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430 Views
å‡ä¸é¸æ ¡åº§è«‡æœƒ (09-11). 基慧å°å¸ ( é¦¬ç£ ). 統一派ä½çš„安排. 1. 以所屬å°å¸åœ¨ 2007/08 åŠ 2009/10 ä¸ä¸€å…¥å¸å‰å¸ç§‘測驗 ä¾†èª¿æ•´æ ¡å…§æˆç¸¾ã€‚ 2. æ´¾ä½çµ„別的數目分為三個,æ¯å€‹çµ„åˆ¥çš„å¤§å° ç›¸åŒã€‚ 3. æ´¾ä½åˆ†å…©éƒ¨ä»½ --- 甲åŠä¹™éƒ¨ a.( 甲 ) ä¸å—叿 ¡ç¶²é™åˆ¶çš„å¸ä½åˆ†é… ( 最多 3 æ‰€å¸æ ¡ ) b.( ä¹™ ) æŒ‰å¸æ ¡ç¶²çš„å¸ä½åˆ†é… ( 最多 30 æ‰€å¸æ ¡ ) c. å…ˆæ´¾ç”²éƒ¨ï¼Œå†æ´¾ä¹™éƒ¨. 甲部 ä¸å—é™åˆ¶æ ¡ç¶²çš„å¸ä½åˆ†é…. ïµ æœ€å¤šå¯é¸ä»»ä½• 三所 åƒåŠ çµ±ä¸€æ´¾ä½çš„ä¸å¸ ïµ æ¯é–“ä¸å¸æœƒæä¾› 10% çš„å¸é¡
E N D
升中選校座談會(09-11) 基慧小學 (馬灣)
統一派位的安排 1.以所屬小學在 2007/08及2009/10中一入學前學科測驗來調整校內成績。 2.派位組別的數目分為三個,每個組別的大小 相同。 3.派位分兩部份---甲及乙部 a.(甲)不受學校網限制的學位分配(最多3所學校) b.(乙)按學校網的學位分配(最多30所學校) c.先派甲部,再派乙部
甲部不受限制校網的學位分配 最多可選任何三所參加統一派位的中學 每間中學會提供10%的學額 全港學生按已調整的校內成績分三組,決定 派位次序
乙部 按學校網的學位分配 最多可選三十所學生所屬學校網內的中學 同一校網內的學生按已調整的校內成績分 三組,決定派位次序
先扣除獲自行分配及不參與統一派位學生(甲/乙部)。先扣除獲自行分配及不參與統一派位學生(甲/乙部)。 按學校在2007/08及2009/10中一入學前學科測驗 的平均成績及學生三次校內成績作調整,再把全港或 所屬校網的學生分為三個組別。 進行電腦派位。(男、女學生的派位合併處理) 網內每一學生先獲電腦配給一隨機編號。 電腦於甲、乙兩部分配學位的次序: 先處理組別 1 學生 再處理組別 2 學生 最後處理組別 3 學生 先派甲部,後派乙部,如學生在甲部和乙部皆未獲 派位,電腦會在學生所屬校網隨機派給他/她一個學位。 派位程序
派位例子(甲部) 姓名 : 陳思明 派位組別(全港): Band 1(第一組別) 所屬學校網 : NT2 (新界第二網) 學校選擇 : 志願 1-----甲校 志願 2-----乙校 志願 3-----丙校 可填寫最多3間全港參與統一派位的學校(包括學生所屬校網內的學校)
甲部 • Band 1 學生全港總人數 25000 • 以甲校為第一志願之Band 1 學生 400 • 甲校所能提供之學額 13 隨機編號首13名內 隨機編號13名外 陳思明 陳思明 志願 2 ----學校乙
陳思明 ( 志願2 ) ----- 學校乙 • 電腦先審閱所有同組別志願 1 • 再審閱未獲派位的同組別學生的志願 2 • 志願 2 ( 乙校 ) 超過3人 • 再運用隨機編號,辦法如上述 陳思明 剩餘學額 : 3個 志願 2 (乙校 ): 3人 學 校 乙 志願 3 ------ 學校丙
審閱志願 • 電腦先審閱同組別學生的志願1 • 再審閱未派位的同組別學生的志願2 • 按上述程序逐一審閱1-3選校志願 1 2 3 • 如學生未能在甲部獲派所選學校,他們就會進 行乙部派位程序
派位例子(乙部) 姓名 : 陳思明 派位組別(NT2) : Band 1 所屬學校網 : NT2 學校選擇 : 志願 1---甲校 志願 2---乙校 可填寫最多30間學生所屬校網內的學校
學校網 NT2 內 • Band 1 學生總人數 1000 • 以甲校為第一志願之Band 1 學生 300 • 甲校所能提供之學額 100 隨機編號 首100名內 100名外 陳思明 陳思明 志願 2 ------ 學校乙
陳思明 ( 志願2 ) ----- 學校乙 • 電腦先審閱所有同組別志願 1 • 再審閱未獲派位的同組別學生的志願 2 • 志願 2 ( 乙校 ) 超過10人 • 再運用隨機編號,辦法如上述 陳思明 剩餘學額 : 10個 志願 2 (乙校 ): 8人 學校乙
審閱志願 • 電腦先審閱同組別學生的志願1 • 再審閱未派位的同組別學生的志願2 • 按上述程序逐一審閱1-30選校志願,直至學生獲 派學位為止 1 2 3 4 5 7 8 9‧‧‧30 6 • 如學生未能獲派所選學校,電腦會為他們安排一個選擇以外的學位
選校策略(甲部) 家長填選心儀的中學(跨區或本區)最多3間。 舉例:某家長只心儀A中學,A中學為本區中學。 她/他可在統一派位的甲及乙部同時選擇A中學為第一志願,增加獲派該校的機會。 如果她/他選多一間B中學為甲部的第二志願,教育局有可能派了B中學給她/他。因此,無論她/他在乙部怎樣填選,她/他只會得到B中學。
選校策略(甲部) 甲 本區:NT2 某家長及其子女(Band 1)只心儀A中學(本區中學)。 乙 英中:以英語為主要授課語言的中學 (1)=band1 (2)=band2 (3)=band3
選校策略(乙部) 理想個案 選校例子 學生甲為組別一學生( band 1 ) 學生乙為組別二學生( band 2 ) (1)=band1 (2)=band2 (3)=band3
不理想個案 選校例子(乙部) 學生丙為組別一學生( band 1 ) 第二至四志願落空機會很大 學生乙為組別二學生( band 2 ) 第三至四志願落空機會很大 (1)=band1 (2)=band2 (3)=band3
以上例子只屬建議, 懇請貴家長慎重選擇
其他須注意事項 •盡量填選30間學校(乙部) •參考學校提供資料 •選校必須考慮學生成績 •留意中學提供的非保留學額數目 • 曾申請自行分配學位,同樣須選校
中學一覽表附註資料 校網內學校資助類別 •1. 官立 •2. 資助 •3. 直資計劃 大部份需收取學費 不參加中三成績評核辦法 採不選不派原則 •4. 按額津貼 * 英中 / 中中 *
中學一覽表附註資料 •# 不選不派,為附有宿舍或直資計劃學校 •@ 有可供弱能學生使用之設施 •* 部份科目作特別安排或要求 •取錄有嚴重學習困難的學生
填寫選校表須知 •填表前參閱教育局所派發資料 • 核對表內預印之各項學生資料 •用黑色原子筆填寫 (一式三份過底 ) •在英文姓名上方填寫中文姓名 •獲批准跨網學生請填跨網地址 •家長姓名、家長簽名須同一姓名 •選填學校不可重複或填太少 •選校表有修改,需加簽家長姓名 (不可用塗改液)
已派資料及表格 1.臨時選校表 2.初步選校表 3.中學一覽表 4.統一派位家長須知 5.選校核對表 NT2 (黃色) NT1 (綠色) 6.個人選校紀錄 (白色) 7.升中選校備忘 (米色)
重要日期 • 16/4 (六) 家長帶臨時選校表 • 及初步選校表面見班主任 • 18/4 (一) 班主任派正式選校表(一式三份) • 學生可帶初步選校表交班主任給予意見 • 20/4 (三) 學生交回正式選校表 • 5/7(二)公布中學學位分配結果 • 7/7(四)及8/7(五)學生向獲派中學註冊 • 12/7(二)參加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
中學概覽 http://chsc.edb.hkedcity.net/secondary/
學校網頁http://www2.hkedcity.net/citizen_files/aa/cj/so1974/public_html/secondary2010.htm學校網頁http://www2.hkedcity.net/citizen_files/aa/cj/so1974/public_html/secondary2010.htm
查詢 • 班主任 • 簡校長、蘇主任 • 教育局學位分配組 • 電話: 2832770028327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