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580 Views
群集动力学的几个模型. 彭丹 danpeng@mail.ustc.edu.cn 2011/12/30. 提纲. 群集动力学现象 Boid 模型 Couzin 模型 Vicsek Model 基于 Vicsek 模型的研究 鸽群飞行中的层次性通讯 鱼群相互作用的动力学. 群集系统和群集运动. 在生物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中广泛存在 宏观上:鱼群、鸟群、蚁群、人群等 微观上:菌群、人类黑色素细胞的运动等 人造系统:多机器人系统、自治飞行系统等 研究意义: 是理解生物和自然复杂性的一个途径,同时对人造复杂系统的控制研究有指导意义.
E N D
群集动力学的几个模型 彭丹 danpeng@mail.ustc.edu.cn 2011/12/30
提纲 • 群集动力学现象 • Boid模型 • Couzin模型 • Vicsek Model • 基于Vicsek模型的研究 • 鸽群飞行中的层次性通讯 • 鱼群相互作用的动力学
群集系统和群集运动 在生物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中广泛存在 宏观上:鱼群、鸟群、蚁群、人群等 微观上:菌群、人类黑色素细胞的运动等 人造系统:多机器人系统、自治飞行系统等 研究意义: 是理解生物和自然复杂性的一个途径,同时对人造复杂系统的控制研究有指导意义
特征 多个体的群体运动: (1)独立个体间有相互作用:自驱动(self-propelled) (2)有限信息:有限感知、有限智力 (3)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的复杂集体行为: 同步(consensus )、结构性(pattern)、集体智慧 (4)不一定有领导者(Leader) 也许存在外界条件驱动:天敌攻击、食物驱动、目的地等
Boid模型 • 排斥:避免与最近的个体发生碰撞; • 速度匹配:尽量与邻居范围内个体保持速度上的同步。 • 聚集:尽量与附近个体靠近,以避免孤立; Reynolds, C.W., (1987), Flocks,herds,and schools:A distributed behavioral model,in computer graphics Proc. Of SIGGRAPH'87,21(4):25-34
Couzin的三层结构模型 zor: 避免碰撞的排斥区 zoo: 从众的跟随区 zoa: 避免群体散开的吸引区 α:感知范围 θ:最大转角 I. D. Couzin, et al., J. theor. Biol. (2002) 218, 1–11
规则 • (1)排斥区: • (2)跟随区: • (3)吸引区: 吸引区和跟随区,要除去感知范围外(2π-α)盲区中粒子的影响
(1)排斥区中有粒子( ): • (2)排斥区中无粒子 ,吸引区跟随区都有粒子 : • (3)只有跟随区有粒子 • (4)只有吸引区有粒子: • (5)三个区域都没有粒子 若 之间的角度差小于最大旋转角度θ,那 么 ,否则能朝目标方向旋转θ
该系统的序参量 • 系统极化量 • 系统角动量 其中
Swarm • 系统呈蜂拥状态(跟随区很小或不存在,吸引区很大) 个体聚集在一起,但是方向比较混乱, pgroup和mgroup均很小
Torus • 个体形成漩涡状态(跟随区相对较小而吸引区较大) 个体聚集在一起,围绕中心运动形成环状, pgroup很小,mgroup很大
Dynamic parallel group • 个体运动方向一致(跟随区增大) 全部个体近似向同一个方向前进, pgroup大,mgroup很大
Highly parallel group • 个体运动方向一致(跟随区继续增大) 全部个体朝同一方向前进, pgroup非常大,mgroup很大
Viscek Model • 物理背景:铁磁相互作用中,粒子spin方向的同步 • 周期性边界条件的L×L二维连续空间 • 邻域:以该个体为中心、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 • 更新规则: (1)个体速度大小不变 (2)速度方向为邻域内所有个体(包含自身)速度方向的平均, Δθ为服从[-η/2,η/2]上均匀分布的随机噪声 (3)位置更新 Vicsek, T., et al., 1995, Phys. Rev. Lett. 75, 1226
(a)初始状态 (b)低密度低噪声:形成具有不同随机运动方向的团簇 (c)高密度强噪声:随机运动的个体之间具有某种相关性 (d)高密度低噪声:形成速度同步
(a) ρ=4 (b) L=20,η=2.0
Vicsek模型系统行为的研究 给定每个个体的局部规则,系统在整体层面上会涌现怎样的集体行为 • 方法:模拟,图论,矩阵轮 • 一些改变的模型: • Vicsek模型线性化 • 相互作用随距离衰减的模型 • 一些结论: • 系统的邻居关系图是联合连通的,系统能同步
基于Vicsek模型的控制问题 • 问题一,如何设计局部规则使得系统出现期望的行为。 • 理论 • 建模(变化的vicsek模型) Leader-Fllower Model 改变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方式 ,如粒子影响域不同,粒子影响力与度相关。 速率可变 • 问题二,系统中个体的局部规则已给定,如何控制或者干预系统的集体行为。 例如加入shill
变化的Vicsek model • 通过对Vicsek model的规则进行修改 (1)更加接近现实 (2)讨论其他参数对群集运动带来的新影响 (如:新的行为模式) (3)增强同步效果=>控制 更佳的反馈机制 找到最佳参数
(1)无领导者,但粒子间的相互影响力不同 例如:邻居数多的(度大的)粒子影响力更大 同步效果增强、同步时间缩短、抗噪性增加 Jianxi Gao, et al, Enhancing the convergence efficiency of a self-propelled agent system via a weighted model PHYSICAL REVIEW E 81, 041918 (2010)
(2)各粒子的影响域r大小不同 (a)满足幂率分布 幂指数越大,网络的异质性越强 (b)速度方向更新规则为 (c)为开放性边界条件 Wen Yang, Lang Cao, Xiaofan Wang, and Xiang Li Consensus in a heterogeneous influence network, PHYSICAL REVIEW E 74, 037101 (2006)
最大聚集团簇大小增大 抗噪性增强 同步时间缩短
鸽群飞行中的层次性通讯 Nature _Vol.464_890(2010) Hierarchical group dynamics in pigeon flocks
鱼群相互作用的动力学 两只鱼 Yael Katz,et al., Inferring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interactions in schooling fish
三只鱼 B实验数据,C根据两体运动平均得到,D两者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