, PhD, PE, Professor
5.2 单效蒸发 K值约为600~6000W/m2K P 三、加热面积A的计算 P t 取决于: 冷凝器压力P、溶液浓度、蒸发室内液层深度,因此,t >T。 △ =t -T-----传热温度差损失 Yang CP, PhD, PE, Professor
5.2 单效蒸发 • 引起传热温差损失△的原因: (1) 溶液沸点升高(与同压力下纯溶剂相比)------杜林规则 查图步骤:P→水的沸点→由杜林线查得某一浓度下的溶液沸点。 (2)蒸发室内液层深度引起的 与设备结构有关,有些设备 液柱可高达3~6m,有些设 备中此项损失可不计。 (3)二次蒸汽的阻力损失引起的 此项影响很小,通常取 1 ℃ 左右。 P P P △ =t -T-----传热温度差损失 Yang CP, PhD, PE, Professor
二次蒸汽 P 5.3 多效蒸发 并流流程: 5.3.1 多效蒸发及其流程 思考:P1、 P2、 P3大小顺序? 并流流程优、缺点: ① 料液可自动流入下一效,无需泵输送; ②溶液会发生闪蒸而产生更多的蒸汽; ③传热推动力依次减小; ④ K依次减小; 1 2 3 Yang CP, PhD, PE, Professor
5.3 多效蒸发 逆流流程: 二次蒸汽 优、缺点: ① 料液需用泵送入下一效; ②传热推动力较为均匀; P 1 2 3 Yang CP, PhD, PE, Professor
5.3 多效蒸发 错流流程: 二次蒸汽 优、缺点: ① 兼有并、逆流的优点; ②操作复杂; P 1 2 3 Yang CP, PhD, PE, Professor
5.3 多效蒸发 平流流程: 平流流程优、缺点: ① 各效独立进料,传热状况均较好; ②物料停留时间较短 P 1 2 思考: 1、粘度随浓度变化很大的料液,宜采用哪一种流程? 平流、逆流或错流 2、当最后浓缩液在高温下易被破坏时,宜采用哪一种流程? 并流 3、当进料几乎是饱和液时,宜采用哪一种流程? 平流 3 Yang CP, PhD, PE, Professor
生产强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传热量或蒸发的水分量,用q或 W/A表示。 生产能力:单位时间的传热量或蒸发的水分量,用Q或 W表示。 5.3 多效蒸发 5.3.2 多效蒸发与单效蒸发的比较 多效蒸发单位生蒸汽消耗量D/W比单效蒸发小,操作费比单效蒸发小; 多效蒸发生产能力比单效蒸发小,生产强度比单效蒸发小,故设备费比单效蒸发大。 Yang CP, PhD, PE, Professor
5.3 多效蒸发 证明: 多效与单效相比, 单位生蒸汽消耗量 小。 假设属理想情况,每一效D/W=1 Yang CP, PhD, PE, Professor
5.3 多效蒸发 注意: 操作费减小的幅度并不与效数成正比,效数越多,操作费减小的幅度成下降趋势。 Yang CP, PhD, PE, Professor
P P A/3 A/3 A/3 5.3 多效蒸发 证明: 多效与单效相比,生产能力低、生产强度小。 Yang CP, PhD, PE, Professor
P P A/3 A/3 A/3 5.3 多效蒸发 因为 故相同生产能力下,A>A。 因此,多效蒸发的设备费大。 而且,效数越多,设备费增大的幅度越大。 Yang CP, PhD, PE, Professor
5.3 多效蒸发 Yang CP, PhD, PE, Professor
5.3.3 提高生蒸汽热能利用程度的措施 • 采用多效 • 额外蒸汽的引出 • 采用热泵蒸发流程 • 冷凝水的自蒸发 Yang CP, PhD, PE, Professor
5.3.3 提高生蒸汽热能利用程度的措施 • 采用多效 Yang CP, PhD, PE, Professor
5.3.3 提高生蒸汽热能利用程度的措施 • 额外蒸汽的引出-----1kg生蒸汽可换取2kg的额外蒸汽(理想情况) 假设有n+1效,除最后一效外,每一效均抽出额外蒸汽,分别为E1、E2、……En。于是 Yang CP, PhD, PE, Professor
5.3.3 提高生蒸汽热能利用程度的措施 不引出额外蒸汽时,有 Yang CP, PhD, PE, Professor
5.3.3 提高生蒸汽热能利用程度的措施 则总的额外蒸汽引出量 E=nkg Yang CP, PhD, PE, Professor
5.3.3 提高生蒸汽热能利用程度的措施 二次蒸汽的汽化潜热比生蒸汽的大,若利用热泵给二次蒸汽加能,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提高其温度、压力,使其循环使用,可使单效蒸发的能量利用率胜过3~5效的蒸发流程。 • 采用热泵蒸发流程 热泵蒸发流程用于蒸发沸点升高小的溶液时较为有利。 Yang CP, PhD, PE, Professor
5.3.3 提高生蒸汽热能利用程度的措施 • 冷凝水的自蒸发 将冷凝水减压而自蒸发,与二次蒸汽一起进入下一效作为加热蒸汽用。 Yang CP, PhD, PE, Profess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