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531 Views
医学临床能力培养与评估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教授 主任医师 中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 副会长. 一、临床能力培养目标 1 . 国际医学教育标准 WFME 9 大领域, 36 个亚领域 CMB GMER : 7 个领域 60 个指标. GMER. 临床技能. 批判性思维. 信息管理. 群体保健. 科学基础.
E N D
医学临床能力培养与评估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教授 主任医师 中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 副会长
一、临床能力培养目标 1 .国际医学教育标准 WFME 9大领域,36个亚领域 CMB GMER:7个领域 60个指标
GMER 临床技能 批判性思维 信息管理 群体保健 科学基础 沟通技能 职业价值 态度
CHINA: 两大部分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临床医学专业办学标准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技能目标13项 知识目标10项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12项 本科临床医学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中国本科医学专业教育办学标准 10.改革与发展 9.管理和行政 2.教育计划 3.学生成绩评定 8.科学研究 1.宗旨及目标 4.学生 7.教育评价 5.教师 6.教育资源
共识: 素质 能力 态度 价值 伦理 知识 技能
吴阶平: 高尚的医德 精湛的技术 艺术性的服务
1.教育思想更新 -教师为中心 学生为中心 教师主导 -传授知识 培养能力 -单一学科 学科交叉,整合 -以病为中心 以病人为中心
2.临床能力内涵 -自主学习能力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临床思维,批判性思维
Practice( 实际工作中运用知识技能) Performance(能演练临床思维、技能) Competence( 知识的理解融合) Knowledge(知识的记忆)
3.临床能力培养基本措施 1) -课程体系改革 -定义与融合 -人文社科与医学 -基础与临床 -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
几种模式: -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整合 -模块形式 new pathway -汕头大学医学院
2).教学方法的改革 -PBL教学 Mc-Master University -案例教学 case study -师生互助 -自主学习
3).实践能力加强 -基础实验改革、整合 形态 功能 自主设计实验 -早期接触临床 见习与实习结合 基本功训练
4)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① 多媒体教学 视听 动画 兴趣 生动
②模拟人技术 -标准化病人(SP) -现代模拟技术: 高科技为基础 电脑的应用 临床实际情况为前提 实践性教学、情景教学 、一体化教学为特点 医学生能反复操作,反复练习可能性,无医疗风险的特点
虚拟现实技术和现代医学模拟实验室的建立是临床医学 教学的一大突破 具有现实意义 解决医患矛盾 病人安全 虚拟内窥镜
③互联网技术 -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 -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探索更多更新知识 -及时了解国内外医学发展的最新动态 -互相交流平台
5)临床思维能力及批判性思维 思维的概念 对周围事物的认识,经过实践、分析、综 合、判断、推理而形成理性认识的过程。 实践 认识 实践 再认识 理论
临床思维 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对就医者的诊断、治疗、预后、康复、预防的思维活动。 从诊断到治疗的过程就是从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的过程 充分搜集材料, 全面客观分析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切忌主观性、片面性、经验主义 冷静 客观 辨证 知识面宽广
问题: -依赖高新技术及设备 -依赖实验室检查 -分科过细 知识面窄 片面 -浪费资源 -误诊
培养教师 坚持跨学科 多学科联合的教学大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
批判性思维 -提出问题 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敢于质疑 不盲目服从 -善于评估——包括权威、文献 -只有批判精神才能创新和创造 原创性成果
三、临床能力评估 形成性(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
形成性评估: 见习阶段 实习阶段 医学生档案、实习医师日记: 1)态度、服务、沟通、团队协作 2)临床技能及管理
量与质 -管病人的数量、病种 -各种操作 -危重病人抢救记录 -外科手术 -各科轮转及出科考试及小结
问题 -病床不足 病种不全 -医学生临床操作的法律保障 -医患关系问题
结果评估: OSCE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标准病人(SP) -设立多站(14站)沟通技巧 -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SP) -各科的临床操作 -辅助检查 -分析综合、诊断、处理
注意: -标准病人不能代替真正病人 -平时与最终考试相结合 -形成性评估与结果评估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