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原生生物及真菌

原生生物及真菌. 原生動物的分類. 鞭毛蟲類 阿米巴變形蟲 孢子蟲類 纖毛蟲類. 非洲欲消滅舌蠅以控制瞌睡病. 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幫助下,非洲在開展一場控制和消滅舌蠅的運動。有關人員計劃投放大批無繁殖能力的雄蠅,以減少未來舌蠅數量。 BBC 中文網報道,舌蠅能傳播瞌睡病。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每年有 50 萬人染上瞌睡病,其中的 80% 因此死亡。該病每年造成 40 多億美元的損失,還有大約 300 萬頭牛患此病死亡。 瞌睡病是由一種叫錐體蟲的寄生蟲所致 ,舌蠅則攜帶這種寄生蟲。 錐體蟲一旦進入血液,它就會攻擊血液和神經系統。

mirari
Download Presentation

原生生物及真菌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原生生物及真菌

  2. 原生動物的分類 • 鞭毛蟲類 • 阿米巴變形蟲 • 孢子蟲類 • 纖毛蟲類

  3. 非洲欲消滅舌蠅以控制瞌睡病 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幫助下,非洲在開展一場控制和消滅舌蠅的運動。有關人員計劃投放大批無繁殖能力的雄蠅,以減少未來舌蠅數量。 BBC中文網報道,舌蠅能傳播瞌睡病。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每年有50萬人染上瞌睡病,其中的80%因此死亡。該病每年造成40多億美元的損失,還有大約300萬頭牛患此病死亡。 瞌睡病是由一種叫錐體蟲的寄生蟲所致,舌蠅則攜帶這種寄生蟲。 錐體蟲一旦進入血液,它就會攻擊血液和神經系統。 舌蠅的分佈範圍在變得越來越廣,瞌睡病也在成為日益嚴重的健康問題。 通過與非洲統一組織的合作,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科學家計劃向瞌睡病感染地區投放無繁殖能力的雄舌蠅。這些雄蠅將與正常的雄舌蠅爭奪雌舌蠅的注意力,並使那些與其交配的雌蠅無法產出後代,這樣舌蠅的總體數量就會減少。

  4. 原生動物(Parasites)梨形蟲(Giardia lamblia)和囊胞蟲(Crytosporidiumsp.)為與水感染有關的原生動物,並且已知其對傳統之消毒方法具有強的抵抗力。梨形蟲與1965年之感染案例,在社區之感染常與「缺乏過濾設施」有關。現已知有許多種之野生動物為此原生動物之宿主,並且常由「表面水(地表水)」中分離出此原生動物。而囊胞蟲則與於1976年之感染事件有關。此原蟲可感染牛隻,並且於美國估計約55-87%之表面水和27%的過濾之飲用水的水源中被發現有此原蟲存在。在流行病學的記錄中,由水所引起之最大的感染事件,即由此原蟲所引起。囊胞蟲在1993年於Milwaukee曾造成約400000人受到感染,並且造成104人死亡。在飲用水水源中細性指標菌符合規定時,囊胞蟲仍可能存在(可能因為下豪雨與發感染事件前不正常高的雨量等因素有關)。

  5. 纖毛蟲的大核與小核 • 大核:控制無性生殖之進行、合成RNA用以控制細胞 • 小核:體積較小、數量多。 主要功能在於進行有性生殖時,可攜帶基因進行交換,使兩隻草履蟲基因交換、重組,達到遺傳物質交換的目的,此過程稱為接合生殖

  6. 藻類 • 裸藻類 • 綠藻類 • 矽藻類 • 甲藻類 • 核藻類 • 紅藻類

  7. 藻類優養指數 • 藻類優養指數(Algae Trophic State Index,ATSI) • ATSI=(Foligo+Fmeso)/(Feu+Fmeso) • Foligo、Fmeso、Feu分別為貧養、中養、優養指標藻類的出現頻度 • ATSI>1.2 貧養級水質 • 0.5<ATSI<1.2 中養級水質 • ATSI<0.5 優養級水質

  8. 矽藻優養指標 • 矽藻是藻類中較容易鑑定而又與水質關係極為密切的一群,國內外常被作為水體水質和環境指標。 • 矽藻優養指標(Diatom Trophic State Index,DTSI) • DTSI=(Poligo+Pmeso)/(Peu+Pmeso) • Poligo、Pmeso、Peu分別為貧養、中養、優養指標矽藻的出現頻度 • DTSI >1.2 貧養級水質 • 0.8< DTSI <1.2 中養級水質 • 0.5< DTSI <0.8 輕微優養級水質 • DTSI <0.5 優養級水質

  9. 海藻的傳宗接代

  10. 在生活史中,藻體具單套染色體(1N)且只有單一型式,其本身可以直接分裂或產生孢子行無性生殖,或行有性生殖生成配子,交配後結合子行減數分裂產生四個孢子,每一孢子形成一植物體。如頭髮菜、礁膜等。在生活史中,藻體具單套染色體(1N)且只有單一型式,其本身可以直接分裂或產生孢子行無性生殖,或行有性生殖生成配子,交配後結合子行減數分裂產生四個孢子,每一孢子形成一植物體。如頭髮菜、礁膜等。

  11. 在生活史中,藻體具雙套染色體(2N),其只有產生配子時行減數分裂。無性生殖產生雙套的游動孢子,每一孢子形成一植物體。如蕨藻、松藻、傘藻及馬尾藻等。在生活史中,藻體具雙套染色體(2N),其只有產生配子時行減數分裂。無性生殖產生雙套的游動孢子,每一孢子形成一植物體。如蕨藻、松藻、傘藻及馬尾藻等。

  12. 在生活史中,具雙套染色體(2N)及單套染色體(1N)二種植物體交互進行。其孢子體是雙倍體,而配子體為單倍體。其中孢子體與配子體外形相同者,稱「同型世代交替」,如剛毛藻、石蓴、水雲、龍鬚菜、多管藻等。在生活史中,具雙套染色體(2N)及單套染色體(1N)二種植物體交互進行。其孢子體是雙倍體,而配子體為單倍體。其中孢子體與配子體外形相同者,稱「同型世代交替」,如剛毛藻、石蓴、水雲、龍鬚菜、多管藻等。

  13. 孢子體與配子體外形不同者,稱「異型世代交替」,如紫菜、蘆筍藻、海帶、裙帶菜等孢子體與配子體外形不同者,稱「異型世代交替」,如紫菜、蘆筍藻、海帶、裙帶菜等

  14. 真菌 • 接合菌門 • 子囊菌門 • 擔子菌門 • 不完全菌門

  15. 紅麴與黃麴 • 紅麴不但能降低人類的膽固醇,以紅麴米餵食母雞,下出來的雞蛋膽固醇降低了14%。 • 黃麴毒素主要由黃麴菌與寄生麴菌等分泌。這些麴菌常生長在含水量較高,且又處於溼熱環境的五穀雜糧(花生、玉米、大豆)上。黃麴毒素有很強的毒性,會慢性導致癌症發生,尤其以肝癌為最。所以食品只要發了霉,千萬不能食用。

  16. 自由基與老化現象 • 自由基(free radical)是一種極不穩定的離子、原子或分子,其外圍具有不成對的電子,使得此類離子、原子或分子傾向失去電子或獲得電子,以達到穩定狀態。 • 自由基是細胞進行氧化作用產生能量的過程中,製造出來的副產品,因此凡是利用氧氣的生物體,都有抗氧化酵素,以消弭自由基的傷害。如果生物體內有過多的自由基,來不及消除,自由基會攻擊身體的組織細胞,使得細胞的分子遭受破壞,導致老化。

  17. 何謂冬蟲夏草? • 為一種寄生型的真菌,該菌的孢子在夏秋隻間會寄生在蛾的幼蟲上,當幼蟲藏在泥土中過冬時,菌絲體蔓延幼蟲全身,蠶食幼蟲組織。 • 次年夏天,該菌會由泥土中伸出一個棒狀子實體,子實體末端膨大並生成子囊,子囊孢子會從子囊中釋出,繼續感染其他的蛾類幼蟲。

  18. 病毒 • 主成份:核酸(RNA或DNA)、蛋白質外殼 • 增殖方式:附著、侵入、複製、成熟、釋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