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likes | 539 Views
工程材料是制造机械零件的原料。机械零件的结构、形状、大小和使用条件不同,对材料的要求也不同。常用的材料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非金属。了解各种材料的牌号、性能及应用,以及黑色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方法,为中职学生了解机械零件的使用和维护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 黑色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大部分机械零件都选用黑色金属作为零件的材料。因此,黑色金属材料的内容和热处理方法是本章的学习重点。. 第四章 工程材料. §4 - 1 金属材料的性能. 一、金属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1 、金属材料性能 =使用性能+工艺性能
E N D
工程材料是制造机械零件的原料。机械零件的结构、形状、大小和使用条件不同,对材料的要求也不同。常用的材料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非金属。了解各种材料的牌号、性能及应用,以及黑色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方法,为中职学生了解机械零件的使用和维护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工程材料是制造机械零件的原料。机械零件的结构、形状、大小和使用条件不同,对材料的要求也不同。常用的材料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非金属。了解各种材料的牌号、性能及应用,以及黑色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方法,为中职学生了解机械零件的使用和维护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 黑色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大部分机械零件都选用黑色金属作为零件的材料。因此,黑色金属材料的内容和热处理方法是本章的学习重点。 第四章 工程材料
§4-1 金属材料的性能 一、金属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1、金属材料性能 =使用性能+工艺性能 使用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 工艺性能 生产、加工条件下表现的性能。 2、物理性能=密度+熔点+导热性+导电性+热膨胀 性+磁性 二、金属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1、力学性能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性能 (1)强度 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和满足机械零件达到设计寿命的 前提,也是机 械设计中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是机械零件强度校 核的根据。 (2)塑性 (3)硬度 (4)冲击韧性
2、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包括多种内容,主要有泠加工的切削加工性能,和热加工的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热处理性能。切削加工性能即是否容易将材料切削成所需要的零件形状。一般说来,软材料的硬度小、塑性好,容易加工成形,但表面质量相对差一些;而硬材料的强度相对较高,加工较困难,但表面质量较好。所以具有良好切削性能和较高强度的中碳钢应用较广。 §4-1 金属材料的性能 (5)疲劳强度 机械零件在长期使用中,由于交变应力对材料的影响,可能出现突然的断裂破坏,设计零件的使用寿命必须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出现疲劳损坏
黑色金属在机械工业中应用较广。无论是钢还是铸铁,主要由铁和碳两种元素组成,统称为铁碳合金。除了铁和碳以外,还有少量的其他元素,如锰、硅、硫、磷。这些元素与铁共存在钢铁中,对材料的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含碳的纯铁较软,应用较少。碳在钢中的含量多少,对钢的强度影响较大。黑色金属在机械工业中应用较广。无论是钢还是铸铁,主要由铁和碳两种元素组成,统称为铁碳合金。除了铁和碳以外,还有少量的其他元素,如锰、硅、硫、磷。这些元素与铁共存在钢铁中,对材料的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含碳的纯铁较软,应用较少。碳在钢中的含量多少,对钢的强度影响较大。 一、钢的分类 1、 按化学成分分 (1)碳素钢 含碳质量分数的多少又分成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 (2)合金钢 如果含有合金元素,相应称为低合金钢、中合金钢和高合金钢 (3) 铸铁 2、按钢的品质分 (1)普通钢 §4-2黑色金属材料
(2)优质钢 (3)高级优质钢 3、按钢的用途分 (1)结构钢 从制造成本和加工工艺角度出发,机械零件常用结构钢。选用低碳钢作塑性变形要求较高的零件。 (2)工具钢 选用中碳钢作为具有一定强度和硬度要求的零件 (3)特殊性能钢 强度要求较高,又具有较好的塑性,则应用合金钢对于一般,重要的齿轮或轴选用中碳合金钢。 §4-2黑色金属材料
二、钢的编号 1、碳钢的编号方法 (1)碳素结构钢 用Q代表屈服强度,如Q235 (2)优质碳素结构钢 用数字直接表示钢中碳的质量分数的万分之一。如45、35等表示钢中含碳的质量分数为0.45%、0.35%。 (3)碳素工具钢 用 T表示,如T8 A钢。 (4)铸造碳钢 用 ZG表示,如 ZG 200-400钢。表示屈服强度大于200MPa, 抗拉强度大于400MPa。 如果数字后加注A、B等符号表示质量等级。 A为高级。 §4-2黑色金属材料
2、合金钢的编号方法 (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如Q390A (2) 合金结构钢 如40Cr, 40表示含碳质量分数的万分之一;30CrMoA,合金的元素符号及含量的百分之1.5,末位加A表示优质。 (3)滚动轴承钢 在含碳质量分数元素符号前加G,如GCr15。 (4)合金工具钢 含碳质量分数小于1%,用一位数表示的含碳质量分数的千分之几。含碳质量分数小于1%,不予标注。 (5)不锈钢 含碳较低,用“00”和“0”数字表示含碳质量分数,分别低于0.03%和0.08%,说明了为什么不锈钢刀具的刀刃硬度比较低,不能用来切割较硬东西的原因。 §4-2黑色金属材料
三、.碳素钢 含碳质量分数小于2.11%而不特意加入合金元素的钢。 1、碳素结构钢 (1)普通碳素结构钢 含碳质量分数较低,属于低碳钢,牌号前有Q表示;如Q215、Q235、Q275。塑性好,但强度低,应用于建筑工程结构和机械零件。 §4-2黑色金属材料
(2)优质碳素结构钢 含碳质量分数较多,为中碳钢,常用45、35钢。 §4-2黑色金属材料 2、碳素工具钢 含碳质量分数在0.7%以上,硬度高,如T8A、T10A、T12A。
四、合金钢 在普通碳素钢中加入其他合金元素冶炼而成的,当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含量达到一定的比例后,可大大提高钢材的力学性能,如硅可提高钢的导磁率,用作电机芯片;锰可提高钢的耐磨性和强度,应用于履带;铬可以提高钢的耐腐蚀性,应用于不锈钢制品等。 §4-2黑色金属材料
1、合金结构钢 ⑴ 低合金结构钢 16Mn代替Q235作建筑、桥梁材料。20CrMnTi经渗碳后淬火可提高表面硬度,芯部具有较好的韧性,作汽车变速箱齿轮。 §4-2黑色金属材料
(2)机械制造用钢 中碳合金钢40Cr代替常用45钢作重要的轴等机械零件。 高合金钢60Si2Mn代替65Mn作重要弹簧。 滚动轴承用钢Gr15用于制造常用滚动轴承。 §4-2黑色金属材料
2、合金工具钢 §4-2黑色金属材料 (1)刃具钢 高速钢 用作加工刀具,钻头、各类铣刀。 刀具用钢 用作攻制螺纹用的丝锥、铰刀。 (2)模具钢 用作热 、泠模具,如Cr12、5CrMnMo。 (3)量具钢 如游标卡尺、千分尺。
3、特殊性能钢 (1)铬不锈钢 既能防锈又有一定强度的耐腐蚀零件,如弹簧、医疗器械。 铬镍不锈钢 耐腐蚀性强,用于制造耐腐蚀的管道零件。 (2)耐热钢 用作锅炉材料,如42Cr9Si2. (3 ) 耐磨钢 用作耐磨材料,如坦克履带用铸钢ZGMn13。 §4-2黑色金属材料
铸铁的含碳质量分数大于2.11%。 铸铁按其特性分为灰铸铁、球墨铸铁和可锻铸铁。 1、灰铸铁 在工业中应用最广,用汉语拼音HT表示。如HT150、HT200。力学性能低,铸造性能好,切削性能好,减振性能好。 2、球墨铸铁 高强度的铸铁,机械性能接近钢,如 QT400-15 表示最小抗拉强度为400MPa。 §4-2黑色金属材料 五、铸铁 铸铁的价格较低,且稳定性好、加工容易,尤其抗压强度较高,抗震性好。所以应用很广,如机床的各类床身、箱体,日常生活中也应用很广,如炒菜铁锅、取暖炉、污井盖、暖气片、下水管、水龙头壳体等等。
§4-2黑色金属材料 3、可锻铸铁 不是可以锻造的铸铁,俗称马铁。如 KTH330-08表示最小抗拉强度为330MPa。 此外,铸铁还是炼钢的生产原料
铁碳合金状态图又称铁碳合金相图或铁碳合金平衡图。反映钢铁黑色金属中铁和碳元素,随着温度和含碳质量分数变化时,内部组织的变化状态。铁碳合金状态图又称铁碳合金相图或铁碳合金平衡图。反映钢铁黑色金属中铁和碳元素,随着温度和含碳质量分数变化时,内部组织的变化状态。 一、简化的Fe-Fe3C状态的特征 见图4-8 1、特性点 A、G、C、E、S点 2、特性线 ACD线、AECF线、ECF水平线、ES线、GS线 3、相区 ACD 线以上、AESGA、 GPQ 、DFK §4-3铁碳合金状态图分析
二、碳的质量分数对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4-3铁碳合金状态图分析 横坐标代表铁碳合金中含碳的质量分数,可分成三段。 即0.0218%的左侧为软铁;0.0218%到2.11%中间为最常用的结构钢;2.11%到6.69%右侧为铸铁。 纵坐标代表温度的变化,当超过727°时,铁碳组织的状态发生变化,即由F+P状态变成F+A状态。随着温度的升高,当温度超过GS线时,由F+A状态进入A状态,成为奥氏体;当温度超过AE线时,金属开始部分溶化,进入L+A区域, 既有奥氏体又有液态金属混合在一起。建议以45钢为例来说明,即在横坐标0.45处画一条纵坐标线来讲课。
三、铁碳合金状态图的应用 1、钢铁材料的选用 韧性好、塑性好-选低碳钢 韧性好、塑性好、强度高-选中碳钢 强度高、耐磨性好-选高碳钢 2、制定热加工工艺 (1)铸造 液相线以上50~100度 (2)锻造 始锻1150~1250度;终锻750~850度 (3)热处理 碳钢淬火在GS 或SE线以上30~50度 §4-3铁碳合金状态图分析
45钢的铸造、锻造、热处理温度参考: ①当温度超过727°时,金属内部组织要开始相变,进入F+A区。 ② 当温度超过约800°时,45钢金属内部全部进入A区,即奥氏体区。 ③ 当温度超过约1450°时,45钢的金属开始熔化,进入L+A区。 ④当温度超过约1500℃,45钢的金属全部融化,进入L区。 从铁碳合金状态图中,以45钢为例,可以得出: ①45钢的铸造温度约在1700~1600°之间。图中上右斜线区。 ②45钢的开始锻造温度在1250°~1150°之间,图中A区内的右斜线区。 ③45钢的热处理温度在800°~850°之间,图中A区内打“×”的线区。 §4-3铁碳合金状态图分析
钢的热处理目的是提高工件的力学性能,满足使用条件,延长使用寿命。热处理的方法简单、方便、效果好,要求的设备也不复杂,所以具备较高的使用价值,应用很广。钢的热处理目的是提高工件的力学性能,满足使用条件,延长使用寿命。热处理的方法简单、方便、效果好,要求的设备也不复杂,所以具备较高的使用价值,应用很广。 热处理的方法分为普通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三种。 一. 普通热处理 普通热处理有“四火”, 1、退火与正火 共同点都是将钢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如45钢加热温度到820℃。但冷却的方式不同,退火是采用缓慢冷却,如埋入沙、灰中或随炉温逐渐冷却,以消内部应力;正火是将工件暴露在空气中冷却。相比之下,正火冷却的速度要快,目的是要得到细化的组织结构,工件的硬度和强度较退火处理高,一般正火适用于提高低碳钢的硬度。 §4-4 钢的热处理
2、淬火 目的是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只能适用于中碳钢或高碳钢工件。如45钢加热到830℃左右,快速放入水、油或盐溶中冷却,使工件的温度快速冷却而得到较高的硬度、强度,是一种常用的重要的热处理方法。 钢中含碳质量分数的高低,决定了淬火后工件的硬度大小,含碳质量分数越高,淬火后的硬度越大。但是如果淬火温度过高,将会使工件产生裂纹。 3、回火 消除淬火时产生的内应力,按回火温度分成三个: (1)低温回火 150~250度 (2)中温回火 250~500度 (3)高温回火 500~650度 §4-4 钢的热处理
淬火后高温回火称为调质,是合金钢常用的一种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淬火后高温回火称为调质,是合金钢常用的一种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 §4-4 钢的热处理 二、钢的表面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仅处理工件表面,对工件的芯部不作处理,保持其原来的特性。一般应用在工件表面需要具有较高的硬度,而芯部又要有较高的韧性,如齿轮传动的齿面要求硬度高,有很好的耐磨性,而齿根和齿轮芯部要有较好的韧性,可以承受较大的抗弯曲能力。齿轮的材料常选用45钢,对齿面进行表面热处理。如果选用低碳合金钢表面渗碳处理,提高齿面的含碳质量分数后再做表面处理是最好的选择。如矿山用的大型载重汽车为了提高齿轮芯部的韧性,采用20CrMnTi低碳合金钢先作渗碳,后表面淬火的工艺。
1、火焰加热淬火 设备简单,但受热不匀,生产效率低,质量不稳定。 2、高频加热淬火 效率高、质量稳定。在几秒钟内齿面迅速加热到淬火温度,后均匀喷洒冷却水使表面硬度达到预定值。如铁道钢轨两端表面的淬火 3、表面化学处理 通过改变化学成分来处理工件表面的方法,如渗碳、氮化、发黑或发蓝,起到防锈的效果。 表面化学处理的深度较小,如渗碳6小时左右,才能达到0.2mm的深度。渗碳需要有专用的渗碳炉,工艺较为复杂,所需的时间较长。氮化的方法与渗碳相似,只是参与化学处理的元素不同而已。在表面处理中,渗碳比氮化应用较广。 §4-4 钢的热处理
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都称为有色金属,由于其特殊性质,在工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常用的有色金属以铝、铜及其合金。钛及其合金的重量较轻,又有其特殊的性能,在工业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但是价格较高。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都称为有色金属,由于其特殊性质,在工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常用的有色金属以铝、铜及其合金。钛及其合金的重量较轻,又有其特殊的性能,在工业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但是价格较高。 一、铝及铝合金 1、铝 铝金属在生活中应用很广,如建筑上用的铝制窗口、飞机外壳等,其显著特点是重量轻、不生锈。 2、铝合金 在纯铝中加入合金元素而成,比纯铝的性能好。铝合金中通过加入不同的元素来改变其强度等力学性能,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铜、镁、锌、硅等。 (1)形变铝合金 由铝锭加工成各种形状材料,如铝板、铝管和各种异型材料。 §4-5 有色金属材料
不同的元素来改变其强度等力学性能,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铜、镁、锌、硅等。不同的元素来改变其强度等力学性能,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铜、镁、锌、硅等。 二、 铜及铜合金 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主要特点是导电、导热性好,塑性好。 1、铜 纯铜常用来制作导电产品,如电线、电接触开关及油管等。 2、铜合金 在纯铜中加入适量的锌、锡、铅、硅等。按元素成分的不同分为黄铜、青铜和白铜,一般制成型材,如 §4-5 有色金属材料 (2)铸造铝合金 通过铸造成型的铝制零件,如摩托车的内燃机外壳缸体、汽车活塞体等。应用于形状结构较为复杂的零件中,硬度和强度比变形铝合金好。铝合金中通过加入
板材、管材和棒料,铜合金较多地应用作机械零件,但是由于价格较高,常用于制作蜗轮的轮齿和各种滑动轴承的轴瓦。板材、管材和棒料,铜合金较多地应用作机械零件,但是由于价格较高,常用于制作蜗轮的轮齿和各种滑动轴承的轴瓦。 学生应记住黄铜的牌号,如H70表示含铜量为70%的铜合金。如有其它合金材料,常在H的后面标注上,如HMn58-2表示含锰的黄铜。而常用作轴瓦材料的铸造铜合金为ZCuSn10P1,其中ZCu表示铸造铜,其中Sn10和P1分别表含锡量和含磷量分别为10%和1%。铜合金用于制造轴瓦和蜗轮齿面主要是利用其良好的耐磨性、散热好及适应性。同时由于与蜗轮相啮合蜗杆和与轴瓦相配合的轴都选用钢 §4-5 有色金属材料
三、轴承合金 为了改善滑动轴承轴瓦的性能,在轴瓦表面上铸上一层金属衬,以提轴瓦的磨合能力、减磨性,称该金属衬为轴承衬。 “衬”是很薄的一层材料。 轴承合金也称之为巴氏合金。巴氏合金是以锡、铅或铝为基体,加入其他金属元素制造而成,通常呈现为白色。无论是哪一种材料的巴氏合金,都是通过铸造的方法铸到轴瓦上的,所以其牌号前均有“Z”表示。铸造后的轴瓦还需经过切削加工和刮研工序才能使用。常见的牌号有:锡基轴承合金ZSnSb11Cub;铝基轴承合金ZPbSb10Sn16Cu2和铝基轴承合金等。 §4-5 有色金属材料
四、钛及钛合金 钛属于稀有金属,其金属具有记忆功能,且质量很轻,熔点高,常用于制作航天零件,在通用机械中应用较少。 §4-5 有色金属材料
在工业上应用很广,可代替金属材料,常见的非金属材料有工程塑料、复合材料和新型材料等。在工业上应用很广,可代替金属材料,常见的非金属材料有工程塑料、复合材料和新型材料等。 一、工程塑料 在许多结构形状复杂的零件中,工程塑料应用最多,工程塑料具有重量轻,可制作成各种形状,且用模具大量成批生产、价格低廉等优点。如汽车零件中,有10%的零件是用工程塑料制成的。在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开工程塑料的应用,如手机、电脑、电话、灯具等。工程塑料的名称较难记忆,应了解常用代号,如PC、PPR、ABS、尼龙等都是比较常用的。如表4-4。 §4-6 非金属材料
二、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多种材料复合而成,如建筑上用的复合钢板,外表面是喷涂的钢板,里面是一层很厚的保温层;可随意弯曲的铝塑管、铝塑板等。 复合材料将各种材料的优点集合成一体,如铝塑管作自来水管,其内壁光滑,铝材料不与水形成污垢,可延长水管的使用寿命,同时容易弯曲,便于安装。复合材料的许多优点是单一材料所没有的,如用丁基复合橡胶制作的内胎可以保持三个月以上不用加气,而天然橡胶制成的内胎只能使用10天左右,就得补充气体。所以复合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 §4-6 非金属材料
三、新型工程材料 新型工程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如半导体元件的发明与应用,使人们进入了电脑的时代。新型材料的发明和应用,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1、形状记忆合金 如形状记忆合金弹簧 2、纳米材料 如纳米领带 纳米隔热玻璃 3、超导材料 如磁悬浮列车 §4-6 非金属材料
正确选择材料,既能够满足使用条件的要求,又能达到节约成本,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目的。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出发点来选择材料 。 一、零件的失效形式 保证零件的使用寿命不发生失效是选择材料的依据之一,要从零件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来考虑选择相适应的材料。 1、断裂 增大零件的外形尺寸或更换材料以提高强度。 2、过度变形 提高轴的刚度,加大外径或采用空心轴的方法,既不增加自重,又提高刚度;用合金钢热处理代替低碳钢等。 3、表面损伤 提高表面硬度,抵抗表面损伤和磨损,采用表面淬火。 §4-7 材料选择及应用
二、选材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1、选材的原则 (1)满足使用性能 (2)兼顾材料的工艺性能 (3)考虑经济性 2、选材的方法 (1)综合力学性能为依据 (2)以磨损、疲劳强度为依据 3、选材的步骤 (1)确定性能要求 (2)比较同类零件 (3)作关键位置的强度计算。 §4-7 材料选择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