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511 Views
苏州博物馆 现代结合传统的典范. F1001502 田宇桐 指导老师:蔡军. 探索,尝试. 在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建筑师一直在寻求与探索与中国传统建筑、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在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 这里 以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从个人角度探讨中国现代建筑如何与传统结合的问题。. 这是结合吗?. 将传统文化融入建筑几种方式. 简单的复制与仿制,如同上面的例子。融合方式简单粗暴,反差太大。 传统建筑符号的提取与拼贴,如一些现代公共建筑(公园厕所),常常出现。 传统建筑的变化异形,从某种程度上中国馆是一个例子。
E N D
苏州博物馆现代结合传统的典范 F1001502 田宇桐 指导老师:蔡军
探索,尝试 • 在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建筑师一直在寻求与探索与中国传统建筑、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在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这里以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从个人角度探讨中国现代建筑如何与传统结合的问题。
将传统文化融入建筑几种方式 • 简单的复制与仿制,如同上面的例子。融合方式简单粗暴,反差太大。 • 传统建筑符号的提取与拼贴,如一些现代公共建筑(公园厕所),常常出现。 • 传统建筑的变化异形,从某种程度上中国馆是一个例子。 • 从民族文化中提取思路。个人认为这是现代建筑融合传统的最为有机,最合适,也是最困难的一种方式。
苏州博物馆新馆 -四周给予甚大压力 • 北侧为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 • 东侧为太平天国忠王府 • 南侧为注明的古典园林狮子林
建筑语汇:几何形体。 色彩:青砖白墙 主要材料:钢铁、玻璃与花岗岩
引入江南园林理念,主题多样,隔而不塞,曲折迂回。水面处理有聚有分,其分隔方法以桥、岛为主引入江南园林理念,主题多样,隔而不塞,曲折迂回。水面处理有聚有分,其分隔方法以桥、岛为主
“以壁为纸,以石为绘”:苏博的假山并非简单地堆砌太湖石,而是以北宋米芾的山水画为蓝本,把花岗岩切成不同形状后,高低错落地排放在墙壁前,面对池水,宛若立体的泼墨山水画“以壁为纸,以石为绘”:苏博的假山并非简单地堆砌太湖石,而是以北宋米芾的山水画为蓝本,把花岗岩切成不同形状后,高低错落地排放在墙壁前,面对池水,宛若立体的泼墨山水画
内庭院的设计:在贝老的许多西式建筑设计中,也引入了内庭院的概念,可看作为庭院和后花园的变体。在苏博的内庭院中,种有树木,屋顶采用玻璃材质,保证良好的采光。其中的紫藤园给人印象深刻,这里嫁接着从当年文征明手植的紫藤树上修剪下的枝蔓。内庭院的设计:在贝老的许多西式建筑设计中,也引入了内庭院的概念,可看作为庭院和后花园的变体。在苏博的内庭院中,种有树木,屋顶采用玻璃材质,保证良好的采光。其中的紫藤园给人印象深刻,这里嫁接着从当年文征明手植的紫藤树上修剪下的枝蔓。
借景:使用不同的窗,运用仰借、近借等多种手法,扩展了视觉,使人产生无尽联想。借景:使用不同的窗,运用仰借、近借等多种手法,扩展了视觉,使人产生无尽联想。
小结 • 现代建筑设计中,无论是空间、结构还是材料,都难以与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直接挂钩,这便需要提炼与融合。提炼什么?怎么提炼?融合什么?怎样融合?我想贝聿铭先生已经将将融合做到了相当高的层次,将传统的手法运用在了苏博的设计当中,使苏博整体风格与环境相协调,更彰显着中国文化。 • 现代建筑与传统结合的道路还不明朗,而作为中国建筑系的学生,应当在这方面做出努力与常识,用建筑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谢 谢! • 参考资料: • 1.《中国建筑史》潘谷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 传统建筑的现代表达——品评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杨乔娴 • 3. 苏州博物馆新馆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宿一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