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甘肃会宁十年九旱,是国家级贫困县。为了改变命运,会宁的学生与家长不约而同地把“赌注”押在教育上,千万个家庭演绎着雷同的“寒窗苦读”故事。娃娃们啃着大饼考清华,穷乡僻壤出“状元”。

甘肃会宁十年九旱,是国家级贫困县。为了改变命运,会宁的学生与家长不约而同地把“赌注”押在教育上,千万个家庭演绎着雷同的“寒窗苦读”故事。娃娃们啃着大饼考清华,穷乡僻壤出“状元”。. 2012 年 5 月 23 日早晨 5 点多,会宁一中高三年级的教室过道内响起朗朗读书声。天还未大亮,孩子们在昏暗的光线中专注地早读。会宁县 5 所高级中学的孩子们每天都坚持早读和晚读,春夏秋冬四季不变,他们只为了一个持久的信念 —— 知识改变命运。.

mik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甘肃会宁十年九旱,是国家级贫困县。为了改变命运,会宁的学生与家长不约而同地把“赌注”押在教育上,千万个家庭演绎着雷同的“寒窗苦读”故事。娃娃们啃着大饼考清华,穷乡僻壤出“状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甘肃会宁十年九旱,是国家级贫困县。为了改变命运,会宁的学生与家长不约而同地把“赌注”押在教育上,千万个家庭演绎着雷同的“寒窗苦读”故事。娃娃们啃着大饼考清华,穷乡僻壤出“状元”。甘肃会宁十年九旱,是国家级贫困县。为了改变命运,会宁的学生与家长不约而同地把“赌注”押在教育上,千万个家庭演绎着雷同的“寒窗苦读”故事。娃娃们啃着大饼考清华,穷乡僻壤出“状元”。

  2. 2012年5月23日早晨5点多,会宁一中高三年级的教室过道内响起朗朗读书声。天还未大亮,孩子们在昏暗的光线中专注地早读。会宁县5所高级中学的孩子们每天都坚持早读和晚读,春夏秋冬四季不变,他们只为了一个持久的信念——知识改变命运。2012年5月23日早晨5点多,会宁一中高三年级的教室过道内响起朗朗读书声。天还未大亮,孩子们在昏暗的光线中专注地早读。会宁县5所高级中学的孩子们每天都坚持早读和晚读,春夏秋冬四季不变,他们只为了一个持久的信念——知识改变命运。

  3. 早晨7点,早操结束后,学生们回到教室准备上课。一名高三女孩一边啃大饼,一边温习功课。大饼都是家长在乡下做好,托长途车捎来的,一次捎一周的量。功课太紧张,孩子们周末都不回家。一日三餐全吃干饼子,是会宁不少学生的食谱。早晨7点,早操结束后,学生们回到教室准备上课。一名高三女孩一边啃大饼,一边温习功课。大饼都是家长在乡下做好,托长途车捎来的,一次捎一周的量。功课太紧张,孩子们周末都不回家。一日三餐全吃干饼子,是会宁不少学生的食谱。

  4. 会宁一中的胥小强老师全神贯注地给高三(3)班的学生辅导化学课。他说:“学生们苦学是当地的一个优良传统,目的也是为了今后能有一个好的出路。”在会宁做高三年级的班主任也很辛苦,作息时间和孩子们都是同步的。早晨5点钟就得起床,来教室和学生一起早读,晚上10点多查完宿舍才能回家,只有到了周六才可以睡个懒觉。会宁一中的胥小强老师全神贯注地给高三(3)班的学生辅导化学课。他说:“学生们苦学是当地的一个优良传统,目的也是为了今后能有一个好的出路。”在会宁做高三年级的班主任也很辛苦,作息时间和孩子们都是同步的。早晨5点钟就得起床,来教室和学生一起早读,晚上10点多查完宿舍才能回家,只有到了周六才可以睡个懒觉。

  5. 会宁一中高三教室。孩子们每天都沉浸在大量的题海中。高三这一年,不知这些孩子要做多少份试卷、多少道题目。会宁一中高三教室。孩子们每天都沉浸在大量的题海中。高三这一年,不知这些孩子要做多少份试卷、多少道题目。

  6. 许多学生把勉励自己的话语写在纸条上,贴在课桌前,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懈怠。许多学生把勉励自己的话语写在纸条上,贴在课桌前,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懈怠。

  7. 高三学子的课桌上,书籍堆积如山。在这里,“书山有路勤为径”得到了最好的阐释。高三学子的课桌上,书籍堆积如山。在这里,“书山有路勤为径”得到了最好的阐释。

  8. 会宁二中自助灶房内,中午放学后做饭的学生。会宁5所高级中学都有学校餐厅。但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每天在餐厅买饭吃,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帮助学生减轻家庭负担,会宁二中把以前闲置的灶房腾了出来,安排给有做饭需求的学生使用。会宁二中自助灶房每天都有上百号孩子自己做饭。会宁二中自助灶房内,中午放学后做饭的学生。会宁5所高级中学都有学校餐厅。但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每天在餐厅买饭吃,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帮助学生减轻家庭负担,会宁二中把以前闲置的灶房腾了出来,安排给有做饭需求的学生使用。会宁二中自助灶房每天都有上百号孩子自己做饭。

  9. 摆敏是会宁二中一名高一的学生。她每天中午12点放学后便跑步来到灶房煮面条。从生火、煮面条到洗碗结束,她只用了30分钟时间,随后便跑回教室里继续学习。摆敏是会宁二中一名高一的学生。她每天中午12点放学后便跑步来到灶房煮面条。从生火、煮面条到洗碗结束,她只用了30分钟时间,随后便跑回教室里继续学习。

  10. 在会宁二中校园内,每个角落里都堆放着许多暖水瓶。为了避免排队打水而耽误学习时间,每天早晨上课时,住宿的学生们会将暖水瓶或者水桶放在教学楼附近,利用课间休息时间错峰打水。在会宁二中校园内,每个角落里都堆放着许多暖水瓶。为了避免排队打水而耽误学习时间,每天早晨上课时,住宿的学生们会将暖水瓶或者水桶放在教学楼附近,利用课间休息时间错峰打水。

  11. 会宁一中高三(17)班的教室墙上贴着“放飞梦想”和“高考倒计时”的字样。随着倒计时数字的减少,他们放飞梦想的时间也在逐渐缩短。会宁一中高三(17)班的教室墙上贴着“放飞梦想”和“高考倒计时”的字样。随着倒计时数字的减少,他们放飞梦想的时间也在逐渐缩短。

  12. 5月23日傍晚19时许,会宁二中的操场上密密麻麻站着晚读的学生,场面甚是壮观。5月23日傍晚19时许,会宁二中的操场上密密麻麻站着晚读的学生,场面甚是壮观。

  13. 晚21时30分,会宁一中,宿舍熄灯后,123宿舍内高三(6)班的学生王韦蕊在手电光下复习笔记。尽管学校要求熄灯后学生必须睡觉,但一中住校的很多学生仍会偷偷学习。晚21时30分,会宁一中,宿舍熄灯后,123宿舍内高三(6)班的学生王韦蕊在手电光下复习笔记。尽管学校要求熄灯后学生必须睡觉,但一中住校的很多学生仍会偷偷学习。

  14. 高考是考学生,也是考家长。在会宁县一中旁的砚台坪山上,住满了在校外租房的陪读家长。白天家长们到建筑工地、市场上去打工,晚上给孩子做可口的饭菜吃。目前在会宁县城陪读的家长有几万人,陪读成了会宁县城一道壮观的风景。高考是考学生,也是考家长。在会宁县一中旁的砚台坪山上,住满了在校外租房的陪读家长。白天家长们到建筑工地、市场上去打工,晚上给孩子做可口的饭菜吃。目前在会宁县城陪读的家长有几万人,陪读成了会宁县城一道壮观的风景。

  15. 早晨6点,会宁一中校门外,来自会宁汉岔村的柴彦青已经在校门外摆出摊子卖早点了。她的孩子今年上初中,两年前她就从农村来到县城陪读。她说,自己这情况不算啥,有些家长从幼儿园就已经开始进城做陪读了!早晨6点,会宁一中校门外,来自会宁汉岔村的柴彦青已经在校门外摆出摊子卖早点了。她的孩子今年上初中,两年前她就从农村来到县城陪读。她说,自己这情况不算啥,有些家长从幼儿园就已经开始进城做陪读了!

  16. 5月24日,会宁二中校门口,来自会宁杨集乡的裴云基老人如往常一样在二中校门口继续着他的修鞋小生意。老人今年77岁,在县城租房已经20年,修鞋摊也摆了20年。在大孙女裴晓燕上幼儿园的时候,他就进城陪读了。今年孙女要高考了,20年,终于等到了高考的这一天。5月24日,会宁二中校门口,来自会宁杨集乡的裴云基老人如往常一样在二中校门口继续着他的修鞋小生意。老人今年77岁,在县城租房已经20年,修鞋摊也摆了20年。在大孙女裴晓燕上幼儿园的时候,他就进城陪读了。今年孙女要高考了,20年,终于等到了高考的这一天。

  17. 两年前,刘雪芹(左)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遇难。为了延续她参加高考的愿望,母亲董淑萍(中)带着刘雪芹来到会宁县城租房读高中。靠母亲在建筑工地打工来维持生活。两年前,刘雪芹(左)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遇难。为了延续她参加高考的愿望,母亲董淑萍(中)带着刘雪芹来到会宁县城租房读高中。靠母亲在建筑工地打工来维持生活。

  18. 王振芳,来自会宁白草原乡,她孩子在会宁二中上学,今年参加高考。她陪读一年,白天在出租房附近的建筑工地上打工,做跟男人一样的活计。王振芳,来自会宁白草原乡,她孩子在会宁二中上学,今年参加高考。她陪读一年,白天在出租房附近的建筑工地上打工,做跟男人一样的活计。

  19. 来自会宁汉岔村的张云霞和自己的两个孩子坐在昏暗的出租屋内吃晚饭。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出路,丈夫留在乡下家中照顾年迈的母亲,妻子张云霞则与两个孩子一起来到县城租房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她的大儿子武睿成绩突出,被清华大学自强计划相中,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来自会宁汉岔村的张云霞和自己的两个孩子坐在昏暗的出租屋内吃晚饭。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出路,丈夫留在乡下家中照顾年迈的母亲,妻子张云霞则与两个孩子一起来到县城租房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她的大儿子武睿成绩突出,被清华大学自强计划相中,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

  20. 出租屋内,张军吉老人眼中含着泪水。在孙女张亚芳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大儿子和儿媳妇离婚了,10年来他一直独自抚养孙女。孙女上高一的时侯,爷俩儿一起来到县城租房读书,日子过得很艰难,三年来,只靠老人打零工维持生活。除了房租,每月爷孙两个人的生活费只有100块钱。出租屋内,张军吉老人眼中含着泪水。在孙女张亚芳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大儿子和儿媳妇离婚了,10年来他一直独自抚养孙女。孙女上高一的时侯,爷俩儿一起来到县城租房读书,日子过得很艰难,三年来,只靠老人打零工维持生活。除了房租,每月爷孙两个人的生活费只有100块钱。

  21. 张军吉的孙女张亚芳也很懂事,省吃俭用,从来不乱花钱。她很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对高考充满期待。张军吉的孙女张亚芳也很懂事,省吃俭用,从来不乱花钱。她很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对高考充满期待。

  22. 会宁一中2011年的高考张榜单一直挂在校门口。对于毫无选择的会宁县贫苦家庭来说,仍愿意将高考看作化解一切苦难的解药,为此他们押上了生活的全部。到大学去!这是会宁人共同的精神支柱。会宁一中2011年的高考张榜单一直挂在校门口。对于毫无选择的会宁县贫苦家庭来说,仍愿意将高考看作化解一切苦难的解药,为此他们押上了生活的全部。到大学去!这是会宁人共同的精神支柱。

  23. 甘肃省会宁县十年九旱,资源匮乏,却是全国闻名的“高考状元县”。截至2012年,全县已累计向各大中专院校输送7万多名学生。对于毫无选择的会宁贫苦家庭来说,仍将高考看作化解一切苦难的解药,为此他们押上了生活的全部。到大学去!这是会宁人共同的精神支柱。甘肃省会宁县十年九旱,资源匮乏,却是全国闻名的“高考状元县”。截至2012年,全县已累计向各大中专院校输送7万多名学生。对于毫无选择的会宁贫苦家庭来说,仍将高考看作化解一切苦难的解药,为此他们押上了生活的全部。到大学去!这是会宁人共同的精神支柱。

  24. 会宁,上个世纪30年代红军长征后会师的地方,甘肃省中部一个远近闻名的国家级贫困县,十年九旱,严重缺水,资源匮乏。就是这样一个县,却是全国闻名的“高考状元县”。自恢复高考以来,截至2012年,全县已累计向各大中专院校输送7万多名学生。近年来一组“百千万”的数字为会宁再添炫彩一笔:200多人获得博士学位,2000多人获硕士学位,20000多人获学士学位。会宁,上个世纪30年代红军长征后会师的地方,甘肃省中部一个远近闻名的国家级贫困县,十年九旱,严重缺水,资源匮乏。就是这样一个县,却是全国闻名的“高考状元县”。自恢复高考以来,截至2012年,全县已累计向各大中专院校输送7万多名学生。近年来一组“百千万”的数字为会宁再添炫彩一笔:200多人获得博士学位,2000多人获硕士学位,20000多人获学士学位。 在会宁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穷乡僻壤出“状元”。2012年5月下旬,高考前夕,笔者来到了会宁县,也切实感受到了这里老百姓对教育的关注程度是全国罕见的。据会宁一中高三(13)班的班主任曹鹏飞介绍,他已经做了两届高三毕业班的班主任,家长重视教育的程度和孩子刻苦勤奋学习的精神深深感动着他。有些家庭,哥哥刚考上了大学、第二年妹妹又要参加高考的情况在他的班上比比皆是。即使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家长们苦点累点不要紧,也决不让孩子们放弃读书、放弃高考。会宁人认为,不让娃娃上学是最丢人的。 目前会宁全县有5所高级中学。其中4所位于县城,1所位于农村。每所高级中学每年都有几千名孩子参加高考。各个学校的情况几乎都差不多:学生苦读,教师勤教。会宁一中办公室的杨主任介绍:每天早上学生5点半起床,6点早读,7点跑操和吃早餐,7点20分上课,12点午餐,14点上课直到18点,30分钟晚餐后又开始自习,直到晚上9点——这是会宁一中高三年级学生的日常作息时间表,所有的环节都是学生自觉履行,学习气氛非常浓厚。在校园里很少看到玩耍的身影,大部分学生不是步履匆匆便是埋头看书。

  25. 在与当地的一名出租车司机聊天时,说到会宁县的教育,司机师傅很有感触地讲:每到周末,便在会宁县汽车站看到许多孩子在站台上等待,他们不是准备上车回家,而是等着取家长从乡下捎来的大饼。孩子们学习抓得紧,周末几乎都不回去,家长要赶周末前做好足够娃娃一周吃的大饼,托进城的长途车捎来。装满干饼子的布袋上都写着孩子的学校、班级和姓名,堆放在车站站台上。顿顿吃大饼是许多会宁学生的主要食谱。在与当地的一名出租车司机聊天时,说到会宁县的教育,司机师傅很有感触地讲:每到周末,便在会宁县汽车站看到许多孩子在站台上等待,他们不是准备上车回家,而是等着取家长从乡下捎来的大饼。孩子们学习抓得紧,周末几乎都不回去,家长要赶周末前做好足够娃娃一周吃的大饼,托进城的长途车捎来。装满干饼子的布袋上都写着孩子的学校、班级和姓名,堆放在车站站台上。顿顿吃大饼是许多会宁学生的主要食谱。 摆敏是会宁二中一名高一的学生,家乡在会宁县新天乡。为了减轻家长负担,节省开支,她每天在学校的自助灶房自己动手做饭吃。中午12点放学后,她便跑步来到灶房煮面条。从生火、煮面条到洗碗结束,她只用了30分钟时间,随后便跑回教室里继续学习。在会宁二中,还有许多像摆敏这样使用自助灶房的贫寒学子。为了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为了找一条好的出路,再艰难,他们也不抛弃念书的理想。 会宁县几乎没有工业,农业则半死不活靠天吃饭,教育反而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会宁县城,出租屋非常吃香。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让孩子安心读书,许多家长索性就在县城租房陪读。白天家长们到建筑工地、市场上去打工,晚上给孩子做可口的饭菜吃。目前在会宁县城陪读的家长有几万人,陪读成了会宁县城一道壮观的风景。 今天,对于毫无选择的会宁县贫苦家庭来说,仍愿意将高考看作化解一切苦难的解药。千万个不同的家庭演绎着雷同的“寒窗苦读”故事,孩子和家长不约而同地把“赌注”押在教育上,期待着未来能得到丰厚的回报。求学是会宁人共同的精神支撑,维系着他们的全部希望。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