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288 Views
山西省农村金融发展和 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EmPirie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Rural Finance and Rural Economic Growth in Shanxi Province. 项目组成员. 指导老师 : 牛霞 ( 副教授 ) 所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方向:农村金融研究. 山西省农村金融发展和 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E N D
山西省农村金融发展和 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EmPirie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RuralFinance and Rural Economic Growth in Shanxi Province
项目组成员 指导老师 : 牛霞(副教授) 所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方向:农村金融研究 山西省农村金融发展和 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武香婷(学号:0901080807) 王易之(学号:1011320301) 徐思祁(学号:1011320314) 施栩燕(学号:1011320614) 简林强(学号:1011320114)
汇报内容 1 2 3 4 5 研究目的 研究内容&研究过程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成果 政策建议
研究目的 1.通过资料收集,文献查询,数据统计,了解山西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现状。 2.通过对山西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以及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发现问题,提供政策建议
研究内容 金融发展与经 济增长理论 山西省农村金 融发展现状 山西省农村经 济增长状况 绪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七章 第六章 第五章 山西省农村金融发 展与农村经济增长 关系的实证研究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 的农村金融发展对 农村经济增长作用 的实证研究 结论及政策建议
研究过程 3月-6月 更换题目 8月-10月 资料收集与数据查询 研究方法讨论 指标选取讨论 2月—4月 URP终期报告撰写 小论文的撰写 6月-8月 查阅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 讨论文献 确定主题 10月-13年2月 计量模型建立 实证结论的讨论 小论文的撰写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1. 2. 《中国金融年鉴》 3.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4. 《山西统计年鉴》 ......
研究方法 1 2 山西省农村金 融发展与农村 经济增长关系 (VAR模型) 金融发展与经济 增长关系的研究 现状(文献综述) 3 4 山西省农村金 融发展对农村 经济增长作用 (经验模型,OLS) 山西省农村金 融发展指标与 农村经济发展 现状(统计描述)
研究成果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与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金融 经济 1.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畸形 2.近几年取得了较快的进步,但是与中部其它省份相比存在着差距 1.农村地区提供金融信贷 服务的仍然是农村信用社 3.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相比速度十分缓慢,较为落后 4.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主导地位,农民收入增长不稳定,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 2.各种形式的非正规金融 部门越来越多 5.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相当于家庭经营性收入的两倍
研究成果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与农村经济发展因果关系 山西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且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负相关;农村金融发展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正相关。 1 山西省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原因,而农村经济增长不是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或效率的原因;农村经济增长是农村金融发展结构的原因,农村金融发展结构不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原因。 2
研究成果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对农村经济发展作用 • 农业资本产值率与 • 农村经济增长负相 • 关,且农业资本产 • 值率的回归系数没 • 通过t检验。说明农 • 业资本产值率对农 • 村经济增长率的影 • 响不显著,没有促 • 进农村经济增长率 • 的提高。 • 农村金融深化指标 • RFIR对农村经济增 • 长的解释程度高, • 但却与农村经济 • 增长呈负相关,说 • 明山西省农村金融 • 没能发挥对农村经 • 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利率指标与农村经 济增长负相关,但 对农村经济增长的 影响不显著。
研究成果 1、撰写报告(47517字) 2、数据收集量(724) 3、小论文(5358字) 4、文献参考篇数:39篇 5、URP讨论记录 6、后记(5篇)
政策建议 金融体系 1.金融组织体系 1.基础设施 2.金融市场体系 2.乡镇企业 3.金融监管体系 3.农户经济行为 4.金融市场平衡 4.农村信用体系 金融环境
小组成员收获 1.理论知识的巩固与扩充 2.文献综述的能力 3.数据查询的经验 4.理论应用能力 5.数据处理分析能力 6.Eviews运用能力 7.团队合作能力 8.科研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