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214 Views
我所理解的 教育 技术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四班 翟俭勤. 2010 年 12 月 8 日. 教育技术的含义 教育技术的历史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教育技术之我见. 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的含义. 教育技术含义 : 运用各种理论、技术及资源,通过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及实践。. 教育技术发展史. 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 1. 初始阶段( 17 世纪- 19 世纪末) —— 直观技术与哲学认识论(感觉论)
E N D
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四班 翟俭勤 2010年12月8日
教育技术的含义 • 教育技术的历史 •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 教育技术之我见 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的含义 教育技术含义:运用各种理论、技术及资源,通过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及实践。
教育技术发展史 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初始阶段(17世纪-19世纪末)——直观技术与哲学认识论(感觉论) 2.发展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60年代)——媒体技术兴起与教育心理学理论 3.形成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系统技术与教育技术学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教育技术是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由于媒体(物化)技术和智能(非物化)技术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教育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 我国的教育技术是从电化教育起步和发展的,它的发展历程从时间上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期) 由于旧中国经济不发达,科学技术落后,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不足,电化教育只是在少数城市和地区有所开展,未能大规模推广。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二、奠基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电化教育随着教育事业受到重视而得到了发展。到1965年,我国的电化教育工作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可惜由于历史的原因,从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后期,电化教育处于停顿状态。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三、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引进了以教学设计为代表的系统方法,开始有意识地注意行为主义和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影响;媒体以音像技术为主,并开展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试验。 四、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媒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以教学设计和绩效技术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得到重视;教育技术研究成果丰富,教育技术学科初步得以确立。
教育技术之我见 教育技术不是一般的某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它包含了三种概念(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运用系统方法)综合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重视分析、研究学习者的特点(诸如行为水平、能力、知识基础、年龄特征等),在教育技术中,解决问题的表现形式是依靠开发使用学习资源与促进个别化学习来提高人的学习质量。
教育技术之我见 实际上教育技术早已普遍存在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无论是采用学校的班级授课、个别化教学,还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都或多或少,或部分或全部涉及到一些使用媒体的教学技术内容和不包含实在媒体的相关方法、策略等教学技术内容。 • 传统的教育媒体:黑板、粉笔、实验室、教具、挂图等。 • 现代的教育媒体:幻灯机投影仪、电视录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卫星教育系统等。
教育技术之我见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价值: • 1、穿越时空的维度,让遥远变得可以触摸——一切皆有可能 • 2、提供交互的平台,让沟通交流变得迅捷——南北对话 • 3、搭起百变的舞台,让课堂变得活跃丰富—— 多姿多彩 • 4、提升教师的素养,让名师传说得以实现—— 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