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314 Views
東興國小 家長大會. 101/4/13. 會議主題. 日期 : 7/13 時間 :7:30~:8:30 會議內容 : 東興國小安置方案報告 東興國小校舍興建討論 建議與提案. 重大事件表. 東興國小安置方案報告 I. 因為校舍興建再次流標,且縣府決定讓東興國小另尋六家國中作為安置,造成 1~2 月間的學生轉學潮 : 100 學年度目前班級人數狀況 : 原入學人數及班級 : 91 位 / 共四班 目前就度人數 : 68 位 一班 : 21 位 二班 : 13 位 三班 : 19 位 四班 : 15 位. 東興國小安置方案報告 II.
E N D
東興國小 家長大會 101/4/13
會議主題 • 日期: 7/13 • 時間:7:30~:8:30 • 會議內容: • 東興國小安置方案報告 • 東興國小校舍興建討論 • 建議與提案
東興國小安置方案報告 I • 因為校舍興建再次流標,且縣府決定讓東興國小另尋六家國中作為安置,造成1~2月間的學生轉學潮: • 100學年度目前班級人數狀況: • 原入學人數及班級:91位/共四班 • 目前就度人數:68位 • 一班: 21位 • 二班:13位 • 三班:19位 • 四班: 15位
東興國小安置方案報告 II • 2/21召開下學年度家長委員會討論安置問題 • 2/23家長會到縣府陳情 • 縣府確定東興國小留在成功國中安置 • 轉學潮也平息 • 4/9成功國中家長抗議兩個小學影響成功國中學習空間和環境 • 4/7 家長會有和成功國中家長會長電話聯繫 • 4/11 縣府招開說明會邀請三校討論 • 會中仍決議東興及興隆兩校留下成功國中。 • 4/12 副縣長及相關單位考察成功國中討論可能組合屋或鋼構校舍興建 • 4/13 縣府成功國中家長大會 ( 成功國中有邀請東興以及興隆家長大表參加 )
東興國小安置方案報告 III • 安置計畫: • 東興及興隆兩國小減班 • 東興國小101學年度規劃 • 小一升小二:4班合併為3班 • 未來小一新生: 招收3班/共~ 位 • 興隆國小101學年度規劃 • 小一升小二:7班合併為6班 • 未來小一新生: 招收6班 • 校舍安排 • 成功國中的立場為”已不能影響現有師生教師空間” • 可能以組合屋或鋼構建築方式來解決校舍不足問題 • 未來教室安排若有決議會儘速公告所有家長
東興國小安置方案報告 補充資料 • 縣府新聞 • 新竹縣政府新聞標 題: 東興國小、興隆國小4月13、17日再開標 邱縣長籲請成功國中家長共體時艱 發佈單位: 綜合發展處內 容: 針對成功國中家長連署,不滿校舍安置東興、興隆兩所國小的新生,縣長邱鏡淳10日在主管會報中表示,東興國小及興隆國小校舍訂4月13、17日再度開標,鼓勵營建商踴躍投標,希望成功國中的家長平心靜氣,共體時艱。教育處長王承先表示,為解決學生安置問題,經本府相關單位至鄰近機關、學校實地會勘,綜合評估通學距離、可安置空間等因素後,決議上開2校於新建校舍完成前均安置於成功國中,請成功國中於不影響學生學習品質之情形下就現有空間進行調整。為維護學生學習品質,並提出相關因應措施如下:(一)將國中及國小學生上課使用之校舍及活動空間進行區隔、錯開上放學時間,下課時間由教師及行政人員巡視,並加派替代役支援學校相關事宜,以提供學生安全友善之校園環境。(二)東興國小、興隆國小及成功國中於101學年度皆實施總量管制,其中成功國中總量管制為14班,符合其原訂設校規模。(三)成功國中學生所使用之教學空間不減少,為顧及校舍空間需求,成功國中所需裝修、搬遷及教學設備經費由本府專案補助,使每位學生皆享有相同品質之學習環境。邱縣長表示,上任後在拮据的財政下,爭取議會支持通過東興、興隆國小新設校的墊付案,對於成功家長關心子女教育,他感同身受。但是蓋學校就像開馬路、拓寬橋樑等公共工程,一定會有過渡時期,需要大家體諒。尤其物價上漲讓營造商對前面的招標裹足不前,延誤了東興、興隆國小的建校進度,造成成功國中短暫的不便。邱縣長表示,4月13日、17日的開標,請營造商踴躍參與投標,期盼能順利發包# • 最後更新日期:2012-04-10<< 回列表
校舍招標 未來時間表 • Deadline: 6月30之前招標成功,工期一年至7/30完工, 9月入學進駐新校舍。 • 約4/24第三次開標: • 招標成功 • OR 流標進入檢討 • 若萬一還是流標,已經要求縣府招開說明會。需配合興隆招標結果共同辦理,時間會再通知大家。
校舍興建現況 • 3/13 縣府說明會 • 4/9 替代役 • 兒童遊戲器材 ( 爭取議長或教育處經費 )
家長會通訊 • 東興家長會網頁上路 • 家長會以文件公告重要學校資訊 • 以E-MAIL及手機簡訊通知緊急資訊
Wanted!! 徵招 • 徵求熱心家長幫忙 • 家長會的執行及通訊 • 興建校舍的專家一起幫忙後續建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