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likes | 663 Views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 劳动关系及企业民主管理的再认识. 全国总工会民主管理部部长 中国劳动关系学会副会长 中国劳动法学会副会长 郭 军 2010 年 5 月 18 日. 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劳动关系的转变. 一、计划经济劳动关系国家化、行政化 超级稳定,但是低效率、低效益
E N D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劳动关系及企业民主管理的再认识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劳动关系及企业民主管理的再认识 全国总工会民主管理部部长 中国劳动关系学会副会长 中国劳动法学会副会长 郭 军 2010年5月18日
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劳动关系的转变 一、计划经济劳动关系国家化、行政化 超级稳定,但是低效率、低效益 二、市场经济劳动关系企业化、契约化 非常灵活,但是不公平、不公正
劳动关系长期存在的五大问题 虚无化 形式化 单边化 短期化 空心化 应当引导劳动关系向确定规范、科学合理、 连续稳定、多样灵活、和谐共赢方向发展。
劳动合同法的积极评价 • 明确了保护劳动者的立法宗旨 • 最大限度扩大了法律适用范围 • 极大地推动了劳动合同签订率 • 规范了劳动合同的内容和责任 • 有效地强化了民主协商的机制 • 初步破解了劳动合同的短期化 • 严格合理规范了劳务派遣制度 • 强化了劳动者主张权利的意识
抹黑《劳动合同法》的三大论点 关于劳动合同法的三误 一、限制了用人单位的用工自由 二、退回计划经济时期的终身制 三、增加了用人单位的经营成本
劳动合同制度的两大基本作用 与《劳动合同法》的法学定位
劳动法的基本概念 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和。 广义与狭义劳动法 实体与程序劳动法
实体劳动法:劳动基准法与契约规则法 • 程序劳动法:调解、仲裁与诉讼程序法 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调整是 以法定标准与契约自由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因此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就变得尤为重要。
国际金融危机对劳动关系带来的危与机 * 老板们:弃厂逃跑、关闭企业、裁减员工、降低薪酬; * 劳动者:工资减少、放假回家、长期失业、谋杀老板; 劳动关系高度不稳定,日趋紧张,劳动争议大量增加…… 置疑《劳动合同法》的杂音、取消最低工资标准的噪声, 交织着政府进退失据的禁止裁员的“规定”等等…… * 一些企业不但不裁员、不减薪,还加薪、增员…… * 一些员工为企业分忧、提高效率、让度即得利益…… 如何调整、规范、改善当前的劳动关系,成为对企业、社会、政府的艰巨考验,同时也是个机遇
对劳动关系的再认识 金融风暴导致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出资救市场救困难企业,但这与资本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破产不是一回事.资本论在西方的热销也不等于社会主义的胜利. 救活的资本、资本家良知并没有回归.AIG的高管们依然可以拿走巨额“奖金”,裁员、减薪的公司依然开豪华派对,绝对市场化的自由资本主义的做法没有改变。社会大同没有也不会出现.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本的本质属性没有变化 劳动关系的性质没有变化 企业的基本功能没有变化 、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乱象 • “民工荒”与“应聘潮” • “蚁族”与就业难 • 欠薪入罪与工资调整 • 富士康的12连跳丰田美国员工的忠诚度 对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冲击与挑战,也是对企业发展理念和社会责任担当的考验与转机。低工资、低技术、低利润的低端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日本的劳务派遣村现象与终身雇佣制值得反思和玩味。
劳动就业形势的发展趋势 总体供大于求与局部性供不应求的矛盾 普遍供大于求与结构性供不应求的矛盾 近期供大于求与长远性供应递减的矛盾 就业者的数量与就业的岗位质量的矛盾
国际金融风暴是不是从反面证明了资本家养活了劳动者,“谁投资谁所有谁说了算”是天经地义的,这在中国是很盛行的观点.因此,劳动者是无权参与企业管理的,好好干活就可以了。那么是谁养活了资本家呢,华尔街告诉我们原来是普通劳动者,是纳税人,是发展中国家养活了发达国家的金融资本家,当泡沫吹暴以后,我们终于看到了资本原来还真的是有马克思所说的丑陋的一面。资本原来不是万能的。国际金融风暴是不是从反面证明了资本家养活了劳动者,“谁投资谁所有谁说了算”是天经地义的,这在中国是很盛行的观点.因此,劳动者是无权参与企业管理的,好好干活就可以了。那么是谁养活了资本家呢,华尔街告诉我们原来是普通劳动者,是纳税人,是发展中国家养活了发达国家的金融资本家,当泡沫吹暴以后,我们终于看到了资本原来还真的是有马克思所说的丑陋的一面。资本原来不是万能的。 “谁投资谁所有谁说了算”是值得推敲的,投资者只对投资额拥有所有权,而不是企业。企业是劳动与资本两大要素组成的,生产经营性质的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组织。
什么是企业 “谁投资谁所有谁说了算”是值得推敲的,投资者只对投资额拥有所有权,而不是企业 企业是资本与劳动两大要素组成的,生产经营性质的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组织
劳动者与劳动关系 劳动者是劳动力的所有者 • 劳动力是商品——劳动关系是交换关系,自愿平等. • 劳动力是资本——劳动关系是投资关系,民主协商. • 劳动力是资源——劳动关系是发展关系,和谐共赢. 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
劳动关系的特殊属性 • 劳动关系的复合型 ——民事关系与行政关系的复合体 财产属性、横向性;人身属性、纵向性 • 劳动关系的倾斜性 ——强资本 弱劳动
互利合作共克时艰 • 泰坦尼克号的启迪 • 劳资两利和谐共赢
和谐劳动关系的实现条件和手段 • 组织起来切实维权 • 法律法规建立健全 • 市场就业合同规范 • 标准合理及时调整 • 职工参与民主管理 • 科学决策厂务公开 • 预防争议调处及时 • 保障完善救助广泛 • 监督有力执法必严 • 劳资两利共谋发展
为什么要实行民主管理 • 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体现 •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基础的需要 • 遵守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法定责任 • 建立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 • 推动企业科学决策和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实现劳资共赢的保证
立法中发展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在企业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1981年《国营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出台; 1986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出台;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颁布;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 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颁布;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颁布; 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修正; 2005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改;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颁布;
党的十七大关于企业民主管理明确指示: 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 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
当前企业民主管理认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分析当前企业民主管理认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分析 • 民主管理企业还是企业要实行民主管理 • 职工民主管理还是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 • 民主管理是国企专利还是所有企业通用 •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过时了还是在发展 • 职代会属于基本形式还是多种形式之一 • 职代会是五项职权统一还是有不同职权
所有企业都应当民主管理的理论依据 — 国有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主人理论需要重新检讨 非公企业应当实行民主管理的理论需要重新构建 企业的属性及企业经营管理与民主管理的关系都需要再认识
职代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制度 职工代表大会作为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制度的历史必然 * 中国 企业管理制度发展的客观选择 *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 中国宪法法律的明确规定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企业民主管理基本制度的必要性 * 不同于工会组织和集体协商有清晰的劳资阵线 * 广泛的民主性;普遍的代表性;充分的公开性 * 体现了现代企业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企业民主管理基本制度的可行性 * 所有企业都应当也可以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当前企业民主管理的主要任务 • 理论建设 ——为何建 • 制度建设 ——如何建 • 法制建设 ——何时建 • 舆论建设 ——何人建
企业管理——深奥而复杂的学科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传统企业与现代企业
企业民主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企业管理是由企业经理人员或经理机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盈利这一目的的职能活动的总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组织生产力与协调生产关系两重功能,决定着企业管理具有两重性。企业民主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企业管理是由企业经理人员或经理机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盈利这一目的的职能活动的总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组织生产力与协调生产关系两重功能,决定着企业管理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是自然属性,即为有效实现目标,要对人、财、物等资源合理配置,对产供销及其他职能活动进行协调,以实现生产力的科学组织。因此,即使一些资本主义企业所采用的现代化管理方法与技术,在社会主义企业管理中,只要适用也是完全可以采用的一方面是自然属性,即为有效实现目标,要对人、财、物等资源合理配置,对产供销及其他职能活动进行协调,以实现生产力的科学组织。因此,即使一些资本主义企业所采用的现代化管理方法与技术,在社会主义企业管理中,只要适用也是完全可以采用的
另一方面是社会属性,即为维护生产资料所有者利益,需要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分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调整生产关系的管理功能,反映的是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故称管理的社会属性。在这点上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与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确存在这较大的区别。另一方面是社会属性,即为维护生产资料所有者利益,需要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分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调整生产关系的管理功能,反映的是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故称管理的社会属性。在这点上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与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确存在这较大的区别。
资本主义企业管理并不排斥公平、公正的考虑,但那属于微观层面的改良,以资本为中心、以资本增值为目标是不变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不排斥效率和效益的追求,但核心是以人为本,追求公平、公正的科学发展,以实现社会和谐为目标。因此经济形势再困难,不裁员、不减薪;少裁员、少减薪一直是政府所倡导的,这就是中国特色。这样的差异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发展、管理的理念不同造成的。资本主义企业管理并不排斥公平、公正的考虑,但那属于微观层面的改良,以资本为中心、以资本增值为目标是不变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不排斥效率和效益的追求,但核心是以人为本,追求公平、公正的科学发展,以实现社会和谐为目标。因此经济形势再困难,不裁员、不减薪;少裁员、少减薪一直是政府所倡导的,这就是中国特色。这样的差异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发展、管理的理念不同造成的。
现代企业需要统一管理和严格的纪律,从自然属性来看,企业管理劳动者是“天经地义”的,劳动者应当遵守服从。但是早期资本主义将其极端化,把劳动者作为购买来的商品、机器的附属品来看待,因此就有了“泰勒制”、“福特制”等管理模式。但是这样的管理理念忽略了企业管理的社会属性,企业管理成为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一种手段,这就必然带来矛盾和冲突,也因此引发了西方企业的反思,各种更加科学的企业管理方式和理论也应运而生,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成为重点。然而,并没有国际惯例,各国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企业民主管理主要涉及的是企业管理的社会属性方面的问题。这恰恰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所在,也是难点所在。现代企业需要统一管理和严格的纪律,从自然属性来看,企业管理劳动者是“天经地义”的,劳动者应当遵守服从。但是早期资本主义将其极端化,把劳动者作为购买来的商品、机器的附属品来看待,因此就有了“泰勒制”、“福特制”等管理模式。但是这样的管理理念忽略了企业管理的社会属性,企业管理成为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一种手段,这就必然带来矛盾和冲突,也因此引发了西方企业的反思,各种更加科学的企业管理方式和理论也应运而生,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成为重点。然而,并没有国际惯例,各国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企业民主管理主要涉及的是企业管理的社会属性方面的问题。这恰恰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所在,也是难点所在。
现代企业制度与法人治理结构 • 职工代表大会与股东会 • 职工代表大会与董事会 • 职工代表大会与监事会
鞍钢宪法与“一长制” 1960年3月,毛泽东在《鞍山市委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中批示:鞍钢是全国第一个最大的企业,职工十多万,过去他们认为这个企业是现代化的了,用不着再有所谓技术革命,更反对大搞群众运动,反对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方针,反对政治挂帅,只信任少数人冷冷清清地去干,许多人主张一长制,反对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他们认为“马钢宪法”(以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冶金联合工厂经验为代表的苏联一长制管理方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现在的这个报告,不是马钢宪法那一套,而是创造了一个鞍钢宪法。
欧美和日本管理学家认为,“鞍钢宪法”的精神实质是“后福特主义”,即对福特式僵化、以垂直命令为核心的企业内分工理论的挑战,“两参一改三结合”就是“团队合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教授L·托马斯指出,“鞍钢宪法”是“全面质量管理”和“团队合作”理论的精髓,它弘扬的“经济民主”恰是增进企业效率的关键之一欧美和日本管理学家认为,“鞍钢宪法”的精神实质是“后福特主义”,即对福特式僵化、以垂直命令为核心的企业内分工理论的挑战,“两参一改三结合”就是“团队合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教授L·托马斯指出,“鞍钢宪法”是“全面质量管理”和“团队合作”理论的精髓,它弘扬的“经济民主”恰是增进企业效率的关键之一
企业民主管理是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重要课题。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探索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理论和制度,有效地组织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成为工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成为无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企业民主管理是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重要课题。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探索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理论和制度,有效地组织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成为工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成为无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需要也应当 善待职工、尊重职工、共建共享—— 推行厂务公开(天津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的实践),实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
企业文化 ——一个沉重的话题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生活方式、人文环境以及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而通俗的讲,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做事习惯
真正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与愿景,企业价值与个人价值取向一致,运营理念,以及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上的体现和企业对外形象的总和真正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与愿景,企业价值与个人价值取向一致,运营理念,以及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上的体现和企业对外形象的总和
企业文化不是管理方法,而是形成管理方法的理念;不是行为活动,而是产生行为活动的原因;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反映的处世哲学;不是工作,而是对工作的感情;不是地位,而是对地位的心态;不是服务,而是服务中体现的精神境界。总之,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一切活动之中,而又流溢于一切企业活动之上企业文化不是管理方法,而是形成管理方法的理念;不是行为活动,而是产生行为活动的原因;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反映的处世哲学;不是工作,而是对工作的感情;不是地位,而是对地位的心态;不是服务,而是服务中体现的精神境界。总之,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一切活动之中,而又流溢于一切企业活动之上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不是万能的,但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团结成为一个精神振奋、全心全意为企业目标努力的团队仍是亟待破解的方程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不是万能的,但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团结成为一个精神振奋、全心全意为企业目标努力的团队仍是亟待破解的方程
企业文化不是老板文化,不能以老板个人的价值观与是非评价标准为标准,否则忠诚与责任的要求和约束永远是单向的;员工要无条件的忠诚于企业,企业却不存在对员工的忠诚,可以任意地解雇开除员工,企业要求员工更为自觉地多承担工作责任,但企业甚至连应付给员工的应得的工资报酬都不愿承担!企业与企业家作为一种以赢利为出发点的组织形式和个体存在,注定了企业文化本身是一种带有功利色彩的文化,赢利是其出发点,但不应是其终极目标。当企业组织成为社会组织一部分,企业家成为这一组织的创建或领导者时,必须要肩负起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企业文化不是老板文化,不能以老板个人的价值观与是非评价标准为标准,否则忠诚与责任的要求和约束永远是单向的;员工要无条件的忠诚于企业,企业却不存在对员工的忠诚,可以任意地解雇开除员工,企业要求员工更为自觉地多承担工作责任,但企业甚至连应付给员工的应得的工资报酬都不愿承担!企业与企业家作为一种以赢利为出发点的组织形式和个体存在,注定了企业文化本身是一种带有功利色彩的文化,赢利是其出发点,但不应是其终极目标。当企业组织成为社会组织一部分,企业家成为这一组织的创建或领导者时,必须要肩负起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沿革与发展 计划经济时期,企业作为国家的组织不得不承担“社会责任” 改革开放初期,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社会责任严重缺失 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和民主与法制的原则都要求企业必须重建和承担社会责任.《公司法》第五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判断 有利于职工劳动权益的争取和维护 有利于工会维护职责的发挥和实现 有利于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和执行 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有利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外延的界定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包括劳工权益保护、环境保护、反对商业贿赂、良好的社区关系、开展公益活动等等既有法律层面的责任问题,也有道德层面的问题;既有合法问题也有合理问题 社会责任的主体 ——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媒体、政府、立法和司法机构等,以及每一个公民,即社会各界
揭开企业社会责任的面纱 • 企业自觉接受遵守社会责任是一种神话 • “SA8000”标准将成国际标准是一个假话 • 回避抵制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是一句空话 • 自定社会责任标准取代其他是一种大话
社会责任与法律责任 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是企业的法定义务,而合理的劳动标准条件属于社会责任。可裁员可不裁员的企业,不裁员是有社会责任;金融风暴下奖金可拿可不拿的CEO,不拿是有社会责任的表现。 法律责任是社会责任的底线 社会责任是法律责任的升华 法律责任与社会责任可以转化 企业如果连法定责任都不愿、不能承担,社会责任则纯属于空谈,或者是伪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成本的分担 • 社会责任不公平、不平衡: ——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采购商要求供应商承担社会责任,但对社会责任的成本并不予以分担。不能像金融风暴一样,华尔街吹大的泡沫由纳税人、由发展中国家及全球买单。 • 承担社会责任能挣钱。雷曼兄弟、三鹿奶粉没有社会责任甚至没有法律意识,不但挣不了钱自己也是死路一条。
企业民主管理必须融入企业管理 制度之中,必须成为企业文化有机组 成部分,必须与企业社会责任相结合 要建立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制度 及企业民主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