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2

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

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 孟辉. 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全军神经系统疾病微创诊治中心. 内容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20 分钟 颅内血管性疾病 50 分钟 椎管内血管性疾病 10 分钟 要求 掌握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掌握不同类型血管性疾病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和治疗原则. Willis 环. 连接大脑半球前循环及椎 - 基底动脉系统的大吻合 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侧枝循环最充分的供血来源

nalani
Download Presentation

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 孟辉 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全军神经系统疾病微创诊治中心

  2. 内容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20分钟 • 颅内血管性疾病 50分钟 • 椎管内血管性疾病 10分钟 要求 • 掌握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 掌握不同类型血管性疾病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和治疗原则

  3. Willis环 • 连接大脑半球前循环及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大吻合 • 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侧枝循环最充分的供血来源 • 组成:前交通动脉AcoA、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颈内动脉分叉部、双侧后交通动脉PcoA、基底动脉顶端、双侧大脑后动脉P1段

  4. Willis环 • 在颅底面蝶鞍上方的脚池内,下视丘及第三脑 室下方,围绕垂体柄和乳头体; • 视神经及动眼神经上方,在视束下方通过,在小脑幕及颞叶的内侧形成一环形的血管吻合。 • Willis环在发育上常常有部分缺如使环不完整

  5. 前交通动脉 • 连接两侧大脑前动脉。 • 位于视交叉前方。一般是一条斜行或横行,亦可有两条以上或缺如。

  6. 大脑前动脉水平段 • 从起点略呈直线或蛇形。 • 走向半球间裂,老年人常下行; • 在前后位或颏顶位可清楚显示。 • 颈内动脉:是组成Willis环的主要来源之一

  7. 后交通动脉 • 连接前后循环的主要通道。 • 另外还包括大脑后动脉水平段、基底动脉

  8. 完整Willis环 • 1右侧大脑前动脉A1 • 2左侧大脑前动脉A1 • 3前交通动脉 • 4右侧后交通动脉 • 5左侧后交通动脉 • 6右侧大脑后动脉P1 • 7左侧大脑后动脉P1 • 8基底动脉顶端

  9. 一、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10. 概念 •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 颅内动脉或静脉破裂,血流进入蛛网膜下腔即形成SAH。

  11.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 • 1、自发性(Spontaneous SAH) • 动脉瘤 51% • 脑AVM • 高血压动脉硬化 • 其他 • 2、外伤性

  12. 发病率

  13. SAH发生率 • 北美 28000例/年 • 中国 72000例/年 • 1971 美国 Bailey Loeser 16 /10万 • 1966 英美 Locksley 8 /10万 • 英国 Crawford 6/10万 • 芬兰 Pakarinen 9.6/10万 • 1980 丹麦 Rasmussen 3.4/10万 • 日本 15 /10万 • 中国 6/10万

  14. 发病因素 • 1、年龄; • 2、遗传性因素; • 3、血流动力因素; • 4、动脉壁的中层缺陷; • 5、动脉瘤与其他先天性异常并存; • 6、高血压。

  15. 病因 • 常见的病因主要有两个(70%):颅内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其余如脑肿瘤、血液病、脑炎、脑血栓等较少见。

  16. SAH的预后仍差,美国心脏病学会近来的报告显示,SAH总死亡率约25%,存活者中50%有明显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多与SAH后继发的脑血管痉挛(CVS)有关。

  17. CVS是SAH致死、致残的最重要的原因 • 发生率为31.6%~66% • 急性血管痉挛期多于SAH后24小时内发生并缓解 • 慢性血管痉挛期多于SAH后3~4天发生,第一周是发病高峰,可持续三周 • 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

  18. SAH后CVS的发生原因

  19. SAH后CVS发病的机理是多因素和多途径的病理过程,目前尚没有一种学说能圆满地解释,但临床及动物实验均提示,以下因素是CVS发病的主要因素:SAH后CVS发病的机理是多因素和多途径的病理过程,目前尚没有一种学说能圆满地解释,但临床及动物实验均提示,以下因素是CVS发病的主要因素:

  20. 1.氧合血红蛋白2.自由基与脂质过氧化3.前列环素与血栓烷A2失衡4.血管运动机制(神经机制)异常 5.内皮素的作用6.5-羟色胺与血小板的作用7.免疫系统与CVS 8.脑血管壁的炎性反应 9.一氧化氮(NO) 10.血管活性多肽 11.血管壁的器质性增生

  21. 临床表现 • 出血前症状:多数病人出血前无症状。部分病人出血前可有动眼神经瘫痪、三叉神经分布区,如前额部疼痛,癫痫、轻度偏瘫等。 • 出血后症状:由于血管破裂,起病突然,头痛剧烈,伴有恶心、呕吐、癫痫或意识丧失等。 • 颅神经损害 • 偏瘫 • 颅内杂音

  22. 辅助检查 • 腰穿:血性脑脊液 • CAG或DSA确诊 • CT及MRI提示脑内病灶或血肿,MRI还可进行脑血管重建,显示脑血管病变。

  23. 治疗 一般治疗:止血、镇静、防咳嗽和大便干燥

  24. 病因治疗 • 超早期动脉瘤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 • 手术 • 介入 • 辅助治疗 • 预防血管痉挛治疗 • 钙离子拮抗剂:尼膜同 • 3H治疗(扩容、升压、稀释) • 高血压 (hypertension) 160mmHg-200mmHg • 高血容量 (hypervolemia) 100ml-150ml/h • 血液稀释 (hemodilution) • 脱水治疗:根据意识状况调整

  25. 尼膜同 • 尼膜同是全球SAH的标准治疗药物 • 1988年获得FDA批准 • 1994年美国心脏学会中风委员会将尼膜同作为唯一极力推荐的治疗SAH的药品

  26. 尼膜同的作用机制 • 二氢吡啶类L-型钙离子通道拮抗剂 • 良好的脂溶性,易于透过血脑屏障 • 阻断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减少细胞外钙进入细胞内

  27. 颈内动脉-后交通支动脉瘤

  28. 前交通支动脉瘤

  29.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30. 动 静 脉 畸 形

  31. 内容 • Intracranial aneurysm •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 Moyamoya disease • Traumatic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 • Spinal cord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 颅内动脉瘤 • 脑动静脉畸形 • 烟雾病 • 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 脊髓动静脉畸形

  32. 颅内动脉瘤 Intracranial aneurysm Concept: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管腔局部的异常扩张,常在动脉管中层缺陷、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高血压等病理因素的基础上发生、发展。

  33.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原因,早期死亡率36%。动脉瘤破裂后72小时内死亡者90%合并有颅内血肿。单个动脉瘤第一次出血住院病人死亡率为10~15%,第二次出血的死亡率为40%。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原因,早期死亡率36%。动脉瘤破裂后72小时内死亡者90%合并有颅内血肿。单个动脉瘤第一次出血住院病人死亡率为10~15%,第二次出血的死亡率为40%。

  34. 鉴于许多病人出血后未达医院即已死亡,因此,动脉瘤第一次、第二次出血的实际死亡率分别为40%和60%。第一次出血后保守治疗存活下来的病人,有35%将在一年内因再次出血而死亡,51%将在5年内死亡。鉴于许多病人出血后未达医院即已死亡,因此,动脉瘤第一次、第二次出血的实际死亡率分别为40%和60%。第一次出血后保守治疗存活下来的病人,有35%将在一年内因再次出血而死亡,51%将在5年内死亡。

  35. 因此,动脉瘤是颅内最危险的出血性疾病之一,被称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其出血所带来的高死亡率和残废率是病人面临致命威胁。因此,动脉瘤病人一经确诊积极有效的外科治疗是医生首要的选择。因此,动脉瘤是颅内最危险的出血性疾病之一,被称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其出血所带来的高死亡率和残废率是病人面临致命威胁。因此,动脉瘤病人一经确诊积极有效的外科治疗是医生首要的选择。

  36. 颅内动脉瘤的分类 Classifications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 病因 etiology • 先天性A. 80~90% • 动脉粥样硬化性A . 10~18% • 感染性A. 0.5~2% • 创伤性A. 0.5 % or so

  37. 破裂动脉瘤年发病率 美国 10.5/10万 欧洲 10.3/10万 手术治疗 加拿大 3.6/10万 日 本 1.6/10万 立即死亡 7% 误诊 7% 诊断明确 86% 受到转运、经费、个人意愿影响未能及时住院,住在非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所剩无几。 自然史

  38. 1966年Locksley报告 1周内 10% 第2周 12% 第3周 6.9% 第4周 8.2% 4周后 1.8%/周 Kassell 和Torner统计 <24h 4.1% >24h 1.5%/天 第14天达19% 为早期手术提供依据! 再出血发生率

  39. 年龄、性别和部位分布

  40. 部位分布 • 前交通动脉瘤 25%~28% • 后交通动脉瘤 25% • 大脑中动脉瘤 13.4%~19.8% • 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 5%~8%

  41. 颅内动脉瘤的分类 Classifications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 Size of aneurysm: • Microaneurysm<2mm • Small aneurysm 2~6mm • Middle aneurysm 6~15mm • Big aneurysm 15~25mm • Huge aneurysm >25mm

  42. 颅内动脉瘤的分类 Classifications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 Position of aneurysm • A. of anterior part of Willis circle • A. of posterior part of Willis circle • A. of cerebral middle artery

  43. 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 头痛:Headache • 呕吐:Vomit • 意识障碍 Lost consciousness • 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 神经功能障碍 neurological deficit • 癫痫发作 spasm of epilepsy

  44.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Hunt氏分级 Hunt’s scale of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 无症状或有轻微头痛和颈强直 • 头痛较重伴颈强直,只有动眼神经麻痹 • 轻度意识障碍、烦躁、轻度神经体征 • 半昏迷、偏瘫伴植物神经障碍 • 深昏迷、去脑强直、濒危状态

  45. Diagnosis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1、腰椎穿刺:是诊断SAH的直接证据,但只用于高度怀疑SAH发生,而CT扫描为阴性的病人。诊断明确的病人慎用,可导致脑疝、动脉瘤破裂。 2、CT扫描:是诊断SAH的首选方法。可以诊断SAH、直径大于5mm的动脉瘤、诊断SAH后发生的其他颅内病变如脑水肿、脑积水、脑梗死等。 3、MRI和MRA可以发现大于3mm直径的动脉瘤。

  46. Diagnosis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 4、脑血管造影:是诊断颅内动脉瘤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其诊断阳性率最高,可显示细微的血管结构,缺点是略有侵袭性。 • (1)行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左、右颈内动脉,椎动脉(必要时双侧)。 • (2)脑血管造影的时机:要根据病情而定。避免在SAH后6小时内造影。 • (3)脑血管造影的程序:应先做最有可能有病变的血管。最好有神经外科医生亲自进行,或在场指导。 • (4)脑血管造影的投照:常规正、侧位,必要时特殊投照。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