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435 Views
同理心的基礎 -自我覺察與覺察他人. 胡文郁 副教授. 台大護理學系所 副教授. 2010-10-15. 第 4 單元. 【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 CC 「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 相同方式分享」台灣 2.5 版授權釋出 】. 你是否曾經在 「 一成不變 」 的生活中, 某天,突然開始思索起 … 為什麼我會來到這個世界? 我的生命到底有什麼意義? 我的生命價值是什麼? 人常被 環境 影響,漸漸地 ……… 隱藏 了自我內在最真實而有力量的 自己. 學習目標. 1. 學習 「 了解他人 」 及 回答 「 他人的感覺 」
E N D
同理心的基礎-自我覺察與覺察他人 胡文郁副教授 台大護理學系所副教授 2010-10-15 第4單元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你是否曾經在「一成不變」的生活中, 某天,突然開始思索起 … 為什麼我會來到這個世界? 我的生命到底有什麼意義? 我的生命價值是什麼? 人常被環境影響,漸漸地……… 隱藏了自我內在最真實而有力量的自己
學習目標 1. 學習「了解他人」及回答「他人的感覺」 2. 聆聽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親身體驗及感覺」 3. 分辨「自己與他人感覺」的不同, 感覺到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4.運用「同理心」確實抓住自己與對方的感覺
同理心就是: 要從病人的窗戶往外看 試著去看病人所看到的世界 Flickr Foto Iervolino
何謂「同理心」? • 感同身受 • 設身處地 • 心中有他 • 分享苦痛 • 同體大悲 …… 是一種「關心」與「愛」的藝術
同理關懷從「覺察」開始 健康照顧者在了解並關懷病人的 同時;要學習從「關心自己」的心理 與生理的連結,「覺察情緒」對身心 的影響,進而知道如何將負向的情緒,「轉化」為成長力量。以「微笑及正向」的態度與行動「關心他人」
「覺察」? • 是「專注與注意」的能力 • 是去接觸、了解我正在「想什麼、 感覺或感受到什麼.... 」 (Simkin,1970)
自我察覺的注意要點 1、覺察不同於內省覺察只是去觀察、注意而不評價,內省是有目的性及評價性 2、人不可能同時對兩件事有相同程度的覺察 覺察特別強調「專注與注意」的能力,一次只能專注於一件事 3、要專注在你的覺察上當你想要做覺察時,你隨時有能力可以做覺察。 4、缺乏覺察通常與逃避有關在你生命中,或許有些部份是你一直害怕去碰觸,而不願面對 • 成長需要「勇氣」 • 若總是逃避去覺察某些部份,那將無法改變與成長
活動進行的注意事項 • Speak from heart (發自內心) • Profound respect (完全尊重) • Silence is participation (沉默就是參與) • No interruption (Silence between) (不要打斷別人的發言)
練習身心專注 Role-taking or Role-playing • 輕鬆 • 感覺 • 感受
人類的感官(嗅覺、視覺、味覺、觸覺及聽覺) • 除了能保護自己之外,經由它與大自然的接觸,讓我們親自去感覺生命的原素,以提升自己的存在意義。 • 如果醫護人員對生活中自己內在的情緒或感受都無法覺察或表達,那又要如何「傾聽與同理」病人或他人的感受,甚至痛苦呢?
自我覺察 【練習活動】: 聽聽我- 情緒感受的覺察 安靜地坐一會兒,開始回想中午吃飯,到你走進教室的此時此刻,這段時間,您透過自己身體的感官(眼、耳、鼻、舌、身), 你接受到什麼「訊息」? 用心寫下自己感覺到的「情緒(emotion)」與「感受(feeling) 」 • 收聽自己的五官感覺
五官感覺 • 視覺我看到…,讓我覺得(情緒或感受) …… • 聽覺我聽到…,讓我覺得(情緒或感受) …… • 觸覺我摸到…,讓我覺得(情緒或感受) …… • 嗅覺我聞到…,讓我覺得(情緒或感受) …… • 味覺我吃到…,讓我覺得(情緒或感受) ……
請您開始仔細回想你 • 中午吃飯的情景,從開始吃第一口「飯、菜、湯……」,你鼻子或舌頭經驗的感受是……, 你品嚐每道菜帶給你的「情緒與感受」? • 早上起床睜開眼睛的那一刻,你的五官感覺到什麼? 一路上來到這裏的此時此刻,你經歷過那些「人、事、物」,你的五官感覺對這些人、事、物,產生了那些「情緒與感受」? 請您儘量暫時放下大腦的理性認知,利用5分鐘的時間,直覺地將你還記得的情緒與感受經驗,如實地寫下來。
What’s it really mean to care for other? (什麼是真正的關心別人) • 感恩、知足 • 善解、包容
Your hand moves, and the fire’s whirring takes on a different shape.
習醫者必須學習如何在個人生命實踐的過程中,先「認識自己」、「了解自己」與「尊重生命」,然後滋養與耕耘自己的獨特性,進而才能「尊重他人」的獨特性,進而「療癒(healing)病人」。習醫者必須學習如何在個人生命實踐的過程中,先「認識自己」、「了解自己」與「尊重生命」,然後滋養與耕耘自己的獨特性,進而才能「尊重他人」的獨特性,進而「療癒(healing)病人」。
我是誰? 【練習活動】 1.請您先向同伴說出:「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2. 接著自己說出:「我聽到、我看到而且我感覺到, 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重覆說二遍。 • 「我想成為一個誠實善良的人」 • 「我聽到、我看到而且我感覺到 我是一個誠實善良的人。」
「感覺」與「想法」大不同? • 「我想…」 「我想你是一個善良的人」 • 「我覺得…」 「我覺得你是一個善良的人。」
同理心的過程 1. 傾聽他人(不只是他的話 ) 2. 話中的感受(真正地與他共鳴) 3. 有所反應(讓對方知道有人聽到他所說的話) (兩個人彼此傾聽,且對彼此的感覺,發生共鳴)
同理心的應用 跟著對方的感覺走 K. Peirce 表達同理心可運用下面的公式:「你覺得……」------後面緊跟著情緒字眼及正確的強度。「因為……」------後面緊跟著引起這個感覺的經驗或行為。
覺察他人 【練習活動】看看我-無言的溝通 用三分鐘眼對眼的互看,不要談話 就只坐著、看著對方。不要碰觸或交談! 1) 看著別人時,試著看出他的感受 2) 你自己的情緒感受?
同理心的層次 • 第一層次:回答者漠視內容和感受 • 第二層次:是他對分享者表達的內容, 會換用另一種說法,但對 感覺卻視而不見 • 第三層次:對內容和感受都有改換說法的回答 • 第四層次:能夠收集所有的信號,然後 以另一種說法回答。
同理心的過程 • 覺察某種情緒已經出現 • Identify the presence of an emotion • 找出情緒的由來 • Identify the source of the emotion • 告訴他,你知道他這樣的情緒,說出他沒說出的隱喻 • Acknowledge the emotion - Robert Beck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