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7

台灣生物多樣性現況

台灣生物多樣性現況. 生資系 曾素玲. 台灣的陸域生物多樣性 湖泊生態系 、 溪流生態系 、 高山寒原 、 高山箭竹草原 、 針葉林 、 闊葉林 、 熱帶季風林 、 農田生態系 台灣的水域生物多樣性 海洋生態系、沼澤生態系. 台灣的陸域生物多樣性. 台灣生物種類豐富,無論是動物 、 植物或微生物,多樣性都相當高,其中有很多是 在台灣才能見到的特有種 。. 台灣的陸域生物多樣性. 百步蛇. 翡翠樹蛙. 八 色 鳥. 台灣鱗趾虎. 大 紫 蛺 蝶 ( 頻絕 ). 台 灣 長 臂 金 龜. 長 角 大 鍬 形 蟲. 珠 光 鳳 蝶 ( 頻絕 ).

mun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台灣生物多樣性現況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灣生物多樣性現況 生資系 曾素玲

  2. 台灣的陸域生物多樣性 湖泊生態系、溪流生態系、高山寒原、高山箭竹草原、針葉林、闊葉林、熱帶季風林、農田生態系 • 台灣的水域生物多樣性 海洋生態系、沼澤生態系

  3. 台灣的陸域生物多樣性 • 台灣生物種類豐富,無論是動物、植物或微生物,多樣性都相當高,其中有很多是在台灣才能見到的特有種。

  4. 台灣的陸域生物多樣性

  5. 百步蛇 翡翠樹蛙 八色鳥 台灣鱗趾虎

  6. 大紫蛺蝶 (頻絕) 台 灣 長 臂 金 龜 長角大鍬形蟲 珠光鳳蝶 (頻絕)

  7. 台灣 葉鼻蝠 高身鯝魚 (高身鏟頷魚) 玳瑁(頻絕) 石虎 穿山甲

  8. 牛肝菌 靈芝 雙環菇 長裙竹蓀 菌 類

  9. 網紋馬勃 木耳 菌 類 鬼傘屬

  10. 被 子 植 物 玉山小蘗 玉山山奶草 烏來杜鵑

  11. 裸 子 植 物 台灣二葉松 台灣冷杉 台灣粗榧 台灣扁柏 雌雄球花

  12. 蕨 類 全縁卷柏 筆筒樹 松葉蕨

  13. 湖泊生態系 • 臺灣缺少天然湖泊,在山區有由山谷盆地積水而成的大水體,如大、小鬼湖、七彩湖、鴛鴦湖、翠峰湖等。高山湖泊與其他水域多不相連,故生物很難遷移進入,生物種類少是臺灣高山湖泊生態上的一大特色。 • 而人工建構之水壩、水塘及湖泊散佈臺灣各地,除原規劃之儲水、發電等功能外,常配合經營養殖漁業,因此人工湖泊生態系統優勢生物族群常以外來引進魚種為主。

  14. 大、小鬼湖有著古老的傳奇和美麗的神話故事。過去被魯凱族人視為『聖湖』,不容侵犯,違者必受天譴。 雙鬼湖為自然保護區,其目的在於保護本省最原始之高山湖泊生態環境,林木蓊鬱蒼翠,湖水冰涼清澈,景致秀麗中帶著原始的神祕。 大小鬼湖

  15. 鴛 鴦 湖

  16. 高山湖泊之主要的動物相為水生昆蟲、蛙類、雁鴨科的鴛鴦、綠頭鴨及棲息於鄰近森林的山羌、水鹿等。高山湖泊之主要的動物相為水生昆蟲、蛙類、雁鴨科的鴛鴦、綠頭鴨及棲息於鄰近森林的山羌、水鹿等。 • 植物資源較具特色者有夢幻湖的臺灣水韭( Isoetes taiwanensis) 、鴛鴦湖的東亞黑三稜( Sparganium fallax) 等, 此二者可能是由水鳥的攜帶而擴散分布到這兩片水域,故植物靠著動物的遷移而散播, 是高山區小型湖泊的特色。

  17. 台灣水韭 目前只發現分布在台灣北部的陽明山區,且集中在夢幻湖。為水生蕨類植物,葉子的形狀像韭菜因而得名。冬季的夢幻湖水量豐富,使其成為沉水植物;夏季時湖水減少,則挺出水面成為挺水植物。其孢子囊成熟期為8~10月,約在12~2月破裂後,經由風力吹送傳播種子

  18. 溪流生態系 • 臺灣河川短、水流急,且因山勢陡峭,降雨量充沛,常切割出許多斷崖瀑布,在下游地區則因堆積作用,有河口沙洲的形成。 • 生物種類隨溪流的上下游而不同,山區上游常見的魚類有臺灣馬口魚(Zacco barbata)、高身固魚(Varicorhinus alticorpus)等

  19. 水生昆蟲以蜉蝣目(Odonata)、石蠅(Neoperla spp.)等為主,這些生物必須生活在水質清澈、溶氧度高的溪流,因此被視為監測河川健康程度的生物指標。 • 溪流下游常由於森林、山坡地開發及不當的污染,水庫與攔沙壩的興建改變溪流原來的特性,造成許多溪流生物因此面臨滅絕的危機。

  20. 高山寒原 • 分布海拔3,500 公尺以上的山區,夏季溫度少超過10℃,積雪期可長達5~6個月 • 生長的優勢植物為耐旱又耐寒的草本植物,如高山箭竹類、南湖柳葉菜、玉山杜鵑等。 • 動物為直翅目(Orthoptera)和雙翅目(Diptera)的昆蟲及高山白腹鼠等。

  21. 玉山圓柏 南湖柳葉菜

  22. 高山箭竹草原 • 分布海拔2,500 公尺以上接近山稜線的區域,常見的植物除高山箭竹外,有臺灣龍膽、清水圓柏及杜鵑屬植物。動物有雪山草蜥及臺灣蜓蜥等。

  23. 矮灌叢 玉山箭竹

  24. 針葉林 • 樹種為台灣冷杉、鐵杉、台灣雲杉、紅檜和台灣扁柏等。 • 動物有白面鼯鼠、台灣黑熊、台灣長鬃山羊、帝雉等。

  25. 針葉林 星鴉

  26. 闊葉林 • 平均分布於海拔500~2,000 公尺,林分構造複雜,為主要動植物生長區域。常見植物以樟櫟群叢為主;動物方面以白耳畫眉、台灣獼猴、赤腹松鼠等中小型動物為主。另外,此區域由於環境溫暖潮濕,亟適合蕨類及附生植物生長,蘭花、蕈菌類資源豐富。

  27. 闊葉林

  28. 熱帶季風林 • 分布於恆春半島的南仁山和蘭嶼等地區。林內植物種類繁多,並有多樣的附生和藤本植物,如蘭花和蕨類;動物則有臺灣藍鵲、白鼻心、蘭嶼角鴞、珠光鳳蝶等。

  29. 林投

  30. 農田生態系 • 農田生態系的生物種類非常的少而密度極高,生物相非常單純,不易維持自然平衡。 • 農田中常見的作物有水稻、蔬菜(白菜、甘藍菜、番茄等)、水果(香蕉、蓮霧、蘋果、水梨等)、花卉(菊花、劍蘭、玫瑰花等),以及檳榔(Areca catechu)、竹子、藥用植物等,種類繁多

  31. 海洋生態系 • 臺灣四面環海,海洋生態系可分為大海區(open ocean)以及沿岸區(coastal area)二類。大海區各種生態因子在一年四季都相當穩定,沿岸區則因受潮汐的升降影響,在水溫、鹽度及乾旱程度的變化很大。臺灣四周礁岸、岩岸、沙岸、泥岸等海岸及珊瑚礁地形,其生物量亦相當豐富,據調查資料顯示,臺灣海洋生物種類高達全球物種的1/10。

  32. 黑潮暖流 浮游生物 豐富漁場 生物多樣化 的大海區生態 大型哺乳動物

  33. 海洋生物類別 全球 台灣 所佔比例 脊椎動物 魚類 24,000~28,000 2,300~2,800 1/10 海龜 7~8 5 >1/10 海蛇 21 14 >1/10 海鳥 316 50 <1/10 鬚鯨 <10 7 >1/10 海豚 <85 25 >1/10 台灣海域生物種類佔全球物種之比例

  34. 無脊椎動物 珊瑚 2,500 250 1/10 蟹 2,900 300 ≒1/10 蝦 4,500 267 <1/10 棘皮動物(海、海膽、海參等) 6,000 >150 <1/10 海藻 12,000 600 <1/10 海草 20 5 1/10 植物

  35. 台灣西岸屬沙質淺灘,平均水深不過50公尺的台灣海峽,除了靠近水面有洄游魚種外,其他魚類都是沙泥底棲魚種。台灣西岸屬沙質淺灘,平均水深不過50公尺的台灣海峽,除了靠近水面有洄游魚種外,其他魚類都是沙泥底棲魚種。 • 台灣東部岩岸,水深甚至可達數千公尺以上,孕育著奇形怪狀的深海生物。 • 西海岸還有不少紅樹林在河口處生長,這是全球紅樹林分布的北限。

  36. 沼澤生態系 • 臺灣較具規模的沼澤多位於海岸及河口區,依植物的組成可概分為草澤(marsh)及林澤(swamp)。 • 典型草澤包括無尾港、蘭陽溪口、大甲溪口、鰲鼓、四草等地,優勢植物有蘆葦、鹽地鼠尾粟、鹹草等。 • 林澤則以紅樹林為代表,包含淡水河口、新豐、好美寮、四草、東港等地,植物以海茄冬、水筆仔、五梨跤等為主。

  37. 濱刺麥 草海桐 鹽地鼠尾栗 濱旋花

  38. 河水及海水帶來 大量的有機養分 浮游生物 水鳥 魚、蝦、貝類 • 沼澤是生產量最大的生態系之一,常見的動物如招潮蟹、彈塗魚、貝類、水鳥等。

  39. 蘭陽溪口草澤

  40. 成龍濕地草澤 河口濕地 關渡濕地

  41. 台灣之生物保護

  42. 目前世界上每天有一百種以上的物種在滅絕,滅種的速率是自然滅絕速率的一萬倍以上。倘若此種惡化的趨勢再不改善,到了2050年,世界上將有四分之一以上的物種消失。目前世界上每天有一百種以上的物種在滅絕,滅種的速率是自然滅絕速率的一萬倍以上。倘若此種惡化的趨勢再不改善,到了2050年,世界上將有四分之一以上的物種消失。

  43. 1972年台灣開始全面禁捕野生動物。 • 1980年棲地的保育開始 • 國家公園、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農委會保育科之成立 • 通過文化資產保存法、野生動物保護法 • 開始物種保育相關的研究與教育推廣工作

  44. 1985年世界各先進國家皆積極從事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與研究,我們許多生態研究仍集中於少數動植物,而無法掌握全台灣的生物資源狀況,影響了保育的成效,許多物種可能在命名前消失。1985年世界各先進國家皆積極從事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與研究,我們許多生態研究仍集中於少數動植物,而無法掌握全台灣的生物資源狀況,影響了保育的成效,許多物種可能在命名前消失。

  45. 自然保育已成世界潮流。分區管理是自然資源管理重要的精神,為保全完整生態、保育珍貴動植物、保護獨特地形、地質、景觀,而劃設保護區,減少人為干擾,已為保育工作重要的一環。自然保育已成世界潮流。分區管理是自然資源管理重要的精神,為保全完整生態、保育珍貴動植物、保護獨特地形、地質、景觀,而劃設保護區,減少人為干擾,已為保育工作重要的一環。

  46. 台灣亦先後設置許多類型的保護區,但常因名稱相近、法源不明、權責不清、劃設區域重疊等問題,形成多頭馬車管理,實不利於保育、研究、教育與推廣。台灣亦先後設置許多類型的保護區,但常因名稱相近、法源不明、權責不清、劃設區域重疊等問題,形成多頭馬車管理,實不利於保育、研究、教育與推廣。 • 如:部份國家公園園區與國有林自然保護區重疊。

  47. 保育觀念須從傳統的物種保育(以保育瀕臨絕種物種為主),延伸至生物多樣性保育,不但保育野生物種,同時更強調整個生態系及基因多樣性之保育。保育工作需要集合微生物學家、遺傳學家、企業家、生態學家、保育生物學家、經濟學家、政治學家、法律專家等各方人士來共同參與。保育觀念須從傳統的物種保育(以保育瀕臨絕種物種為主),延伸至生物多樣性保育,不但保育野生物種,同時更強調整個生態系及基因多樣性之保育。保育工作需要集合微生物學家、遺傳學家、企業家、生態學家、保育生物學家、經濟學家、政治學家、法律專家等各方人士來共同參與。

  48. 傳統物種保育與生物多物多樣性之區別 傳統物種保育與生物多樣性保育之區別 (鄭安怡 台灣生物多樣性現況)

  49. 傳統物種保育與生物多樣性保育之區別 (續) (鄭安怡 台灣生物多樣性現況)

  50. 民間參與 • 自1980年代起以自然保育或反污染為訴求的民間團體快速增加,積極地投入各地區環境關懷工作。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