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657 Views
范斯沃斯住宅. 范例分析. 密斯 . 凡 . 德 . 罗. “ 赋予建筑以形式,只能是今天的形式 而不应是昨天的,也不应是明天的,只 有这样的建筑才是有创造性的。 ”. 范斯沃斯住宅. 建筑实例分析. 钢与玻璃的艺术. 建筑师简介. 范斯沃斯住宅印象. 空 间. 形 式 美. 细部的处理. 路德维希 . 密斯 . 凡 . 德 . 罗. 生平 : 1886 年 3 月 27 日 生于德国亚琛 21 岁 时设计了第一件作品 1908 年 进入贝伦斯事务所任职 1919 年 开始在柏林从事建筑设计
E N D
范斯沃斯住宅 范例分析
密斯.凡.德.罗 “赋予建筑以形式,只能是今天的形式 而不应是昨天的,也不应是明天的,只 有这样的建筑才是有创造性的。”
范斯沃斯住宅 建筑实例分析 钢与玻璃的艺术 建筑师简介 范斯沃斯住宅印象 空 间 形 式 美 细部的处理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生平: • 1886年3月27日生于德国亚琛 • 21岁时设计了第一件作品 • 1908年进入贝伦斯事务所任职 • 1919年开始在柏林从事建筑设计 • 1926-1932年任德意志制造联盟第一副主任 • 1930-1933年任德国公立包豪斯学校校长 • 1937年移居美国 • 1938-1958年任芝加哥阿莫尔学院(后改名伊利诺工学院)建筑系主任
现代建筑大师,他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现代建筑大师,他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 • 1928年提出的“少就是多”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86-1969
他深信结构本身能够成为一种建筑艺术的手段.他创造了一种建立在工程技术基础之上的有目的的建筑艺术,这种工程技术在我们的时代已有了深刻的影响.他深信结构本身能够成为一种建筑艺术的手段.他创造了一种建立在工程技术基础之上的有目的的建筑艺术,这种工程技术在我们的时代已有了深刻的影响. • 他设计的建筑,包括室内装饰与家具布置,都要精炼到不能在改动的地步,于是创造了一种以精确简洁为特征的建筑艺术,并富有结构的逻辑性. 密斯.凡.德.罗 Less is More
伊利诺理工学院克朗楼 钢 + 玻璃 西格拉姆大厦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Barcelona Pavilion,1929 • 这一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最初成果之一。它突破了传统砖石承重结构必然造成的封闭的、孤立的室内空间形式,采取一种开放的、连绵不断的空间划分方式。 建筑师简介
总平面图 景色一览 范斯沃斯住宅印象
形式美 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 主从与重点 比例与尺度
以简单的几何图形求统一 平面由两个基本矩形构成 南北立面由三个基本矩形构成 形式美
主从与重点 小 大 高、大体量 低、小体量 形式美
比例与尺度 平面
比例与尺度 立面 形式美
钢与玻璃的艺术 钢的使用及效果 玻璃的使用及效果 钢与玻璃结合的效果 目 录
钢的使用及效果 钢构架 钢框 支撑用工字钢 钢梁
钢的使用及效果 效果 在平面构成上形成垂直感与交叉感 由于荷载的集中分布造成的轻盈感
钢的使用及效果 使用原因 时代背景: 钢材料的广泛应用及发展趋势 建筑思想: 结合密斯少就是多的思想
玻璃的使用及效果 这是密斯建筑思想的缩影,他为了赋予空间一生命力,为了使他能够具有比较鲜明的建筑表现,再没有把一切形式都精简到最纯净的地步之前,他绝不停止。他一直是比较强烈的坚持使当代建筑组成因素之一的平墙面做成最光滑和最透明的玻璃墙的形式。 使用原因 效果 成为与环境出色结合的主要原因之一。
钢与玻璃结合的效果 形状上——线与面的对比 钢,直长和坚实 玻璃,大面积铺展和通透 这两种强烈对比的材料经建筑师的手有机结合,力量的集中与舒缓、空间的限制与扩展得到完美的表达。 同时,玻璃与钢的平直维持了建筑的统一性。 材料上——实与虚的对比 钢与玻璃的艺术
空间 流线分析 内部空间划分 空间的导向 视觉的延续
内部空间划分 H 形空间划分
空间的导向 过渡平台 主平台室外 用围合的多少形成空间的导向
视觉的延续 融 合 纯 净 通 透
细部的处理 钢与钢的连接 钢与玻璃的连接 板层与踏步的处理
板层与踏步的处理 板 层: 预制混凝土板 防 水 薄 膜 砂 浆 层 轻质水泥填充 砂 砾 层 意大利灰华石
板层与踏步的处理 踏 步: 细部的分析
设计上的不足 心理角度 私密性上的问题 功能角度 冬季采暖问题 夏季室内通风问题
资料来源 《密斯·凡·德·罗》 刘先觉 著 《世界20世纪经典住宅设计空间构成的比较与分析》 【日】原口秀昭 著 http://www.columbia.edu/cu/gsapp/BT/GATEWAY/FARNSWORTH/farnsworth.html
U THANK ALL 指导教师:林峻宁 分析者:应涛、曲一鸣 指导教师:林峻宁 分析者:应涛、曲一鸣 2004.3.25 200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