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1. 三項出發點

被台灣社會遺忘 的十條經濟法則 清華大學 經濟學 系 黃春興 摘自: 2014-4-12 於 清華大學開放學堂 的演講 「 我們 的經濟怎麼會這麼悶 ? 」. 1. 三項出發點. 三月初敲定的主題, 和 318 學生抗議事件 無 直接關係 。 對一般聽眾的演講,不引用大量數據和經典。 經濟學家的職責 : 探討社會經濟的長期運作規則 。. 2. 哪些人會 感到 「 悶 」 ?. 有個人夢想 ,但需要靠金錢去實現 沒有夢想 的人 只會無聊而不會感到悶。 不是慈濟會員

monet
Download Presentation

1. 三項出發點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被台灣社會遺忘的十條經濟法則清華大學經濟學系 黃春興 摘自:2014-4-12於清華大學開放學堂的演講 「我們的經濟怎麼會這麼悶?」

  2. 1. 三項出發點 • 三月初敲定的主題,和318學生抗議事件無直接關係。 • 對一般聽眾的演講,不引用大量數據和經典。 • 經濟學家的職責:探討社會經濟的長期運作規則。

  3. 2. 哪些人會感到「悶」? • 有個人夢想,但需要靠金錢去實現 • 沒有夢想的人只會無聊而不會感到悶。 • 不是慈濟會員 • 因為他們的理想不需要靠金錢去實現。 • 沒有能力從國外賺取所得的人 • 因為他們的所得不受到台灣經濟的影響。 • 很少來自富裕家庭 • 因為他們有財力可以放懷去追尋自己的理想。

  4. 2.1 悶=無法實現的夢 • 感到悶的人是 • 現實的逐夢者:必須靠著自己的力量,又只能在台灣賺取所得去追尋夢想的人。 • 相信明天會更好:相信那是可以實現的期待。

  5. 2.2 逐夢是工業革命之後的故事 • 工業革命之前沒有逐夢者 • 那時一般人(如佃農、自耕農、工匠、小生意人等)的工作所得,幾個世紀來都維持一定。 • 所得只隨氣候或政局波動。在太平時代,各地在地市場處於均衡狀態。薪資率也是均衡薪資率。 • 沒夢的時代,個人對未來的期待只有等待年資和等待上級長官的退休。 • 工業革命打破薪資率長期的穩定均衡 • 逐夢者出現在亞當史密斯書寫《國富論》的時代,那時工業革命正在興起。

  6. 2.3 薪資與經濟的成長是近代現象 知識經濟時代 工業生產時代 畜牧農耕時代 狩獵 採集時代 經濟成長 歷史 進程 發現農業工業革命 知識經濟

  7. 2.4 經濟成長的意義 • 實質GDP以1995年美國價格計算。

  8. 3. 故事一:中國的經濟崛起 • 中國的「大躍進運動」 • 口號是「超英趕美」,其結果造成長期的社會落後和經濟衰敗。 • 鄧小平的改革開放 • 鄧小平的反省:「經濟發展是一個硬道理。」

  9. 4. 故事二:一個虛構的例子 • 假設證嚴法師和郭台銘都在光復路開素食餐廳:「慈濟店」和「鴻海店」。 • 投入一樣的資本和人力。 • 慈濟店以感恩心情在經營,不惜成本也不在意利潤。 • 鴻海店精於利潤計算和市場行銷。

  10. 4.1 一年之後… • 慈濟店剛好打平,淨利潤率為零;而鴻海店淨利潤率為20%。 • 鴻海店拿出一半的利潤改善廚房、訓練廚師,而慈濟店只能維持現狀。 • 再一年,慈濟店開始虧損,鴻海店愈做愈大。

  11. 4.2 慈濟的可能選擇 • 慈濟店若要在競爭中存活,有三種可能選擇: • 以證嚴法師的影響力,要求立法院通過特殊法案,禁止鴻海店經營素食餐廳。 • 以證嚴法師的聲望,勸服消費者以「仁心慈心」做消費選擇,拋棄「物廉價美、真材實料」的市場標準。 • 理解市場競爭,遵循市場法則去經營餐廳。

  12. 4.3 慈濟的「第四種選擇」 • 第二種選擇的效果遙遙無期,另兩種選擇不會被慈濟店接受。 • 慈濟的第四種選擇:展開募款以補貼虧損,好讓慈濟店能繼續經營下去。 • 高尚的運動仍然無法掩飾的事實:他們要求人們將辛苦賺來的金錢,在高尚的道德口號下,投資到沒有競爭效率的產業。 • 經濟學的話:完全是浪費社會稀少的資源。

  13. 5. 故事三: 韓國的崛起 • 1996年經常帳收支惡化前,依賴外資發展、過度信用擴張、發展大財團。 • 1997年十一月韓國金融危機。十二月IMF貸款570億美元,主導改革。國恥日。 • 大改革: • 韓元貶值過半,同時實施財政緊縮政策。 • 利率提高到21%,修改銀行法、關閉一些大型銀行。 • 貿易、資本賬戶的自由化。 • 限制大企業的專屬產業和禁止子公司間戶保。

  14. 5.1 台灣與韓國

  15. 6. 十條經濟法則 • 從前面的三項故事從以及經濟理論(尤其是經濟成長理論),我整理出台灣社會遺忘的十條經濟法則。

  16. 6.1 經濟法則之一(知識法則) 經濟法則獨立於個人動機。 • 台灣當前的問題根源之一: 人們不敢妄斷物理法則,卻勇於妄斷經濟法則。 • 我們關心的是法則,而不是個人的動機。 • 經濟發展不是靠政治鬥爭、學生運動、民主表決就能推動的。

  17. 6.2 經濟法則二 (利潤計算法則) 在自由市場內,追求利潤是市場的競爭法則,與商人的個人動機或個人的信仰完全無關。 • 台灣當前的問題根源之二: 社會對規則無知,刻意將追求利潤污名化。

  18. 6.3 經濟法則三 (市場競爭法則) 在自由市場下,市場競爭決定資源的配置效率,而追逐利潤決定了經濟成長。 • 台灣當前的問題根源之三: 到處都可見批判市場競爭的言論,經濟學者也 很少敢出面捍衛利潤。

  19. 6.4 經濟法則四 (價格機制法則) 政府干擾市場相對價格(包括利率),只會妨害經濟的正常運作。 • 台灣當前的問題根源之四: 媒體動則要求政府去干預商品的市場價格。

  20. 6.5 經濟法則五(自然淘汰法則) 「大到不能倒」阻礙了新企業的發展。 • 台灣當前的問題根源之五: 企業一旦喪失競爭力,必然瀕臨失敗,政府就必須讓其自然淘汰,讓其剩下之資源轉移到比較具競爭的企業和產業。

  21. 6.6 經濟法則六(技術決定薪資法則) 新的生產技術將會提高勞動者的邊際產出。 • 亞當史密斯的故事:工業化之前每個人每天生產不到十根針,現在提高到一百根,而且還在繼續提高。 • 台灣當前的問題根源之六: 社會過於強調勞動參與,而非生產技術的提升。競選時,政客們喜歡把農業生產凌駕於科技生產之上。

  22. 6.7 經濟法則七(技術依靠資本法則) 新生產技術仰賴新資本設備的投資。 • 亦即:資本勞動比(如,師生比) • 工業革命之前,社會上的大部分資本都被投資到土地和珠寶上去,無法帶來新的生產技術。 • 台灣當前的問題根源之七: 增加資本投資必然提高資本報酬占GDP的份額,而這常是電視名嘴和主播攻擊的對象。

  23. 6.8 經濟法則八(市場規模法則) 不斷增加的產出需要不斷擴大的市場來支持。 • 市場規模限制產出規模,進而限制投資機會。 • 初期是新地理位置之市場的出現,如非洲市場或中國大陸市場。 • 台灣當前的問題根源之八: 雖然創業家努力再開拓市場,但國內卻瀰漫著本土化的自滿或退怯的氛圍。

  24. 6.9 經濟法則九(商品創新法則) 在擴大地理市場之後,接著就是不斷出現的新商品的市場。 • 新商品是在原地理位置之新市場。 • 地理位置之新市場的擴張速度不如產出之成長速度。 • 台灣當前的問題根源之九: 新商品應該來自于異質資本的重新組合,然而,台灣的新商品大都是在製程或原物料上略加改變。

  25. 6.10 經濟法則十(薪資結構調整法則) 資本報酬的累積將降地資本的使用價格,進而改變勞工的薪資結構。 • 新投資的資本財將取代非技術勞工,卻需要新的技術勞工。 • 非技術勞工的薪資下降而技術勞工的薪資上升。 • 台灣當前的問題根源之十: 社會不斷出現要求以政治力量去縮短這兩種勞工的薪資。。

  26. 我的電子郵件信箱: • cshwang@mx.nthu.edu.tw • 我的網頁: • http://mx.nthu.edu.tw/~cshwang/ 謝謝!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