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新课程:实践与反思

新课程:实践与反思. 教育部课程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com. 新课程:十年之旅 第一阶段: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 ( 1996-1998 年) 第二阶段:课程文件的研制、出台与实验准备 阶段( 1999-2001 年 7 月) 第三阶段:义务教育课程实验与高中新课程方 案形成阶段( 2001 年 7 月 — 2004 年) 第四阶段:义务教育课程反思、全面推广与高中 新课程实验阶段( 2004 年 —— 至今). 义务教育新课程

Download Presentation

新课程:实践与反思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课程:实践与反思 教育部课程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com

  2. 新课程:十年之旅 • 第一阶段: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 (1996-1998年) • 第二阶段:课程文件的研制、出台与实验准备 阶段(1999-2001年7月) • 第三阶段:义务教育课程实验与高中新课程方 案形成阶段(2001年7月—2004年) • 第四阶段:义务教育课程反思、全面推广与高中 新课程实验阶段(2004年——至今)

  3. 义务教育新课程 2001年 42个实验区 0.5%-1% 2002年 570个实验区 18%-20% 2003年1642个实验区 40%-50% 2004年 2576个实验区 70%-90% 2005年 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

  4. 高中新课程实验规模 • 2004年 海南、广东、山东、宁夏四省区 • 2005年 江苏省进入实验 • 2006年 福建、浙江、安徽、天津、辽宁 等 • 五省市进入新课程,形成东部沿海省 • 份全线进入新课程态势 • 2008年 将全部进入新课程

  5. 在全国范围内课程改革经历了一个重 要的发展历程—— • 激动、兴奋; • 困惑、苦恼; • 论争、反思; • 理性、行动。 ? ? ?

  6. 教育发展生态图 实践能力 创造性 好奇心 兴趣爱好 自尊 自信 人生观 价值观 …… 知识 技能 解题能力 认真 勤奋 刻苦 踏实 谨慎 ……

  7. 学生发展现状反思 • 优势与问题同样突出 • 我们的优势正是西方教育所力图解决的问题 • 我们的问题也正是西方教育的优势 • 无论是优势还是问题,都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 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 我们的优势需要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继承与发扬 关键词:寻求平衡

  8. 新课程“新”在哪里? 门类? 课时? 内容? 教材?

  9. 新课程“新”在哪里? 教学方式? 学习方式? 评价方式? 管理方式?

  10. 新课程“新”在哪里? 课程文化 课堂文化 教研文化 管理文化 民主、开放、科学,平等、对话、协商

  11. 我们有理由相信: • 在这样一种集东西方优秀文化元素于一体的环境中成长的人,自尊心将得到保护,自信心会进一步增强,民主意识、责任感、合作意识、创造精神都将得到发展;孩子们的学校生活会更幸福,人格更健全,心胸更开阔。 • 越接近新课程的核心,人们越将感受到新课程带来的“心灵冲击力”。 • 一个创造力不断涌流的社会才能到来!

  12. 国家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相关数据(辽宁省 ) 实验区和非实验区之间的比较(小学)

  13. 实验区和非实验区之间的比较(中学)

  14. 新课程正在给基础教育带来本质的、积极的变化,其成效将在今后逐渐显现出来。新课程正在给基础教育带来本质的、积极的变化,其成效将在今后逐渐显现出来。 • 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了; • 积极实行启发式和参与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 ——摘自《人民日报》2005年12月29日周济部长的独家专访

  15. 希 望 2005年9月9日,温总理向全国的老师们祝贺教师节,指出提高教育质量第一件事是要贯彻启发式教育方针。 • 要实行启发式教育,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着主动性,主动地提出问题,主动地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主动去探索。 • 启发式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

  16. 2005年9月10日教师节,温总理考察乡村中小学纪实: • 温家宝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做法非常好。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人要成才,就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创造思维。这就是启发式教育。” • “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不仅要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用这种知识去解决世界上的问题。”

  17. 他又转过身来对老师说:“给孩子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这样就慢慢使学生懂得自己去钻研,自己去提高学习知识的本领。”他又转过身来对老师说:“给孩子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这样就慢慢使学生懂得自己去钻研,自己去提高学习知识的本领。” 在物理实验室,温家宝看到同学们正在学习使用电流表,就走上前去和同学们攀谈起来:“动手太重要了,同学们考试成绩都不错,但有一个缺陷就是动手能力比较差。要敢于动手,不要怕做错,自己想办法去完成,这就是培养创造能力。这比学书本知识更重要。”

  18. 2006年5月4日温家宝总理视察北师大 • 温家宝问道,目前的教学方式是不是启发式的?有学生说正在从灌输式向启发式过渡。 • 温家宝说,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育的好处在于能够培养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

  19. 6月5日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 要以系统的观点统筹小学、中学、大学直到就业等各个环节,形成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有效机制。 • 要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探索创新型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要把中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使广大青少年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20. 义务教育法(2006.6.29) 第三十四条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1. 第三十五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度,并改进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办法,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  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第三十五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度,并改进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办法,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  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2. 结 语 • 没有困惑、苦恼、甚至彷徨,说明改革还未真正起航; • 没有问题和挑战,说明改革仅仅停留在表面; • 没有争论、甚至反对声,说明改革还没有触及问题的要害; 真正意义上的改革,一定伴随制度重建,一定冲击文化传统,一定触及人的心灵。 教育上的改革不可能是“静悄悄”的,它涉及到千家万户,它深远地影响着未来。

  23. 我们所需要做的是: 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 • 有信心坚持正确的观点并付诸实践 • 有勇气摒弃错误的言论并走出误区 • 而最为重要的则是有能力辨别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24. 谢谢! ncctlj@sina.co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