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502 Views
聖經導論. 聖經簡介 第二章 論聖經書目或聖經的正經性. 這些書是怎樣輯合成集的? 幾時輯合起來的? 我們更知道:在猶太教和基督教中,另有許多其他有關宗教或信仰的書籍,為甚麼只有這七十三卷書獨具特徵而輯合在一起呢?. 兩條可循的路線: 一是屬神學的,一是屬歷史的。. 我們將本章分為四節來討論: 第一節:聖教會對聖經書目的定斷。 第二節:舊約全書怎樣形成的? 第三節:新約全書怎樣形成的? 第四節:聖經書目之外的經書 — 偽經。. 「書目」.
E N D
聖經導論 聖經簡介 第二章 論聖經書目或聖經的正經性
這些書是怎樣輯合成集的? • 幾時輯合起來的? • 我們更知道:在猶太教和基督教中,另有許多其他有關宗教或信仰的書籍,為甚麼只有這七十三卷書獨具特徵而輯合在一起呢?
兩條可循的路線:一是屬神學的,一是屬歷史的。兩條可循的路線:一是屬神學的,一是屬歷史的。 • 我們將本章分為四節來討論: • 第一節:聖教會對聖經書目的定斷。 • 第二節:舊約全書怎樣形成的? • 第三節:新約全書怎樣形成的? • 第四節:聖經書目之外的經書—偽經。
「書目」 • 「標準書」或「正經」(Canonical Books)。現在所謂的「標準書」或「正經」是指教會認為是受天主默感而著成的書籍。
第一節:聖教會對聖經書目的定斷 • 證實默感的存在,是屬於教會的職權 • 聖教會據以斷定某書是在天主默感之下寫成的根據是聖傳(見啟示憲章第八節) • 尤是依據耶穌親自的鑑定與宗徒們的傳授(見路24:44-49)。
第二節:舊約全書怎樣形成的? • 舊約全書是經過一千多年才形成的。 • 梅瑟法律、若蘇厄、撒慕爾又加以擴充 • 希則克雅國王使人收集撒羅滿的箴言 • 依撒意亞先知寫下自己的著作 • 約史雅國王重新在聖殿牆壁裡發現了法律書 • 先知的著作:耶肋米亞先知、匝加利亞 • 第三世紀出現七十賢士譯本。 • 二百年左右出現了德訓篇
正經與次經 • 有兩個名詞先應加以解釋,即 • 正經(PROTOCANONI CAL BOOKS)和 • 次經(DEUTEROCANONICAL BOOKS) • 「正經」本應譯作「首正經」,次經本應譯作「次正經」。二者皆為「正經」 • 猶太人之所以放棄那七本書的理由,據猶太人的文獻得知:一部聖經或正經應具有以下四個條件: 一、應具有古老性(應在厄斯德拉之前完成) 二、應完全與「法律」相符合 三、原著應為希伯來文 四、應保存原文
次經 此四條件來批判這七本書: 一、巴路克與瑪加伯上:目前只有希臘譯文 二、瑪加伯下與智慧篇原文為希臘文 三、德訓篇的原文雖為希伯來文,但無古老性,因著於公元前一八零左右 四、友弟德傳內有許多錯誤與不可相信的事實 五、多俾亞傳的原文可能是阿辣美文,但目前只存有希臘譯文 六、艾斯德爾傳的段落已無本來面目,確為後人所加 七、達尼爾的段落與法律不合,並且只有希臘文存在
猶太人於公元九十年左右,在雅木尼雅大會議中,決議將這這七本書不列入正經書目中。猶太人於公元九十年左右,在雅木尼雅大會議中,決議將這這七本書不列入正經書目中。 • 猶太人中有兩種聖經書目: • 巴肋斯坦聖經書目,包含三十九卷; • 亞歷山大里亞聖經書目,包含四十六卷(公元前第三世紀翻譯七十賢士譯本)
第三節:新約全書怎樣形成的? • 前後不過五十年,大概由公元五十年至一百年左右為止。 • 宗徒們開始宣講,稱為「教理講授」:路1:4、宗18:25、迦6:6 • 福音: • 宣講的主題,即是「耶穌所行所言的一切」(宗一1),即耶穌的使命、生平、言行、受難、復活和升天,最後以勸勉聽眾回心轉意,信奉耶穌基督等語作結。 • 書信及公函
偽 經 • 「偽經」一名來自希臘文Apocrypha,有「隱密」之意。 • 這些書籍的產生,大部份是由於人們的好奇心以及宗教熱誠,善意的將一些聖經上的漏洞加以補充:如耶穌的童年生活、宗徒們的結局,以及有關末世的問題等。 • 所讀這些偽經的益處,能幫助我們認識初期教會教友的思想,以及初期教會的異端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