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332 Views
家校合作:推廣網上道德. 曾潔雯博士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 臨床心理學家 24.5.2002. 大綱. 網上道德的範圍 保障網上道德的重要 網上犯罪的原因 推廣網上道德,人人有責 推廣網上道德的挑戰和出路. 網上道德關注範圍舉例. 內容 發放或瀏覽色情、 暴力資料 發放 信息垃圾、 不負責任的言論 活動 充當“黑客” 、學製炸彈、亂印偽鈔 虐待、騷擾、網上作弊 權益 侵犯私隱權、版權、人權. 保障網上道德的重要. 資訊科技是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部份 資訊科技能載舟,亦能覆舟
E N D
家校合作:推廣網上道德 曾潔雯博士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 臨床心理學家 24.5.2002 Sandra Tsang
大綱 • 網上道德的範圍 • 保障網上道德的重要 • 網上犯罪的原因 • 推廣網上道德,人人有責 • 推廣網上道德的挑戰和出路 Sandra Tsang
網上道德關注範圍舉例 內容 發放或瀏覽色情、暴力資料 發放信息垃圾、不負責任的言論 活動 充當“黑客” 、學製炸彈、亂印偽鈔 虐待、騷擾、網上作弊 權益 侵犯私隱權、版權、人權 Sandra Tsang
保障網上道德的重要 • 資訊科技是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部份 • 資訊科技能載舟,亦能覆舟 商業網上道德的操作條件: 誠實、正直、守信、公平、尊重 • 只收集足夠的資料 • 告知顧客處理資料的方法 • 讓顧客有選擇的權利 • 一切資料,絕對保密 • 為顧客提供進入和核實資料的方法 • 為顧客提供糾正資料的方法 • 資訊科技道高一呎,魔高一丈 Sandra Tsang
教導青少年網上道德的重要 • 青少年是未來社會的主人翁 • 年青人經驗有限,最易受傷害或引誘 • 來日方長,網上罪行影響青少年最深遠 • 年青人易學易精,納入正軌後,終生受用 Sandra Tsang
網上犯罪的原因 • 遊戲 – 貪玩 • 開玩笑 • 挑戰、解決問題 • 間歇性獎勵 :心癮難熬 • 情感的發洩 • 金錢、情慾的引誘 • 心理不平衡 • 無知、沒有監管引導 Sandra Tsang
推廣網上道德 : 誰之責? • 家長 • 學校:教育署、管理階層、老師 • 社會:政府、傳媒、團體 • 年青人 人人有責! Sandra Tsang
推廣網上道德的方法 技術上 不設電腦?鎖上電腦? • 防火牆、螢幕? 態度上 • 教育、宣傳、預防、學習 • 矯正 • 立足本地,放眼世界 • 立足現在,放眼未來 Sandra Tsang
家長面對的挑戰 • 資訊科技知識有限 • 時間不足 • 資源有限 • 怕威脅親子關係: • 不能用監視的心態 • 要尊重私隱權 • 要尊重朋輩 • 自制力弱:不能抗拒翻版貨、電腦遊戲的誘惑 Sandra Tsang
家長可以怎樣做? • 學習/進修電腦課程 • 陪同上網、訂明上網時間 • 安裝過濾軟件 • 安置電腦在開放區,夜不閉門 • 追尋網上紀錄 • 以身作則 • 加強親子關係,增加自己對孩子的正面影響,不習染社會歪風 • 認識及引導孩子的朋輩,持守正道 Sandra Tsang
家長還可以怎樣做? • 個人群策群力! • 家長組 • 家長教師會 • 政策倡議者 Sandra Tsang
學校 教育署、管理階層、老師: • 追上資訊科技 • 推行網絡道德教育 • 善用互聯網知識 • 增強青少年認識網絡化、信息化在現代社會的作用和地位 • 倡導社會網絡行為的責任意識 Sandra Tsang
家校合作,培育網上道德 • 學校提供設備,家長提供技術或值勤服務,推動親子善用資訊科技 • 家校合作發展學校網頁、網上產品、網上服務,讓學生體驗創造、守業、尊重知訟識產權的重要 • 家校合作監察資訊科技濫用情況,作網上道德的捍衛者及監察者 • 支持自發性網頁分級系統,方便有效選用網上資訊 • 多舉辦及參與有意義的社會活動,發展網頁以外的視野及技能 Sandra Tsang
網上 “Do’s” • 獲得大量資訊,協助學習,擴闊視野 • 享受資訊科技的好處和樂趣 • 尊重他人的私隱權 • 小心與網上陌生人溝通 • 小心下載軟件,避免“帶菌” Sandra Tsang
網上 “Don’ts” • 不宜沉迷於電腦遊戲或資訊活動 • 不可將自己的密碼告知他人 • 不可接受別人的密碼 • 不要回答一些不明來歷、令人不安的問題 • 不要透露個人資料如住址、電話、信用卡號碼 • 不要與網上結交的人約會 • 不可在網上捉弄別人 • 不可翻印未得作者、出版社等同意的版權作品 • 不可翻印或抄襲網上的資料而當作自己的作品 • 不可偷竊網上有版權的軟件 • 不可破壞電腦 Sandra Tsang
社會 政府、傳媒、團體、 商人: • 制定法律 • 公眾教育 • 健康網站選舉 • 提倡自律 Sandra Tsang
中國《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提出“五要五不”中國《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提出“五要五不” • 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 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 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 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 •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市場報》(2001年11月24日) Sandra Tsang
年青人: 網上新一代 網中人? 受害者? 犯罪者? 主人翁? 自助、助人! 自律、團結、溝通、協調、推廣 Sandra Tsang
參考資料 • http://www.cybercrime.gov/ • http://www.americalinksup.org • http://www.chatdanger.com • http://www.childnet-int.org • http://www.childrenspartnership.org • http://www.cme.org • http://www.creativeclassroom.com.sg • http://www.cyberangels.org • http://www.info.gov.hk/ed, police, itsd • http://www.internetwatch.org.uk • http://www.safekids.com Sandra Tsang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Sandra Ts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