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573 Views
酸碱中和滴定. 刘鹏飞. 邹城市第一中学 高二化学组. 【 问题探究一 】 今有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 溶液,你能想出多少种测定其 浓度的方法?. [ 问题探究二 ] 酸和碱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H + +OH - = H 2 O. [ 练习 1] 有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0.2L ,需加入 0.1mol/L 的硫酸溶液 0.4L 恰好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酸碱中和滴定. 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 (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 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 中和滴定。. 原理: n H + = n OH -
E N D
酸碱中和滴定 刘鹏飞 邹城市第一中学 高二化学组
【问题探究一】 今有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 溶液,你能想出多少种测定其 浓度的方法?
[问题探究二] 酸和碱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H++OH-= H2O
[练习1] 有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0.2L,需加入0.1mol/L的硫酸溶液0.4L恰好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酸碱中和滴定 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 (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 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 中和滴定。 原理:nH+=nOH- c(酸)V(酸)=c(碱)V(碱)
[问题探究三] 为使酸碱中和滴定结果准确、 误差小,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nH+=nOH- c(酸)V (酸)=c(碱)V(碱)
[问题探究四] 如何准确量取两种溶液体积?
[思考] 为什么酸式滴定管与碱 式滴定管结构上不同呢?
[问题探究五] 如何准确判断酸碱恰好中和? 强酸滴定强碱或强碱滴定强酸可用 酚酞或甲基橙的变色判定反应终点
[问题探究六] 酸碱中和滴定选用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但其滴定终点的变色点并不是pH=7,这样对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有没有影响?
[练习2]25℃在20.00mL 0.1000mol/L的盐酸中, 逐滴滴入0.1000mol/L NaOH溶液20.00mL。 ⑴判断下列情况下溶液的pH。 ①滴加NaOH溶液到完全反应相差一滴(一滴溶液 的体积是0.04mL),这时溶液的pH; ②完全反应后再多加一滴NaOH溶液时的pH; (pH=4) (pH=10)
⑵ 跟完全反应所需 NaOH(20.00mL)溶液少加一滴,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c(HCl)= = = 0.0998mol/L 跟实际浓度0.1000mol/L相比,误差很小。
[结论] ⑴在滴定终点前后,溶液的pH发生突跃。 ⑵酚酞的变色点落在溶液pH的突跃范围内。 ⑶按pH突跃范围内的体积计算,结果是可 以达到足够的准确度。 酸碱中和滴定是一个非常精确的定量实验。
演示酸碱中和滴定的过程: (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 氢氧化钠) ⑴滴定管、锥形瓶用水洗干净 标准:内壁不挂水珠。 ⑵滴定管检漏,活塞灵否 ⑶装液 读数时要注意: ①滴定管要直立; ②装液或放液后,需等1-2分钟才能观察液面高度; ③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水平, ④必须准确到0.1mL,并估计到0.01mL。
⑷用滴定管移取定量待测液注入锥形瓶,滴加2-3滴指示剂,振荡混匀。⑷用滴定管移取定量待测液注入锥形瓶,滴加2-3滴指示剂,振荡混匀。 注意:不能用待测液洗涤锥形瓶。 ⑸进行滴定(左手旋塞,右手摇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⑹滴定到指示剂颜色变化,并不立即褪去,即为滴定终点 ⑺计算。HCl + NaOH = NaCl + H2O 滴定次数 待碱测溶液体积(mL) 标准酸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体积 1 2
【问题探究七】 误差原因分析(标准酸滴定未知碱) HnA + n NaOH = nNaA + nH2O 1mol nmol C酸V酸 C碱V碱 C碱=
[练习3]分析下列操作导致结果的变化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①用蒸馏水洗净的滴定管未用待测碱液润洗 ②摇动锥形瓶时有液体外溅 ③滴定前锥形瓶中有蒸馏水未干燥 ④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读数时, 视线俯视 ⑤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含气泡,滴定后 消失
①待测碱液浓度变稀,V酸用量减少 ②标准酸用量减少,即V酸用量减少 ③对标准液和待测液体积都没造成影响 ④V酸读数减少 ⑤气泡体积占有了盐酸的体积, 引起V酸变大
小结: 一种定量测定酸或碱物质的量浓度的方法---中和滴定,指示剂的变色可作为反应终点是由于在滴定终点前后,溶液的pH发生突跃。
作业: 课后整理出酸碱中和滴定具体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谢谢指导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