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 likes | 758 Views
** 厂信息标准化. 目录. 一、标准体系简介 二、信息标准化的重要性 三、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介绍 四、 信息分类编码系统设计程序流程 五、**厂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信息分类编码. 标准及标准化. 1996 年颁布 GB/T 3935.1《 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基本术语 第一部分:基本术语 》( 采用 ISO/IEC 指南 2 ( 1991 第六版) ) 1 、标准 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定,指南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
E N D
目录 • 一、标准体系简介 • 二、信息标准化的重要性 • 三、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介绍 • 四、信息分类编码系统设计程序流程 • 五、**厂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信息分类编码
标准及标准化 1996年颁布GB/T 3935.1《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基本术语 第一部分:基本术语》(采用ISO/IEC指南 2 (1991第六版)) • 1、标准 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定,指南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 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并以促进最大社会效益为目的。 • 2、标准化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上述活动尤其要包括制定、发布及贯彻标准的过程。 标准化的显著好处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技术壁垒,并便利技术合作。 • 3、标准体系 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总体。
企业标准体系 国务院国发(86)71号《关于加强企业管理的若干规定》中要求企业要建立以技术标准为主,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完善科学的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资源吧(www.glzy8.com),提供海量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技术标准体系 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而制定的标准。 主要包括事物的技术性内容。
管理标准体系 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而制定的标准。 主要规定人们在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的组织结构、职责权限、过程方法、程序文件以及资源分配等事宜。
工作标准体系 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而制定的标准。 针对具体岗位而规定人员和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职责、权限,对各种过程的定量定性要求以及活动程序和考核评价要求等。
信息技术标准体系 对信息的收集、储存、加工、传递、利用、管理等信息活动及信息技术制定、发布及实施各种信息技术标准。
目录 • 一、标准体系简介 • 二、信息标准化的重要性 • 三、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介绍 • 四、信息分类编码系统设计程序流程 • 五、**厂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信息分类编码
信息标准化的重要性 三方面进行阐述
信息标准化在**厂企业信息化总体结构中的地位信息标准化在**厂企业信息化总体结构中的地位
目录 • 一、标准体系简介 • 二、信息标准化的重要性 • 三、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介绍 • 四、信息分类编码系统设计程序流程 • 五、**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信息分类编码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standard of information classifying and coding)就是将信息按照科学的原则方法进行分类并加以编码,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作为有关单位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信息处理与交换时其同遵守的规则。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 •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表是指企业信息化范围内,现有、应有的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用图表的形式表示的有机体。
序 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国际标准号 宜定级别 1 分类编码通用术语 GB 10113-88 2 条形码术语 GB 129904 术语标准
序 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国际标准号 宜定级别 1 信息分类编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GB 7027-86 2 CIMS信息分类编码总则 3 事物特性表定义和原理 GB 10091-89 DIN 4000 4 CAD标准件图形文件编制总则 GB/T 15049.1-94 DIN 4001 5 文件格式分类与代码编制方法 GB/T 13959-92 方法标准
序 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国际标准号 宜定级别 1 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GB 13016-91 2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的编写规定 GB 7026-86 3 信息交换码保证形式的规定 4 信息分类编码分级与管理分级的规定 5 信息分类编码的维护要求 6 信息分类编码注册程序的规定 管理规定
序 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国际标准号 宜定级别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 2260-90 2 县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GB 10114-88 3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B 2659-86 ISO 3166-88 4 中国及世界主要海运贸易港口代码 GB 7407-87 5 铁路车站站名代码 GB 10302-88 6 机场名称代码 7 库房代码 区域场所分类编码标准
序 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国际标准号 宜定级别 1 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它机构名称代码 GB 4657-89 2 全国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代码编制规则 GB 11714-89 3 单位隶属关系代码 GB 12404-90 4 党派代码 GB 4763-84 5 高等院校代码 6 生产组织机构代码 7 全国清算中心代码 GB 13497-92 组织机构分类编码标准
序 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国标准标准号 宜定级别 1 人事信息系统指标体系及分类编码 GB 2261-80 GB 2 人的性别代码 GB 4658-84 ISO 5218-77 3 文化程度代码 GB 4761-84 4 家庭关系代码 GB 4762-84 JISC 6303 5 政治面貌代码 GB 4764-84 6 本人成份代码 GB 4765-84 7 家庭出身代码 GB 4766-84 8 婚姻状况代码 GB 4767-84 9 健康状况代码 GB 3304-82 10 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GB 4880-90 ISO 639-88 11 语种名称代码 GB 6865-86 12 语种熟练程度代码 GB 6864-86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代码 GB 8565-86 联合国《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人事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14 职业分类和代码 GB 8561-88 15 专业技术职务代码 GB 12403-90 16 干部职务名称代码 GB 12403-90 17 干部职务级别代码 GB 12407-90 18 社会兼职代码 GB 19 全国工种分类和编码 GB 8560-88 20 荣誉称号和荣誉奖章代码 GB 8563-88 21 奖励代码 GB 8562-88 22 纪律处分代码 GB10301-88 23 出国目的代码 24 职工代码 GB12405-90 25 单位增员减员各类代码 GB/T 14396-92 26 疾病分类与代码
序 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国际标准号 宜定级别 1 表示货币和资金的代码 GB 12406-90 ISO 4217-67 财会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国际标准号 宜定级别 1 全国工农业产品(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高位集) GB 7635-87 2 全国工农业产品(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代位集) GB 3 通用商品条形码 GB 12905-90 EAN 规范 4 标准件分类与编码 5 专用另部件分类与代码 6 工艺装备信息分类与代码 7 基建房产分类与代码 8 计算机机软件分类代码 GB/T 13702-92 物品分类编码标准
序 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国际标准号 宜定级别 1 国际单位制代码 GB 9648-88 ISO 2955-83 2 量和单位代码 3 全数字式日期表示法 GB 2808-81 ISO 2014-76 4 信息交换用的时间表法 GB 2809-81 5 信息交换用顺序日期表法 GB 2810-81 ISO 2775-77 6 星期编号 GB 7408-87 ISO 2015-76 7 地方时差表示法 GB 10167-88 计量单位和时间分类编码标准
序 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国际标准号 宜定级别 1 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 GB 3469-83 2 文献保密等级代码 GB 7156-87 3 设计文件分类编码 4 工艺文件分类编码 5 生产计划分类编码 6 设备档案分类编码 7 基建档案分类编码 8 财务档案分类编码 9 合同管理分类编码 10 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文件分类编码 文档资料分类编码标准
序 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国际标准号 宜定级别 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 GB 4654-84 2 经济类型代码 GB 12402-90 3 价格种类代码 GB 4 付款方式代码 GB 5 商品供需方式代码 GB 6 交贷方式代码 GB 7 经济指标分类编码 8 运输方式代码 GB 6582-86 9 集装箱运输状态代码 GB 4290-84 10 市场信息分类编码 11 售后服务信息分类编码 12 商务信息分类编码 13 客户码 14 拒付原因代码 经营管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序 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国际标准号 宜定级别 1 加工工艺分类编码 2 生产工序、工位分类代码 3 生产调度信息分类编码 4 生产准备信处分类编码 5 生产作业统计信息分类编码 6 单元生产(工作中心或生产单元)信息分类编码 7 工号(生产任务号)代码 8 包装方式代码 GB 9 产品技术鉴定方式分类与代码 10 CAD信息分类编码 11 工艺特征信息分类编码 1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861-92 13 CAD 标准件图形文件A类图形构件 GB/T 15049.2-94 生产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序 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国际标准号 宜定级别 1 产品质量等级代码 2 检验等级代码 3 产品环境适应性等级代码 4 检测方法代码 5 质量保证信息分类编码 6 质量控制信息分类编码 7 计量检定信息分类编码 8 理化试验信息分类编码 质量管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序 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国际标准号 宜定级别 1 职工教育管理信息分类编码 2 项目管理信息分类编码 3 学科分类与代码 GB/T 13745-92 其它分类编码标准
信息分类的基本原则 • 1、科学性:通常事物或概念(分类对象)的最稳定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的基础和依据。 • 2、系统性:将选定的事物、概念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排列顺序予以系统化,并形成一个合理的科学分类体系。 • 3、可扩延性:通常要设置收容类目,以便保证增加新的事物或概念时,不至于打乱已建立的分类体系。同时,还应为下级信息系统在本分类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延拓细化创造条件。 • 4、兼容性:与有关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协调一致。 • 5、综合实用性:分类要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把局部问题放在系统整体中处理,以达到系统最优。即在满足系统总体任务,总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满足系统内各有关单位的实际需要。
信息分类的基本方法 • 1、线分类法(层级分类法):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属性或特征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的类目,并排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它的表现形式是大类、中类、小类等。 • 2、面分类法:把给定的分类对象,依据其本身固有的各种属性,分成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的面,每个面中都包含了一组类目。将某个面中的一个类目和另一个面的一种类目组合在一起,即组成一个复合类目。 • 3、混合分类法:由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在分类目录中同时采用线分类和面分类两种方法结合的形式。
面分类法 如:纯毛男式中山装,中长纤维女式西服等。
信息编码的基本原则 • 1、唯一性:即一个编码对象仅有一个代码,一个代码只唯一表示一个编码对象。 • 2、合理性:代码结构要与分类体系相适应。 • 3、可扩充性:必须留有适当的后备容量,以便适应不断扩充的需要。 • 4、简单性:结构尽量简单,长度尽量短,以便节省存储空间、提高处理效率、减少代码差错率。 • 5、适用性:代码应尽可能反映编码对象的特点、有助记忆、便于填写。 • 6、规范性:在一个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中,代码的类型、代码的结构以及代码的编写格式必须统一。
目录 • 一、标准体系简介 • 二、信息标准化的重要性 • 三、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介绍 • 四、信息分类编码系统设计程序流程 • 五、**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信息分类编码
(1)确定系统目标、数据调查分析 • 根据系统的总目标确定信息范围,对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调查;收集各种类型的原始凭证、目录、明细表等;分析各类信息的性质、特征;统一定义信息名称,提供系统设计数据。
1) 初步调查 • 初步调查是对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包括企业的自然情况(企业的历史、规模、录属关系、组织机构、管理体制以及资源情况等)和生产经营情况(计划、生产类型、产品品种、产量、设备、工艺、生产能力、质量、成本、产品的稳定性、产品的发展趋势、库存、销售和服务情况等)。根据系统的总目标确定信息范围并提出初步调查报告。
2)现状调查 • 根据初步调查所确定的信息范围对企业现行的信息分类、编码情况和产品结构数据等进行深入的调查、收集全部应有信息(单据、报表、台帐、各类汇总和明细表、各类文件、技术经济指标等);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的物流和信息流,消除假信息和重复数据,保证信息的准确笥和可靠性。
3)特征分析 • 对收集到的信息采用特征表的方法(即列出数据元的各数据项)进行特征分析,对需要统一名称的或多名称的事物或概念、数据项和数据元统一定义,使使用者有一个共同的理解,消除信息交流中的误解,定义应尽可能采用标准的名词术语。
(2)确定清单 • 初步整理收集来的信息,列出清单或名称表,并尽可能使用文字、数字的代码进行描述(即根据信息特征的主次对各数据项排序)
(3)制定编码规则 • 1) 每个信息均应有独立的代码,信息代码一般是由分类码和识别码组成的复合码。分类码是表示信息类别的代码,识别码是表示信息特征(如结构形状、材料、工艺等)的代码,信息的分类与编码原则应符合信息分类基本原则和编码基本原则的规定。企业管理信息大类的划分与编码可参照JB/T 8823-1998。 • 2) 信息分类编码系统的结构一般采用十进分类法系统。十进分类法系统中,层次是以树的结构形式表示,各码位数字的位置依前一位而定,并用0~9数字表示,每个码位表达一个固定的含义。此外,必要时亦可采用符合代码字符约定的拉丁字母作为辅助代码符号,系统结构则可根据企业信息运行的需要而定。 • 3) 为了保证代码正确的输入,对较长的代码和那些关键性的代码,应加校验码,经检查其输入、传输等操作而产生的错误。校验码的计算方法见GB7027-86中的2.4.2条。
(4)建立编码系统 • 建立企业信息编码系统首先可按原型化方法,选用实际应用中已经成熟的编码系统、尽量采用企业已存在的各种不同内容的信息代码(物料代码、产品代码和工装代码等),予以试套、调整和修改以变为本企业的信息编码系统。这样可提高系统的开发速度与可靠性,充分利用现有系统及信息代码资源。若无适用的系统时则应重新设计。 • 编码方法应符合GB7027-86的规定。
(5)验证 • 编码系统形成后,应对编码系统进行试套验证、修改和补充,以确保编码系统的可靠性及适用性。
(6)发布实施 • 全部分类系统、编码系统和各种代码应按企业标准发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