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900 Views
新聞採訪與編輯 - 理論與實務. 新聞 寫作 【 導讀 】. CH1 新聞的定義與價值 CH2 新聞記者的特質與態度 CH3 記者的類型與工作特質. 鄭鼎寶 指導老師/. 4970M046 洪郁淳 4970M049 李憶雯 4970M058 林筱旃 4970M119 陳臆雯. 新聞價值、 新聞記者的工作. CH1 新聞的定義與價值 CH2 新聞記者的特質與態度 CH3 記者的類型與工作特點. 錄 目. 第 1 章 新聞的定義與價值. 第一節 什麼是新聞 第二節 新聞的價值. 什麼是新聞. 新聞定義 :
E N D
新聞採訪與編輯 -理論與實務 新聞寫作【導讀】 CH1 新聞的定義與價值 CH2 新聞記者的特質與態度 CH3 記者的類型與工作特質 鄭鼎寶 指導老師/ 4970M046 洪郁淳 4970M049 李憶雯 4970M058 林筱旃 4970M119 陳臆雯
新聞價值、新聞記者的工作 • CH1 新聞的定義與價值 • CH2 新聞記者的特質與態度 • CH3 記者的類型與工作特點 錄 目
第1章 新聞的定義與價值 • 第一節 什麼是新聞 • 第二節 新聞的價值
什麼是新聞 新聞定義: 「新聞」News一字,採北(north)、 東(east)、西(west)、南(south)四字的第一個字母拼成,代表新聞為涵蓋各個地方所發生的事件
新聞定義: • 新聞具有臨近性、近時性,與事件 有關且深具新聞價值,是一種報導, 對議題、事件或過程提供了「當代看 法」,它的生命極為短暫,可說是在 壓力下進行迅速判斷所產生的「非完 美產物」
新聞特性: • 新聞是一文化產品,必須透過有可 信度、權威性與合法性的「專業組 織」加以報導、運送 • 新聞是為了獲利而刊載的消息 • 新聞為符號化的事件,為符合新聞 價值的事件
新聞的價值 影響性 一則新聞如果影響的人愈多,則新聞價值愈高,對閱聽人的影響愈直接,新聞價值愈高 接近性 一條新聞愈受閱聽人重視的程度與其接近性成正比,愈接近的事情則新聞強度愈強
接近性的新聞主要涉及以下幾個層面: 1) 在地政策: 2) 地理接近: 3) 心理接近: • 時宜性(或即時性) 指「新近」、「新鮮」的消息,愈是最新 發生的事情,就愈有價值
顯著性 一般而言,顯著性主要表現在下面四個 方面: 1) 人的顯著: 2) 事的顯著: 3) 時間的顯著: 4) 地點的顯著: 5) 多重顯著:
異常性 一個現象如果變動愈大、愈深、愈急,就愈有新聞價值,愈是新奇的、不平凡的、少見的,愈值得報導 • 衝突性 衝突是對稀有資源的爭奪
人情趣味 傳播媒體除了守望、教育、決策之外,還 有娛樂功能。人情趣味新聞,能帶給人們 愉悅,也能寓教於樂 • 實用性 新聞學者潘公展:「最近發生的事實,能 起讀者興味,能給予多數讀者以實益方是 新聞」
以「六何」(5W1H)而論: 在何事(what)方面,注重重要性; 在何人(who)方面,注重顯著性; 在何地(where)方面,注重接近性; 在何時(when)方面,注重時宜性及歷史背景; 在何故(why)方面,注重揭發性; 在如何(how)方面,注重常態性與異常性; 何義(so what)方面,注重影響性。
第2章 新聞記者的特質與態度 • 第一節 記者的起源與發展 • 第二節 新聞記者應具備的條件 • 第三節 記者的工作態度
記者的起源與發展 廣義的記者: 泛指新聞工作者,只要是從事新聞工 作,都可以稱為記者的廣泛稱呼 狹義的記者: 指的是外勤記者
我國記者起源史學家們的考證,早在三 千多年前的商周之際,就有了「采詩」 、「采風」的採訪活動,那時候朝廷設 有專門的官吏,「出巡列邦,采風問俗 」 • 目前史學上較統一認定世界上最早的報紙是中國唐朝的邸報
「水都」威尼斯,十五世紀開始出現手 抄報紙 • 1566年,義大利出版,單張印刷《威尼斯公報》,每份售價為威尼斯一枚硬幣(Gazetta),後演變成為與西歐「報紙」同義詞 • 工業革命使得社會大眾更需要閱讀報紙 ,所以以「紐約太陽報」為代表的「便士報」問世
新聞記者應具備的條件 記者應具備以下條件: 1) 廣博的知識 2) 高尚的品德 3) 強健的體魄 4) 專業的精神
記者的工作 採訪態度主要包括: 1) 實事求是的嚴謹態度 2) 精準機動的敏捷態度 3) 不畏艱難的鬥志毅力
第3章 記者的類型與工作特點 • 第一節 記者的分類與工作內容 • 第二節 新聞記者的工作特性
記者的分類與工作內容 • 記者的類型 路線記者 專門採訪或側重報導某一條路線或某一 個領域的記者 常駐記者 也稱地方記者。以新聞機構所在地為採訪範圍,有時也稱為本埠記者,地方記者也稱為外埠記者
機動記者 指那些沒有固定採訪範圍的、隨時準備接 受編輯部的調派,以完成重大事件或突發 性事件採訪報導任務的記者 特派記者 因為特別的採訪任務受編輯部派遣的記者 ,這些記者往往由新聞機構直接調派,派 往外埠採訪重大的新聞事件和新聞人物
特約記者 應編輯部的約稿,完成採寫任務的編制外人員 駐外記者 受編輯部派遣常駐國外採訪的記者,負責對 所駐點的國家或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及社會等各個方面
記者的工作內容 1)從案例看新聞生產 2)新聞產製的一天 媒體的一天產製新聞的過程,從記者採訪 到報導、編輯、發行、播出,都經過了層 層嚴密的把關(圖3-1)
*記者彙報 *採訪會議 *編前會議 *編輯作業
新聞採訪的特點 • 採訪的求真性4)採訪的突發性 • 採訪的時限性5)採訪的危險性 • 採訪的獨立性6)採訪的廣泛性
7) 採訪的連續性 ◎採訪的連續性包含三層意義: ◎第一層是指記者的採訪從一次具體的採訪過 程來看,記者在獲得新聞線索後,進入了不 間斷的作業狀態。採訪中記者要問、聽、想 、記、看,一邊消化採訪對象介紹的情況, 一邊在心中打好草稿,為寫作做好準備
◎第二層意義是指,有些報導題材要求記者反 覆宣傳不斷深入,新聞報導存在著類似永恆 報導題材 ◎第三層含義則是指,針對某些人物、事件的 採訪和報導,往往不是一次能夠完成的,而 是要做連續性的報導,根據客觀事物、事件 的發生、發展變化、高潮和結局的過程,做 同時態的追蹤 8) 採訪的公開性
採訪時還應具備的特質 • 採訪要快,同時要「準」 採訪要講求速度,速戰速決,但要以準確為 前提。「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採訪在求快 的同時,一定要把事實查證清楚 • 採訪要快,同時要「深」 在有限的時間內,記者要保持清醒的頭腦, 認識事物的本質,使新聞報導達到一定的深 度,對新聞受眾能有一定的啟發
材料的挖掘要生動,但是不能虛構 要善於觀察被採訪對象的言談舉止,觀察有 特色的採訪現場,抓住現場氣氛,為新聞寫 作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不能違背新聞真實 性的原則
結 論 新聞不計其數,必須從「多面向的 角度」概念出發,生活中瑣碎的事 物,都有可能成為新聞 作為一個記者,專業固然重要,但 是品德更重要,引人注目的新聞, 也需要記者的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 2009/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