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likes | 817 Views
政务礼仪. 公务员时刻代表着政府的形象,无论执行公务,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应注意礼仪,以礼为先。作为一个知礼懂礼的好公仆,才能赢得人们的爱戴。. 树政府形象 展政务风采. —— 来凤县 “ 两中心 ” 人员礼仪培训. 主讲 袁春. 请关闭手机或调制静音. 请把心带来. 请不随意进出教室. 请带空杯来,装点水回去. 树政府形象 展政务风采. 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 礼仪意识引导. 社交礼仪. 办公礼仪. 树政府形象 展政务风采. 学习交流的内容. 二、 礼仪的基本理念. 三、 礼仪的原则. 一、 什么是礼仪.
E N D
政务礼仪 公务员时刻代表着政府的形象,无论执行公务,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应注意礼仪,以礼为先。作为一个知礼懂礼的好公仆,才能赢得人们的爱戴。 树政府形象 展政务风采 ——来凤县“两中心”人员礼仪培训 主讲 袁春
请关闭手机或调制静音 请把心带来 请不随意进出教室 请带空杯来,装点水回去 树政府形象 展政务风采 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
礼仪意识引导 社交礼仪 办公礼仪 树政府形象 展政务风采 学习交流的内容
二、礼仪的基本理念 三、礼仪的原则 一、什么是礼仪 礼仪意识引导 政务礼仪
礼仪意识引导 孔子曰: “不学礼,无以立。” 荀子曰: 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家无礼则不宁。 政务礼仪 一、什么是礼仪 人们把学习礼仪当作学会生存和安身立命之本。礼仪,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始终约束、支配着人们的行为。
礼仪意识引导 政务礼仪 一、什么是礼仪 公元前589年的“鞍之战”,就是因“礼”而发生的战争。齐顷公接见前来拜访的晋、鲁、卫、曹四国使臣。当看到四国使臣一个独眼,一个跛脚,一个秃头,还有一个驼背时,齐顷公顿时觉得很好笑,就讲给了自己的母亲萧太夫人,萧太后好奇心很重,非要亲自看看。 “孝顺”的齐顷公为博母亲一笑,就导演了一场超级恶作剧。他让人从国内找了一个独眼龙、一个秃子、一个瘸子、一个罗锅,分别对号入座为四位来宾驭车。次日一早,齐顷公宴请四国使臣,萧夫人便躲藏在帷帐后观看并放肆大笑。 不懂礼,别人生气,后果严重
礼仪意识引导 政务礼仪 一、什么是礼仪 四国使臣认为是齐顷公为了取悦他的母亲而用他们当笑料,这简直是奇耻大辱。于是他们歃血为盟,对天起誓,决心协力同心,伐齐报仇。四年后,四国联合起来讨伐齐国,齐国不敌,大败,齐顷公只得讲和,这便是春秋时著名的“鞍之战”。 不懂礼,别人生气,后果严重
咆哮哥彭某 项城咆哮哥 礼仪意识引导 2011年9月6日下午5点左右,项城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刘建立,因其孩子座位问题,醉酒驾车闯入项城二中校园,点着校长的脑瓜子,嘴里不干不净地咆哮。校长看他喝酒了,一直陪着笑脸,劝他上办公室,他不去,劝他回去,他也不愿意。结果闹得学生无法上课,教师无法办公。 2010年6月17日(星期四)上午,一公民前往广州市法制办公室、广州市行政复议申请办公室办理一行政复议事项,遭到工作人员拒绝,双方在办事大厅发生言语冲突。6月18日(星期五)上午该公民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上给广州市市长留言批评广州市公务员“咆哮哥”,并上传音频。 政务礼仪 一、什么是礼仪
礼仪意识引导 政务礼仪 一、什么是礼仪 这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公务员言论失当而引发的简单事件,它折射出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公务员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代表着政府的形象,稍有偏颇,政府的形象就会在老百姓心目中大打折扣。
礼仪意识引导 政务礼仪 一、什么是礼仪 英国女王2011年5月24日晚间在白金汉宫以国宴款待来访的奥巴马伉俪,席间奥巴马起立发表简短致词,说“女士们,先生们,请起立并举起你们的酒杯,让我们一同敬女王陛下”。此时乐队误以为该奏乐了,开始演奏英国国歌《天佑女王》。 根据英国王室礼仪,演奏国歌时,众人必须起立,唱完第一段后保持肃静,直到国歌结束。奥巴马非但没放下酒杯,反而继续说“敬两国人民的特殊友谊”,最后又说了一次“敬女王”。 女王并未制止奥巴马,只回以看似尴尬的微笑。发现自己唐突的奥巴马随后静静放下酒杯,直到国歌结束。 尴尬事不只这一桩。奥巴马24日稍早到伦敦西敏寺参观,在访客簿上签名,被眼尖的记者发现他写下的日期是“2008年5月24日”,美国脱口秀主持人随即嘲笑他,可能是前一站在爱尔兰喝了太多啤酒。 敬错酒、签错名,按照外事无小事的传统观点,算是“出丑”。
礼仪意识引导 政务礼仪 一、什么是礼仪 国家主席习近平携夫人彭丽媛,展示出和平友好的大国形象。 3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偕夫人彭丽媛结束对刚果共和国的访问回国,为9天4国之行画上圆满句号。外交专家认为,习近平首次外访非常成功,取得诸多务实成果,其稳重的风格、形象的语言和夫人的温馨随访,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习近平此次亮相展现出大国领袖的风范,“讲话掷地有声,不卑不亢”,夫人彭丽媛优雅得体,和蔼可亲,两人相得益彰。 习近平的外交风格,归纳为一个字“稳”,两个字就是“稳重”。“作为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代表”国“,给人稳重、安全感,彭丽媛代表”家“,给人以温馨、温暖的感觉。” 习近平夫妇的言谈举止呈现出一种“持重”的风格,让外国人觉得这样的领导人可放心,许会打消“中国威胁论”等疑虑。 习近平很好地表达了中国的对外政策,展示出中国对外和平友好的形象,一言一行都体现出中国礼仪待人的传统,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胸怀。 此次出访一些非常具有亲和力的细节也引人关注,彭丽媛挽着习近平主席的手臂走下飞机的一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个举动呈现出一种亲和力、人性化和真实性,无形中有这样的动作,会让人觉得亲切,拉近国家元首与民众距离。
礼仪意识引导 政务礼仪 一、什么是礼仪 (一)何谓礼仪 “礼”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是一种道德规范。“礼者,示人以曲也”“礼者、敬人也。”礼的思想核心是尊重。 “仪”是一种是一外在表象。“仪”就是恰到好处向别人表示尊敬的具体形式。 礼仪就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美化自身,敬重他人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程序。 礼仪三层含义: 1.它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行为。 2.它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态度。 3.它是一种素质涵养的体现。
礼仪意识引导 政务礼仪 一、什么是礼仪 (二)何谓政务礼仪 政务礼仪亦称公务礼仪,它是公务员在从事公务活动、执行国家公务时所必须遵守的礼仪规范。具有鲜明的强制性特点。 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八条32字) 政治坚定 忠于祖国 勤政为民 依法行政 务实创新 清正廉洁 团结协作 品行端庄 基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政治意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建设“服务型政府” 要有形象意识——“形象是金” 要有素质意识——细节展示素质,细节决定成败
礼仪意识引导 政务礼仪 一、什么是礼仪 (三)礼仪三要素 1.规范性 【案例:酒喝多了】 2.对象性(TPO原则) • 区分对象,因人而异。 • 关键是让对方懂得你对他的尊重、友善等等。 我是初次来你们单位,你作为接待人员,是一名引导者,我们 一起上楼,有何顺序? 如果是常客? 客人是男士,接待人员是位女士(穿着短裙)有何顺序? 自测题 3.技巧性(可操作性) 指的是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礼仪的可操作性很强幻
礼仪意识引导 政务礼仪 【案例:酒喝多了】 问题出在哪儿? 有单位宴请客户,这位客户喝多了。 客人:“你们单位漂亮女士不多啊。” 主人:(只有跟着打哈哈)“呵呵...” 客人:(再接再厉)“你看那个人怎么长得像一头猪呢?” 主人:(不悦地)说:“她是我老婆。” 客人:(马上改口)说:“我认识你夫人,我说的是你夫人 后面的女孩。” 主人:(结果主人还是很不高兴)说:“那是我女儿。” 那边就两个女的,再也找不出第三个了。一时间,场面非常尴尬……
礼仪意识引导 政务礼仪 【案例:酒喝多了】 问题出在哪儿? 问题恐怕出在主人,如果主人一上来就介绍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就不会有这样尴尬的场面出现了。 注:规范性在我们工作中的体现,就是指我们在公务交往时不能只凭自己的习惯、偏好来做事。案例中如果主人主动将家人介绍给初次见面的客人,这样的做法就符合见面礼仪规范性的要求。
礼仪意识引导 政务礼仪 自测题 对于老百姓:费用问题 对于正式场合:座次问题 对于便宴:宴席安排 设宴招待客 人,哪个问题应 优先考虑?
礼仪意识引导 政务礼仪 怎么请客呢? 在便宴中,不是问人家爱吃什么,而是了解他不爱吃什么。 对不同的对象安排不同:客人比较“土”,就让他吃“洋”;客人比较“洋”,就让他吃“土”。 吃特色、吃文化、吃环境。
礼仪意识引导 政务礼仪 双排五座轿车,哪个座位是上座? 自测题 社交场合不同,轿车位次确定不同。 人际关系不同,轿车位次确定不同。 专职司机 ③秘书 公 务 接 待 ②主人 ①客人
礼仪意识引导 政务礼仪 双排五座轿车,哪个座位是上座? 自测题 社交场合不同,轿车位次确定不同。 人际关系不同,轿车位次确定不同。 • 主随客便 • ——客人坐哪,那里就是上座。 老总 ③客人 私 人 往 来 ②司机 ①秘书
礼仪意识引导 政务礼仪 二、礼仪的基本理念 • 尊重为本 • 善于表达 • 形式规范 为人处世以尊重作为出发点,尊重他人的前提是要了解他人,对他人的尊重、有好之心一定要表达出来,让别人知道。这种表达是要讲分寸、讲规矩的。正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
礼仪意识引导 政务礼仪 三、礼仪的基本原则 1.遵守的原则 2.自律的原则 3.尊敬的原则 4.平等的原则 5.从俗的原则 6.适度的原则 7.真诚的原则 • 《礼经》:“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 • 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听。” • 与人相处,要严以律己,礼貌待人。
二、拜访礼仪 三、接待礼仪 一、见面礼仪 社交礼仪 政务礼仪
社交礼仪 政务礼仪 一、见面礼仪 (一)问候礼 两人同行,遇到熟人时,你应主动介绍一下同行人与你的关系,并向同行人介绍一下这位熟人。 问候是人际关系的第一步。无论在公司的走廊里还是在路上,遇到熟人或同事,都应主动打招呼,互相问候,不能视而不见,把头扭向一边,擦身而过。这是最基本的礼貌。
社交礼仪 政务礼仪 将“卑者”先介绍给“尊者 当被介绍时 • 表现出结识对方的热情,起立或欠身致意; • 双目应该注视对方; • 介绍完毕,握手问好。 • 应先把下级介绍给上级; • 应先把晚辈介绍给长辈; • 应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 • 应先把主人介绍给客人; 一、见面礼仪 (二)介绍礼
3.基本要求 社交礼仪 握手时间:2-3秒 握手力度:适中,以不捏疼 对方的手为限。 政务礼仪 一、见面礼仪 (三)握手礼 1.谁先伸手?“尊者居前”原则。 握手的顺序:主人、上级、年长者、女士伸 手后,客人、下级、年幼者、男士才能伸手相握 • 注意:告别时客人先伸手。 2.如何握手 一步距离,两足立正,上身稍微前倾,右 手,四指并拢,虎口相对 。
明确拜访目的 搜集相关信息 制定拜访大钢 准备话题物品 重视职业形象 事务性拜访 礼节性拜访 私人性拜访 社交礼仪 政务礼仪 二、拜访礼仪 1.拜访类型 2.拜访前的准备工作
有约在先,守时守约 进门有礼,不可冒失 为客有方,举止优雅 适可而止,礼貌告辞 社交礼仪 政务礼仪 二、拜访礼仪 3.拜访时的礼仪规范 “待客之道” • 认真准备,热情候客 • 热情迎接,礼数周到 • 待客有方,善解人意 • 礼貌送客,善始善终
社交礼仪 政务礼仪 三、接待礼仪 接待预约访客 接待临时访客 (一)会客礼仪 • 看到客人后,微笑着打招呼,起身,握手。 • 将客人引到会议室,奉茶或咖啡。 • 如果在办公室会客,请勿坐在办公桌后,要坐在茶几旁会客。 • 确认访客所在单位、姓名、拜访对象、拜访目的。 • 如本人没空接待,可安排他人接待。如暂时脱不开身,可请访客在指定地点等候,并按约定时间会见访客。 • 如果访客找的是其他人,则迅速联系受访对象,告之访客的所在单位、姓名和来意。
社交礼仪 政务礼仪 三、接待礼仪 (一)陪行礼仪 在为客人引导时,应走在客人的左前方2至3步,并与客人保持步伐一致。这样做是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以右为尊,二是把安全留给客人(因为中国基本是车辆靠右行驶)。 • 二人同行时:右为尊,安全为尊; • 三人同行时:中为尊; • 四人同行时:应分成两排,前排为尊;
社交礼仪 政务礼仪 三、接待礼仪 (一)陪行礼仪 距离礼仪 手势礼仪
社交礼仪 政务礼仪 三、接待礼仪 (二)上下楼梯礼仪 一般而言,上楼下楼宜单行行进,以前方为上。男女同行时,尤其当女士穿着短裙时,上下楼宜令女士居后。陪同者引导客人上楼时应行在后,下楼时应行在前。 注意:上楼时引领者 走前走后,要 根据客人是常 客还是第 初次 来的客人。
社交礼仪 政务礼仪 三、接待礼仪 (三)出入电梯礼仪 出入无人值守的电梯,陪同者应先进后出;出入有人值守的电梯,陪同者应后进后出。
社交礼仪 政务礼仪 三、接待礼仪 (四)出入房门礼仪 出入房门时:先通报、手开关、面向人、替开门。 出入房门时,若无特殊原因,位高者先出入房门;若有特殊情况,如室内无灯而暗,陪同者宜先入。
社交礼仪 政务礼仪 三、接待礼仪 (四)会客座次礼仪 引导入座,长沙发优于单人沙发,沙发椅优于普通椅子,较高的座椅优于较低的座椅,距离门远的为最佳的座位。以中为上、以远为上、以右为上、面门为上。
社交礼仪 政务礼仪 三、接待礼仪 (四)会客座次礼仪
社交礼仪 (A为客方,B为主方) 政务礼仪 三、接待礼仪 (四)会客座次礼仪
社交礼仪 政务礼仪 三、接待礼仪 ▣ 奉茶的方法。上茶应在主客未正式交谈前。正确的步骤是:双手端茶从客人的左后侧奉上。要将茶盘放在临近客人的茶几上,然后右手拿着茶杯的中部,左手托着杯底,杯耳应朝向客人,双手将茶递给客人同时要说“您请用茶”▣ 奉茶的顺序。上茶应讲究先后顺序,一般应为:先客后主;先女后男;先长后幼;先尊后卑。▣ 奉茶的禁忌。尽量不要用一只手上茶,尤其不能用左手。切勿让手指碰到杯口。为客人倒的第一杯茶,通常不宜斟得过满,以杯深的2/3处为宜。继而把握好续水的时机,以不妨碍宾客交谈为佳,不能等到茶叶见底后再续水。 (五)奉茶礼仪
社交礼仪 政务礼仪 三、接待礼仪 (六)交谈礼仪 一、双向共感 具体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在交谈中,注意双向交流,切不可忽略对方的存在;第二,谈论的话题,应使彼此各方皆感兴趣,并能够愉快地接受,积极地参与。 二、神态专注 ——“愚者善说,智者善听。” 1.表情要认真——目光礼仪(目光三区、目光的连接时间及向度) 2.动作要配合 3.语言要合作 三、言辞委婉 方式:旁敲侧击;比喻暗示;间接提示;先肯定,再否定; 多用设问句,不用祈使句;表达留有余地。 四、礼让对方 不要独白;不要冷场;不要插嘴;不要抬杠;不要否定。 五、适可而止 在交谈中一个人每次发言,最好不要长于 3 分钟,至多 不要长于 5 分钟。
社交礼仪 政务礼仪 三、接待礼仪 (七)陪车礼仪 上车时优雅的姿势:扶着门,把身体放低,轻轻移进车子,臀部先进。错误的上车姿势是低着头,拱着背,钻进车里。 下车时优雅的姿势:先伸出一只脚站稳后,让身体徐徐升起,臀部后出。错误的姿势是伸出头来,十分艰难地把身体钻出来。 上下顺序:上下轿车的先后顺序通常为:尊长、来宾先上后下,秘书或其他陪同人员后上先下。即请尊长、来宾从右侧车门先上,秘书再从车后绕到左侧车门上车。下车时,秘书人员应先下,并协助尊长、来宾开启车门。
社交礼仪 政务礼仪 三、接待礼仪 (八)宴请礼仪 比较重要的场合请客人吃饭,有什么问题要注意呢? 第一、会客 宴会宴会,以宴会友。 第二、菜单 1.你要明白客人的忌口是什么。(职业禁忌、个人禁忌、民族禁忌) 2.主打的菜是什么。(特色) 第三、环境 一般客人吃特色,公务宴请吃环境,这是一个接待规格的问题。 环境要卫生、环境要安全、交通要方便 第四、举止——要有教养。 1.维护形象。餐桌举止有三忌:忌吸烟、忌整理服饰、忌发声。 2.遵守时间。饭前要准时、饭后稍停留。 3.适度交际。一般比较重要的宴会,它往往把不太熟的人会适当地交叉 放在一块儿,所以要适当地进行沟通,别不吭气。
社交礼仪 两桌横排 两桌竖排 政务礼仪 三、接待礼仪 (八)宴请礼仪 1.桌席排列:由两桌组成的小型宴请座次排序 当两桌横排时,桌次是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当两桌竖排时,桌次讲究以远为上,以近为下。具体顺序,详见下图:
社交礼仪 2 1 1 5 3 4 政务礼仪 2 3 2 3 1 5 4 6 三、接待礼仪 4 5 6 7 (八)宴请礼仪 门 门 门 2.桌席排列:由多桌组成的宴请桌次排序 六桌 在安排多桌宴请的桌次时,除了要注意“面门定位”、“以右为尊”、“以远为上”等规则外,还应兼顾其他各桌距离主桌的远近。通常,距离主桌越近,桌次越高;距离主桌越远、桌次越低。具体顺序,详见下图: 五桌 七桌
社交礼仪 政务礼仪 三、接待礼仪 (八)宴请礼仪 3.桌席排列:单主人宴请时的位次排序 在本排法中,以主人为主心,主方其余座位和客 方人员各自按“以右为贵”原则一次按“之”字形飞线排列,同时要做到主客相间。 具体顺序,详见下图:
社交礼仪 政务礼仪 三、接待礼仪 (八)宴请礼仪 4桌席排列:男女主人共同宴请时的座次排序 排序方法是一种主副相对、以右为贵的排列。男主人坐上席,女主人位于男主人的对面。宾客通常随男女主人,按右高左低顺序依次对角飞线排列,同时要做到主客相间。国际惯例是男主宾安排在女主人右侧,女主宾安排在男主人右侧。 具体顺序,详见下图:
社交礼仪 政务礼仪 三、接待礼仪 (八)宴请礼仪 5桌席排列:同性别双主人宴请时的座次排序 第一、第二主人均为同性别人士或正式场合下宴请时用的方法,是一种主副相对、按“以右为贵”的原则依次按顺时针排列,同时要做到主客相间。具体顺序,详见下图:
社交礼仪 政务礼仪 三、接待礼仪 (八)宴请礼仪 • 主人应站在大厅门口迎接客人 • 主人陪主宾进入宴会厅主桌,接待人员引导其他客人入席 • 言简意赅、热情友好 • 融洽气氛,掌握进餐速度 • 热情相送,感谢光临
社交礼仪 政务礼仪 三、接待礼仪 (八)宴请礼仪 • 赴宴,应仪表整洁,穿戴大方,最好稍作打扮。 • 赴宴要遵守约定的时间,如果你与主人关系密切,则不妨早点到达,以帮助主人招待宾客,或做些准备工作。 • 当抵达宴请地点时,首先跟主人握手、问候致意。对其他客人,无论相识与否,都要笑脸相迎,点头致意,或握手寒暄,互相问好。
社交礼仪 政务礼仪 三、接待礼仪 (八)宴请礼仪 • 餐桌上的行为,最能体现个人的修养。中餐有一些细节要注意: • 1.桌次与座位 • 2.就坐、起筷 • 3.热毛巾、餐巾 • 4.用筷 • 5.用餐中,吃饭要端碗,不能埋头苦干; • 不挑菜,不远距离夹菜;不对着菜大声 • 喧哗;不当众咳嗽、打喷嚏、打饱嗝、 • 伸懒腰;不在桌上接电话;进食时不能 • 发出“啧啧”的响声;剔牙需用餐巾遮住 • 嘴,适可而止,不能没完没了。
社交礼仪 政务礼仪 三、接待礼仪 (八)宴请礼仪 怎样敬酒? 1.主人祝酒词:越短越好 2.提议举杯:站立,右手端杯,左手托 杯,举到眼睛高度,面带微笑,目视 对象,嘴说祝福的话。 注意: 1.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以年龄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 份为先后顺序) 2.在中餐里,干杯前,可以象征性地和对方碰一下酒杯。 3.碰杯的时候,应该让自己的酒杯低于对方的酒杯,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4.喝酒时绝对不能吸着喝。 5.不要猛烈摇晃杯子。 6.不敬酒时将酒一饮而尽。 7.边喝酒边透过酒杯看人、拿着酒杯边说话边喝酒。 8.女士将口红印在酒杯沿上等,都是失礼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