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604 Views
第六章 照片冲洗及打印技术. 学习目标. 1 .掌握显影和定影的概念、原理及操作;自动冲洗套药的组成及作用;湿式和干式打印技术的操作。 2 .熟悉湿式和干式打印机的性能及相关参数。 3 .了解显影液和定影液的组成、各成份的作用及配制方法; PQ 型和 MQ 型显影液的特点;干式打印机的特点。. 第一节 照片冲洗技术. 一、手洗 X 线照片技术. (一)感光原理. 光化学反应 :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种物质遇到光后能引起化学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光化学反应。例如:光合反应、光水解反应、光氧化还原反应等。. 感光原理. 1 、概念:
E N D
学习目标 • 1.掌握显影和定影的概念、原理及操作;自动冲洗套药的组成及作用;湿式和干式打印技术的操作。 • 2.熟悉湿式和干式打印机的性能及相关参数。 • 3.了解显影液和定影液的组成、各成份的作用及配制方法;PQ型和MQ型显影液的特点;干式打印机的特点。
(一)感光原理 光化学反应: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种物质遇到光后能引起化学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光化学反应。例如:光合反应、光水解反应、光氧化还原反应等。
感光原理 1、概念: 当X线照射到胶片后,光电子与卤化银作用,光子具有的能量恰好能使反应质点(活化分子、原子、离子)的某些电子从低能级达到质点所需要的高能级。质点被光电子活化。
2、分析感光原理——光氧化还原反应 ①电子跃迁:电子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条件是hγ等于一个或几个电子能级差△E。 △E= hγ。h普朗克常数。
② AgX见光后,处于激发状态(曝光作用), Ag还原出少量时,肉眼看不到,大部分(95%以上)未还原出Ag,但是到显影液显影出来,未曝光AgX在显影液中不显影。
说明:潜影的概念 胶片曝光后,乳剂层已形成了影像只是构成影像的物质过于微小,肉眼看不到,这种影像称为潜影。
③光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颜色不一样,则其hγ不同。紫光能量最大。说明:使AgX不感光的光叫盲色,X线胶片的盲色是红光。暗室用的光是红色的,但也不是绝对的,作实验证明。
(二)显影技术 1.显影的概念及原理 显影是将已感光的卤化银用还原剂(显影剂)还原成金属银,进而形成影像的过程。
(二)显影技术 2. 显影液的组成 对感光卤化银具有还原性的溶液,称为显影液。显影液是由多种成分组成,主要包括显影剂、保护剂、促进剂、抑制剂及溶剂等五种成分。 显影剂 ①对苯二酚 ②米吐儿 ③菲尼酮
(二)显影技术 保护剂 亚硫酸钠 作用:防止显影剂氧化;防止照片污染 促进剂 碳酸钠 氢氧化钠 偏硼酸钠等 作用:促进显影剂的电离;促使乳剂层膨胀 ; 稳定显影液pH值 抑制剂 溴化钾 有机防灰雾剂等 作用:防止照片灰雾的产生。防灰雾剂 溶剂
(二)显影技术 3. 显影液的种类 PQ型显影液性能特点: ①具有明显的超加和性;②具有良好的保存性和显影能力的持续性;③照片处理容量大;④显影颗粒性好;⑤显影中的着色污染少。 MQ型显影液性能特点: ①具有明显的超加和性;②显影作用在显影初期较快;③米得含量多时,对强、弱感光部分显影作用差异小,影像反差低;④对苯二酚含量多时,影像反差高。
(二)显影技术 4. 显影液的配制 配方 配制方法 5. 显影操作方法 ①温度控制可采用间接加温或恒温调节器,将显影液的温度控制在18°C~20°C ②每日使用之前检查药液面上是否漂有油样二色性氧化物,若有,用胶片保护纸吸附除去
(二)显影技术 ③显影液面保持超出胶片上缘1~2cm以上 ④夹持胶片应平整牢固,不得沾上药液、赃物等 ⑤迅速将胶片放入显影液中,并上下活动几次,以免气泡附着 ⑥胶片放入后立即计时,显影一般5min左右 ⑦显影结束取片时,尽量把片上的药液回滴入桶内,以减少药液的消耗 ⑧显影应在安全灯下进行操作,在暗室里应关掉手机
(三)中间处理 • 中间处理有三种途径:①显影→水洗→定影;②显影→停显→定影;③显影→水洗→停显→定影。第三种中间处理方式最好 • 停显液的配制,可在1000ml水中加入30%醋酸10~15 ml。停显液的pH值应在5以下
(四)定影 1. 定影的概念及意义 定影是将胶片中未感光的卤化银溶解掉,使影像固定下来的过程。
(四)定影 2. 定影液的组成及作用 定影剂 常用的定影剂有硫代硫酸钠(Na2S2O3,也称海波)和硫代硫酸铵[(NH4)2 S2O3]。 保护剂 亚硫酸钠 作用:①防止定影液中定影剂被氧化;②防止硫代硫酸盐遇酸分解析出硫;③稳定定影液性能。
(四)定影 中和剂 为酸性物质,常用的有冰醋酸(CH3COOH)、硼酸(H3BO3)等。 作用:①中和胶片上的碱性显影液;②使定影液呈酸性,将pH值控制在4.0~6.0之间;③促使乳剂膜收缩。
(四)定影 坚膜剂 为对胶片乳剂起固定和收敛作用的药剂。常用的坚膜剂为钾矾和铬矾。 K2SO4·Al2(SO4)3·24H2O K2SO4·Cr2 ( SO4) 3·24H2O 作用:使胶片乳剂硬化和收敛 溶剂 水
(四)定影 3. 定影原理的化学反应 AgBr+Na2S2O3→AgNaS2O3+NaBr 生成物难溶于水 3AgNaS2O3+Na2S2O3→Na5Ag3 (S2O3)4 生成物易溶于水
(四)定影 4. 定影液的配制 5. 定影操作 ①定影液温度一般控制在16°C~24°C; ②放入定影液的片夹应按前后顺序依次放置 ③胶片定透的时间应为白色乳剂变透明所需时间的3倍,一般时间为10~30min
(五)水洗与干燥 • 1. 水洗 • 2. 干燥
(一)自动洗片机的种类 • 按冲洗速度分类 3min30s洗片机、90s洗片机、45s洗片机 • 按冲洗容量分类 小型台式冲洗60张/h (254mm×305mm)胶片 中型冲洗130张/h (254mm×305mm)胶片 大型冲洗500张/h (254mm×305mm)胶片 • 按自动洗片机结构分类 压力室结构和“U”型结构槽式冲洗机
(二)安置方式 1.全明室安置方式 2.半明室安置方式 3.整机配套联接方式
(三)自动洗片机的组成 传输系统 控制系统 温度控制系统 循环系统 补充系统 干燥系统
(四)自动冲洗套药 • 自动冲洗的显影套液和定影套液的工作原理与手洗显、定影原理相同 • 由于自动冲洗套药冲洗时间缩短在1分钟内,故套液的显、定影温度提高至30℃左右。与此相适应的是套液中增加有机防灰雾剂等成分 •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都是已配置好的套液,一般不公布其具体的成分
(五)自动洗片技术的优缺点 1. 优点 (1)能保持稳定一致的胶片冲洗效果,良好的照片质量,避免人工操作中人为的差异; (2)促进X线摄影条件规范化、自动化、减少照射剂量; (3)胶片处理时间短,速度提高,利于及时诊断; (4)操作中手不接触药液,避免污染胶片的可能性;
(五)自动洗片技术的优缺点 (5)为照片质量控制与管理提供了可能性; (6)大大减少了暗室人工操作程序,改善了工作环境; (7)减少药品处理程序,由药品污染胶片的机会减少; (8)暗室小,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
(五)自动洗片技术的优缺点 2. 缺点 (1)价格高; (2)管理水平要求高; (3)有出现机械、电气故障的可能性,故障损耗费用大; (4)冲洗标准化,通融性差。
(六)自动洗片技术的管理 1. 显影的管理 (1)显影液的配制 溶剂 理想的溶剂为蒸馏水。 显影液的配制 自动冲洗液均为浓缩液。使用时按生产厂家的说明按比例混合。由A、B、C液配制的显影液为显影补充液,放入显影槽及显影补充筒内。
(六)自动洗片技术的管理 (2)显影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显影管理的内容:启动液添加量、显影温度、显影补充量、空气净化,显影液更换日期等。 显影管理的方法:感光测定法(密度管理法)、pH值测定法、溴离子浓度测定法、比重法等。
(六)自动洗片技术的管理 2. 定影的管理 (1)定影液的配制 (2)定影液的管理内容与方法 定影液的活性与定影液的温度、疲劳度、补充量以及pH值等因素相关。当前定影的管理方法是:①胶片透明时间的测定;②胶片最低干燥温度的测试;③残留银、残留海波的测试;④pH值的测试。
(六)自动洗片技术的管理 3. 水洗的管理 4. 干燥的管理 照片干燥不良的可能原因是: 干燥温度过低; 干燥组件中的湿度高; 空气的流量不足; 定影液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