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429 Views
WEB 开发模块说课. 1. 2. 3. 4. 6. 目录. 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团队. 实验条件. 5. 教学效果. 1-1 课程定位. 1 、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方向) 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 Web 开发 的各个环节的认知,掌握 Web 开发 技能,具备从事 Web 开发 的基本职业能力。. 10 %. 系统 分析师. 软件开发岗位群. 20 %. 项目设计师. 70 %. 本专业定位. 程序员 编程、调试、实施、维护. WEB 应用开发课程培养目标.
E N D
1 2 3 4 6 目录 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团队 实验条件 5 教学效果
1-1 课程定位 1、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方向) 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 Web开发 的各个环节的认知,掌握 Web开发 技能,具备从事 Web开发 的基本职业能力。 10% 系统 分析师 软件开发岗位群 20% 项目设计师 70% 本专业定位 程序员 编程、调试、实施、维护
WEB应用开发课程培养目标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职业证书 职业证书 JAVA软件工程师职业证书 发展能力 能力 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思考能力 素质能力 协作能力、勾通能力、爱岗敬业、责任心强、编程规范意识 资料检索、文档编写、代码编写、代码调试、项目实施与维护 职业能力 对技术的学习与实训 技术 HTML、JAVASCRIPT、JDBC、JSP、SERVLET、JAVABEA、FILTER、LISTENER 需要的技术 WEB应用项目开发 任务 岗位 岗位 程序员(编程、测试、实施、维护) 1-1课程定位 2、课程培养目标 针对程序员岗位典型工作任务(WEB应用项目开发),培养学生使用JAVA技术在B/S模式下进行程序设计、软件测试、项目实施、软件维护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能力。
后续课程 B/S电子商务系统开发 框架整合 本课程 前导课程 岗位定位: WEB应用开发 (B/S模式软件开发) 在专业中定位: 核心课程 课程性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职业能力类课程 JAVA程序设计 数据库开发 1-1 课程定位 3、课程性质及前、后续课程关系
1、课程设计理念:以职业岗位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1、课程设计理念:以职业岗位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 (1)面向岗位、校企共建课程 . (2)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逆向循环教学模式” (3)构建“课堂+虚拟公司+企业”实践教学体系 (4)采用全真案例考试方法 以岗位为目标 以能力为本位构思教学内容 以工作任务为结点,设计模块化教学单元,每个单元作为“基于工作任务的逆向循环教学模式”中的一个循环单位 以课堂实训为基础,通过虚拟公司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战能力 课程考试采用真实项目,团队开发 1-2课程设计
2、课程设计思路:以Web程序员职业岗位为培养目标。通过对典型项目生产流程进行分解,确定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为结点重构和整合教学模块。2、课程设计思路:以Web程序员职业岗位为培养目标。通过对典型项目生产流程进行分解,确定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为结点重构和整合教学模块。 WEB程序员 职业岗位 WEB应用开发 工作任务 前台图形界面设计 前台数据格式验证 数据库访问 动态页面设计 WEB请求流程处理 企业逻辑处理 资源访问权限控制 模块1:HTML 模块2:JAVASCRIPT 模块3:JDBC 模块4: JSP技术 模块5:SERVLET技术 模块6:JAVABEAN 模块7:FILTER 课程重构与整合 1-2课程设计
1、内容选取原则: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技术先进。1、内容选取原则: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技术先进。 直接针对企业中的WEB应用开发岗位 每年对IT行业进行一次调研 根据Web程序员岗位的职业特点 和技能需求选取教学内容 企业全程参与 由教师、行业专家、软件工程师 一起讨论和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 内容 选取 2-1 内容选取
2、教学内容针对性与适用性:课程内容直接针对企业中的WEB应用开发岗位,并按岗位工作任务划分内容模块。2、教学内容针对性与适用性:课程内容直接针对企业中的WEB应用开发岗位,并按岗位工作任务划分内容模块。 2-1 内容选取
1、按企业WEB应用项目开发实际工作流程,重构、序化教学内容,构建学习情境。1、按企业WEB应用项目开发实际工作流程,重构、序化教学内容,构建学习情境。 JSP JDBC HTML SERVLET 2-2 内容组织 本课程以WEB应用项目开发开发流程中每个节点(任务)要使用的技术为依据,以真实WEB应用开发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做中学为实现途径,将课程内容序化为HTML、JAVASCRIPT、JDBC、JSP、SERVLET等七个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块和一个综合实训模块,以模块为教学单元,以工作流程为学习任务,以全真案例为学习情境,采用“逆向循环”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过程。 JAVASCRIPT
2、采用校内、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2、采用校内、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2-2 内容组织 课程实训 校内实训 校外实训 案例模仿 真实项目模块设计 综合实训
与企业联合开发教材,由企业专家、一线软件工程师、学校共同确定知识点和教学案例与企业联合开发教材,由企业专家、一线软件工程师、学校共同确定知识点和教学案例 教材 由企业提供全真案例集、教学参考书。学校编写课程标准、教案、授课计划、电子教案等 教辅 教师团员参与企业项目开发或技术服务,并把自己开发的项目整理成教学案例。 实战 项目 2-3 表现形式
1、采用基于工作任务的逆向循环教学模式:课程团队在研究逆向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特别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1、采用基于工作任务的逆向循环教学模式:课程团队在研究逆向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特别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 重点突出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会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突出职业素质能力培养 3-1 教学设计
这种基于工作任务的逆向循环教学模式的思想是:这种基于工作任务的逆向循环教学模式的思想是: 以模块为教学单位(模块单元都是按工作任务划分) ,每个模块单元分为六个教学环节:提出工作任务→引导解决问题→方案点评→关键技术点,知识点讲解→讲解其他知识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完成一个“试做→学→真做”循环。 提出 工作任务 引导 解决问题 解决 新问题 以模块为 教学单位 方案点评 扩展知识 技术讲解 关键 技能点讲解 3-1 教学设计
2、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教学实践一体化课堂 地点 项目综合实训 模块教学 内容 教学时间 时间 在校外实训基地教师指导下,参与真实项目开发。 完全按软件公司规范运作,3~5人一个小组,完成一个真实项目。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能力 在校内实训室,由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教学,通过教学案例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1 教学设计 合作企业 虚拟公司 顶岗实训 生产性实训 假期 课余时间
3-1 教学设计 企业案例考核(50%) 期末考试(30%) 3、多维度全方位综合考核与评价体系 考勤考核(10%) 平时(学习态度、团队协作、 问题表达、作业)考核(10%) 多维度 全方位 综合评价
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 ISAS教学法 全真案例教学法 公司情景教学法 逆向循环教学法 3-2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共享平台 • 全部实现多媒体教学 • 相当于一家小型企业的虚拟软件公司,可以一次容纳40多位学生同时实训。 • 校园图书馆 3-3 教学手段
硬件环境 • 宽带接入每间实训室、办公室 • 学校已经建立了1000M主干、100M到桌面的校园网 • 相当于一家小型企业的虚拟软件公司,可以一次容纳 40多位学生同时实训。 • 每间教室和机房都安装了多媒体投影设备和多媒体教学软件。 3-4网络教学环境
软件环境 所有教学资源实现了上网 多种形式的师生交流渠道和互动平台已经通过网络实现 基本资源 电子教案 电子课件 课程教材 课后作业 项目资源 演示项目 拓展案例 模拟项目 实训项目 参考案例 助学园地 技术动态 求职面试 常用工具 在线测试 试卷分析 3-4网络教学环境
1、教学团队结构合理 4、教学团队 专职教师大部分具有双师素质,兼职教师占33%。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机房:学院大楼共有6间实训室归学院师生使用,每层楼均安装了光纤接口交换机,通过1000M光纤接入校园网,100多台计算机,95%以上的机器为Pentium-IV以上高性能配置。每间机房均配备投影仪和电子教学软件 。 • WEB应用开发专用实训机房:目前有两间用于本课程教学与实训的专用机房;均配备投影仪和电子教学软件 。每间机房安装了WEB应用开发所需的常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如TOMCAT、MySQL等,软硬件配置水平较高)。 5校内实训条件
构建了校内实训、虚拟公司实训、校外实训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了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的“基于工作任务的逆 向循环教学模式” 采用全真案例教学与全真案例考核方法 6、创新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