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likes | 559 Views
2015 年自治区科技计划 社会发展领域项目申报指南解读. 社会发展与基础研究处 2014 年 5 月 · 乌鲁木齐. 汇报提纲. 一、总体情况 二、指南解读 三、申报贴士. 汇报提纲. 总体情况. 《 自治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 《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我区基层科技工作的意见 》 自治区科技支撑计划定位 自治区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定位. 依据. 坚持 “ 有所为,有所不为 ” 兼顾 “ 拾遗补缺 ” 体现 “ 承上启下 ”. 原则. 促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提高基层单位参与度 带动社会科研经费投入. 导向. 总体情况.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E N D
2015年自治区科技计划社会发展领域项目申报指南解读2015年自治区科技计划社会发展领域项目申报指南解读 社会发展与基础研究处 2014年5月·乌鲁木齐
汇报提纲 一、总体情况 二、指南解读 三、申报贴士
汇报提纲 总体情况
《自治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我区基层科技工作的意见》 自治区科技支撑计划定位 自治区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定位 依据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兼顾“拾遗补缺” 体现“承上启下” 原则 促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提高基层单位参与度 带动社会科研经费投入 导向 总体情况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生物技术领域6个优先主题和资源环境技术领域5个优先主题。 科技支撑计划 资源、环境、人口健康、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和公共安全共5个重点领域,11个优先主题,27个重点支持方向。 + 总体情况
汇报提纲 指南解读
自治区科技支撑计划 资 源 环 境 人口健康 城镇化与 城市发展 公共安全 2个主题 4个方向 2个主题 5个方向 3个主题 9个方向 2个主题 3个主题 9个方向 指南解读
指南解读 资源领域—— 1.水资源安全保障 1.1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 开展水资源监控体系研究,提出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限制纳污控制“三条”红线实施的监督管理和保障体系。建成地、县(市)水资源综合管理试点2~3个。 1.2内陆区地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地表环境变化条件下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转换规律试验研究,动态监测典型流域地下水并进行数值模拟。建成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示范点2~3个;提出兼顾生态需求的地下水开发利用模式。 其他要求:申报单位应具有长期的相关工作基础和数据积累,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由相关行业部门推荐申报。
指南解读 资源领域—— 2.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2.1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现状调查与保护 调查评估分布在我区的北山羊、野骆驼、鹅喉羚等野生动物资源多样性。研究野生动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干旱区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科学范式。开展野生动物物种濒危机制、濒危物种人工种群的保育复壮技术研究,提出保护措施。 其他要求:协作单位中须包括基层相关单位;由相关行业部门推荐申报。
指南解读 资源领域—— 2.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2.2特色生物种质资源收集及其功能基因的筛选 开展高山冷水鱼类、荒漠野生动植物、有毒植物和特殊环境微生物等特色生物资源调查,建立基本涵盖主要种群,容量不低于300-500项(份)/类的种质资源库。开展迁地保护条件下荒漠珍稀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变化的研究。 筛选出特殊植物抗旱、抗寒、耐盐碱、抗病虫的抗逆性的基因5~10个,特有野生动植物优良性状基因3~5个,耐辐射微生物基因10~20个。针对筛选获得的抗逆基因开展基因工程表达的研究。
指南解读 环境领域—— 1.环境污染治理与清洁生产 1.1金属矿山尾矿重金属污染生态控制技术开发与示范 研发金属尾矿的生物固化技术、尾矿淋滤液中重金属的生物去除技术。建立尾矿重金属污染生物控制示范工程2~3个;研发生物修复制剂1~2种,与水泥固化成本相比削减50%;金属尾矿经生物固化后重金属淋滤削减90%以上,尾矿淋滤液重金属去除率90%以上。 其他要求:优先支持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结合,协作单位中须包括基层相关单位;申请的专项经费与自筹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2;由相关行业部门推荐申报。
指南解读 环境领域—— 1.环境污染治理与清洁生产 1.2高污染高耗水行业废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开发 研发并优化煤化工、石油石化、钢铁等高耗水、高排放的工业行业废水中关键毒性物质和盐分等深度净化关键工艺,开发经济可行、能耗较低的工业污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形成日处理6~10吨及以上规模的示范装置,处理水质达到《城市杂用水回用标准》。 其他要求:优先支持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结合;申请的专项经费与自筹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由相关行业部门推荐申报。
指南解读 环境领域—— 2.脆弱生态区综合整治 2.1工矿区受损生态恢复重建技术集成与示范 重点开展过采区、尾矿区等生态系统严重受损区的土壤修复与改良、植被重建与更新复壮技术研发,形成适于干旱区工矿基地生态恢复重建的水分高效利用与植被优化配置和管理技术,构建基于生物、物理、化学方法的矿区退化生态恢复重建技术体系与模式,建成矿区生态建设技术试验示范基地1~2个。 其他要求:优先支持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结合,协作单位中须包括基层相关单位;申请的专项经费与自筹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由相关行业部门推荐申报。
指南解读 环境领域—— 2.脆弱生态区综合整治 2.2退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育与生态恢复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针对我区高山湿地、河流与湖滨湿地过度开发和工程建设扰动导致的湿地萎缩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的现状,开展流域生态综合管理和治理技术集成与开发,合理调整流域产业结构,科学配置水土资源,建立退化湿地生态修复试验示范区1~2个,恢复和提升湿地生态功能。 其他要求:鼓励“产学研”结合,协作单位中须包括基层相关单位;由相关行业部门推荐申报。
指南解读 环境领域—— 2.脆弱生态区综合整治 2.3重大工程周边受损生态恢复技术集成与示范 开展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开展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生态修复技术开发与集成,构建不同类型工程扰动的生态保育与修复技术模式,建成试验示范基地1~2个,保障工程及其周边生态的安全。 其他要求:鼓励多部门联动,协作单位中须包括基层相关单位;申请的专项经费与自筹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由相关行业部门推荐申报。
指南解读 人口健康领域—— 1.重大传染病及慢病防控 1.1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 开展艾滋病、结核病、布鲁氏杆菌病等传染病区域分布、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病原学诊断技术与诊断方法、媒介及其分布与控制方法等研究,开发针对疾病媒介控制、病原学诊断等的适宜新产品、新技术。 1.2重大地方病预防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 针对碘缺乏、地方性氟中毒等地方病,开展人群健康水平、干预措施、防治效果评估等研究,开发适宜快速诊断及治疗新产品、新技术。 1.3重大慢性病预防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 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开展流行状况、分布、危险因素、干预措施研究,科学评估干预策略和干预效果。
指南解读 人口健康领域—— 2.重大疾病防治 2.1重大疾病防治适宜技术临床评价研究 针对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创伤外科、妇产科疾病、恶性肿瘤等,开展适宜技术的集成推广和临床诊治规范化研究,对新技术和新疗法进行临床评价。 其他要求:参与单位中必须包含2-3家地(州、市)基层医院,申请的专项经费与自筹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
指南解读 人口健康领域—— 2.重大疾病防治 2.2中医及民族医学外治法研究与示范 针对皮肤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风湿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康复治疗等,开展具有治疗优势的中医及民族医学外治疗法临床评价和技术操作规范化研究,切实提高疗效水平,促进推广普及。 其他要求:参与单位中必须包含2-3家地(州、市)基层医院,申请的专项经费与自筹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
指南解读 人口健康领域—— 3.特色中药民族药产业技术提升 3.1中药民族药毒性药材及复方配伍安全性评价研究 选择2-3个中药民族药临床常用毒性药材及2-3个复方配伍,开展毒性成分、配伍减毒、药效毒理作用机制研究。建立同类药物早期预测技术,形成符合《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的安全性评价技术和方法。 其他要求:明确提出药材品种和复方配伍,同一研究对象的相关研究工作不得重复申报“上市药物再评价及技术升级”。
指南解读 人口健康领域—— 3.特色中药民族药产业技术提升 3.2中药民族药药代动力学研究 选择3-5个药效物质和作用机理相对清楚,应用潜力大的中药民族药品种开展药代动力学研究,阐明多成分量-时-效相互关系、代表性成分(组分)的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相关性,明确有效成分特别是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可能机理。 其他要求:曾参与上市药物研究;包括国内外优势研究机构;同一研究对象的相关研究工作不得重复申报“新药品种创制、上市药物再评价及技术升级”。
指南解读 人口健康领域—— 3.特色中药民族药产业技术提升 3.3维吾尔药材饮片炮制工艺及传统制剂生产规范化研究 选取2-5种特色道地、应用广泛的维吾尔药材及制剂,开展民族医学特色炮制工艺及制剂生产技术规范化研究。重点支持药材加工、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药效及毒性的变化研究,确定规范性炮制方法和工艺参数,建立工艺及质量标准体系。 其他要求:鼓励“产学研”结合,参与单位中必须包含生产企业;申请的专项经费与自筹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
指南解读 人口健康领域—— 3.特色中药民族药产业技术提升 3.4大品种药物技术升级改造、临床再评价及二次开发 针对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大品种药物,按照《国家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上市后临床试验指导原则(草案)》等相关规定,规范设计开展剂型改变、生产工艺提升、质量标准提升、上市后临床再评价、卫生经济学指标评价等研究。 其他要求:优先支持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结合;优先支持自治区基本药物和医保目录药品;相关品种于2017年底前获得相关注册申报受理通知书或批件;申请的专项经费与自筹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
指南解读 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 1.自治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与示范 以区内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市、县和大城市的行政区为重点,依靠科技进步、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新建一批自治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制定实验区可持续发展规划,探索不同类型地区的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机制和模式。 其他要求:由相关县、市级人民政府牵头申报,政府主要领导为项目申报人;申请的专项经费与基层配套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
指南解读 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 2.县(市)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工程 面向区内基层县(市),以当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与机制创新,开展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社会发展领域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综合集成和示范应用,切实有效地解决当地民生问题。
指南解读 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 2.县(市)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工程 其他要求:申报单位已在当地开展相关工作3年以上;强调“政产学研用”多部门联动机制;引进推广的科技成果权属明晰;优先支持已进入国家和自治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序列的县(市)或相关工作已纳入当地重点民生工程正在推进实施并已落实资金、政策、人才等保障条件的县(市);申请的专项经费与基层配套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2。
指南解读 公共安全领域—— 1.安全生产 1.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管关键技术开发 制作10个以上重大危险源布局图,实现其地理信息动态更新管理。 1.1重点行业尘毒防护技术及其装备研发 开展尘毒危害预防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其装备研发,建成2~3个应用示范工程。 1.3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勘查和灾害预测与防治技术开发 查明重点煤矿井田施工区域内瓦斯、水、火等隐蔽致灾因素,研发隐蔽火源探测等关键技术与装备。 1.4油气输送管道和大型油品储罐区安全风险评估及预警 开展适用于我区的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研究,开发油品储罐区安全监控预警系统。
指南解读 公共安全领域—— 2.食品安全 2.1新疆大宗水果中有害残留检测技术研究 开展香梨、苹果、葡萄等产品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及防腐保鲜剂残留检测方法研究。建立多残留检测新方法15~20个,形成行业标准1~2项。 2.2果蔬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果蔬加工和贮藏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形成机制与控制技术。集成良好农业规范、食品加工与贮藏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和良好供应规范,建立3~5种果蔬产品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指南解读 公共安全领域—— 3.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 3.1干旱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及影响评估 开展气象干旱灾害风险指标、影响评估动力模型和基于GIS技术的干旱区划技术方法研究。建成我区重大干旱灾害历史精细化气候图集和数据库。 3.2洪水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防控技术 开展洪水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构建总数据量不少于100TB的洪水和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基础数据库和面向防洪减灾服务的应急指挥信息共享平台。 3.3雷电灾害临近预警评估技术 研发雷电灾害的预报预警和防灾减灾技术,构建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加密观测网和精细数值模式的预报预警业务系统。
自治区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资源环境技术领域 生物技术领域 6个主题 5个主题 指南解读
指南解读 生物技术领域—— 1.重大疾病生物学标记物筛查应用研究 针对心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筛选查找阳性率高、灵敏性强的核酸、脱氧核酸及蛋白生物标记物,对应研制对该疾病发生发展具有重要诊断作用的诊断产品。 其他要求:参与单位中必须包含诊断产品研制企业及地(州、市)基层医院;申请的专项经费与自筹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
指南解读 生物技术领域—— 2.新型医疗器械及临床辅助治疗产品研制 针对影像诊断、介入诊疗器械、血液净化设备、超微量免疫分析、急救及护理操作、临床肠外营养及肠道免疫调节等,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临床应用广泛,具有较好产业化前景的新型医疗器械和临床辅助治疗产品。 其他要求:申报单位应以具有相关产品申报经验、具有相关工作基础的企业为主体,参与单位必须包含医院;相关产品要求于2017年前提交产品注册申请;申请的专项经费与自筹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3。
指南解读 生物技术领域—— 3.特色药用资源库建设 依托我区特色优势药用资源,应用现代生物、化学技术,形成具备国内领先水平的药效物质基础组分、化合物,药材种质等药物开发利用资源数据库,形成较强的公共服务能力,提供在线服务,促进区内数据资源整合共享。
指南解读 生物技术领域—— 4.创新药物临床前及候选药研究 重点支持已进入动物水平药效学和安全性评价研究阶段,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现有临床用药比较具有明显优势,能够在2017年底前获得临床试验注册申请受理书的生物药、中药和化学药的中试生产工艺、有效性、安全性评估等临床前研究工作。 支持部分原始创新性强,已完成初步药效学和安全性评价,药效物质和作用机理清楚、适应症明确,按照中药1-6类申报的候选药物研究。
指南解读 生物技术领域—— 5.创新药物中试关键技术研究 选取1-3种已进入动物水平药效学和安全性评价研究阶段的药物品种,集成中试生产工艺、制剂技术、质量控制技术,建立高效环保的工艺路线及反应单元、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物料衡算模型,建立规范原材料及中间体质量测试体系。 其他要求:具备GMP资质的药品生产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联合;申请的专项经费与自筹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3。
指南解读 生物技术领域—— 6.药食同源生物资源开发及其产品研制 建立特色药食同源生物资源的质量标准体系;开展其功能因子分离、提取、配伍等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研发。研制对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具有免疫和代谢调节作用、改善肠屏蔽和延缓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功能的特色产品。 其他要求: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联合;申请的专项经费与自筹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2。
指南解读 资源环境技术领域—— 1.非常规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开展我区处理过的污水、雪雨洪资源化的水、苦咸水等非常规水可利用性诊断与评估。重点突破利用洪水灌溉的反季节造林与植被恢复技术、利用高矿化度水灌溉的节水控盐造林与植被恢复技术、利用土壤悬湿沙层水的保水造林技术、利用降水的穴状集水造林技术等。建立非常规水的生态利用技术体系与工程化应用模式2~3个。
指南解读 资源环境技术领域—— 2.特有能源植物资源转化与产业化研究 筛选优质高效的特有能源植物资源,培育高纤维素含量、高油脂含量、高糖含量、高淀粉含量等生物质资源新品种并进行规模化种植,建立能源植物在不同地域的繁育和示范基地。探索能源植物高效转能和蓄能的生物学机制,建立完善的生物质能源转化的应用理论体系,研究新型生物质原料的能化产品转化与生产技术和工艺设备。 其他要求:优先支持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结合;申请的专项经费与自筹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
指南解读 资源环境技术领域—— 3.干旱区石油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技术 研发石油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关键技术。建成石油类污染场地土壤原位修复示范工程2~3个,土壤中典型石油类污染物去除率80%以上。 4.油田含油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 识别不同类型油田含油污泥贮运与处理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环境风险。开展油田含油污泥污染特征以及在再生、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各个环节中环境行为研究。建成含油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1~2个,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废油回收利用率80%以上。
指南解读 资源环境技术领域—— 5.低成本固沙新材料新技术 开展新型低成本固沙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研发与集成,形成配套高效快速施工技术,实现砂源暴露点和流沙危害区的快速固定,建成快速固沙技术示范基地1~2个。 其他要求:优先支持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结合;申请的专项经费与自筹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1。
汇报提纲 申报贴士
申报贴士 针对指南,符合要求——量体裁衣 依托基础,设置目标——厚积薄发 广泛交流,形成共识——集思广益 风险预估,统筹协调——未雨绸缪 路线合理,方案可行——成竹在胸
谢谢! 社会发展与基础研究处 联 系 人:张 毅 联系电话:(0991)3813713 电子邮箱:zhangyi@xjkj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