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 likes | 1.12k Views
原油期货介绍. 研发中心. 目 录. 1. 原油概况. 原油产业链. 2. 原油市场概况. 3. 4. 中国原油市场概况. 国际原油交易. 5. 原油原油期货价格的影响因素. 6. 7. 我国即将推出原油期货. 原油概况. 原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有时有点绿色)液体,主要是各种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此外原油中还含硫、氧、氮、磷、钒等元素。不同油田的石油成分和外貌可以有较大差别 石油的常用衡量单位“桶”为一个容量单位,即 42 美制加仑。因为各地出产的石油的密度不尽相同,所以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尽相同。一般地,一吨石油大约有 7.3 桶. 原油概况.
E N D
原油期货介绍 研发中心
目 录 1 原油概况 原油产业链 2 原油市场概况 3 4 中国原油市场概况 国际原油交易 5 原油原油期货价格的影响因素 6 7 我国即将推出原油期货
原油概况 • 原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有时有点绿色)液体,主要是各种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此外原油中还含硫、氧、氮、磷、钒等元素。不同油田的石油成分和外貌可以有较大差别 • 石油的常用衡量单位“桶”为一个容量单位,即42美制加仑。因为各地出产的石油的密度不尽相同,所以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尽相同。一般地,一吨石油大约有7.3桶
原油概况 • 原油的性质 • 化学构成主要由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三类等烃化合物组成 • 组成元素:碳、氢、氧、氮、硫和一些金属元素
原油概况 • 原油的性质 • 原油是一种混合物 • 组成: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石脑油、石蜡和沥青等 • 不同油田产出的石油性质差别较大 • 性质由具体成分和组成比例决定
轻质原油 • 中质原油 • 重质原油 • 超低硫原油 • 低硫原油 • 含硫原油 • 高硫原油 • 常规原油 直接开采就可获得的天然原油 • 非常规原油 经过加工和合成后才能得到,如油砂、页岩油等 生产方式分类 原油概况 比重分类 硫含量分类 • 原油的分类
原油概况 • 原油的储量 • 截至2011年底,世界已探明原油储量为16520亿桶 • 主要分布在中东波斯湾沿岸、北美地区、中南美洲、非洲和俄罗斯等地区和国家
原油概况 • 2011年世界原油探明储量前十位国家(十亿桶)
原油概况 • 石油输出国组织 • 英文缩写为OPEC,又称欧佩克组织 • 1960年9月14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成立 • 探明原油储量占全球的81.33% • 产量占全球的42%
原油概况 • 欧佩克组织成员列表
原油概况 • 我国原油储量状况 • 截至2011年,我国已探明原油储量140亿桶,排名全球第13位 • 70%的石油资源集中在30%的少数盆地中 • 主要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葛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 中国原油探明储量(十亿桶)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原油概况 • 全球主要油田 世界十大油田 中国十大油田
原油概况 • 世界石油公司排名
目 录 1 原油概况 原油产业链 2 原油市场概况 3 4 中国原油市场概况 国际原油交易 5 原油原油期货价格的影响因素 6 7 我国即将推出原油期货
原油的产业链 • 石油化工产业链 上游 中游 下游 石油化工 化工制品 油品销售 石油炼制 原油生产
原油的产业链 • 石油化工产业链
原油的产业链 • 原油的生产 • 包括勘探,开采等过程 • 油田技术服务和装备行业 • 指在油气田勘探、开发和生产的过程中,从事物探、钻井、测井、录井、固井、完井、井下作业、工程和环保服务、开采油气、修井和增产等技术服务,以及相关的装备、工具、液体和耗材制造等细分行业的统称
原油的产业链 • 原油勘探、开发和生产主要流程 环保服务 工程服务 完井 井下作业 录井 增产技术服务 生产井测井 开采油气 修井
原油的产业链 • 陆地钻井
原油的产业链 • 海上钻井平台
原油的产业链 • 石油的炼制 预处理 一次加工 二次加工 三次加工
原油的产业链 • 预处理 • 原油中所含有的盐(主要是氯化物)和水分会导致生产设备的腐蚀和内壁结垢,并影响产品的品质 • 因此要对原油进行脱盐和脱水 • 目前广泛采用的预处理工艺电脱盐脱水:将原油与破乳剂、洗涤水按比例混合,经加热达到一定温度,再经过一个混合阀充分混合送入电脱盐罐,在破乳剂与高压电场的共同作用下,乳化液被破坏,小水滴结成大水滴,通过沉降分离,排除污水
原油的产业链 • 一次加工 • 依据原油中各个成分沸点不同的原理,依次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得到轻质馏分、重质馏分和渣油
原油的产业链 • 常减压蒸馏设备
原油的产业链 • 二次加工 • 一次加工后得到的轻质馏分数量十分有限,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对轻质油品的需求 • 因此需要进行二次加工对一次加工中得到的重质馏分和渣油进行转化,得到更多的轻质油品 • 二次加工的工艺包括热裂化、焦化、催化裂化、加氢催化裂化和催化重整等 • 二次加工-热裂化 • 不使用催化剂并加热的作用下,使重质油发生裂化反应,转变为裂化气、汽油、柴油和副产品的过程 • 热裂化原料重质油通常为原油蒸馏过程得到的高沸点馏分油或渣油,或其他石油炼制过程副产的重质油
原油的产业链 • 二次加工-催化裂化 •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渣油和馏分油在有催化剂存在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成气体、汽油、柴油等轻质油品和焦炭的过程 • 二次加工-加氢催化裂化 • 通过加氢可以避免催化裂化工艺会生成的大量焦炭,通过加氢还可将原料中的硫、氮、氧化合物杂质除去,使烯烃饱和 • 加氢和催化裂化过程的有机结合,使重质油品通过裂化反应转化为汽油、柴油、等轻质油品 • 加氢裂化具有轻质油收率高、产品质量高的突出优点
原油的产业链 • 二次加工-焦化 • 因为一些行业对优质石油焦的特殊需求 • 以减压渣油、裂化渣油以及沥青等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深度热裂化反应。通过裂解反应,使渣油的一部分转化为气体烃和轻质油品;由于缩合反应,使渣油的另一部分转化为焦炭。 • 焦化是深度热裂化过程
原油的产业链 • 二次加工-催化重整 • 在加热、加压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一次加工中所得的轻汽油馏分转变成富含芳烃的高辛烷值汽油,并副产液化石油气和氢气的过程 • 高辛烷值汽油可直接用作汽油的调合组分,也可经芳烃抽提制取苯、甲苯和二甲苯。副产的氢气是石油炼厂加氢装置(如加氢精制、加氢裂化)用氢的重要来源 • 三次加工 • 将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中产生的各种气体进一步加工,以得到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和各种化学品的过程 • 包括石油烃烷基化、烯烃叠、石油烃异构化等程序
原油的产业链 • 石油的炼制 • 炼油厂的类型 燃料和润滑油型 燃料化工型 综合性 燃料型 主要生产汽油、煤油、轻重柴油等燃料 除生产燃料以外,还生产各种润滑油 以生产燃料和化工产品为主 综合型炼厂,产品囊括燃料、润滑油和化工产品
原油的产业链 • 炼油厂的产能 • 产能即生产能力,指炼厂在既定条件下,最多能加工的原油数量,反映炼厂生产规模 • 全球的各地区炼厂的产能(千桶/日) 数据来源:2012年BP世界能源年鉴
原油的产业链 • 炼油厂的产能 • 产能即生产能力,指炼厂在既定条件下,最多能加工的原油数量,反映炼厂生产规模 • 全球的各地区炼厂的产能(千桶/日) 2011年 2000年 数据来源:2012年BP世界能源年鉴
2. 原油的产业链 • 炼油厂的开工率 • 炼油的产能利用率,即实际运行的产能 • 与炼厂自身运营能力、目标市场的选择、定价水平、销售能力、上下游供需状况、季节和库存状况有关 • 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炼厂开工率
2. 原油的产业链 • 我国原油下游产品(万吨)
目 录 1 原油概况 原油产业链 2 原油市场概况 3 4 中国原油市场概况 国际原油交易 5 原油原油期货价格的影响因素 6 7 我国即将推出原油期货
原油市场情况 • 国际原油市场供需平衡 • 20世纪60年代中期,全球原油产量为3179.8万桶/日,略高于3047.6万桶/日的消费量,80年代以前,原油的产量的一直高于消费量 • 进入80年代以后,原油产量和消费量同时滑坡,且产量的下降超过了消费量的下降 • 80年代中期,产量和消费量又开始攀升,并超越了70年代末的高峰 • 目前原油需求和供应量均在8000万桶以上
原油市场情况 • 国际原油市场供需平衡
原油市场情况 • 国际原油市场供给 • 十年来世界各地区原油产量从2001年的7467万桶/日上升到2011年的8357万桶/日,涨幅约12% • 全球原油总产量大致保持增长趋势,仅在2009年有所回落
原油市场情况 • 2011年世界各地区原油产量对比
原油市场情况 • 全球产量分布 原油产量(2011年) 单位:千桶/天 数据来源:EIA
原油市场情况 • 国际原油市场供给 • 欧佩克供给 • 根据2011年的最新数据,欧佩克仍在全球原油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2011年其原油产量占全球42.4%,大大高于世界其他地区 • 沙特阿拉伯依然是欧佩克第一大产油国,占欧佩克总产量的将近三分之一
原油市场情况 • 国际原油市场需求 • 2001年至2011年,全世界石油需求量从约7700万桶/天增长至为8803.4万桶/天 • 1100万桶/天的增幅主要来自中南美洲、中东地区、非洲以及亚洲等新兴市场
原油市场情况 • 世界主要原油消费市场 •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原油消费市场是亚太地区、北美地区和欧洲地区
原油市场情况 • 原油贸易流向 运输“咽喉” 霍尔木兹 马六甲 苏伊士 曼德 博斯普鲁斯 巴拿马 丹麦海峡 • 波斯湾—好望角—西欧、北美航线 • 波斯湾—龙目海峡—望加锡海峡—远东航线 • 波斯湾—苏伊土运河—地中海—西欧、北美航线
原油市场情况 • 原油全球消费 原油需求量 单位:千桶/天 数据来源:EIA
原油市场情况 • 原油主要净进口、出口国家 原油前十大净进口国家或地区(单位:百万桶/天) 对外依存度
目 录 1 原油概况 原油产业链 2 原油市场概况 3 4 中国原油市场概况 国际原油交易 5 原油原油期货价格的影响因素 6 7 我国即将推出原油期货
中国原油市场概况 • 中国原油市场供求 • 近十年来,我国的原油产量由1.6亿吨左右缓慢增长到2亿吨左右 • 表观消费量由1.7亿吨增长到4.5亿吨左右 • 目前生产量和消费量之间的缺口主要由进口量来补足,导致中国原油消费的对外依存度愈来愈高 • 2011年已达到58%。与之相对应的,1996年至今,我国的原油出口量呈减少趋势
中国原油市场概况 • 中国原油十大进口国 • 中国原油进口对中东地区依赖度过高 • 2011年,中国从石油进口量前十位的国家进口的石油中,有将近一半(47%)的进口原油来自中东
中国原油市场概况 • 中国原油贸易政策 国营贸易进口 • 自动许可管理 • 没有数量限制 • 具有进口权企业申请 国营贸易管理 非国营贸易进口 • 数量配额 • 配额由商务部下发 • 配额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