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likes | 345 Views
解說內容. 第一節 解說資源 第二節 解說對象與遊客心理 第三節 解說場所與時機 第四節 解說的層級. 第一節 解說資源. 解說資源界定為:「凡具有潛在遊憩價值,或保育及學術研究價值,得以為遊客作解說之景觀即是解說資源。」. 一、國外部分. 1. 聯合國糧農組織曾把解說資源分成三類,並列其 選擇之標準: (1) 地質景觀 (2) 生物景觀 (3) 人類歷史. 2. 美國國家公園署依解說主題之不同而 將解說資源分為六類: (1) 現有的地貌 (2) 地質史 (3) 動植物之土地群落 (4) 水生生態體系 (5) 歷史及考古景觀
E N D
解說內容 第一節 解說資源 第二節 解說對象與遊客心理 第三節 解說場所與時機 第四節 解說的層級
第一節 解說資源 解說資源界定為:「凡具有潛在遊憩價值,或保育及學術研究價值,得以為遊客作解說之景觀即是解說資源。」
一、國外部分 1.聯合國糧農組織曾把解說資源分成三類,並列其 選擇之標準: (1)地質景觀 (2)生物景觀 (3)人類歷史
2.美國國家公園署依解說主題之不同而 將解說資源分為六類: (1)現有的地貌 (2)地質史 (3)動植物之土地群落 (4)水生生態體系 (5)歷史及考古景觀 (6)人類活動
二、國內部分 台灣大學地理系教授張長義在對墾丁國家公園解說資源分析中,將解說資源分為七類: 1.地質地形景觀。 2.動物景觀。 3.植物景觀。 4.海洋資源景觀。 5.天象景觀。 6.歷史文化景觀。 7.現今人類活動。
第二節 解說對象與遊客心理一、解說對象 解說可以讓遊客經由解說媒體的傳遞而體會大自然的美、複雜性及多變性,亦可幫助遊客對周遭的環境產生親切的感受。遊客是解說所面對的主要的對象。 二、遊客心理 一般參與解說服務或活動的遊客,通常為社會教育層級較高或者其求知的慾望較強,對於新奇事物接受的程度較高。而綜合其原因,遊客願意接受解說服務的心態包括以下幾點: 1.學習層面 2.體驗層面 3.感受層面 4.其他方面
第三節 解說場所與時機 一、解說場所 一般而言,在遊客聚集的地方常是最好的解說場所。在範圍較固定的場所,如動、植物園等地,對於解說的場所可以採用活動式的解說方式,像採用解說車的方式,以流動的方式配合不同的活動主題進行解說。 二、解說時機 許多解說媒體所提供的資訊多為一般性質或是常識性質;而對於解說資源在不同時節所產生的變化,正是吸引遊客前往的主要動機,遊客可體驗到另類的遊憩體驗。
第四節 解說的層級 在解說教育發展的過程中,對於表達的方式約略可分為三個層級。愈低層其表達的方式是單方向及具象有形,愈高的層級則希望成為互動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