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345 Views
勿以恶小而为之. 捡到别人的遗失物占为己有不归还,是一种什么行为? 为什么 ?. 讨论. 沈洁、黄海、李俊三位同学在上学的路上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人民币三百多元,还有身份证、信用卡等。. 沈洁: 谁掉了钱包?. 黄海: 喊什么喊,真傻。见者有份,我们把钱分了。. 李俊: 黄海,千万不能这样做,拾获他人的遗失物 不还是违法的。. 法律依据. 《 民法通则 》 第七十九条规定: 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 《 刑法 》 第 270 条规定:将他人遗忘物或埋藏物非法侵占拒不交出属 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罪 。.
E N D
捡到别人的遗失物占为己有不归还,是一种什么行为? 为什么? 讨论 沈洁、黄海、李俊三位同学在上学的路上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人民币三百多元,还有身份证、信用卡等。 沈洁:谁掉了钱包? 黄海:喊什么喊,真傻。见者有份,我们把钱分了。 李俊:黄海,千万不能这样做,拾获他人的遗失物 不还是违法的。
法律依据 《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 《刑法》第270条规定:将他人遗忘物或埋藏物非法侵占拒不交出属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罪。 黄海同学的行为违反了民法通则的上述规定,拒绝将拾得的物品交还失主,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他的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
案例分析 赶去参加中考的小明骑车至考场附近的十字路口时,看见红灯亮了,此时绿灯方向正好没有车辆和行人通过。他想:中考事关重大,即使现在闯红灯也不会妨碍交通,于是他继续向前骑。 小明的做法是不是违法行为?为什么? 小明骑车闯红灯,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也就是他做出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所以,小明的做法是违法行为。
? 什么是违法行为 “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想一想 同样是违法行为,为什么有的人要判刑坐牢,而有的人不用? 一般违法 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犯罪 (刑事违法行为)
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 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没有触犯 刑法,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的, 是一般违法行为。
什么是犯罪? 所谓犯罪,是指违法行为严重的,对 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 刑罚处罚的行为。
一般违法和犯罪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看书归纳) 违法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 刑法以外 的法律 承担民事责任或行政处罚(一般强制性措施) 受到刑事处罚。(包括严厉的强制性措施,如剥夺人身自由、没收财产、甚至剥夺生命权) 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 刑法 2、一般违法与犯罪的联系(共同性): 都是违法行为 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都违反我国法律
违法与犯罪的关系 违法不一定是犯罪 违法 犯罪一定是违法 犯罪
案例1: 2000年2月15日,江西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数罪并罚,判处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追缴非法所得161.77万元。2001年3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核准死刑,同时下达了执行死刑的命令。 胡长清的行为是犯罪 案例2 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挤在两个座位上,起哄、打闹、吹口哨,并模仿影片中的音乐和对话大声哼唱、喊叫。周围观众和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为了维护公共场所秩序,影院工作人员给派出所打了电话,民警赶来后将这三个人带走。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李某等三人“警告”处罚。 李某等三人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
为了获得毒资满足毒瘾 当达到聚众斗殴,多次参与, 当达到盗窃数额较大或特别巨大,多次盗窃 一般违法和犯罪 吸毒 贩毒 抢劫 (犯罪) 一般违法 斗殴 打架 致人重伤或死亡等严重情节时 (犯罪) (一般违法) 盗窃 偷窃 (一般违法) 盗窃金融机构,数额巨大或盗窃文物情节严重的 (犯罪)
构成犯罪的三大要件 最本质特征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已经触犯刑法 应当受到刑事处罚 法律标志 刑罚当罚性 关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原则界限。
课堂练习 2002 年9月30日,南京汤山发生特大投毒案,一审判决被告人陈正平被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陈正平于9月13日晚11时许将“毒鼠强”投放到“正武”面食店食品原料内,造成200多人中毒42人死亡,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按照刑法作出了以上判决。 结合案例,分析判断陈正平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
①陈正平投毒致多人死亡,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② 陈正平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③陈正平投毒致多人死亡,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受到了刑罚处罚。 由此可见,陈正平的行为符合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因此,其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有的同学认为,只要不犯罪,平时犯点小错无所谓。这种说法对吗?有的同学认为,只要不犯罪,平时犯点小错无所谓。这种说法对吗?
小明是如何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 小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源自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习惯。
火眼金睛 我们大家一起寻找校园中、社会中,身边的同学或自己身上或差不多年纪的未成年人都有哪些不良的行为,并分析这些行为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
从事少年刑事审判19年、审判过832个失足孩子的法官妈妈尚秀云在《法官妈妈给父母的90个建议》一书中告诉大家,下列10种行为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从事少年刑事审判19年、审判过832个失足孩子的法官妈妈尚秀云在《法官妈妈给父母的90个建议》一书中告诉大家,下列10种行为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夜不归宿往往使孩子处于危险境地 旷课是孩子走下坡路的信号酗酒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促发因素毒品将孩子引向毁灭交友不良容易走邪路强拿硬要是犯罪的开端贪小便宜容易“失足”赌博是违法犯罪的重要诱因偷拿家中钱财也是不良行为学坏常从抽烟开始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禁止未成年人有一些不良行为。这是指哪些不良行为呢? 不良行为如果不给予纠正,任其发展,会有什么后果呢? 大量事实证明,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犯罪行为,往往是未成年人犯罪经历的三部曲. 不良行为任其发展容易导致犯罪
未成年人怎样才能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呢? 1、知道法律规定的禁止行为,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 2、防范于未然,自觉纠正不良行为 3、热情帮助有不良行为的同学
警钟长鸣 十六岁的魏某曾被评为三好学生,父母夸他有出息,老师为他高兴,同学们都羡慕他。但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他就渐渐变了。他学会了吸烟,并开始喝酒。由于经受不住不良诱惑和朋友的“逼迫”,他还经常去营业性舞厅。由于花钱越来越多,家里给的零花钱满足不了他的要求,于是他开始小偷小摸。他多次到超市“拿”几罐饮料、偷几件文具,然后卖给一些小同学。为此,魏某曾被公安机关拘留。 小偷小摸仍不能满足魏某高消费的需求,于是他开始撬门破锁,盗窃钱财。他先后7次到同学家行窃,窃得现金4000余元和价值2000余元的财物。一次,当他潜入一同学家中行窃时,被该同学的父亲当场抓获并扭送到派出所。最后,人民法院依法以盗窃罪判处魏某有期徒刑。
我思我想 (1)魏某哪些做法属于不良行为?哪些做法属于一般违法?哪些做法属于犯罪? (2)魏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说明了什么? (3)我们青少年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考考你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违法和犯罪本质上相同的是( )A.对社会有严重危害 B.都是违法行为C.都要受到刑罚制裁 D.都要由人民法院处理 2、一般违法和犯罪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但是在( ) A.违法情节和认错态度上有所不同 B.违法动机和产生的后果有所不同 C.违法手段和犯罪场合有所不同 D.危害程度和处罚方法有所不同 B D
二、多项选择1、一般违法与犯罪的不同点是( )A.二者在本质上不同 B.违反的法律不同C.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不同 D.处罚方式不同2、一般违法与犯罪的相同点是( )A.二者都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B.二者都是违反法律的行为C.二者都是违反刑法的行为D.二者都是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B C D A B D 3、违法与犯罪的关系是( )A.违法一定犯罪 B.违法不一定犯罪C.犯罪不一定违法 D.犯罪一定违法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