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480 Views
第一节 晶闸管 第二节 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第三节 晶闸管逆变电路 第四节 直流斩波器的工作原理 第五节 交流调压电路. 第九章 功率电子电路. 9.1 晶闸管. 晶闸管又称可控硅( SCR) ( 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是 一种 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它的出现使半导体器件由弱电领域扩展到强电领域。 晶闸管具有 体积小、重量轻、无噪声、寿命长、 容量大(正向平均电流达千安、正向耐压达数千伏)等特点。. 返回. 螺旋式结构. 平板式结构. A (阳极). 三 个. P 1. A.
E N D
第一节 晶闸管 第二节 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第三节 晶闸管逆变电路 第四节 直流斩波器的工作原理 第五节 交流调压电路 第九章 功率电子电路
9.1晶闸管 晶闸管又称可控硅(SCR)(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是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它的出现使半导体器件由弱电领域扩展到强电领域。 晶闸管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无噪声、寿命长、 容量大(正向平均电流达千安、正向耐压达数千伏)等特点。 返回
螺旋式结构 平板式结构
A(阳极) 三 个 P1 A PN N1 结 P2 G(控制极) G N2 K K(阴极) 9.1.1 基本构造 符号 四 层 半 导 体
9.1.2 工作原理 1. 晶闸管工作原理的实验 阳极、阴极间加正向电压, 控制极(门极)不加电压。
阳极、阴极间加正向电压, 门极加正向电压。
阳极、阴极间加反向电压, 控制极(门极)加电压。
A A P1 VT1 N1 N1 G G VT2 P2 P2 N2 K K 2. 晶闸管工作原理的解释 • 阳极A和阴极K加正向电压 • 阳极A和阴极K加反向电压 无论控制极G与阴极K之间是否加有电压,晶闸管均不能导通。 • 控制极G和阴极K之间不加正向电压 晶闸管不导通 反偏 正偏 • 控制极G和阴极K之间加正向电压 反偏 正偏 反偏 正向电压足够大时,三个PN结都正偏,晶闸管导通。
A β1 β2IG VT1 β2IG UA G VT2 IG UG K 此时即使去掉控制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压,由于本身的正反馈作用晶闸管仍能维持导通。 RL 正反馈 两个晶体管进入饱和导通状态。 晶闸管导通后, UAK≈0.6~1.2V 控制极电压UG的作用仅仅是触发晶闸管的导通
3. 晶闸管工作原理的小结 (1)晶闸管的导通条件: ①阳极和阴极间加正向电压。 ②控制极和阴极间加正向触发电压。 ③阳极电流不小于维持电流。 (2)晶闸管的阻断(截止)条件: ①阳极和阴极之间加反向电压,或电压为零。 ②减小UAK或加大主回路电阻,使晶闸管阳极电流小于维持电流。 (3)属于半控型的具有单向导电性的电子器件。 半控:控制极的触发信号只能控制其导通,不能控制其关断。
导通 IN IG增加 IG=0 IG1 IG2 URO IH △U UBO 9.1.3 伏安特性 IA 反向击穿电压 UAK O 导通电压1V左右 正向折转电压
9.1.4 主要参数 • 通态平均电流IF:允许通过晶闸管阳极的工频频率正弦波半波电流的平均值。 • 维持电流IH:在控制极开路的情况下,晶闸管维持导通时的最小阳极电流。正向电流小于IH时,管子自动阻断。 • 触发电压UG和触发电流IG:晶闸管从阻断到完全导通所需要的最小的控制极直流电压和电流。
正向断态重复峰值电压UFRM:控制极开路的条件下,允许重复作用在晶闸管上的最大正向电压。一般情况下UFRM=UBQ×80%。正向断态重复峰值电压UFRM:控制极开路的条件下,允许重复作用在晶闸管上的最大正向电压。一般情况下UFRM=UBQ×80%。 • 反向重复峰值电压URRM:控制极开路的条件下,允许重复作用在晶闸管上的最大反向电压。一般情况下URRM=UBQ×80%。 • 额定电压UD:取UFRM和URRM中较小的一个数值标为器件的额定电压。
9.1.5 晶闸管触发电路 • 晶闸管由阻断变为导通的条件: • 在阳极和阴极间加上正向电压 • 在控制极和阴极间加上正向触发信号 • 触发信号的要求: • 触发脉冲要有足够的功率 • 触发脉冲要有一定的宽度 • 触发脉冲必须与主电路同步 • 触发脉冲要有一定的相移范围
b2 b2 e (第二基极) N P b1 b1 (第一基极) PN结 1. 单结晶体管的结构和特性 结 构 符 号 e (发射极)
ue UP b2 e ue Ubb ie b1 UV O IV IP ie 单结晶体管的伏安特性 b2接正、b1接负 e与b1间呈高阻态 当ue>ηUbb时 e与b1间呈低阻态
UV、IV -- 谷点电压、电流 维持单结管导通的最小电压、电流。 uE<UV时单结管截止 UP 、IP --峰点电压、电流 单结管由截止变导通所需发射极电压。 uE>UP 时单结管导通
uC UP R b2 UV t e E b1 C uR1 uR1 uC R1 t 2. 单结晶体管的弛张振荡电路 O O (1) 触发脉冲的产生 (2) 触发脉冲的移相
RW R uW u1 Rfx u2 uZ R2 R1 uC C 整流 削波 弛张振荡电路 变压器的同步作用: 保证主电路和触发电路的电源电压同时过零(即两者同步),使电容在每半个周期均从零开始充电,从而保证每半个周期的第一个触发脉冲出现的时刻相同(即 角一样),以使输出平均电压不变。 3. 同步振荡电路 触发脉冲
u2 uZ uR1 UZ T 稳压管的作用: 将整流后的电压变成梯形波 (即削波),使单结管两端电 压稳定在稳压管的稳压值上, 从而保证单结管产生的脉冲幅 度和每半个周期产生第一脉冲 的时间,不受交流电源电压变 化的影响。 t O uW uC t O 改变电容C的充放电速度,可以改变触发脉冲周期T。 t O
~ 接在 输出端 接在 输入端 和晶闸 管串联 9.1.6 晶闸管的使用注意事项 1、过流保护措施 快速熔断器:电路中加快速熔断器。 过流继电器:在输出端装直流过电流继电器。 过流截止电路:利用电流反馈减小晶闸管的 导通角或停止触发,从而切断过流电路。
C C R R 硒 C ~ R 堆 2、过压保护 利用电容吸收过压。即将过电压的能量变成电场能量储存到电容中,然后由电阻消耗掉。 阻容吸收: 硒堆为非线性元件,过压后迅速击穿,其电阻减小,抑制过压冲击。 硒整流堆:
加散热片自然冷却 加散热片强迫风冷 加散热片强迫油冷 3、严格遵守晶闸管规定的工作条件 如:空气温度、湿度、周围环境等。 4、符合规定的冷却条件 通用系列为: 1、5、10、 20、30、50、100、200、300、400 500、600、800、1000A 等14种规格。
uG + - G A iO + K + + + - uT u1 uO u2 RL - - - 9.2 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9.2.1.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1) 电路及工作原理
+ - uG G A + K + u2 + + - uT RL u1 uO u2 - - t - uG t uO iO t uT t :控制角 :导通角 (2) 工作波形(设u1为正弦波) u2 > 0 时,加上触发电压uG,晶闸管导通 。且uL的大小随uG加入的早晚而变化;u2 < 0 时,晶闸管不通, uL = 0 。故称可控整流。
p 1 ò = w d U u t O O p 2 a p 1 ò = w w 2 U sin td t 2 p 2 a uO U = O I t 2 O R L (3) 输出电压及电流的平均值
G K A + + + R – u2 u1 uO D L - + - - iO uO uO 电阻性 负载时 t t 3 (对照用) 电感性 负载时 (加续流二极管后) iO 电流流经 续流二极管 电流流经 晶闸管 工作原理: 2. 电感性负载 u2正半周时晶闸管导通,u2过零后,电感产生反电动势。 由于电感反电动势的存在,晶闸管在一定时间内仍维持导通,使负载两端电压波形出现负值。 解决办法:加续流二极管D后,消除了反电动势的影响,使晶闸管在u2过零时关断。
uo VT3 VT1 u RL VT2 VT4 9.2.2 电阻性负载桥式可控整流电路 • 1. 电路分析 • u正半周(0~π) • a(+) b(-) • 负半周(π~2π) • a(-) b(+) a - + - + b 触发脉冲uG引入控制极 VT1导通、VT4导通 VT3导通、VT2导通 电流方向 uo=u uo=-u
u ωt uG ωt 2. 工作波形 π 2π 3π O O uo ωt O uVT1 ωt O
二极管和晶闸管承受的最高反相电压为 3. 参数计算 • 整流输出电压平均值 • 输出电流平均值
a c R R2 + RP u2 d e DZ - + uc C R1 + uL b - u1 + - + T2 T1 uL RL u3 - - D1 D2 触发电路 主电路 电容充电速度变慢 RP 电压的调节:
一、填空题 1、只有当确定之后,电路中某点才有确定的电位。 2、电路中电流的实际方向,由结合方向的代数量I的正负来表示。 3、三相对称负载是指三个负载的相同。 4、在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中,电容的放电电压按下降。 5、在RLC串联电路中,当整个电路的总电压和总电流同相时,这种状态称为。 6、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中,V1表读数为3V,V2表读数为4V。则V表读数为伏。 7、晶体三极管是控制元件。处理模拟信号时,三极管工作在状态,处理数字信号时,三极管工作在状态。 8、在放大电路中,测得某三极管的三个管脚对地的电位分别是-9V、-6V、-6.2V,则该管的类型是。 9、将逻辑函数F(ABC)=AB+BC写为最小项之和的标准与或式为。 10、在时钟脉冲CP作用下,双稳态触发器能够连续(翻转)计数,对于D触发器应; J-K触发器应。 二、判断题 1、电路中的负载增加是指流过负载中的电流增加。( ) 2、在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联接中,线电流是相电流的 倍。 ( ) 3、为保证用电安全,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应在中线上安装保险丝。 ( ) 4、若干元件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的各端电压为U1、U2¨¨UN,则总电压U=U1+U2+¨¨+UN 。( ) 5、若电路中的电流i=Imsin(ωt+30°)A,电压u=Umsin(ωt+60°)V, 则该电路呈感性。 ( ) 6、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因此,在基极输入一个小电流,集电极就会产生一个大电流。( ) 7、译码器、编码器均具有记忆功能。 ( ) R V1 V V2 C 6题图 典型题型介绍
8、图示电路为一个12进制计数器。 ( ) 9、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没有放大作用。 ( ) 10、所有的门电路都只有“0”、“1”两个状态。 ( ) 三、名词解释 1、关联方向 2、相序 3、对称电源 4、静态工作点 5、零点漂移 四、单项选择题 1. 通常所说的电路负载小是指 A、负载电阻小 B、负载电阻大 C、负载电流大 D、负载功率大 2. 基尔霍夫定律是 A、关于电路结构约束的定律 B、关于元件伏安关系的定律 C、关于电路电磁关系的定律 D、关于元件能量转换的定律 3. 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中,V1表读数为3V,V2表读数为4V。则V表读数为 A、1V B、5V C、7V D、12V 4. 对称三相电源线电压 为380 伏,接在三角形联结的对称负载上,每相阻抗 。则线电流 为 A、 A B、 A C、 A D、 A Q4 Q3 Q2 Q1 74LS90 CP CP1 CP0 S9A S9B R0A R0B 8题图 R V1 V V2 C 3题图
5. 已知交流信号源电压为16V,内阻为800Ω。通过一个变压器带一阻抗为8Ω的负载,当负载获得最大功率时,变压器变比为 A、8 B、10 C、25 D、100 6. 用欧姆表测量二极管的电阻时应当是 A、正向电阻大,反向电阻大 B、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小 C、正向电阻大,反向电阻小 D、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 7. 在由NPN管组成的共射放大电路中,当输入信号为正常正弦波时,用示波器观察其输出波形uO时,却出现了负向平顶失真。其原因为 A、三极管不放大 B、输入信号过大 C、静点设置偏低 D、静点设置偏高 8. 某多级放大电路,要求输入电阻低,输出电流稳定时,应选用的反馈类型为 A、电流并联负反馈 B、电流串联负反馈 C、电压串联负反馈 D、电压并联负反馈 9. 图示电路中,三极管工作在状态。 A. 放大 B. 饱和 C. 截止 D. 不能确定 10. 图示电路中,集成运算放大器的UOM=±12V, 稳压管的UZ=3V,UD=0.7V,运算放大器的电压 传输特性为。 9题图 20KΩ 2V uO 10KΩ ui - R ∞ + + VS 9.1KΩ 10题图 +12V 2KΩ 30KΩ 3V Β=50
五、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1. 用支路电流法求解I3 2. 用叠加原理求I2 3. 用戴维宁定理求图示中的电流I。 R1=3Ω I1 R2=3Ω R3 R1 I 2Ω 2Ω 10Ω + - + - + - IS 3Ω US1 US2 US 6A 12Ω 4V 6Ω I3 R2 R3=6Ω 2Ω 24V + - 12V 1A 12V I2
4. 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I1=I2=5A ,U=50V,且端口UI同相,通过画相量图求I、R、XC、XL。 5. 已知, ,R1=R2=30Ω,XL=XC=30 Ω。求 、 、 及 。 6. 图示单管放大电路中,已知, 。 1)求静态工作点。 2)计算电压放大倍数。 3)求输入、输出电阻。 7. 电路如图。已知RF=50K,R1=10K,R2=20K,R3=40K 1)指出电路中的反馈类型。 2)当 , 时,求 为多少? XC R1 b a R2 XL RF R1 - u o +UCC=12V ○ R2 ∞ 200K u i1 3K RC + RB R3 u i2 RL uO ui 1.5K L R C
8. 电路如图。 1)列逻辑表达式,并化简。 2)列真值表。 3)说明电路功能。 9. 电路如图。设各触发器初始状态为零。 1)列出电路的状态表。 2)画出在CP作用下的电路的波形图。 3)说明电路功能。 10. 试用两片74LS90连成36进制计数器。 J1 Q1 Q2 Q3 J2 J3 ○ ○ ○ K1 K2 K3 Q2 Q3 Q1 CP A & F ≥1 B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