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0

慢病综合防治形势分析及其对策

慢病综合防治形势分析及其对策. 山东省疾病控制中心 2010 年 10 月 29 日. 主要内容. 1- 慢病的定义及其特点 2- 慢病流行趋势 3- 慢病防治国际经验和防控行动 4- 中国慢病防控行动 5- 山东省慢病防治对策 6- 下一步工作重点 结束语. 1- 慢病的定义及其特点. 饥荒与 瘟疫期. 传染病下降期. 退行性与 人为疾病期. 延迟退行 性疾病期. 肥胖和体力活动减少期. 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与疾病斗争的历史. 疾病模式进入第五期. 5. 4. 3. 2. 1.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定义.

misu
Download Presentation

慢病综合防治形势分析及其对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慢病综合防治形势分析及其对策 山东省疾病控制中心 2010年10月29日

  2. 主要内容 • 1-慢病的定义及其特点 • 2-慢病流行趋势 • 3-慢病防治国际经验和防控行动 • 4-中国慢病防控行动 • 5-山东省慢病防治对策 • 6-下一步工作重点 • 结束语

  3. 1-慢病的定义及其特点

  4. 饥荒与 瘟疫期 传染病下降期 退行性与 人为疾病期 延迟退行 性疾病期 肥胖和体力活动减少期 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与疾病斗争的历史 疾病模式进入第五期 5 4 3 2 1

  5.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定义 • WHO确定的慢病名称为:Non-communicable Diseases(NCD)/生活习惯病(日语) • 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糖尿病为代表的一组疾病,是相对于传染病和急性疾病而提出的一组疾病总称。 • 一般由不良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造成,并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的改善而得到控制。 • 伤害虽然不属于慢病,但同慢病相似,其发生一般与生活行为相关,防治措施也与慢病防治存在诸多共同之处,可以作为广义上的慢病范畴来认识。

  6. 慢病的特点 • 发病隐匿,潜伏期长 • 慢病是致病因子长期作用,器官损伤逐步积累而成,多发于老人,但真正致病始于早期。 • 多因素致病,一果多因,生活方式是主要病因 • 一体多病,一因多果,相互关联,共同依存,“骨牌效应” • 一种致病因素可以与多种疾病相关; • 一种疾病往往会造成另一种疾病的发生 • 病程长,健康损害和社会负担严重 • 患病人数增长幅度加快,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7. 遗传 生活方式 慢病的发生 社会、环境 慢性病的决定因素 “基因给枪上膛,是生活方式扣动了扳机” 生活方式决定基因表达 社会环境决定生活方式

  8.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共同危险因素 1.包括心脏病,中风和高血压 2.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

  9. 不可改变因素 • 年龄 • 性别 • 遗传因素 中间危险因素 • 结局 • 心血管疾病 • 卒中 • 周围血管病变 • 癌症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 行为危险因素 • 吸烟 • 饮酒 • 不平衡膳食 • 体力活动不足 • 血压 • 血脂 • 血糖 • 肥胖 / 超重 社会 经济 文化 环境 主要慢病的危险因素———慢病危险因素水平持续上升

  10. 2-慢病流行趋势

  11. 中国人口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 *为1955年数据;**为1991年数据

  12.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13. 全国高血压患病率(%)的变化 • 1950—1970年代我国高血压患者每年增加100万 • 1980—1990年代每年增加300多万 • 1991-2002年每年增加约700万 估计我国目前有超过2亿高血压患者

  14.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的变化 • 中国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由1979年的0.67%,增加到2002年的2.60% • 估计我国现有2000万糖尿病患者,另有2000万糖耐量受损患者(糖尿病后备人群)。

  15. 慢性病在死因构成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16. 全国死因回顾性调查结果2004-2005年

  17. 339.5 350 279.59 300 250 186.39 200 153.11 10,000人次 150 113.17 100 50 5.99 7.32 0 高血压 糖尿病 结核病 脑血管病 恶性肿瘤 病毒性肝炎 缺血性心脏病 2004年全国医疗机构不同疾病出院人次数(万人次) • 资料来源:200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18. 2004年卫生部门医院出院病人常见病住院医疗费用(亿元)2004年卫生部门医院出院病人常见病住院医疗费用(亿元)

  19. 资料来源:200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2004年主要慢性病次均住院费用与居民家庭(城镇、农村)人均年收入比较 罹患常见慢性病住一次院,一般要花掉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的一半以上 罹患常见慢性病住一次院,至少要花掉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的1.5倍

  20. 心脑血管病直接医疗费用增长速度 • 从 1993 到 2003 年 的 10 年间 • 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为 9.0% • 而慢性病中最主要的心脑血 管病费用的增长速度却高达 17.3%。

  21. 山东省不同年代主要死因死亡构成及位次

  22. 山东省及全国慢病流行状况 山东省结果均高于全国水平! * Li liming etc. Chin J Epidemiol, July 2005,vol 26,No.7

  23. 3-慢病防治国际经验和防控行动

  24. 慢病防治的成功经验 • 国外发达国家慢病的疾病危害和负担早已凸显! • 综合实践经验,WHO认为: • 全面、综合的行动可以很快改善健康状况,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成功地限制了慢性病的发展 • 人群策略是预防慢性病的中心策略,但同时应与个体干预策略相结合 • 如果清除主要危险因素,可以避免80%的心脏病、中风、2型糖尿病和40%的恶性肿瘤!

  25. 芬兰的“北卡曙光” • 北欧美丽的千湖之国芬兰,经济繁荣,国民生活富足,但原来冠心病年死亡率却达 800/10 万,居世界之冠。 • 严峻的形势促使政府下了决心,请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到发病率最高的北卡地区指导冠心病社区防治。 • 10 年后的试点结果: • 男性烟民从50%下降到33%;吃黄油的人从90%下降到20%左右。北加里里男、女冠心病死亡率分别下降了24%、51%。 • 全国范围内死于冠心病下降了44%,从500/10万降低280/10万:其中 35-64岁的男性,冠心病死亡率下降了49%,即从70年代的720/10万,下降到90年代的360/10万。 • 这一出人意料的结果,被称为照亮了心血管病预防之路的“北加里里曙光”,为许多国家仿效。

  26. 芬兰的饮食习惯15-64岁人群(1978-2007) Skimmed or 1 %-milk Butter on bread Vegetables daily 来源:芬兰全国公共卫生学院 / 芬兰成人健康行为 Source: National Public Health Institute T (KL)/ Health Behaviour among the Finnish Adult Population (AVTK) % 80 80 男性 女性 60 60 40 40 20 20 0 0 92 96 98 94 84 80 86 90 88 78 82 80 82 84 86 78 88 90 92 94 98 96 2004 2006 2000 2002 2002 2006 2000 2004 面包上抹黄油 每日吃蔬菜 喝脱脂或含1%低脂牛奶

  27. 芬兰心脏病死亡率变化35-64 岁男性 per 100 000 North Karelia All Finland

  28. 缺血性心脏病调整年龄别死亡率趋势

  29. 脑卒中调整年龄别死亡率趋势

  30. 中美两国高血压防治效果比较 血压>=140/90 mmHg, 或2周内服用降压药。 美国资料为18-74岁人群,中国资料为15岁以上人群。 资料来源:JNC VI;陶寿淇等,中国高血压杂志 1995。

  31. WHO慢病预防与控制行动计划(2008年) • 提高慢病在发展工作中的优先程度,把慢病防控纳入到所有政府部门的政策中去; • 制定和加强国家非传染病防控政策和计划; • 促进采取各种干预措施,以减轻非传染病共有的主要可变危险因素:烟草使用、不健康饮食、体力活动缺乏和有害使用酒精; • 促进预防和控制非传染病的研究; • 促进非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伙伴关系; • 监测非传染病及其决定因素,评价进展; • 将慢性病预防的关口前移,以家庭和社区为平台,从控制血压、控烟、饮食和运动等干预入手,做好健康人群和具有高风险人群的宣传教育和防控工作; • 患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深深植根于社会与文化背景之中,需要政府高度重视,作为主导,动员和发挥全社会的力量,移风易俗,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 除了针对慢性病的一级预防外,还需要对重要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价值的慢性病提高发现的比例。

  32. 目标和行动 • 目标1:在全球和国家层面,提高非传染病在发展工作中的优先程度,把防控此病纳入到所有政府部门的政策中去。 • 影响其他社会部门的公共政策,更容易获得健康效益,比如贸易、税收、教育、农业、城市开发、食品和药品生产等。因此,国家当局可采取一种由所有政府部门参与的疾病防控方式; • 应对这些非传染病的社会和环境决定因素,促进卫生与公平 • 目标2:制定和加强国家非传染病防控政策和计划 • 防控非传染病的国家多部门框架 • 把非传染病纳入国家卫生发展计划 • 调整和加强卫生系统

  33. 续上 • 目标3:促进采取各种干预措施,以减轻非传染病共有的主要可变危险因素:使用烟草、不健康饮食、缺少体力活动和有害使用酒精 • 烟草控制 • 促进健康饮食 • 倡导体力活动 • 减少有害使用酒精 • 目标4:促进预防和控制非传染病的研究 • 目标5:促进非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伙伴关系 • 目标6:监测非传染病及其决定因素,评价国家、区域和全球层面的进展

  34. 2011年国际慢病防控重点活动 • 联合国成员国首脑慢病防控论坛 • 世界卫生组织部长级慢病防控工作会议

  35. 4-中国慢病防控行动

  36. “健康中国2020”:慢性病防控的重要策略 • 预期目标 • 与慢性病相关的行为危险因素:不健康饮食、静坐生活方式、吸烟和被动吸烟、酗酒下降 • 4种生物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超重检测率和控制率 • 6种主要慢性病: 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肺癌、肝癌、COPD:标化死亡率下降; • 行动计划 •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计划 • 迈向无烟中国行动计划 • 重点慢性病和老年性疾病防控行动计划

  37.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 活动定位: • 全人群健康教育和健康传播活动,辅以政策倡导和促进环境支持 • 行动发起和组织单位: •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全国爱卫会办公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8. 卫生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 确定9月1日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逐步出台支持性政策、策略及措施。 • 卫生部出台的文件: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通知》 •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总体方案(2007-2015年)》 • 《2008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方案》

  39. 行动简介 • 行动主题: • 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 • 行动口号: • 我行动,我健康,我快乐! • 第一阶段行动内容: • 健康一二一,即 “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 • 行动主题歌: • 健康一二一歌 • 行动徽标的制定 •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隆重启动

  40. 青岛市为居民免费进行血压、血糖测定 陕西省卫生厅领导慢步走 四川省干部群众 共同游走人民公园 江西省启动仪式上,精彩的群众演出 青海省参加仪式的各届代表健步绕场一周 各具特色的地方启动仪式

  41. 促进全民健康生活行动计划 • 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行为能力; • 创造长期可持续的支持性环境; • 控制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流行; • 降低与不合理膳食、身体活动不足、烟草使用等有关的慢性病的发病。 • 具体指标 • 盐摄入量:12克,10克,8克; • 参加体育锻炼:28%, 35%, 40%; • 血压测量率: 30% , 60%, 80%; • 男性吸烟率:58%,50%,40%; • 二手烟暴露率:53%,30%,20%。

  42. 促进全民健康生活行动计划工作重点 • 通过在社区、学校、工作场所等开展一系列行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身体机能和素质,促进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和控制烟草使用。 • 1)创造政策支持性环境,如推广工间操制度。 • 2)倡导多部门参与与合作,支持和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和餐饮业生产和加工有利于促进健康食品,建设部门、体育部门和学校创造有利于大众进行锻炼的安全便利条件和设施。 • 3)普及家庭烹调、健康膳食、身体活动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 4)支持、鼓励和培养人们自主监测体重、腰围、血压、血糖和血脂的意识、行为和能力,提高人群相关指标知晓率。 • 5)解决和媒体合作的问题,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 • 6)解决有待研究的技能和发展相关工具。

  43. 提出了中国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 • 政策、环境支持; • 一般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传播: 改变社会风气 • 基于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 • 基于病人的疾病管理 •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健康管理支持慢性病管理 • 监测评估

  44. 5-山东省慢病防治对策

  45. 慢病防治面临的挑战 • 认识不够 • 政府认识不够 • 社会认识不够 • 舆论宣传不够 • 政策保障缺乏 • 多部门机制 • 卫生内部协作机制 • 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责分工 • 资金缺乏 • 队伍建设不足 • 防治措施不规范 • 监测系统不完善 • 信息管理不统一 • 技术培训与推广不足

  46. 慢病综合防治指导思想 • 政府为主导 • 多部门协调为保障 • 卫生外部协调:宣传、公安、民政、体育、教育等 • 卫生内部协调:疾控、社区、医疗 • 社区综合防治为手段 • 一级预防:健康促进 • 二级预防:健康及疾病管理 • 信息系统建设为基础 • 社区健康信息管理系统 • 慢病监测信息系统 这是疾控工作的最高目标和重点!

  47. 慢病防治策略 • 渐进策略: • 关键在于“动”:项目试点、从易到难、从小到大、循序渐进; • 健康促进策略: • 政策支持:社会综合防控政策与环境支持 • 人群策略: • 明确对象: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特殊人群 • 场所策略: • 工作重点: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家庭场所、教育场所

  48. 慢病综合防治试点项目 • 卢森堡-WHO慢病控制项目 • 卫生部维持健康体重项目 • 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防治项目

  49. 试点1-卢森堡-WHO慢病控制项目 • 项目地区:中西部地区潍坊寿光市、淄博沂源县、东营广饶县、莱芜莱城区、济南商河县、德州陵县、泰安宁阳县、临沂苍山县共8个县(市) • 项目时间:2007-2010年 • 工作内容 • 人群干预 • 多部门论坛 • 低盐膳食与高血压防控论坛 • 中小学生干预 • 社区、媒体宣传 • 高血压、糖尿病建档及随访 • 监测与评价 • 脑卒中、急性心梗发病监测; • 基线调查与终期评估。

  50. 试点2-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防治 • 覆盖范围:济宁汶上县、菏泽巨野县 • 时间:2007-2020年 • 工作内容: • 死因监测 • 肿瘤发病登记 • 癌症早诊早治 • 人群干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