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 likes | 747 Views
《 计 算 机 编 目 工 作 》 知 识 点. 上海图书馆 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 2001.10. 文献编目. 根据一定目的和使用对象,按照相应的方法及规则,对各类型文献的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描述与揭示 。. 文献编目工作. 文献著录 、 规范控制 、 文献分类 、 主题标引 、 目录组织 、 文献技术加工等 。. 图书馆目录的类型. 按目录的物质载体 机读目录、缩微目录、卡片式目录、书本式目录、活页式目录、张贴式目录 按揭示文献的特征 题名目录、责任者目录、分类目录、主题目录 按目录反映的藏书范围 总目录、部门目录、特藏目录、联合目录
E N D
《计 算 机 编 目 工 作》知 识 点 上海图书馆 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 2001.10
文献编目 根据一定目的和使用对象,按照相应的方法及规则,对各类型文献的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描述与揭示。
文献编目工作 文献著录、规范控制、文献分类、主题标引、目录组织、文献技术加工等。
图书馆目录的类型 按目录的物质载体 机读目录、缩微目录、卡片式目录、书本式目录、活页式目录、张贴式目录 按揭示文献的特征 题名目录、责任者目录、分类目录、主题目录 按目录反映的藏书范围 总目录、部门目录、特藏目录、联合目录 按目录反映的文献类型 图书目录、期刊目录、报纸目录、地图目录、专利目录、视听资料目录、技术标准目录等 按文献使用的语言文字 中文图书目录、英文图书目录、日文图书目录、俄文图书目录 按目录使用的对象 读者目录、公务目录
三个英文单词的含义 Bibliography目录 Catalogue 书目 Contents(Table of Contents) 目次
编目规则与著录规则 编目规则包括对文献实体的描述方法(著录)和规范控制(标目法); 著录规则仅限于著录。
编目规则与 ISBD/GB3792 编目规则与《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我国文献著录的国家标准(GB3792)有所区别; ISBD、GB3792都是文献著录的基本原则、基本框架,不提供编目的实际操作。
ISBD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国际标准书目著录》 由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简称国际图联,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简称IFLA)颁布。1971年起。
ISBD 《国际标准书目著录》 ISBD(G)(General)(总则) ISBD(M)(Monographic Publications)(专著) ISBD(S)(Serials)(连续出版物) ISBD(A)(Antiquarian)(古籍) ISBD(CM)(Cartographic Materials)(测绘资料) ISBD(NBM)(Non-Book Materials)(非书资料) ISBD(PM)(Printed Music)(印刷乐谱) ISBD(CP)(Component Parts)(组成部分) ISBD(CF)(Computer Files)(计算机文档)
文献著录标准— 国家标准 《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84) 《普通图书著录规则》(GB3792.2-85) 《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GB3792.3-85) 《非书资料著录规则》(GB3792.4-85) 《档案著录规则》(GB3792.5-85) 《地图著录规则》(GB3792.6-86) 《古籍著录规则》(GB3792.7-86) 《检索期刊条目著录规则》(GB3793-83)
AACR2 Anglo—American Cataloguing Rules 《英美编目条例》(第2版)
《中国文献编目规则》 不是国家标准,是文献编目工作中的必备工具。
机读目录MARC(Machine Readable Catalog) 1965年美国国会图书馆首先研制; 1966年9月生产出试验性磁带—MARCI式; 1967年试制出MARCII式; 1969年正式向该国图书馆订购馆发行MARCII式英文图书磁带; 1971年成为美国国家标准; 1973年其格式成为国际标准(ISO2709)。
UNIMARC 国际机读目录,1972年由IFLA推出。 随后产生了英国 — UKMARC;日本 — JMARC;中国 —CNMARC
CNMARCChina MARC Format中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 1979年,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等共同引进并研究了美国国会图书馆的MARC磁带,成立了北京地区机读目录研制协作组,于1992年出版。 1995年正式成为文化行业标准
CCF Common Communications Formats 国际公共通信格式(1984问世)
中文书目回溯数据(1949-1987) 由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承担,共建40多万条书目记录
ISO2709格式 197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了由该组织第46技术委员会(ISO/TC46)起草的磁带格式国际标准,即《文献目录信息交换用磁带格式》,该格式分为:头标区、目次区、数据区。
头标区 头标区是提供书目记录基本参数的固定长区,位于每个书目记录的开始。头标区为固定格式固定长字段,总共24个子符长度,占每个记录的字符位置的第0至第23位。
目次区 目次区由若干个目次项组成,每个目次项由数据字段区的字段标识符、字段长度和字段起始字符的位置组成。分别用三位数字表示字段标识符,四位数字表示字段长度,五位数字表示字段起始字符的位置。不再允许有其它字符。目次区每个目次项对应数据区的一个数据字段,目次区的未尾置一字段分隔符。
数据区 数据区由若干个数据字段组成,每个字段都以一个字段分隔符结束,数据区的最后有一个记录标识符,用来标识记录的结束。
数据区采用的标识符号 标识符 字段标识符 -- 由3位数字组成; 子字段标识符 -- 由2位字符组成,其第一位字符为国际标准ISO646的专用符号IS1($); 指示符 分隔符 字段分隔符 -- 国际标准ISO646的专用符号IS2(*) 记录分隔符 -- 国际标准ISO646的专用符号IS3(#)
字段 指字段标识符所定义的字符串,可包含一个或多个子字段。
变长字段 指长度不定的字段,可包含一个或多个数据元素或子字段。 其长度包括文字资料、字段指示符、子字段标识符、字段分隔符
字段指示符 由2位数字或字母组成,位于字段标识符之后。只出现在变长字段中,提供该字段与其它字段的相互关系的信息,或向计算机提供某些数据处理时所需的操作信息。
必备字段 每条书目记录必不可少的数据字段。 001 记录控制号; 100 一般处理数据; 101 文献语种; 200 题名与责任说明项; 801 记录来源字段
可重复与不可重复 可重复表示该字段(或子字段)可以在一个记录(或一个字段)可输入多次; 不可重复表示该该字段(或子字段)可以在一个记录(或一个字段)可只能出现一次。
文献计算机编目操作 要求掌握各字段含义及使用;各子字段含义及使用;各字段与子字段的可重复性、必备性; 能根据书名页能编写中文普通图书、中文期刊、中文古籍图书的CNMARC记录。
ISBN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国际标准书号 由(冠号)组号、出版社号、书序号、校验码组成,共10位。 出版社号从2位到6位组成,出版社号长度与出书数量成反比。 校验位是第十位数字,其数值可以是”0”到”10”中的任何一个,当数值为10时,以罗马字符的”X”代替。
中国标准书号 • 由一个ISBN和一个图书分类/种次号两部分组成。其中图书分类/种次号是附属部分,不予著录。
图书著录200字段规定信息源 著录200题名与责任者项的规定信息源是书名页--版权页--封面。无书名页图书,应依次按版权页,封面所题书名著录。
交替题名 在规定信息源中出现的,由两个部分组成的正题名的第二部分。这两个部分之间用“又名”等连接词或其它文种相对应的词表示。
集中编目Centralized cataloguing 由一个中心机构为多个图书馆提供编目服务
联合编目Cooperative cataloguing 指由多个图书馆分担编目工作,而不是由一个中心机构集中操作,编目成果由各图书馆共享。
合作编目Shared cataloguing 它是集中编和联合编目的融合。通常指以一个权威机构的编目数据为主,其它参与合作机构的补充编目数据为辅,各馆协作共同完成编目工作、共同分享编目成果。
联机编目 Online cataloguing OCLC 1967年创建,原名,俄亥俄州学院图书馆中心(Ohio College Library Center),于1978年改名为,联机图书馆中心(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是世界上历史最长、规模最大且最著名的联机编目网络。 RLIN 研究图书馆信息网络(Research Library Information Network),设于斯坦福大学。 WLN 华盛顿州图书馆网络(Washington Library Network),设于华盛顿州立图书馆
在版编目CIP—cataloguing in publication 指图书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先由图书馆或其它部门根据出版机构的出版物校样进行编目,然后再由出版社将编目资料印刷在图书上,使图书馆的编目资料能同时为出版机构、图书馆、文献发行部门所利用。
《图 书 馆 信 息 技 术 工 作》知 识 点 上海图书馆 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 2001.10
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 数字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首先是从美国开始的。1950年,美国海军军械中心图书馆提交了世界上第一篇建议图书馆应用计算机的研究报告。NOTS检索系统的建立,开始了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的新时期。 我国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从1974年周恩来批准的”汉字信息处理工程”(简称”748工程”)开始的。包括汉字计算机情报检索软件、汉语主题词表、汉字通信和机器翻译等内容。
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发展阶段 图书馆自动化 网上电子文献信息服务 数字图书馆
图书馆现代信息系统的功能 图书馆应用计算机主要是进行图书馆业务自动化管理、电子文献服务和图书馆办公事务处理。
图书馆信息系统对硬件的要求 ①容量大; ②速度快; ③数据处理能力强; ④稳定性好; ⑤可扩充性强; ⑥标准化程度高; ⑦价格合理; ⑧售后服务优良
图书馆信息系统对软件的要求 ①系统开放性强; ②功能齐全,界面友好; ③数据标准化程度高; ④系统安全性高; ⑤售后服务优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基本模块 采访;编目;查询;读者管理;流通管理;典藏管理;连续出版物管理等
图书馆自动化的作用和意义 ①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操作,提高效率;②规范图书馆业务工作; ③提高图书馆业务管理水平; ④拓展图书馆服务领域; ⑤使图书馆走向集中化和协作化的道路;⑥适应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的需要。
图书馆自动化的局限性 ①质量取决于人工作业的质量; ②效果取决于人的素质和科学的管理;③仍然需要人工作业; ④成本仍然很高; ⑤本身仍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