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福建莲雾品种创新应用 及产业带工程建设

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 福建莲雾品种创新应用 及产业带工程建设. (2013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 责任专家:刘 波 许家辉 承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二 0 一三 . 七 . 十一. 汇 报 内 容. 一、三年实施成效. 二、半年工作进展. 三、验收工作计划. 1 、基地建设 2 、种苗繁育 3 、平台建设 4 、技术研发 5 、集成推广 6 、技术培训 7 、经费开支 8 、效益分析. 1 、项目概述 2 、项目实施成效 3 、联系企业情况 4 、社会经济效益 5 、产业带动 5 、技术水平

napu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福建莲雾品种创新应用 及产业带工程建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 福建莲雾品种创新应用及产业带工程建设 (201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责任专家:刘 波 许家辉 承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二0一三.七.十一

  2. 汇 报 内 容 一、三年实施成效 二、半年工作进展 三、验收工作计划 • 1、基地建设 • 2、种苗繁育 • 3、平台建设 • 4、技术研发 • 5、集成推广 • 6、技术培训 • 7、经费开支 • 8、效益分析 • 1、项目概述 • 2、项目实施成效 • 3、联系企业情况 • 4、社会经济效益 • 5、产业带动 • 5、技术水平 • 6、管理机制 1、下半年工作 2、知识产权 3、专题验收 4、结题材料 5、其他事项 5、总验收

  3. 一、项目实施成效 (一)项目概述 福建省莲雾种业创新与产业化项目 • 区域规划 • 品种选育 • 种苗快繁 • 产期调节技术 • 水肥一体化技术 • 品质调控技术 • 高附加值产品研发 • 信息化平台建设 • 农民合作组织建设 产业支撑体系的建立 鲜果于2月中旬~12月中旬上市,填补鲜果供应的市场空白期,形成贯穿漳州南北的我国莲雾北缘产业带,使莲雾由一个零星栽培的小树种发展成为区域规模明显、优势突出的特色水果产业。

  4. 一、项目实施成效 (二)项目实施成效 1、成功选育适应于福建栽培的莲雾品种 ‘农科一号’ ‘农科二号’ 果大(150g)、形美、裂果率2~3% 适合产期调节(正反季)、设施栽培 果袖珍(80g)、形美、成花易 适合产期调节(反季节生产) 适合福建省热区气候条件,解决了福建省莲雾产业品种的问题

  5. 收集保存国内外种质50份,色泽分为粉红、大红、青种、白种。收集保存国内外种质50份,色泽分为粉红、大红、青种、白种。 建成国内保存量最大种质圃,为福建省莲雾品种更新奠定基础 一、项目实施成效 (二)项目实施成效 1、成功选育适应于福建栽培的莲雾品种

  6. 一、项目实施成效 (二)项目实施成效 2、成功研发出莲雾种苗智能化快繁技术 繁育出的种苗纯度达100%,繁育种苗20万株,为我国北缘莲雾产业带建设提供种苗基础。

  7. 产期调节 一、项目实施成效 (二)项目实施成效 果实套袋 修剪养梢 3、成功研发出以产期调节技术为主的莲雾配套技术 • 平均单果重80.5g • 可固含量 8.6% • 单株产量 59.35kg • 折合亩产 1602.5kg 遮阳处理 疏花疏果 剪除新梢 环割处理 该技术对我省的莲雾产期调节生产具有指导意义,适合在我省莲雾产区推广应用。 除网催花 花轴拉长

  8. 一、项目实施成效 (二)项目实施成效 4、成功研发莲雾疏果利用技术 开发出“心情莲雾”疏果蜜饯系列等高付加值的加工产品,既保证了莲雾高优栽培关键技术实施,又增加种植户增收的渠道。

  9. 一、项目实施成效 (二)项目实施成效 5、建成核心生产基地6000多亩 1731亩+170亩 455亩+156亩 建立了以漳州市沿海县市为主的莲雾北缘最大的产业带 1405亩+270亩 350亩+100亩 1615亩+100亩

  10. 一、项目实施成效 (三)依托企业创建核心示范基地 产品质量控制 5个企业和2个农民合作社 包装设计 农民合作组织 品种与技术的示范窗口 品种选育 丰产示范 东山、漳浦、长泰、龙海、云霄建立的核心示范基地 种苗基地 产期调节 品牌创立

  11. 一、项目实施成效 (四)社会经济效益与产业带动 选育的新品种和研发的莲雾关键技术 高付加值产品的研发,形成了稳定收入的农业产业 解决了我省莲雾生产品种和技术问题 提高了莲雾的种植效益 促进了福建省莲雾产业链的延伸和提升产业竞争力

  12. 一、项目实施成效 (五)项目技术水平与地位 1、莲雾种苗智能化快繁技术现代莲雾种苗繁育最为高效、最为先进的技术之一 。 3、研发的莲雾产期调节技术,突破了产期调节技术的垄断 。 技术水平 与地位 4、蜜饯的制作方法及物流包装设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 2、筛选出莲雾新品种‘农科一号’和‘农科二号’,解决了种的问题。 5、建立了我国莲雾北缘最大的产业带。

  13. 一、项目实施成效 (六)项目管理机制 1、责任专家负责,分专题实施。 2、实行内部网络管理。 3、基地建设专人负责,基地技术人员参与项目实施。

  14. 二、2013年半年工作进展 (一)基地建设 1、核心示范基地建设 加强对已建设的5个核心示范基地(东山南埔莲雾种植场、漳浦县农科所果场、长泰雪美农场、云霄示范基地、龙海建伟农场)管理。

  15. 二、2013年半年工作进展 (一)基地建设 1、核心示范基地建设 东山南埔莲雾种植场高接换种和漳浦县农科所果场扦插苗定植的二年生农科一号开花结果。 株产:7.5kg 亩产:210kg 株产: 6.8kg 亩产:81.6kg

  16. 二、2013年半年工作进展 (一)基地建设 2、良种生产基地建设 新增莲雾种植面积1831亩; 新增种植户总计83户 东山县 长泰县 漳浦县 新增种植户10余户,新增种植面积600亩 新增种植户25户,新增种植面积621亩 新增种植户48户,新增种植面积610亩

  17. 二、2013年半年工作进展 (二)种苗繁育 1、繁育种苗数量 • 上半年主要对2012年下半年对育苗床内的莲雾种苗进行上袋培育、越冬管理,已提交了莲雾种苗6.2万株,供项目产业带建设春季定植所需的优质种苗。 • 上半年于4月~5月做好约3万株莲雾扦插种苗的繁育工作,目前已经进入炼苗阶段。

  18. 二、2013年半年工作进展 (二)种苗繁育 2、莲雾种苗智能化快繁技术完善与创新 • 种苗智能化快繁技术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技术研究: • (1)遮光处理对莲雾种苗快繁的影响。 • (2)留叶处理对莲雾插穗生根及叶片光合特性影响 。 • (3)珍珠岩及其复配基质对莲雾插穗生根的影响。 • 目前这些试验正进行中。

  19. 二、2013年半年工作进展 (三)平台建设 包括:粉红种、大红种、青种、白种 1、莲雾种质资源圃建设 • 莲雾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34份: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植物研究所17份; • 海南省农业科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7份; • 云南热带作物研究所(西双版纳)5份。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5份。

  20. 二、2013年半年工作进展 (三)平台建设 1、莲雾种质资源圃建设

  21. 二、2013年半年工作进展 (三)平台建设 2、莲雾育苗平台建设 对漳州智能化育苗温室对温室内部温度、相对湿度、光照等进行调节,并正式投入使用。

  22. 二、2013年半年工作进展 (三)平台建设 3、数字莲雾平台建设 • 完善莲雾产业数字化平台、莲雾产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 主要以平台功能的逐步完善为着眼点开展相关建设,优化管理人员的信息发布体验和相关用户查询检索的浏览体验。 • 以“福建莲雾”为关键词,可获知“福建莲雾产业服务平台”的搜索排名名列第一。 • 完成莲雾视频展示与监控平台

  23. 二、2013年半年工作进展 (三)平台建设 3、数字莲雾平台建设 • 完善莲雾产业带信息系统建设 • 主要功能是实现福建莲雾种植农场和莲雾主营公司在谷哥地图的实际位置,显示莲雾可种植区域和莲雾分布规律。目前,已收集35个莲雾公司信息,并为每个莲雾公司创建信息简表和地图分布网页。

  24. 二、2013年半年工作进展 (四)技术研发 1、莲雾设施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1)莲雾设施大棚建设 • 用钢架塑料薄膜大棚: • 跨度为8m,高度为4m,边柱高2.5m,顶棚高1.5m,长度依各地段长度而定,每3m立一柱,每1m支架一根。 • 里层覆盖40-50目防虫网,外层覆盖薄膜,拉压膜线。 • 棚之间设镀锌彩板流水槽,向前后排水。 亩投入:3.2万元

  25. 二、2013年半年工作进展 定植 整形修剪 肥水管理 温度调控 光照调节 产期调节 3月中旬~4月中旬 一树多熟,提高产量 单株产量34.94kg 5月下旬 ~6月下旬 克服不利气候,保证产量 (四)技术研发 1、莲雾设施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26. 二、2013年半年工作进展 (四)技术研发 2、留果量与着果部位对果实形质的影响 (1)不同留果量对果实形质的影响 注:小写字母表示5%显著水平,大写字母表示1%极显著水平。下同。 疏果有利于果形、单果重和品质的形成。每穗留果量为3个最佳。

  27. 二、2013年半年工作进展 (四)技术研发 2、留果量与着果部位对果实形质的影响 (2)不同着果部位对果实形质的影响 树冠外围的中下部果实大但品质不如上部。内部的果实要比外围的果实大。

  28. 二、2013年半年工作进展 (四)技术研发 3、“心情莲雾”系列果脯包装研发 选用棉质纸袋为包装材料,以约30g产品为单元进行小单元包装,同时设计外包装,为“心情莲雾”系列产品的开发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29. 二、2013年半年工作进展 (四)技术研发 4、新型莲雾生物保鲜剂研制 • 完成了18个莲雾黑腐病病原菌抑制菌株的筛选工作,选出短短芽孢杆菌FJAT-6196,其抑菌效果最为明显。 • 短短芽胞杆菌不同接种方式、培养时间对莲雾果实黑腐病的防治效果 高压灭菌 菌体 CK 过滤

  30. 二、2013年半年工作进展 (五)集成推广 1、“莲雾种苗快繁技术体系建立与应用”成果鉴定 2013 年4月8 日,厦门市科学技术局组织有关专家,对 “莲雾种苗快繁技术体系建立与应用”成果进行鉴定。 • 建立了一套莲雾种苗智能化扦插快繁技术体系。该系统的应用使莲雾扦插苗成苗率达85%以上,比传统扦插成活率高30个百分点;缩短育苗期至3-4个月,并可进行周年生产。 • 总结和申报省级《莲雾扦插苗培育技术规程》和《莲雾 扦插苗》苗木质量标准,为莲雾扦插苗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31. 二、2013年半年工作进展 (五)集成推广 2、“莲雾设施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现场评审 2013年6月7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组织有关专家对莲雾设施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进行现场考察。达成如下评审意见。 • 研究提出的莲雾设施栽培技术与产期调节技术,实用性强,具有推广价值。 • 所选用的农科一号适合于设施栽培。 • 通过设施栽培产期调节技术实现莲雾果实成熟期比正造果提前2个月。 • 对福建省的莲雾生产和市场供应有指导意义和实际价值。

  32. 二、2013年半年工作进展 (五)集成推广 3、莲雾采后物流保鲜技术集成 莲雾蜜饯的制作方法及莲雾物流包装设计分别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授权。

  33. 二、2013年半年工作进展 (五)集成推广 4、莲雾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制订(初稿) 莲雾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施肥原则:根据需肥规律、肥力及目标产量,确定总施肥量、基肥、追肥的比例。 操作技术:灌溉操作 、施肥操作 、系统维护。 灌水原则:依据需水规律、天气情况及土壤墒情确定灌水时期、次数和每次的灌水量,整个生产期要保持土壤湿润。

  34. 二、2013年半年工作进展 (五)集成推广 5、莲雾营销途径创新 • 继续开展莲雾相关产品的网络推广。 • 利用第三方网站和自主建设的农产品展示与技术交易系统和基地网站群等。 • 建立莲雾基地页面,发布莲雾产品信息。 • 创新莲雾营销方法,增加莲雾营销途径。

  35. 二、2013年半年工作进展 (六)技术培训 • 结合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和院科技下乡“双百”行动项目, 6月20日,我院与泉州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应用“泉州市星火科技12396多媒体信息服务平台”以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联合举办“闽南优特精品果蔬专题远程培训与咨询服务”。 • 项目组许家辉研究员和陆东和博士分别授课。 • 泉州市各县(市、区)科技局、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及农村党员等4015人在各分会场参加了远程培训和咨询服务。

  36. 二、2013年半年工作进展 (七)经费开支 经费实行“统筹管理、分期拨款、专款专用”,各专题按年度计划正常合理使用,推广经费按各合作县市计划的推广面积给予补助,由各县农业局统筹安排。

  37. 二、2013年半年工作进展 (八)效益分析 1、莲雾设施栽培技术经济效益 验收专家现场考察的结果。设施栽培中农科一号的果实平均单果重159.38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87%,果色深红色,色泽鲜艳,肉脆多汁,海绵体小,裂果率2.83%。产量高,单株产量34.94kg,折合亩产978.32 kg。 ‘农科一号’设施栽培技术实施后, 6月下旬果实可成熟两次,,统果每公斤批发价56元,150g一级果每公斤120元。亩产值可达8万元以上。经济效益高。

  38. 二、2013年半年工作进展 (八)效益分析 2、“莲雾种苗快繁技术体系建立与应用”成果效益分析 “莲雾种苗快繁技术体系建立与应用”成果直接经济效益就是节约成本。 繁育的莲雾种苗育苗时间短约4-5个月即可出圃定植,每株所需成本约5元,而传统高压、嫁接苗则繁育期长约1.5年-2年,每株成本约25元,两者每株相差20元,以繁育20万株计直接节约成本400万元。

  39. 三、验收工作计划 • 1、下半年工作安排 • 在各县做好1500亩的良种生产基地秋季定植,建成北缘莲雾产业带。 • 完善相关技术研发。 • 9月份完成合作单位工作汇总。 • 9月份完成各专题验收。 • 2、知识产权 • 完善技术规程、标准专家评审。 • 完成相关论文的发表。 4、结题材料准备。 5、总验收

  40.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