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 likes | 672 Views
1. 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B . 高等动物能合成生命活动所需要的 20 种氨基酸 C . 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都是同一种蛋白质 D .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的细胞会产生不同的蛋白质. 2. 下列与生物体内核酸分子多样性无关的是 A . 核苷酸的组成种类 B . 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C . 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 . 核苷酸的数量多少. 3. 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几种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E N D
1.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B .高等动物能合成生命活动所需要的20种氨基酸 C .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都是同一种蛋白质 D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的细胞会产生不同的蛋白质
2.下列与生物体内核酸分子多样性无关的是 A .核苷酸的组成种类 B .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C .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 .核苷酸的数量多少
3.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几种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3.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几种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N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没有N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 .O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氧来自于水 C .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光反应和碳反应过程均有ATP合成 D .C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CO2开始先后经C3C5,最后形成(CH2O)n
4.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808个,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为4.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808个,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为 A .798、2、2 B .798、12、10 C .799、1、1 D .799、11、9
5.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和2个6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分别是5.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和2个6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分别是 A .6、18 B .5、18 C .5、17 D .6、17
6.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是一切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 B .酶是生物体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 C .RNA通常只有一条链,它的碱基组成与DNA完全不同 D .蛋白质是由多个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键相互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7.有位科学家将多个只有一条肽链结构的九肽化合物用3种不同的酶水解,实验结果得到少量氨基酸及下列6段短肽链(N,C分别表示氨基和羧基末端,每3个字母代表某种氨基酸):Ala-Leu-Asp-Tyr-Vai-Leu-C;tyr-val-leu-C;N-Gly-Pro-Leu;N-Gly-Pro-Leu-Ala-Leu;Asp-tyr-Val-Leu-C;Ala-Leu7.有位科学家将多个只有一条肽链结构的九肽化合物用3种不同的酶水解,实验结果得到少量氨基酸及下列6段短肽链(N,C分别表示氨基和羧基末端,每3个字母代表某种氨基酸):Ala-Leu-Asp-Tyr-Vai-Leu-C;tyr-val-leu-C;N-Gly-Pro-Leu;N-Gly-Pro-Leu-Ala-Leu;Asp-tyr-Val-Leu-C;Ala-Leu (1)根据水解得到的短肽链,写出这种九肽化合物的氨基酸序列: N-Gly-Pro-Leu-Ala-Leu-Asp-Tyr-Val-Leu-C
7.有位科学家将多个只有一条肽链结构的九肽化合物用3种不同的酶水解,实验结果得到少量氨基酸及下列6段短肽链(N,C分别表示氨基和羧基末端,每3个字母代表某种氨基酸):Ala-Leu-Asp-Tyr-Vai-Leu-C;tyr-val-leu-C;N-Gly-Pro-Leu;N-Gly-Pro-Leu-Ala-Leu;Asp-tyr-Val-Leu-C;Ala-Leu7.有位科学家将多个只有一条肽链结构的九肽化合物用3种不同的酶水解,实验结果得到少量氨基酸及下列6段短肽链(N,C分别表示氨基和羧基末端,每3个字母代表某种氨基酸):Ala-Leu-Asp-Tyr-Vai-Leu-C;tyr-val-leu-C;N-Gly-Pro-Leu;N-Gly-Pro-Leu-Ala-Leu;Asp-tyr-Val-Leu-C;Ala-Leu (2)3种酶可以水解是由哪两种氨基酸缩合形成的肽键 Ala-Leu,Leu-Asp,Asp-Tyr
8.现有一种“十二肽”,分子式为CxHyNzOwS(z>12,W>13)。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氨基酸。回答下列问题: (1)该“十二肽”的合成发生在细胞的中(写细胞器)。 (2)该“十二肽”分子水解时需要个水分子。 (3)将一个该“十二肽”分子彻底水解后 有个赖氨酸和个天门冬氨酸。(用含有x、y、z、w的代数式表示) 核糖体 11 z-12 (w-13)/2
1.(2009·厦门模拟)在下列生理活动过程中,与“ATP→ADP+Pi+能量”有直接关系的是( ) A.蛋白质在小肠内被消化 B.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过程 C.叶绿体中水的分解 D.核糖体上的翻译过程 【解析】选D。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蛋白质的消化和水分的重吸收不消耗能量,叶绿体中水的分解需要光能,核糖体上的翻译过程要消耗ATP释放的能量。
2.(2009·金华十校联考)下列结构中能够产生ATP的是2.(2009·金华十校联考)下列结构中能够产生ATP的是 ①酵母菌的细胞溶胶 ②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 ③人体唾液腺细胞的线粒体基质 ④洋葱根尖细胞的线粒体内膜 ⑤蛔虫体细胞内的高尔基体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解析】选B。可产生ATP的生理过程及场所有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中;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也有ATP的产生,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溶胶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的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解析】选B。可产生ATP的生理过程及场所有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中;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也有ATP的产生,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溶胶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的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的内膜上。
3.(2009·海安模拟)科学家从牛的胰脏中分离出一种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Ub。研究发现Ub在细胞自我监测和去除某些蛋白质(如靶蛋白)的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某个蛋白质被贴上Ub标签,就会被运送到细胞内的特定部位进行水解,如图:3.(2009·海安模拟)科学家从牛的胰脏中分离出一种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Ub。研究发现Ub在细胞自我监测和去除某些蛋白质(如靶蛋白)的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某个蛋白质被贴上Ub标签,就会被运送到细胞内的特定部位进行水解,如图:
请回答问题:(1)Ub合成过程需要脱去______个水分子,Ub在______(细胞器)中合成。(2)若靶蛋白不与Ub结合,便不能被水解。①过程说明Ub的作用是识别_________并与之结合;图中显示完成①②过程需要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和能量。(3)上述过程产生的氨基酸将最大限度地被细胞再次用于_________________。请回答问题:(1)Ub合成过程需要脱去______个水分子,Ub在______(细胞器)中合成。(2)若靶蛋白不与Ub结合,便不能被水解。①过程说明Ub的作用是识别_________并与之结合;图中显示完成①②过程需要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和能量。(3)上述过程产生的氨基酸将最大限度地被细胞再次用于_________________。 (4)去除某些蛋白质所利用的ATP主要在_______处合成。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蛋白质代谢、酶的作用及ATP的合成。由图可知多肽Ub能监测细胞中功能异常的蛋白质(靶蛋白),并与靶蛋白形成Ub—靶蛋白复合体,该复合体在酶的催化下被分解为氨基酸,整个过程需要ATP提供能量。【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蛋白质代谢、酶的作用及ATP的合成。由图可知多肽Ub能监测细胞中功能异常的蛋白质(靶蛋白),并与靶蛋白形成Ub—靶蛋白复合体,该复合体在酶的催化下被分解为氨基酸,整个过程需要ATP提供能量。 (1)多肽Ub在核糖体上合成,该过程称为脱水缩合,脱去水分子数等于形成多肽的氨基酸数减去肽链数。
(2)被Ub贴上标签的靶蛋白最终被水解为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可再次参与合成蛋白质,有利于充分利用细胞中的资源。(2)被Ub贴上标签的靶蛋白最终被水解为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可再次参与合成蛋白质,有利于充分利用细胞中的资源。 (3)靶细胞被Ub识别并水解为氨基酸的过程需酶的催化和ATP提供能量,这些ATP主要是在线粒体中合成的。
答案:(1)75 核糖体 (2)靶蛋白 酶 (3)合成蛋白质 (4)线粒体
4.(2009·菏泽模拟)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如图甲Ⅰ所示。酶的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如图甲Ⅱ、Ⅲ所示。图乙示意发生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时,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4.(2009·菏泽模拟)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如图甲Ⅰ所示。酶的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如图甲Ⅱ、Ⅲ所示。图乙示意发生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时,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底物与酶活性位点具有互补的结构时,酶才能与底物结合,这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1)当底物与酶活性位点具有互补的结构时,酶才能与底物结合,这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 (2)青霉素的化学结构与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相似,故能抑制细菌合成细胞壁相关酶的活性,其原因是________。 (3)据图乙分析,随着底物浓度升高,抑制效力变得越来越小的是_______抑制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唾液淀粉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的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丙。若将温度提高5 ℃,请在图丙中绘出相应变化曲线。
【解析】酶催化底物发生变化时,底物与酶的活性部位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使底物变成产物;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活性部位结合,使底物丧失了与酶活性部位结合的机会,从而引起酶活性降低;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结合后,引起酶活性部位形状改变,导致底物不能与酶活性部位结合。当底物浓度增大时,竞争性抑制剂与酶活性部位结合的机会降低,其竞争效力降低,而底物浓度的增大不影响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结合。底物能与酶结合是因为底物与该种酶的活性部位存在互补结构,即说明酶具有专一性。【解析】酶催化底物发生变化时,底物与酶的活性部位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使底物变成产物;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活性部位结合,使底物丧失了与酶活性部位结合的机会,从而引起酶活性降低;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结合后,引起酶活性部位形状改变,导致底物不能与酶活性部位结合。当底物浓度增大时,竞争性抑制剂与酶活性部位结合的机会降低,其竞争效力降低,而底物浓度的增大不影响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结合。底物能与酶结合是因为底物与该种酶的活性部位存在互补结构,即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青霉素与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能与酶的活性部位结合,使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与酶活性部位结合的机会降低。每种酶都有其最适温度,此温度时酶活性最高,酶促反应速率最大,当温度超过最适温度时,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下降。青霉素与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能与酶的活性部位结合,使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与酶活性部位结合的机会降低。每种酶都有其最适温度,此温度时酶活性最高,酶促反应速率最大,当温度超过最适温度时,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下降。
答案:(1)专一性 (2)青霉素能与这些酶的活性位点结合(或:酶活性位点被封闭),使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与酶活性位点结合机会下降 (3)竞争性 底物浓度越高,底物与酶活性位点结合机会越大,竞争性抑制剂与酶活性位点结合机会越小 (4)见图
1.(2009·三亚模拟)某单细胞生物,体内不具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它最可能是1.(2009·三亚模拟)某单细胞生物,体内不具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它最可能是 A.真核生物 B.异养生物 C.无核被膜的生物 D.有线粒体的生物 【解析】选C。单细胞生物体内不具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的生物最可能是蓝细菌,蓝细菌是原核生物。
2.(2009·上海模拟)关于细胞生理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2.(2009·上海模拟)关于细胞生理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活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都会发生质壁分离 B.大肠杆菌因没有线粒体,所以不进行需氧呼吸 C.人的红细胞成熟后,仍继续合成蛋白质 D.核孔实现了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解析】选D。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在高浓度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需氧呼吸,因为原核生物的需氧呼吸不在线粒体中进行;人的红细胞成熟后细胞核消失,不能继续合成蛋白质。【解析】选D。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在高浓度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需氧呼吸,因为原核生物的需氧呼吸不在线粒体中进行;人的红细胞成熟后细胞核消失,不能继续合成蛋白质。
3.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就含有叶绿体 B.不同种类细胞内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根本原因是细胞中有机物不同 C.原核细胞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都有核糖体 D.活细胞中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在各种细胞器中完成的
【解析】选C。A选项,蓝细菌无叶绿体有叶绿素,因此,可进行光合作用;B选项,不同种类细胞内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选项,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溶胶中进行。【解析】选C。A选项,蓝细菌无叶绿体有叶绿素,因此,可进行光合作用;B选项,不同种类细胞内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选项,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4.下列对一些细胞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青霉菌有核被膜,支原体没有 B.大肠杆菌有细胞膜,圆褐固氮菌没有 C.黑藻细胞有线粒体,蓝细菌没有 D.金鱼藻细胞有内质网,硝化细菌没有 【解析】选B。黑藻、金鱼藻和青霉菌是真核生物,有核被膜、线粒体、内质网;支原体、圆褐固氮菌、大肠杆菌、蓝细菌和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被膜、线粒体、内质网等,但都有细胞膜。
1. 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细准焦螺旋,结果如图所示。请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解析】选D。视野的明暗程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从图像可以看出,D的放大倍数最大,因此视野最暗。
2.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 A. a B. b C. c D. d
【解析】选D。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及常识。显微镜视野中细胞数目的多少取决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反之,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多。要想清楚地看清载玻片上的物体,显微镜的物镜与载玻片之间要有适当的距离,放大倍数越小,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大,反之则小。【解析】选D。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及常识。显微镜视野中细胞数目的多少取决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反之,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多。要想清楚地看清载玻片上的物体,显微镜的物镜与载玻片之间要有适当的距离,放大倍数越小,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大,反之则小。
3.(2009·上海十四校联考)若经过处理后某细胞的细胞膜仅具有扩散的运输方式,则处理该细胞的物质最可能是 A.生长素 B.淀粉酶 C.蛋白酶 D.脂肪酶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细胞膜物质运输的理解,主动转运等运输方式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质)的参与,经处理后的细胞只具有扩散的运输方式,因此处理细胞的物质最可能是蛋白酶。
4.(2009·广州模拟)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贮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4.(2009·广州模拟)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贮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 A.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B.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C.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完全相同D.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
【解析】选A。磷脂由疏水的尾部和亲水的头部组成,在形成油滴时,磷脂的尾部因疏水而向着油滴内,头部因亲水而向外,这样可将油滴与水溶液分开,所以包被小油滴的磷脂膜用单层磷脂分子即可。【解析】选A。磷脂由疏水的尾部和亲水的头部组成,在形成油滴时,磷脂的尾部因疏水而向着油滴内,头部因亲水而向外,这样可将油滴与水溶液分开,所以包被小油滴的磷脂膜用单层磷脂分子即可。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家在进行细胞膜化学成分分析时,采用哺乳动物或人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将其特殊处理使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一些物质溶出,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洗掉,即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又称血影)。有的科学家将“血影”中的脂质提取出来,使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所形成的薄膜面积是原来细胞整个表面积的2倍。 (1)如何处理红细胞才能使其发生溶血现象? 把红细胞放到清水里,细胞吸水涨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就可以得到细胞膜了。
(2)红细胞溶血后,溶出细胞外的主要物质应该是 ,这种物质的特性是 ,因而使红细胞具有的功能。 (3)“血影”的化学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的脂质主要是指______。 血红蛋白 在氧浓度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 运输氧 脂质 蛋白质 糖类 磷脂
(4)选取鸡的红细胞验证细胞膜具有脂双层结构可以吗?若选用鸡的红细胞会得到什么结论?为什么?(4)选取鸡的红细胞验证细胞膜具有脂双层结构可以吗?若选用鸡的红细胞会得到什么结论?为什么? 不可以。若选用鸡的红细胞,则磷脂形成的单分子层面积大大超过膜面积的2倍。因为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膜与细胞膜在成分上基本一致。 (5)使用下列哪种物质处理会使细胞失去识别能力( ) A.核酸酶 B.龙胆紫 C.糖水解酶 D.双缩脲试剂
【解析】解答本题时应明确红细胞的结构特点和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故在制备细胞膜时应选用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的红细胞,因为它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获取的膜即为细胞膜,排除了其他膜性物质的影响,降低了实验的难度,提高了实验的技巧和科学性。【解析】解答本题时应明确红细胞的结构特点和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故在制备细胞膜时应选用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的红细胞,因为它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获取的膜即为细胞膜,排除了其他膜性物质的影响,降低了实验的难度,提高了实验的技巧和科学性。 (1)将红细胞置于清水中,由于细胞内液渗透压高于清水,故要不断吸水,直至涨破,就会发生溶血现象。 (2)红细胞破裂后,其内容物主要是血红蛋白。 (3)“血影”中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磷脂、蛋白质和糖类。
(4)由于鸡血细胞内具有多种具膜的细胞器,会对细胞膜的提取造成干扰,造成磷脂单分子层的面积远远大于细胞膜面积的2倍。(4)由于鸡血细胞内具有多种具膜的细胞器,会对细胞膜的提取造成干扰,造成磷脂单分子层的面积远远大于细胞膜面积的2倍。 (5)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故使用糖水解酶处理膜后,细胞将失去识别能力。
1.(2009·宁波模拟)下列关于细胞中水的含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老年人细胞中含水量比婴儿的少 C.新陈代谢越旺盛,细胞中的含水量越高 D.抗冻的植物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高 【解析】选D。生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90%,幼儿身体的含水量远高于成年人和老年人。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大小与新陈代谢强度和抗逆能力有关,该比值增大新陈代谢强度增强,该比值减小抗旱、抗冻、抗寒等能力增强。
2.(2009·湖南名校联考)下列有关水对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在休眠的种子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较低,有利于降低种子的新陈代谢,适应不利环境条件②生活在干燥米中的“米虫”,获得水分的主要来源是消化淀粉③癌细胞是一种分裂失控的细胞,其自由水的含量较正常细胞高④当人体缺水时,下丘脑会产生渴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C。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较高,有利于细胞的代谢,因此代谢旺盛的细胞自由水多。米虫获得水分的主要来源是体内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的水,而消化淀粉需要消耗水。当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到大脑皮层,通过产生渴觉来调节水的摄入量。【解析】选C。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较高,有利于细胞的代谢,因此代谢旺盛的细胞自由水多。米虫获得水分的主要来源是体内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的水,而消化淀粉需要消耗水。当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到大脑皮层,通过产生渴觉来调节水的摄入量。
3.(2009·扬州模拟)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细胞中能源物质之一B.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多会引起抽搐 C.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D.生物体处在不同发育期,含水量基本一样 【解析】选C。水和无机盐不是能源物质;生物体的不同发育期,含水量不同,幼儿含水量远高于成年人;血液中Ca2+过多会引起肌无力,Ca2+过低会引起抽搐。
4.(2009·藁城模拟)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学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动物体液中Ca2+含量太高,会引起肌无力 ②动物体液中Na+含量过低,会引发心律失常 ③动物体液中K+含量过低会引起血压下降,心跳加快,四肢发冷④植物缺硼,会出现“花而不实”的现象⑤缺钾会使马铃薯减产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
【解析】选A。K+具有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的作用,动物体液中K+含量过低,导致心律失常。Na+能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动物体液中Na+含量过少会引起血压下降,心跳加快,四肢发冷。【解析】选A。K+具有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的作用,动物体液中K+含量过低,导致心律失常。Na+能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动物体液中Na+含量过少会引起血压下降,心跳加快,四肢发冷。
5.(2010·潍坊模拟)缓步动物具有隐生现象:当环境干燥时,缓步动物的身体失水萎缩,腿也缩回而处于一种隐生状态,这时它的代谢率几乎降到零,甚至在纯酒精、液氮中也能隐生。当环境变得有利于其生存时,它可以在几小时内吸水,使身体膨胀而复苏。本材料可以说明5.(2010·潍坊模拟)缓步动物具有隐生现象:当环境干燥时,缓步动物的身体失水萎缩,腿也缩回而处于一种隐生状态,这时它的代谢率几乎降到零,甚至在纯酒精、液氮中也能隐生。当环境变得有利于其生存时,它可以在几小时内吸水,使身体膨胀而复苏。本材料可以说明 A.自由水参与生命活动 B.结合水参与生命结构 C.从基因水平说明生物具有多样性 D.水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解析】选D。从题干可知,缓步动物的隐生现象与水相关,说明水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6.(2010·扬州模拟)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元素,血红蛋白不能合成 B.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Mg2+影响光合作用 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O3构成骨骼、牙齿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常在食盐中加碘 【解析】选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如Na+、K+、Ca2+、Cl-等。Fe2+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I-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1.(2009·日照模拟)糖类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哪项不正确1.(2009·日照模拟)糖类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哪项不正确 A.糖类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 B.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C.糖元、淀粉都是动物细胞内的多糖 D.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解析】选C。糖元是动物细胞内的多糖,淀粉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