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412 Views
愛因斯坦的鏡子. 顛覆時間觀. 我對「時間」的看法是:時間不是絕對的。它和訊號傳遞的速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自從體認到這點,五個星期之後,我便完成了你們今天所看到的狹義相對論-愛因斯坦 1922 年京都演講 . 「對讀者而言,相對論還可以這樣應用:在今天,德國人稱我德國科學家,英國人稱我瑞士猶太人;如果哪一天我成了令人討厭的傢伙,那麼德國人會叫我瑞士猶太佬,而英國人會叫我德國科學家。」-福爾. 「我們接受先生開的小玩笑,但別忘了,根據他自己理論的說法,愛因斯坦教授也不能為自己提供一個絕對的描述」。.
E N D
顛覆時間觀 • 我對「時間」的看法是:時間不是絕對的。它和訊號傳遞的速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自從體認到這點,五個星期之後,我便完成了你們今天所看到的狹義相對論-愛因斯坦 1922年京都演講
「對讀者而言,相對論還可以這樣應用:在今天,德國人稱我德國科學家,英國人稱我瑞士猶太人;如果哪一天我成了令人討厭的傢伙,那麼德國人會叫我瑞士猶太佬,而英國人會叫我德國科學家。」-福爾
「當時我坐在專利局的辦公桌前,突然有個念頭閃過大腦,『如果有一個人由空中自由落下,他會覺得自己在失重狀態。』我被自己這個想法震懾了;這想法雖簡單,但對我影響卻很大,它驅使我朝著重力理論前進。」
時間和時鐘 • 要大家接受『時間』這東西的定義就是「我手上的錶指針所在的位置」,看來似乎不難。假如我們只關心手錶所在地的時間,實際上這個定義就夠了。但是如果你討論的事件發生在距離手錆很遙遠的地方,那麼這種說法就不再令人滿意。-愛因斯坦, 《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1905
時間實驗 • 我們推斷:若有兩個一模一樣的鐘,將一個放在赤道,另一個放在北極,除了放置地點不同之外其餘條件完全相同。如此一來,赤道的鐘會走得慢一些。-愛因斯坦,《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1905
光的性質 • 「經過長期猶豫與躊躇,物理學家終於願意放棄對牛頓力學的信仰,不再把它當作物理學上的金科玉律。改變的關鍵原因是法拉第和馬克士威的電動力學」-愛因斯坦,《自傳記錄》,1949
力場 • 「萬有引力是物體與生俱來且是不可或缺的,如此物體和物體之間才能透過虛無的真空交互作用而不需其他任何媒介…」上述這樣的說法,對我而言簡直茺謬透了,我才不相信有那個神智清楚的人會相信它。-牛頓寄給賓特利(Richard Bently)的信
找尋以太 • 當我在學生時代時聽說邁克生實驗結果無法被解釋,立刻有一種直覺…〔這問題將會解答〕…假如我們體認到這個實驗結果是事實。實際上,這是第一條引領我通狹義相對論的道路。-愛因斯坦,京都演講,1922
洛倫戡早已經看出,在分析馬克士威的方程式時以洛倫茲命名的「洛倫茲轉換式」是不可或缺的,而彭加勒則使這個理解更加深刻。洛倫戡早已經看出,在分析馬克士威的方程式時以洛倫茲命名的「洛倫茲轉換式」是不可或缺的,而彭加勒則使這個理解更加深刻。
是如此勢不可擋,已經使他心力交瘁、油盡燈枯;由於他內心深處十分渴望能更貼近完美創作神聖型式,以致把早期對問題的思考以及得到的一些消息資訊都弄得混淆不清。
時空 • 從今以後,只單獨考慮空間或單獨考慮時間的作法注定要灰湮滅,只有兩者的結合方能保持獨立的真理。-明可夫斯基,《空間和時間》,1908
對那些非數學專業的人來說,當他一聽到「四維空間」這些事情,就會不由地感到厭惡恐懼,有種無法發自內心理解感覺。然而,再也沒有其它敘述能比「我們生活在一個四維時空連續的世界」更貼切淺顯了。
孿生子問題 • 如果我們把一個生物擺在盒子裡,安排它隨心所欲地長途飛行,然後再讓它回到原始出發點;而對照另外有個一模一樣的生物從開始就沒離開原始位置。假如運動中的生物速率趨近光速,那整個漫長的旅程對他來說僅是一瞬間,而靜止在原點的生物可能已經繁衍出新生代了。-愛因斯坦,1911
終極速度 • 經過十年的深思熟慮,這個原理肇因於一個早在我十六歲那年就遇到的謬誤:如果我用速度C [光在真空裡的速度]追趕一束光,我應該觀察到這一束光就像靜止的週期震盪電磁場,不過,這種事情似乎並不存在,無論是根據經驗,或者是馬克士威的方程式。-愛因斯坦,《自傳記錄》,1949
比光還快 • 他下定決心藉由跳躍穿越超空間,這是一種在單純的行星際旅行中從未經歷過的現象。跳躍是現在、也可能是以後星球間旅行的唯一可行的辦法。在一般的空間是無法以超越光速來旅行的(這是屬於早忘記的人類歷史初期所遺留下來的一點點科學知識),所以即使在靠近的棲息系統之間旅行也要經過數年的時間。超空間則是一種無法想像的區域,既不是空間,也不是時間,不是物質,也不是能量,不是存有,也不是虛無,透過超空間,吾人可以在星系的距離內,剎那間來回走-愛西莫夫,《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