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探討 九二一地震與 教育園區參觀

探討 九二一地震與 教育園區參觀. 課程:台灣地理環境與自然災害 指導老師:范姚燻. 組別 _ 班級:第六組 _ 進資三 A 報告人:張嘉偉、陳文輝 文字編輯:李東翰、陳文輝 PPT 格式製作:張嘉偉 照片資料與錄影:黃振倫. 九二一地震教學園區由來.

mizell
Download Presentation

探討 九二一地震與 教育園區參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探討九二一地震與教育園區參觀 課程:台灣地理環境與自然災害 指導老師:范姚燻 組別_班級:第六組_進資三A 報告人:張嘉偉、陳文輝 文字編輯:李東翰、陳文輝 PPT格式製作:張嘉偉 照片資料與錄影:黃振倫

  2. 九二一地震教學園區由來 • 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台灣發生規模7.3的大地震,造成中部地區大規模,總共2413人喪生,10002人受傷,失蹤39人,房屋毀損51000棟,財物損失達3000億台幣。地震發生後台中縣霧峰鄉光復國中校區,因為車籠埔斷層的通過,東半部操場2.6公尺的隆起,校舍多棟損毀,震後地貌與建築物現狀之特性深具代表性,經教育部擇定為921地震教育園區的建園地點。希望藉由此一原址的保存和921地震相關文物的收藏和研究,並透過歷史與人文、地球科學與防震科技三個面向來經營展示和教育推廣活動,提供台灣社會大眾一個獨特的機會,去認識地震的原因,瞭解地震和人類生活的關係,體會防震的重要性,並且作為921地震紀念與教育的場所。

  3. 九二一地震教學園區成立的過程 時間軸 事件 • 凌晨1點47分,台灣發生規模7.3的大地震。 • 教育部研議地震博物館址評估標準及進行實地勘查事宜。 • 教育部舉辦光復新村社區協調座談會,達成設立地震博物館共識。 • 教育部擇定台中縣霧峰鄉光復國中校區為地震博物館基地。 • 教育部率領社區居民代表和學者專家前往日本考察相關震災重建機構,並參觀北淡町野島斷層保存館。團員強烈感受災後社區營造的重要性,社區代表也一致認為光復國中地貌隆起景觀,比野島斷層更值得保存。 • 1999.09.21 • 1999.12.01 • 2000.04.17 • 2000.07.07 • 2000.09.11

  4. 九二一地震教學園區成立的過程 時間軸 事件 • TVBS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和教育部舉辦簽約儀式,正式認養地震博物館籌設計畫和第一期工程。 • TVBS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正式和以國立台南藝術學院為主的規劃團隊簽訂委託合約,進行地震博物館整體規劃工作。 • 教育部正式決議將保存之光復國中基地,定名為「921地震教育園區 • 行政院九二一地震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教育部和TBVS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三方簽署921地震教育園區工作協調備忘錄,共同推動921地震教育園區籌設工作。」。 • 2000.11.29 • 2000.12.01 • 2001.02.13 • 2001.03.10

  5. 九二一地震教學園區成立的過程 時間軸 事件 • TBVS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委託境群國際規劃設計顧問公司進行921地震教育園區對外道路及其相關設施可行性研究案。 • 地震教育園區斷層保存館建設設計評選結果揭曉,由大涵設計邱文傑先生和莊學能建築師事務所獲選。斷層保存館展示設計由TBVS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委託御匠設計陳銘達先生擔任。 • TBVS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委託御匠設計公司設計製作地震園區影像館,在921地震二週年紀念時完成。 • 2001.04.01 • 2001.05.02 • 2001.09.21

  6. 九二一地震教學園區成立的過程 時間軸 事件 • 法鼓山社會服務慈善基金會將呂理煌、薛寶霞設計之雕塑「問」捐贈給地震教育園區。 • 教育部正式決定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接辦地震教育園區規畫事宜,並負責完成後的營運。 • 地震教育園區斷層保存館由港洲營造標得承造。 • 台中縣政府辦理地震教育園區聯外道路與停車場由世合工程顧問公司標得。 • 2001.09.21 • 2002.01.28 • 2003.02.18 • 2003.04.09

  7. 九二一地震教學園區成立的過程 時間軸 事件 • 地震教育園區第二期建築與展示設計評選由大涵設計邱文傑先生和莊學能建築師事務所獲選。 • 台中縣政府辦理地震教育園區連外道路與停車場由鐵山營造標得承造。 • 地震教育園區影像館更新案設計製作評選由創影公司獲選擔任。 • 地震教育園區斷層保存館展示製作評選由雅璽公司獲選擔任。 • 地震教育園區斷層保存館新建及影像館更新完成。 • 2003.05.09 • 2003.11.04 • 2004.03.01 • 2004.03.22 • 2004.09.21

  8. 九二一地震教學園區(內部) 進入到地震教學園區之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顆會旋轉的地球。整個地球是由許多大小不一的板塊組合而成。 紅點的地方就是火山,通常位於板塊的交接處最容易看見。

  9. 九二一地震教學園區(內部) 再來是一顆地球剖面圖。中間一團黃色的是地核;地核沿著海溝向上噴發岩漿,就形成所謂的洋脊。

  10. 九二一地震教學園區(內部) 中間紅色線的地方就是洋脊;兩邊的黑色線段,就是洋槽,也就是我們所謂板塊的隱沒帶

  11. 九二一地震教學園區(直擊) 實際看到了車籠埔斷層的真面目,地震抬升的威力竟是如此的驚人!比人還要高阿!! (汗~)

  12. 人工埋積土 砂層 砂礫層

  13. 車籠埔斷層對照表 人工埋積土 砂層 砂礫層 錦水頁岩

  14. 車籠埔斷層在哪裡? • 看完了上面的斷層結構後,我們可以發現中間有一條後約34公分的砂層縱向而過。然而那砂層原始堆積是呈現水平的,現在卻變成S行彎曲,那彎曲之處就是車籠埔斷層的所在位置,斷層將右邊(東)的砂層往上推移了近2公尺高,不過這還不是最高的;位於台中的石岡壩附近,地表被抬高了9.8公尺,可見斷層的威力有多驚人。 • 在進一步延伸,車籠埔斷層以前有活動過嗎?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可以看到圖中最底層的錦水頁岩,和上方的砂層距離1.22公尺;依地質學的岩層連續原理S行砂層左邊向下挖1.22公尺的話,應該也能找到錦水頁岩。可是卻沒有找到,可見在921地震之前,車籠埔段從就有活動過的跡象。

  15. 板塊運動與地震

  16. 地殼分裂為巨大獨立的岩石塊,即稱為『板塊』,目前全世界的板塊可區分為七大板塊以及獨立的十幾個小板塊。地殼分裂為巨大獨立的岩石塊,即稱為『板塊』,目前全世界的板塊可區分為七大板塊以及獨立的十幾個小板塊。 隱沒帶 板塊移動方向 中洋脊和斷裂帶 火山 錯動帶 地震帶 -----尚未確認的板塊邊界

  17. 板塊會移動 『板塊』是什麼??

  18. 斷層的種類

  19. 地球如何傳送震波? 921地震的震波散出之後,迅速往全世界擴散,幾乎全球的地震儀都記錄到了,而且地震學家很快地知道是台灣所發出的震源。 可見,地震的震波一傳出,便往四面八方擴散傳遞,而隨著岩層的性質、深度的不同,有著不同的傳遞速度,平均來說,大約是每秒傳送五公里遠。 因地殼、地函、內核都是固體,外核則是流體,震波穿越期間,會因物質密度的不同產生折射,以不同的路徑傳遞地球上各個地點,而地球學家便依據這個特性,反推回去,來推算出震波的來源。

  20. 九二一地震教學園區(戶外) 傾斜的理科教室,目前只能用人工支架去支撐他!

  21. 九二一地震教學園區(戶外) 裸露的柱子,填充餘光金內的水泥因石塊過大,造曾密度不均勻!!

  22. 九二一地震教學園區(戶外) 天橋上看倒塌的一整排教室。

  23. 九二一地震教學園區(戶外) 原本的廁所,現在看來怵目驚心。

  24. 九二一地震教學園區(戶外) 學校正面只剩穿堂還算比較完整。

  25. 九二一地震教學園區(總論) • 地震園區裡面保存了距今13年前的台灣人共同的瘡疤,無論是地貌或是建築物,都值得我們去省思! • 13年後我們從中記取教訓,並致力於研究地震。雖然我們失去了許多生命才換來了今日的研究。但總比甚麼都不做還來的好。 • 總結而言, 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這裡資料算是相當豐富,很值得專程來走一趟參觀。

  26. 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