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likes | 464 Views
眼鏡蛇. 51005 王子愷. 眼鏡蛇的身體構造. 台灣最毒的眼鏡蛇. 學名: Naia Naia ( Cantor )蝙蝠蛇科,有毒 俗名:飯題債、眼鏡蛇、蝙蝠蛇、長頸蛇 眼鏡蛇受到驚嚇時會昂起頭來,將頭變成扁平狀。通常不會主動攻擊人,愛吃蛙類。 眼鏡蛇有毒性極強的神經毒。根據台灣五種最常咬人的毒蛇記錄中,此蛇占第四位。救致人於死的觀點言,則佔第三位。 在台灣眼鏡蛇被大量捕殺,因為它的皮可做皮鞋、皮帶或皮夾。肉被烹成蛇湯,或是曬乾磨成粉,被中醫藥師用做藥用。膽囊也非常有用,一般認為可治療較輕的眼疾。 . 眼鏡王蛇的資料.
E N D
眼鏡蛇 51005王子愷
台灣最毒的眼鏡蛇 • 學名:Naia Naia(Cantor)蝙蝠蛇科,有毒 • 俗名:飯題債、眼鏡蛇、蝙蝠蛇、長頸蛇 • 眼鏡蛇受到驚嚇時會昂起頭來,將頭變成扁平狀。通常不會主動攻擊人,愛吃蛙類。 • 眼鏡蛇有毒性極強的神經毒。根據台灣五種最常咬人的毒蛇記錄中,此蛇占第四位。救致人於死的觀點言,則佔第三位。 • 在台灣眼鏡蛇被大量捕殺,因為它的皮可做皮鞋、皮帶或皮夾。肉被烹成蛇湯,或是曬乾磨成粉,被中醫藥師用做藥用。膽囊也非常有用,一般認為可治療較輕的眼疾。
眼鏡王蛇的資料 • 眼鏡王蛇(學名:Ophiophagus hannah;英文:King Cobra),別名「過山烏」,是世上最長的毒蛇,體長可達5.6公尺(18英尺),[1]分布在印度及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一帶,主要棲息於熱帶雨林中,以別的蛇類為食。雖稱為「眼鏡王蛇」,但此物種與真正的眼鏡蛇不同,它並不是眼鏡蛇屬的一員,而是屬於獨立的眼鏡王蛇屬。 因各種因素,眼鏡王蛇常被認為是一種相當危險的毒蛇。[2][3][4]它也也在很多地區的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5]
埃及的眼鏡蛇第1張 • 埃及眼镜蛇按照地理分部可分为3个亚种;埃及亚种(N. haje haje),体色为黄灰色到褐色;摩洛哥亚种(N. haje legionis),身体几近乌亮的黑色;阿拉伯亚种(N. haje arabica),身体通常为黄色而头颈部则为黑色,栖居在阿拉伯半岛南部,也是目前唯一分布于非洲大陆之外的非洲眼镜蛇。 • 埃及眼镜蛇主要栖息在较为干燥而且备有少量水源及植被的热带草原或 • 埃及眼镜蛇[2] • 半沙漠地区,实际上鲜少出没于沙漠地带。 有时也会在绿洲、耕地、有零落植被的山地及一般草地。而最危险的情况是,埃及眼镜蛇经常会进入人类居住的房屋之中,但它们通常都是被人类所饲养的家禽或被人类招来的鼠类所吸引的。另外,还有不少埃及眼镜蛇会在地中海内潜游,由此可知它们有一定的好水性。 • 埃及眼镜蛇属夜行性动物,它们喜欢阴暗的环境,但偶尔也会在清晨的时候发现它们在享受阳光的沐浴。它们会居住于其它动物所挖掘的洞穴、白蚁丘或山岩之间等地方,有时甚至会闯进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潜伏,以便猎食各类家禽。跟一般眼镜蛇一样,当埃及眼镜蛇进行猎食或感应到危机时,能瞬即逃遁数米之遥,又或支起前半身,并展开头颈两侧的皮褶以威吓对手;但当它们遇到比自己强的对手,感到力不能敌时,就会作出假死的举动。
埃及的眼鏡蛇愛吃的食物第2張 • 埃及眼镜蛇最明显的特征是其颈部皮褶。该部位可以向外膨起用以威吓对手。眼镜蛇被激怒时,会将身体前段竖起,颈部两侧膨胀,此时背部的眼镜圈纹愈加明显,同时发出"呼呼"声,借以恐吓敌人。事实上很多蛇都可以或多或少的膨起颈部,而眼镜蛇只是更为典型而已。眼镜蛇的颜色多样,从黑色或深棕色到浅黄白色。与无毒蛇不同,毒蛇的尖牙不能折叠,因而相对较小。多数眼镜蛇体形很大,可达1.2-2.5米长眼镜蛇毒液为高危性神经毒液。 • 捕猎与繁殖 • 埃及眼镜蛇主要捕食蜥蜴、蟾蜍、鼠类等各种小型动物,以及包括眼镜蛇在内的其它蛇类。雌性埃及眼镜蛇能生产8至33枚蛇卵,通常都产在白蚁丘,而经过60天的孵化期后,小蛇便会破壳而出。
埃及的眼鏡蛇毒第3張 • 埃及眼镜蛇的每次攻击平均能释出175—200毫克的毒素,其毒性之猛仅次于菲律宾眼镜蛇。但埃及眼镜蛇的致命性,却被普遍认为高于上述的眼镜蛇,原因是埃及眼镜蛇的体型较大、较具攻击性与及每次咬击能释出较大量的蛇毒。 • 埃及眼镜蛇的毒液主要为神经毒,主要破坏动物的神经系统,强制中止神经讯息输送至肌肉, • 埃及眼镜蛇(5张) • 连心脏等重要器官都会丧失接收神经讯号的机能,最后呼吸衰竭而死亡。被咬后会即时出现疼痛、肿大、发现硬块、起泡、肌群坏死等表征,而随着中毒深浅之别,其它各样可能出现的表征还包括头痛、呕吐、腹痛、腹泻、晕眩、昏厥或痉挛等。
印度眼鏡蛇第1張 • 中文名印度眼镜蛇 • 俗名别名 • 英文名 • 拉丁学名Najanaja • 地理分布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巴基斯坦。 • 繁殖方式卵生。 • 习性栖息于大部分的自然环境中。毒性极强。 • 体形特征全长135-150公分。在展开的领巾背面上有两颗眼睛模样的斑纹。 • 食性以小型哺乳类,青蛙或蛇类为食。 • 眼睛蛇毒发时的状态: • 印度眼镜蛇 拥有强烈的神经毒素,这些毒素主要影响突触后膜,令肌肉迅速麻痹,导致呼吸系统失调甚至心脏遽停。印度眼镜蛇的毒素成份包括化学酵素如玻璃酸脢,会导致细胞溶解素对红血球、细菌或其他抗原所造成的溶解效果,加速毒素散播。被咬的话,体质好的也就1小时的命。
印度眼鏡蛇會去的地方第2張 • 印度眼镜蛇最为人所知的特征,是它头部至颈部的皮折,每当进行猎食或感应到危机时,印度眼镜蛇都会展开两侧的皮折以威吓对手。印度眼镜蛇的皮折范围宽阔,皮上有明显的曲线眼形纹,形态有如眼镜。一条成型的印度眼镜蛇长度约有一米,亦有少量眼镜蛇可以长达两米。皮折上的眼镜纹会根据蛇种躯体颜色的不同,而有着多样的变化。另外,有一种东方的鼠标蛇经常被误会成眼镜蛇,其实鼠标蛇的体型较长,而且它身体隆起幅度明显,理应容易分辨.印度眼镜蛇主要分布于印度大陆(除了印度东北大陆),另外亦散布于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以及孟加拉国等地区。海拔2000米以内都可以找到印度眼镜蛇。
印度眼鏡蛇覓食第3張 • 度眼镜蛇主要进食啮齿目动物(如鼠类)、蟾蜍、蛙类、鸟类与及部分蛇类。它们经常出没于广阔的森林与农田,间中会窜到城市中,并生活于下水道等阴暗地方。 • 印度眼镜蛇是卵生动物,每年约于四月至七月之间产卵。雌蛇每次可产12枚至30枚蛇卵,并于设置在地下的巢穴中孵蛋48至69天。初出生的印度眼镜蛇身长约20至30厘米,而且诞下不久就已经具备完善的毒液分泌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