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301 Views
第六章 周围神经损伤. 第一节 概述 周围神经分脊神经和脑神经二部分。脊神经为混合性神经有 31 对 , 每一对脊神经均由主司运动的前根和主司感觉的后根组成。前根源于脊髓灰质前角运动细胞的纤维 , 后根止于脊髓后角神经节细胞,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并而成脊神经。. 一、损伤机制引起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有很多 , 不同的原因造成神经损伤的机制是不同的 , 主要的如下 : 1. 挤压伤 2. 摩擦伤 3. 锐器伤 4. 枪弹伤. 二、周围神经损伤分类 按神经损伤的程度不同 , 可分为以下三类 : 1. 神经失用 2. 轴突断裂
E N D
第六章 周围神经损伤 第一节 概述 周围神经分脊神经和脑神经二部分。脊神经为混合性神经有31对,每一对脊神经均由主司运动的前根和主司感觉的后根组成。前根源于脊髓灰质前角运动细胞的纤维,后根止于脊髓后角神经节细胞,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并而成脊神经。
一、损伤机制引起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原因造成神经损伤的机制是不同的,主要的如下:一、损伤机制引起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原因造成神经损伤的机制是不同的,主要的如下: 1.挤压伤 2.摩擦伤 3.锐器伤 4.枪弹伤
二、周围神经损伤分类 按神经损伤的程度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 1.神经失用 2.轴突断裂 3.神经断裂
第二节 临床表现 周围神经损伤后,共同的表现为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的功能障碍,其表现如下: 一、运动障碍 二、感觉障碍 1.刺激症状 2.感觉缺失 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第三节 检查 一、一般检查 局部检查: 二、运动功能检查。 三、感觉功能检查
四、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1.皮肤划痕试验 2.汗腺功能检查 (1)淀粉腆试验: (2)印三酮试验: 五、电刺激试验 六、肌电图检查 七、体感诱发电位
第四节 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 一、臂丛损伤 臂丛由颈5-8及胸1前支大部分组成,主要分布于胸、上肢带、背浅部肌(斜方肌除外)及上臂、前臂和手的肌肉和皮肤。分为上、中、下三干,每个干均在锁骨上方分为前、后两股,上干和中干的前股合成外侧束,下干前股组成内侧束,三干后股合成后束,再从这三个束发出神经支,主要有五个神经支,即挠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腋神经和肌皮神经。
1.成伤机制 2.臂丛损伤的表现 (1)臂丛上部损伤: (2)臂丛中部损伤: (3)臂丛下部损伤: (4)全部臂丛麻痹:
二、正中神经损伤 正中神经(颈6-8、胸1)由外侧束和内侧束各分一支汇合而成。 1.成伤机制 2.表现 三、挠神经损伤 1.成伤机制 2.表现 (1)肱骨上部桡神经损伤: (2)肱骨中段或中下1/3处挠神经损伤: (3)肱骨下端或前臂上1/3挠神经损伤: (4)前臂中1/3处挠神经损伤: (5)损伤发生在腕关节处:
四、尺神经损伤 1.成伤机制 2.表现 五、坐骨神经损伤 1.成伤机制 2.表现 六、腓总神经损伤 1.成伤机制 2.表现 七、胫神经损伤 1.成伤机制 2.表现
第五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一、损伤的认定 1.对损伤局部 2.对神经功能的检查 (1)运动障碍: 1)用于正中神经检查的有:①捏指试验:②拇短展肌触笔试验:③拇指对掌试验:④两手互握试验: 2)用于挠神经检查的有: ①拇指翘起试验:②合掌分掌试验: (2)感觉障碍: 3.鉴别真伪 二、损伤程度评定 三、损伤程度鉴定时限 四、劳动能力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