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574 Views
第三章 入院与出院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掌握门诊和急诊的护理工作 掌握病人入院和出院的程序 简述分级护理的内容和要求 复述搬运病人的注意事项 正确实施搬运病人的操作. 目录. 入院护理 出院护理 运送病人法. 第一节 入院病人的护理. 入院护理的目的是: ①使病人及家属感到受欢迎和被关心; ②使病人熟悉医院环境,适应病人角色; ③观察和评估病人情况,拟定护理计划; ④使病人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一、入院程序. 办理住院手续 实施卫生处置 护送病人入病区. 二、病人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 (一)一般病人的入院护理
E N D
学习目标 • 掌握门诊和急诊的护理工作 • 掌握病人入院和出院的程序 • 简述分级护理的内容和要求 • 复述搬运病人的注意事项 • 正确实施搬运病人的操作
目录 入院护理 出院护理 运送病人法
第一节 入院病人的护理 入院护理的目的是: ①使病人及家属感到受欢迎和被关心; ②使病人熟悉医院环境,适应病人角色; ③观察和评估病人情况,拟定护理计划; ④使病人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办理住院手续 实施卫生处置 护送病人入病区
二、病人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 (一)一般病人的入院护理 • 准备床单位 备用床 暂空床 • 迎接新病人 • 测量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体重并记录 • 通知医生,协助体检 • 填写有关表格 • 观察和评估 • 进行入院的介绍与指导 • 执行医嘱和采取护理措施并协助留取常规标本。
(二)急诊、危重病人 准备床单位 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 观察病情变化,配合抢救,作好护理记录 特殊病人防止意外发生 按需要留陪人
(三)分级护理 • 1、特别护理 • 2、一级护理 • 3、二级护理 • 4、三级护理
第二节 出院病人的护理 出院护理的目的: ①对病人进行出院指导,协助其尽快适应原工作和生活 ②按医嘱按时接受治疗或定期复诊 ③指导病人办理出院手续 ④清洁整理床单位
一、出院的方式 • 1. 同意出院 指病人经过治疗、护理,疾病已痊愈或好转,可回家休养或继续门诊治疗,一般由医生通知病人或由病人建议,经过医生同意并开出出院医嘱。 • 2. 自动出院 指病人的疾病仍需住院治疗,但因经济、家庭等各种因素,病人或家属向医生提出出院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病人或家属填写“自动出院”字据,再由医生开出“自动出院”医嘱。
一、出院的方式 • 3. 转院 指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转往其他医院继续诊治,由医生告知病人及家属,并开出出院医嘱。 • 4. 死亡 指病人由于病情或伤情过重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由医生开出“死亡”医嘱,病人家属办理出院手续。
二、出院护理 • 1. 出院前的护理 • 2. 出院当日病人的护理 • 3. 出院后的护理
1. 出院前的护理 (1)通知病人和家属做好出院准备。 (2)分析病人出院后的生理、心理、社会需要,根据病情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3)征求病人对医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2. 出院时的护理 (1)填写出院护理评估单 (2)执行出院医嘱 (3)护送病人出院
3. 出院后的护理 (1)注销所有治疗、护理执行单,如服药单、注射单、治疗单、饮食单等;注销各种卡片,如诊断卡、床尾卡等。 (2)按要求整理病历,交病案室保存。 (3)处理床单位 撤去病床上污被服,放入污衣袋,根据疾病种类决定清洗消毒方法;床垫、床褥、棉胎、枕芯等放在日光下暴晒或用紫外线、臭氧灯照射消毒;用消毒液擦拭床旁桌椅及床。 (4)铺好备用床,准备迎接新病人。 (5)传染性病床单位及病室,均按传染病终末消毒法处理。
人体力学在护理操作中的应用 • (一)常用的力学原理 • (二)运送人体力学原理
患者入院、治疗、出院时,凡不能自行移动的患者均需护理人员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运送工具,有平车、轮椅、担架。患者入院、治疗、出院时,凡不能自行移动的患者均需护理人员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运送工具,有平车、轮椅、担架。
目的: • 1、护送不能行走但能坐起的患者入院、出院、检查、治疗或室外活动。 • 2、帮助患者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体力恢复。 评估: • 1、患者的体重、意识状态、病情与躯体活动能力。 • 2、患者损伤的部位和合作程度。 • 3、轮椅各部件的性能是否完好。
计划: • 1、用物准备 轮椅,根据季节备毛毯、别针、软枕。 • 2、患者准备 患者了解轮椅运送的方法和目的,能够主动配合操作。 • 3、环境准备 移开障碍物,保证环境宽敞。 • 4、护士准备 人数及用物。
实施: • 1、操作步骤:
2、健康教育: 向患者介绍搬运过程、方法及注意事项,说明如何配合。鼓励患者参与,在搬运过程中如有不适立即说明,避免意外发生。 3、注意事项: • (1)使用前,检查轮椅性能,保持其完好。 • (2)推轮椅时,速度要慢,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
评价: • 1、患者感觉舒适、安全。 • 2、操作时动作轻稳、节力、协调。
(二)平车运送法 目的:运送不能起床的患者入院,做各种特殊检查、治疗、手术或转运患者。 评估: • 1、患者的体重、病情与躯体活动能力。如病情许可,能在床上配合动作者,可用挪动法;儿科病人或体重较轻者,可用单人搬运法;不能自行活动或体重较重者,可用两人或三人搬运法;病情危重或颈腰椎骨折等病人,采用四人搬运法。 • 2、患者的病损部位与合作程度。 • 3、平车性能是否良好。
计划: • 1、用物准备:平车及车上用物。 • 2、患者准备:了解搬运步骤及配合方法。 • 3、环境准备:宽敞,便于操作。 • 4、护士准备:人数及用物。
实施: • 1)挪动法 • 2)一人搬运法 • 3)两人搬运法 • 4)三人搬运法 • 5)四人搬运法
一人挪动法 操作步骤: 移桌 平车与床并齐 固定平车 病人挪动 整理
操作步骤: 搬运时注意每个人手的位置 搬运时注意病人安全 二人搬运
最 常 四 用 人 的 搬 搬 运 运 法 方 法
2、注意事项: • 1)搬运时注意保持平衡与稳定。 • 2)推车时,护士站在病人头侧,便于观察病情。 • 3)平车上下坡时,病人头部应在高处一端;大小轮时,头在大轮平稳,小轮灵活便于转弯;车速适宜,保证安全、舒适;搬运骨折病人车上垫木版,固定骨折部位;有输液、引流者保持通畅;进出门时不能用车撞门。
评价: • 1、搬运是否轻、稳、准确、协调、节力,病人是否安全、舒适。 • 2、搬运过程有无病情变化,是否造成损伤等并发症。 • 3、病人的持续治疗是否受到影响。
思考题 1、一般病人入院和急诊病人入院其护理工作步骤有何异同? 2、使用平车运送病人过程中如何保证病人的安全舒适? 3、病人出院时护士应做好哪些护理工作? 4、运用人体力学的原则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