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415 Views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目 录. 绪论 第一章 汉代辞赋 第二章 司马迁与《史记》 第三章 汉乐府与汉代文人五言诗. 绪 论. 汉代文学分期 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汉代文学与汉代文化. 一、汉代文学的分期. 汉高祖至汉景帝 汉代文学的初创期 汉武帝至汉宣帝 汉代文学的全盛期 汉元帝至东汉和帝 汉代文学的中兴期 东汉安帝至灵帝 汉代文学的转变期. 1、汉代文学的初创期. 多种文体基本上沿袭战国文学的余绪,同时又有新的因素萌生。 政论文—— 贾谊《过秦论》、晁错《论贵粟书》为代表
E N D
目 录 • 绪论 • 第一章 汉代辞赋 • 第二章 司马迁与《史记》 • 第三章 汉乐府与汉代文人五言诗
绪 论 • 汉代文学分期 • 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 汉代文学与汉代文化
一、汉代文学的分期 • 汉高祖至汉景帝 汉代文学的初创期 • 汉武帝至汉宣帝 汉代文学的全盛期 • 汉元帝至东汉和帝 汉代文学的中兴期 • 东汉安帝至灵帝 汉代文学的转变期
1、汉代文学的初创期 • 多种文体基本上沿袭战国文学的余绪,同时又有新的因素萌生。 • 政论文—— 贾谊《过秦论》、晁错《论贵粟书》为代表 • 辞赋——贾谊《鵩鸟赋》、《吊屈原赋》,枚乘《七发》。 • 楚歌——高祖唐山夫人《安世房中歌》十七章
2、汉代文学的全盛期 • 文学成就体现在辞赋、历史散文和乐府诗歌上。 • 辞赋——新体赋定型和成熟,出现了以司马相如为首的一大批辞赋作家。 • 历史散文——司马迁的《史记》标志着中国史传文学发展到高峰。 • 政论文——本经立义,风格深广宏富,醇厚典重。 • 诗歌——乐府强化,大量民歌被采集,《铙歌十八曲》。
3、汉代文学中兴期 • 辞赋——相继涌现出扬雄、班固等著名辞赋作家,辞赋创作掀起第二次高潮。 • 历史散文——班固《汉书》成为继《史记》之后又一部重要的传记文学作品。 • 政论文——王充《论衡》以“疾虚妄”的批判精神,反对谶纬,表现出实事求是的精神。
4、汉代文学的转变期 • 辞赋——张衡集中体现了文学的转变,他的《二京赋》是汉代大赋的绝响,他的《归田赋》又是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祢衡的《鹦鹉赋》批判精神更强。 • 五言古诗进入成熟阶段 •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历史散文——产生了赵晔的《吴越春秋》、袁康的《越绝书》等历史散文,在记录基本史实之外,还虚构了一些荒诞离奇的古诗,采用了不少神话和民间传说,文学意味比较浓厚,对后代传奇小说有一定影响。历史散文——产生了赵晔的《吴越春秋》、袁康的《越绝书》等历史散文,在记录基本史实之外,还虚构了一些荒诞离奇的古诗,采用了不少神话和民间传说,文学意味比较浓厚,对后代传奇小说有一定影响。 • 政论散文——主要是社会、政治批判的文章。代表作家作品有:王符《潜夫论》、崔寔《政论》、仲长统《昌言》等,切实深刻,情感激切。
二、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 汉代文学追求广大的容量,恢宏的气势,崇尚巨丽之美,体现出对大一统帝国辉煌业绩的充分肯定。 • 汉代文学作品中贯穿着一种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保持着激扬高昂的格调。
汉代文学经历了由批判——赞颂——批判的发展道路。汉代文学经历了由批判——赞颂——批判的发展道路。 1、批判秦朝的暴政,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对历史进行高屋建瓴的反思,是汉初文学的主要内容。 2、从武帝开始,文学转入对现实的关注,歌功颂德,润色鸿业成为西汉盛世文学的主要使命。 3、从东汉开始,文学界的批判浪潮再次涌动,批判精神日益强烈。
汉代文人的地位也经历了独立——依附——独立的演变过程。汉代文人的地位也经历了独立——依附——独立的演变过程。 1、汉初文人行走于藩国之间,具有独立的人格,兼有文人和纵横家的品性。 2、从武帝开始,朝廷对文人以倡畜之,这些依附于天子、外戚的作家大都是文学侍从。 3、西汉末到东汉后期文人们自觉不自觉的摆脱侍从文人的境地,努力按照自己的理想从事创作。
三、汉代文学与汉代文化 • 汉代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疆域广大,赋予了士人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情怀,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使汉代士人具有了宏大的视野,眼界之大、信心之大、气魄之大都达到了前所未有。
在文化思想和人才使用方面,实行兼容并蓄的政策,彬彬大盛,形成了汉代作家群体。在文化思想和人才使用方面,实行兼容并蓄的政策,彬彬大盛,形成了汉代作家群体。 1、汉代官学、私学都以讲授儒家经典为主,师生在解读经典中提高了自身的修养。 2、汉代采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提供了机遇。
3、汉代诸侯王、天子和外戚对文人的找纳任用,对士人具有很强的号召力。3、汉代诸侯王、天子和外戚对文人的找纳任用,对士人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4、两汉文化机构的设立,为稳定已经形成的汉代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5、汉代时断时续的游宦风气,也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注入活力。
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1、作家群体中的经师儒士 2、铺张扬厉的文风和繁琐的解经习气 3、文学的重模拟和经学的固守师法 4、文学和经学的从繁到简 5、经学对文学思潮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