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432 Views
固定义齿制作中 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冠、桥熔模制作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 一、边缘不密合. (一)石膏模型颈部边缘不准确. (二)蜡模制作不当. 二、冠桥熔模翘动. 三、冠轴面突度不适. 四、熔模制作中常见问题的预防措施. (一)熔模制作前的模型准备 (二)模型颈部的修整 (三)整体检查修饰. 第三节 铸造时常见的问题及处理. 铸造不全. 熔模包埋后,在熔铸过程中由于跑火,铸型焙烧温度和熔金温度过低、合金投放量不足等多种因素,使熔化的合金未能充满铸腔,以致铸件未完全再现,原熔模的全貌,出现部分缺损。. (一)跑火. 1 、原因:
E N D
一、边缘不密合 • (一)石膏模型颈部边缘不准确
四、熔模制作中常见问题的预防措施 • (一)熔模制作前的模型准备 • (二)模型颈部的修整 • (三)整体检查修饰
铸造不全 • 熔模包埋后,在熔铸过程中由于跑火,铸型焙烧温度和熔金温度过低、合金投放量不足等多种因素,使熔化的合金未能充满铸腔,以致铸件未完全再现,原熔模的全貌,出现部分缺损。
(一)跑火 1、原因: 铸型材料缺乏足够强度或包埋不当 2、预防措施: (1)内外层包埋料要有足够的强度,不使用过期失效的包埋料。 (2)铸型包埋要实,不能有空隙。 (3)铸型的铸道口不能过平、过浅,要有一定深度和锥度。 (4)熔模距铸圈壁,特别是距铸圈底部不能过近。
(二)合金投放不足 目前合金的投放量,多采取估算的方法来确定 、 两种方法: 1、将铸件重量和铸道重量相加,即为铸造合金的投放量,通常合金的投放量比二者相加量还要稍大,以保持一定的铸造压力 镍铬合金铸造全冠的重量为1.5―2.5g 铸造桥体的重量为2―3g 2、将铸件本身重量的2―2.5g倍作为合金投放量
(三)合金熔化不全 1、原因: 熔化合金的热源温度过低,热源不足,铸造时机选择不当等。 2、预防: (1)在使用高频感应铸造机熔铸时,合金在坩埚内,应集中堆放,不能分散,若为块状合金可采取叠放法,若为柱状合金且投放量大,可采取竖放法,是合金紧密接触,都位于交变磁场,以利于合金的全部熔化。 (2)铸造时机的选择很重要,无论哪种合金在熔铸时都要密切观察熔化状态,在确认完全熔化后,再进行铸造。
(五)道柱竖立不当 采用离心铸造方法,在竖立道柱时,必须充分考虑熔化合金流入方向的重要性 。
(五)铸造压力不足 1.原因 (1)铸型太重,离心机带不动,或离心机旋转初速度小, 启动慢。 (2)铸造压力持续时间短,液体合金在凝固前,铸造压力 消失。 2.措施 (1)提高离心机旋转的初速度,加大铸造压力。 (2)延长旋转时间,在熔化合金凝固前保持足够的铸造压力。
(六)铸型烘烤焙烧不够 1、铸型焙烧温度低、时间短,液态合金的热度很快被铸型所吸收,凝固速度加快,流动性降低,从而导致熔模薄的部位,远离铸造的部位不能被完整得铸造出来,另外,熔模可能为完全熔化、外流、挥发净尽。 2、预防措施: 铸型的红烧焙烧,必须根据不同的包埋材料达到一定的温度,维持一定的时间。 这样即可取得包埋料的温度膨胀,补偿金属的铸造收缩,也提高铸造成功率。
(七)熔模过薄包埋料透气性差 铸造时铸膜腔内有残存的气泡,加之包埋料的透气性差,过薄过切的部位(铸造冠的合面、边缘过薄,卡环臂的末端过细),往往会铸造不全。 预防措施: (1)熔模具有一定厚度。 (2)增加包埋料的透气性。 (3)过薄部位加厚,或设排气孔。
二、铸件收缩 铸造收缩是铸件产生应力、变形、缩孔、缩松、热裂和冷裂等许多缺陷的基本原因。 解决铸造收缩的方法有: 1、采用分段铸造 2、利用模型材料的凝固膨胀 3、利用包埋料的膨胀 4、采用无铸圈铸型
三、粘砂 1、产生粘砂的原因 (1)化学性粘砂 (2)热力性粘砂 (3)合金过熔、铸道安插不合理、铸道压力过大 2、预防措施 (1)切勿高温过熔,防止合金氧化、合理安插铸道 (2)提高包埋材料的耐火度和化学纯度,控制好调拌稠度。 (3)铸圈内各铸件之间不要相隔太近,尽量分离开,以免影响铸造后的热量散发。
四、表面粗糙 铸件表面有很多微小突起、凹陷、毛刺、麻点等现象成为表面粗糙 (一)原因 1、熔模的问题 2、包埋的问题: 3、烘烤焙烧问题 4、熔铸的问题 5、研磨问题 (二)预防措施 1.防止粘砂,消除粘砂因素 2.提高熔模的表面光洁度 3.包埋前对熔模进行有效的脱脂处理 4.控制好内层包埋料的调拌稠度 5.采用硅酸乙酯水解液加石英粉作内层包埋,氨熏时间持续20―30分钟 6.控制铸型的焙烧温度和熔金温度,烘烤的时间要达到要求 7.选择粗糙度和耐火度适当的包埋材料 8. 研磨是不同的部位选用不同的磨具,采取适当的研磨速度和压力 9. 在合金块熔化崩塌达到熔铸时机要求的一瞬间进行铸造,使熔金的温度尽可能低
六.金属瘤 由于包埋料调拌食混入空气或包埋方法不当,在熔模的凹陷处附着气泡,包埋料结固后,气泡形成圆形的空穴,熔铸时液体合金流入空穴中,在铸件表面形成金属瘤 预防措施: • 仔细对熔模进行脱脂 • 调拌包埋料一定要注意排除气泡,包埋料最好采用真空搅拌机调拌 • 包埋时先用小毛笔在熔模表面均匀地涂布一层包埋料,排除气泡,然后再用插入法或灌入法完成包埋 • 在真空状态下包埋,或铸圈灌满后,立即抽真空,去除包埋料中的气体
七.缩孔 (一)原因 1.收缩成孔 2.热中心 (二)预防措施 1.体积大的铸件,可在铸道柱上距离熔模1.5―2mm处设置储金球,储金球的直径大于熔模的最大厚度。 2.对不需设储金球的熔模可适当加大铸道的直径 3.将熔模置于铸圈内靠近顶端的2/5区内 4.对较大或结构较复杂的熔模,在熔模靠近按插铸道处,可安放排气孔,以散发热量,降低该处的温度。 5.提高铸造压力,延长加压时间 6.尽量采用真空充气加压铸造法,可避免缩孔现象
七、缩松 (一)原因 由于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存在着液固区,树枝状结晶在其中不断形成,而未凝固的液体合金受到树枝状结晶的阻碍,不能充分补缩正在凝固的区域,这样就容易产生缩松 (二)预防措施 1、设法使铸件顺序凝固 凝固从远离铸道柱的一端→(铸道柱方向) 铸道柱 2、采取预防产生缩孔的相同措施
八.缩陷 当铸件凝固缓慢,铸造压力持续时间短(铸造压力持续时间短于金属凝固时间)时,一度充满型腔的液体合金向铸道回流,原铸型腔被金属液排出的气体又进入铸型腔内,使尚未凝固的铸件受压,待其凝固后,在表面产生凹陷,铸件的边缘和线角处固液体合金的表面张力而变圆钝。 措施: 1、延长加压时间 2、改善包埋料的透气性,在熔模的边缘安放排气孔
九、砂眼 由于砂粒在铸件表面或内部造成的孔穴成为砂眼 防治措施: 1、避免产生内尖角 2、掌握好包埋料的使用方法和配方,提高铸型的强度和韧性 3、使用规范的铸圈底座,保证铸造的质量,防止砂粒暴露而进入铸型腔 4、铸型在烘烤焙烤过程中,保证外界砂粒落入铸型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