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likes | 432 Views
個人簡介. 洪秀美 台灣花蓮人 從事音樂教育工作 35 年 小提琴曾師事:何淑雅 ( 德籍 ) 、郭子究、吉永禎三 ( 日籍 ) 、 司徒興誠、沈志芸、廖純 鋼琴曾師事:郭子究、卓靜純、蔡中文. 我的經歷. 2006 年花蓮假期樂團於花蓮演藝廳參加 「 海峽兩岸交流音樂會 」 2005 年花蓮假期樂團為關懷美崙愛加倍銀髮站舉辦慈善音樂會 2004 年花蓮假期樂團為關懷黎明教養院舉辦慈善音樂會 2002 年花蓮假期樂團舉辦為畢士大教養院募款音樂會 2001 年創立花蓮假期樂團並任團長一職推動地方音樂文化工作及公益活動
E N D
個人簡介 洪秀美 台灣花蓮人 從事音樂教育工作35年 小提琴曾師事:何淑雅(德籍)、郭子究、吉永禎三(日籍)、 司徒興誠、沈志芸、廖純 鋼琴曾師事:郭子究、卓靜純、蔡中文
我的經歷 2006年花蓮假期樂團於花蓮演藝廳參加「海峽兩岸交流音樂會」 2005年花蓮假期樂團為關懷美崙愛加倍銀髮站舉辦慈善音樂會 2004年花蓮假期樂團為關懷黎明教養院舉辦慈善音樂會 2002年花蓮假期樂團舉辦為畢士大教養院募款音樂會 2001年創立花蓮假期樂團並任團長一職推動地方音樂文化工作及公益活動 1998年三月受邀於花蓮門諾醫院創建50周年感恩禮拜中演出 1998年七月於台灣音樂節開幕典禮中演出 1997年成立詠愛室內樂團並任團長一職 1992年參加第一屆台灣省立青少年交響樂團 擔任第一小提琴手 並於台北、台中、台南巡迴演出 自1982~2008年舉辦多場師生音樂會 曾兩度於1985及1995年至德國 拜訪教會並巡迴演出
我的生命樂章 「我的家庭真可愛,整潔美滿又安康,姊妹兄弟很和氣,父母都慈祥、、、」這首充滿溫暖的歌是兄姊和我年少時最喜歡、最常合唱的歌。少年不知愁滋味,在那貧窮、物質缺乏的年代,我們家仍然時常有歡笑和歌聲。爸爸會把玩胡琴,也喜歡哼哼唱唱。有一天,他搬回一台黑膠唱盤的電唱機,原本就已經很熱鬧的家,這下可好了,整天吵得媽媽不得安寧,我們卻是高興極了!我的姊姊天生有副好歌喉,她可厲害了!除了睡覺之外,她可以整天唱歌,口哨聲不停,鄰居都佩服。許多世界童謠、名歌及英文歌曲都朗朗上口,她稱得上是我音樂的啟蒙老師呢! 進入畢士大教養院,就要離開家人住校,雖然很難過,但音樂的吸引很快就讓我轉移了想家的心情,填滿了心中的空虛和寂寞。口琴是我接觸到的第一項樂器,這是每個人必學的,而擔任教導的是盲眼的學姊。
我的生命樂章 有一天,有人捐贈給畢士大幾把小提琴,很幸運的,我是被選中可以學的學生之一。何淑雅教士(德籍)是我的啟蒙老師;她本來在生活中就是管理我們的人,教我們如何說話態度、行為舉止端莊,並且友愛同學、尊敬師長。從最基本的學看、抄寫五線譜,到保養琴的細節,一一詳細、耐心的解說、教導。從她的一舉一動中,我可以感受到她對小提琴的無限熱情,這感染了我對小提琴一路走來不變的愛,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更深入的學習,這份執著有增無減。 接著學校安排郭子究老師來指導我們聲樂、視唱及小提琴的學習。郭老師遇見我的大哥,告訴他我的表現以及對我的肯定,這使我立下當小提琴老師的志向。大哥很支持我,為了鼓勵我,他買了一把小提琴送給我,而這花了他窮教員幾乎一個月的薪水呢!我非常的感動,終於有一把屬於自己的琴了!
我的生命樂章 有一天,何教士告訴我,要讓我學鋼琴,真是不可思議!在畢士大,每個人要學一樣樂器,那是規定。但能學另一樣樂器,可說是榮譽。天啊!我居然能學第三樣樂器,這天大的好消息讓我久久不敢相信。有非常長的一段時間,大概維持了好幾年,每個週六早上五點半,同學都好夢正酣,我卻必須用鬧鐘把自己叫醒,差五分六點就要準時坐在鋼琴前,等郭子究老師來為我上課。在冬天天未亮之前,要離開溫暖的被窩,對十分重視睡眠的我是很痛苦的,需要幾番掙扎才能起床。每天爭取可練琴的時段,太遲進入寢室會被罵,這些都沒有使我打退堂鼓,更沒有影響我要勤練的決心。 辛麗莉教士(德籍)的出現,使我青春期的生活注入了更多不同的樂趣、新鮮感、新的思考課題。她是我的木笛老師,除了上木笛課的時間之外,常把我叫去和她一起吹奏,在沒有心理準備的狀況之下,我多半是想逃的,但通常都沒有成功。後來,我才明白過來,她訓練了我很重要的視譜(視奏)能力。不只如此,她有很獨到、正確的人生見解,正好解開了我在青春期的許多疑問,增加了我的自信心和快樂指數。
我的生命樂章 巴哈創意曲的彈奏法困擾我許久,我請教卓靜純老師之後,拜她為師,她開啟了我學習鋼琴的另一扇窗,雖然無法踩踏板,我仍然喜歡鋼琴所發出的音樂,於是,我不放棄認真練琴、上課,她鼓勵我當老師,也用實際行動介紹學生給我,能有老師的背書支持,我感到真是榮幸。 之後,我上台北,先後拜吉永禎三老師(日籍)、司徒興城老師(被譽為台灣的弦樂大師)為師。他們的家住三、四樓,沒有電梯,上下他們家對我來說是很辛苦的,但為了學小提琴,一定要排除萬難。幸好那時有住在台北的哥哥、姊姊協助,而老師們更是特別的照顧。
我的生命樂章 後來,在和沈志芸老師上課的期間,我要獨自由花蓮北上的行動,拜現代交通工具發達之賜,我真的獨立做到了!為了讓自己的琴藝更上一層樓,又隨蔡中文老師學習鋼琴。一向視「背譜」為畏途的我,老師沒有讓我有商量的餘地,要我給什麼功課就背什麼。剛開始的半年,真是惡夢連連,但最後終於適應了,也有明顯的進步。而小提琴則隨廖純老師學習,老師肯定我的能力之後,要求我繼續做到非常細緻的音樂處理。兩位老師都幫助我更深的進入音樂學習及教學的領域,也使我信心倍增。不但如此,還可以和老師談心,真是獲益良多。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之下,廖老師還回花蓮來指導我的學生們組樂團,大小朋友在暑期中學習得很快樂,彼此之間以音樂相聚會,學習不同的人際關係、樂團倫理。
我的生命樂章 用生命影響生命是我的師長們給我最好的禮物,一生受用不盡。在我卅五年的教琴工作中,我也一直以這樣的態度來期許自己:不要失去熱情。何教士在我初當老師的時候教導我,每天要為學生祝福禱告,而這些年來從沒有忘記間斷過,因為我深深體驗到我最大能力的來源是上帝,一路走來滿是恩典和祝福,期盼能透過音樂和同好分享。更感謝親愛的家長對我的信任和支持、配合,讓我們一起陪孩子走過學習的高山、低谷。 我可愛的學生們在幼稚園到小學中年級,最多的反應是「我不喜歡嚴格的老師,而洪老師是我的老師中最兇的,規矩最多的,上課要專心,不可猜譜,要認真讀譜、唱譜、數拍,不可隨便回答不知道、、、」這都是因為基礎太重要了!好的習慣、好的態度養成不容易,所以要提早開始啊!多數的小孩都是可以溝通的,誠實的說出心中的感受,也是繼續面對問題的動力。當他們漸漸長大,和老師熟悉之後,信任感增加了,會同意我的作法,甚至會給我好的回應和鼓勵,使我更了解他們。
我的生命樂章 學生到了小學高年級至國中的階段,我們的默契就更好了,雖然課業的壓力較重,許多青春期的小祕密無處可談,找老師最保險,老師樂意傾聽,認真接受每一個大人們認為是「小事」的情緒,並表同情,陪他們一起來講清楚、弄明白。高中階段面臨升學的壓力,此時是繼續學音樂或必須暫停,心中會有一番交戰,有時候,「休息是為了走得更遠」;當然,要考音樂系的同學不在此列。 上大學之後寒暑假多有學生來訪,談近況,參加弦樂社,甚至當創團社長,玩得不亦樂乎。在生活中經驗一些和老師的教導有關的事件,也會給我一些意見和鼓勵,這是我很大的快樂,也是我堅持起初的愛心的動力,太棒了!「音樂」是一輩子的好朋友,值得我們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