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最早接触和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的中国人是谁?

最早接触和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的中国人是谁?. 第一次把马克思介绍给国人的人是 梁启超 。梁启超的 《 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 》 提到马克思说: “ 麦喀士 ( 马克思 ) ,日尔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 ” 又说: “ 今之德国,有最占势力之二大思想,一曰麦喀士之社会主义,二曰尼志埃 ( 尼采 ) 之个人主义。麦喀士谓:今日社会之弊,在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伏。 ”. 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学说的中国人是谁?.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 、 党的幼年时期,李大钊提出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 资料链接:李大钊为中国引来天火.

Download Presentation

最早接触和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的中国人是谁?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最早接触和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的中国人是谁?最早接触和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的中国人是谁? • 第一次把马克思介绍给国人的人是梁启超。梁启超的《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提到马克思说:“麦喀士(马克思),日尔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又说:“今之德国,有最占势力之二大思想,一曰麦喀士之社会主义,二曰尼志埃(尼采)之个人主义。麦喀士谓:今日社会之弊,在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伏。”

  2. 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学说的中国人是谁?

  3.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 1、党的幼年时期,李大钊提出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 资料链接:李大钊为中国引来天火

  4. 李大钊,河北人。少年时期有忧国忧民之心。在日本三年,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从1918年起在思想上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自发举行爱国游行,李大钊演讲鼓动并奔走营救被捕者。翌年初他与陈独秀商讨了建党事宜。同年春,陈独秀来信询问党名是否称"社会党",李大钊回信一锤定音:"叫共产党!" • 1927年4月6日晨,北京军警被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外国守军放入,突袭苏联大使馆,捕去李大钊等人。在狱中李大钊身受剥指甲等酷刑,仍坚不吐实。面对各界谴责及社会名流呼号营救,奉系军阀竟于4月28日使用新从西欧进口的绞刑机杀害被捕的二十人,对李大钊特别使用"三绞处决"法以延长痛苦。绞杀整整进行了40分钟。时年李大钊38岁。   李大钊是遗腹子,三岁丧母,既无兄弟,也无姐妹。这位著名的共产党人临刑前留下一张照片:宽阔的额头很干净,浓黑的双眉下神情若然,方形的脸上一片平和,只是,在他那满是皱褶的灰布棉袍下,挂着又黑又粗的铁链……

  5. 2、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2、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

  6. 毛泽东为什么要提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视频资料链接 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

  7. 3、延安整风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共识。3、延安整风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共识。 • 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8. 刘少奇同志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的领导人。“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制造伪证,罗织罪名,残酷迫害刘少奇同志。1969年10月17日,重病中的刘少奇同志被秘密送到开封“监护”,在开封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27天,1969年11月12日凌晨6时45分蒙冤致死,造成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然而,正如刘少奇同志在处境最艰险时所说“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刘少奇同志,他为中国人民建立的功勋将永远铭刻在人民的心中。刘少奇同志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的领导人。“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制造伪证,罗织罪名,残酷迫害刘少奇同志。1969年10月17日,重病中的刘少奇同志被秘密送到开封“监护”,在开封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27天,1969年11月12日凌晨6时45分蒙冤致死,造成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然而,正如刘少奇同志在处境最艰险时所说“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刘少奇同志,他为中国人民建立的功勋将永远铭刻在人民的心中。

  9.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的基本原理更近一步地同中国实践,同中国历史,同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10.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11. 中国革命和建 设的过程中 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以来 党的十三届四 中全会以来 党的十六大 以来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12. 科学发展观

  13. 问题提要 •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是什么?

  14. 一、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重要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 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发展的重大战略。 核心概念

  15.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观是在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外国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16. 从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100年时间,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提出的根本依据 •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什么呢?

  17.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 一方面,建国以来,我国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

  18. 我国GDP连年上台阶 综合国力越来越强

  19. 2008年中国GDP增长9% • 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00670亿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估计,2008年世界经济增速为3.7%,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1.4%,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6.6%。中国9%的增长率,依然是一枝独秀。 你预测2009年的中国的经济增长目标?

  20. 中国航天成就引人关注 •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于2008年10月28日取得圆满成功,中国人的足迹第一次印在了茫茫太空。 刘伯明 翟志刚 景海鹏

  21. 资料链接:有哪些国家太空人在太空行走过? • 1965年3月18日,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完成了人类太空史上的壮举——太空行走,成为太空行走第一人。当年3月18日,他穿上白色宇航服,首次太空“出舱”,飘出飞船5.3米,这也是安全索的最大长度。他落在飞船的顶部,在那里停了几分钟,最后将自己拉回到飞船入口。此时他发现,宇航服像气球一样膨胀了起来,他无法钻进舱门。无奈之下,他只好打开阀门,放出宇航服中的空气,将压力降低了一些,才成功地返回舱内。 • 美国首次出舱在苏联后面。这次飞行任务由宇航员怀特和麦克迪维特承担,由于飞船上的计算机失灵,原定飞行121圈的任务没有完成,只飞行62圈,于1965年6月7日返回地面。

  22. 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撞月 • 减速、下落、撞击……北京时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   在撞击过程中,嫦娥一号卫星携带的CCD相机传回实时图像,图像清晰。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至此,在经历了长达494天的飞行后,静谧、遥远的月球土地终于成为这位中国首个“月球使者”的生命最后归宿。而随着此次“受控撞月”的准确实施,中国探月一期工程也宣布完美落幕。

  23. 奥运会中国一共获得100枚奖牌,其中有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金牌是居金牌榜首位,奖牌数比美国少了10枚,位例第二

  2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 另一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很多方面都还很落后,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25. 2008年底世界综合国力排名 • 所谓综合国力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人力等六个主要内容。从这些定义来看,似乎有关分析是一种静态分析,并未包括互相作用和影响力在内,这样一来,资本流动所导致的国力变化,就难以体现,如果按照动态方式来看,中国的综合国力大约只相当于美国的八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的样子。 1美国 2日本 3德国 4中国 5俄罗斯 6英国 7法国 8加拿大 9印度

  26.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不仅相对于国民经济中其他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而且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来说是相当低的,中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与国外相差10-20年,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份额仅为39%,而欧洲一些国家都在70%以上,美国高达80%。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60%左右,而中国仅30%-40%。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不仅相对于国民经济中其他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而且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来说是相当低的,中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与国外相差10-20年,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份额仅为39%,而欧洲一些国家都在70%以上,美国高达80%。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60%左右,而中国仅30%-40%。 •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7.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提出的现实基础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提出的现实基础

  28. 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掣肘我国经济发展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掣肘我国经济发展 • 目前,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我国仍主要靠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土地占用和优惠政策赢得竞争优势,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低端位置。

  29. 缺乏雄厚的持续创新力 国产手机命悬一线 • 2007年3月3日,波导公告称,将持有的股权出售给合资方,价格为1.59亿元。同样陷入亏损境地的还有夏新、联想手机这些老牌国产手机厂商。夏新电子日前公告称,拟出售上海夏新科研大楼,总价约为1.04亿元人民币。而TCL通讯07年第四季财报出现的亏损数额高达近1000万元。在国产手机状况不佳的形势下,跨国公司诺基亚则高唱凯歌。日前,诺基亚宣布2007年全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达到了创纪录的64亿欧元,增幅近20%,出货量也创下7070万台的新高。跟国外手机品牌相比,国产手机先天不足且创新能力不强。国产手机并非没有创新意识,而是缺乏雄厚的持续创新能力。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手机企业更关注短期市场利益,更多的创新体现在机型外观上的改造,在技术创新上没有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比如,诺基亚、三星等手机巨头除了在软件系统方面提升易用性和智能性,还针对不同的人群和定位,推出针对老年人的低端易用手机、针对年轻人的音乐手机以及女士手机等产品。另外,iPhone的异军突起也给了国产手机一个警钟,只有踏踏实实做好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0. 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收入分配差距大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收入分配差距大

  31. 2008年城乡收入差距破万元 • 农业部提供给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的最新材料称,今年农民增收难度进一步增大,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3.33:1扩大为3.36:1绝对差距首次超过1万元。

  32. 2007年中国社会蓝皮书: 贫富差距扩大至18倍 • 社会蓝皮书的主编李培林教授在发布会上说,收入差距的扩大已表明,中国收入最高的20%人口与最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差距约18倍,且差距仍在向纵深发展。 • 亚洲开发银行(ADB)的研究发现,中国贫富差距增加的幅度超过了除尼泊尔外的所有亚洲国家。中国贫富差距“亚洲第二” 。

  33.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提出的重要借鉴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提出的重要借鉴

  34. 三、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过程 • 1、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 2、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 3、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 4、2006年3月,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 5、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方法。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35. 四、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6.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 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37. 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根本途径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过一项统计:经济发达国家文盲率为2.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8324美元;发展中国家文盲率为38.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656美元;最不发达国家文盲率为67.6%,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95美元。由此可见,文化程度是和生产力发展程度紧密相联的。就我国情况来说,尽管现在的劳动者素质同旧中国相比有很大提高,但是就整体而言,还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同时我们决不能忘记,我国的文盲数量已超过一亿四千万,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人口多,文盲多,这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

  38. 13亿人口大国仅3万高层次人才

  39.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40. 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看待人口问题 • 我国第13亿个小公民于2005年1月6日零时2分诞生于北京妇产医院,至此,中国人口已达13亿。

  41.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2004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是129988万人,据此推算,2004年全国平均每天净增人口为2.08万人,因此,到2005年1月6日,中国人口(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达到13亿。 • 13亿人口日到来了,那么这个日子过后,我国会否出现一个人口减缓的趋势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口研究所的段成荣教授表示,这种情况短期内不会出现。他说:“我国本身的基数比较大,而且过去很多年一直保持比较高速的增长,尽管这种增长速度本身在下降,但人口增长有一个惯性。就像你踩了刹车,汽车不会马上停一样。根据很多研究机构的预测,我国人口在未来的20到30年的时间里,还会继续保持增长。”根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估测: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最合适的人口数量为7亿左右。

  42. 中国面临的十二个人口问题 ●人口总量压力巨大,今后20年内每年仍要净增800万-1000万人口。 ●中国现有残疾人口约6000万,每年出生人口中大约5%有出生缺陷。 ●中国大陆文盲人口为8507万人,文盲率为6.72%。 ●中国有艾滋病病毒携带者84万人,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逐渐演变为新的人口问题,严重威胁人口安全。 ●中国男婴和女婴出生比例为117比100,远远高于国际正常水平105比100。 ●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7%,人口老龄化开始加速。 ●人口城市化速度缓慢,比世界平均水平低大约10个百分点,但农村却有1亿多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和农村间流动。 ●94%的人口聚居在占全国总面积43%的东南部。 ●全国乡村人口约占61%,绝大多数人仍然生活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城市化水平低。 ●欠发达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住院分娩率与沿海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 ●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不得不应对的新问题。 ●独生子女的伤残死亡问题需要妥善处理。这部分人群全国有30多万。

  43.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4. 远看这是一座藤蔓缠绕的假山,近看是岩石、水幕、钟乳石组成的“水晶宫”,这其实是座号称造价“500万元”的豪华公厕。远看这是一座藤蔓缠绕的假山,近看是岩石、水幕、钟乳石组成的“水晶宫”,这其实是座号称造价“500万元”的豪华公厕。 “轻松坊”是女厕所。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