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9

第十二章 给药

第十二章 给药. 教学目标. 1 、掌握给药的基本原则和注射原则、各种给药方法的操作程序及各种皮试液的配制方法、结果判断。 2 、熟悉各种给药方法的原理、药物过敏反应的原理 3 、掌握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抢救措施。 4 、了解药物的保管及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 第一节 概 述. 给药的目的. 治疗疾病 预防疾病 协助诊断 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减轻症状. 一、护士在执行药疗中的角色与职责. 药疗中,护士的角色. 病人安全用药的监护者. 药疗方案的直接执行者. (一)严格遵守给药的 原则 ★. 1 .根据医嘱给药

miett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二章 给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二章 给药

  2. 教学目标 1、掌握给药的基本原则和注射原则、各种给药方法的操作程序及各种皮试液的配制方法、结果判断。 2、熟悉各种给药方法的原理、药物过敏反应的原理 3、掌握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抢救措施。 4、了解药物的保管及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

  3. 第一节 概 述 给药的目的 • 治疗疾病 • 预防疾病 • 协助诊断 • 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 减轻症状

  4. 一、护士在执行药疗中的角色与职责 药疗中,护士的角色 病人安全用药的监护者 药疗方案的直接执行者

  5. (一)严格遵守给药的原则★ 1.根据医嘱给药 1)医嘱必须写在医嘱本上,签字有效,一般不接受口头医嘱。 2)紧急情况下可接受口头医嘱,如抢救病人时,但护士须复诵一遍后,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过后立即补上书面医嘱。 3)对有疑问的医嘱一定问清后方可执行。

  6.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做到“三查七对五准确”

  7. 三查: 操作前查 操作中查 操作后查

  8. 七对: 对床号 对姓名 对药名 对剂量 对浓度 对方法 对时间

  9. 病人准确 药物准确 剂量准确 时间准确 途径准确 • 五准确 此外,还要检查药物的有效期、质量。

  10. 3.按需要做过敏试验 对易发生过敏的药物,用药前须做过敏试验,结果阴性方可使用。 4、临床试验用药中的职责 (1)应了解所试用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2)征得病人的同意 (3)用药中密切观察疗效及副作用,并做好有关记录。

  11. (二)熟练掌握正确给药方法与技术 (三)促进药物疗效和减轻不良反应 (四)正确指导病人合理用药

  12. (五)参与药物管理 1.药品的种类 1)内服药 液体:溶液、合剂、酊剂等 固体:片、丸、胶囊、粉剂。 2)注射药:水剂、油剂、粉剂、结晶。 3)外用药:软膏、溶液、酊剂、栓剂、擦剂、滴剂、粉剂。 4)中药:中草药、中成药。 5)新颖剂型:粘贴敷片、植入慢溶药片、胰岛素泵等。

  13. 2.药物的领取 1)病区药房:备一定量的常用药物,专人负责,按规定领取和补充。 2)中心药房:护士到中心药房领取,病区只存少量备用药。 3)计算机联网。

  14. 3.药物的保管★ 1)药柜应放在通风、干燥、光线充足处,专人保管,定期检查(药品的性质、有效期),及时处理,如有沉淀、异味、变色、变质等应立即停止使用,确保安全。

  15. 药 柜

  16. 2)药品应按内服、外用、注射、剧毒等分类保管。标签清晰,内服药用蓝色,外用药用红色,剧毒药用黑色。标明药名、浓度或剂量,标签脱落或无法辨认应及时处理。

  17. 3)剧毒、麻醉药品要专人负责,加锁保管,班班交接。 4)根据药物性质,分别保存。 5)对使用有期限的药物,应视有效期先后有计划使用,避免造成药物浪费。 6)新领取的药物 必须核对无误后方可放入药瓶内 。 7)患者个人专用药,要单独存放,注名床号、姓名。

  18. 神圣 重大

  19. 药物的临床效应 1、治疗作用:能达到治疗目的的作用,药物的预期疗效。 2、不良反应:药物在产生治疗作用的同时,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甚至给患者带来不利的反应。

  20. 药物在治疗量时所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药物在治疗量时所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①副作用 (side reaction) ③ 过敏反应 (hypersensitive reaction) 用药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引起的机体的病理变化或损害。 ② 毒性反应 (toxic reaction) 是少数经过应用某药物而致敏的个体对该药发生的一种特殊反应

  21. 用药治疗后引起的一种不良反应。又称治疗矛盾用药治疗后引起的一种不良反应。又称治疗矛盾 ④ 继发反应 ⑤ 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 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22. 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又称回跃反应 ⑥停药反应 (withdrawal reaction) ⑦特异质反应 (idiosyncrasy) 指少数特异体质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常人不同

  23. 二、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一)药物因素 1.药物的用量 药物的量效关系:药物剂量多少所引起的反应会直接影响人体,药物的剂量大小和效应强弱之间的关系,称量效关系。

  24. 2.药物的剂型 影响药物的吸收。剂型不同,药物的吸收快慢不同,一般水溶剂吸收较快,油剂、混悬液较慢。

  25. 3、给药的途径:吸收速度由快至慢: 静脉 吸入 肌注 皮下 直肠黏膜 口服 皮肤 4、给药时间: 取决于药物的血浆半衰期 5、联合用药: 药物协同作用,增强治疗效果 药物拮抗作用,减少药物副作用 {

  26.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 1.生理因素 1)体重与年龄 2)性别 3)遗传异常

  27. 2.病理状态 4.个体差异 3.心理因素 高敏性 耐受性 习惯性

  28. (三)饮食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1.促进吸收,增强疗效 酸性食物可增强铁的吸收,脂肪可增强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2.干扰吸收,降低疗效 茶叶可影响铁剂的吸收,降低疗效,因茶叶中的鞣酸可与铁结合形成铁盐;脂肪可降低铁的吸收,因脂肪可抑制胃酸的分泌;菠菜可降低钙的吸收,因菠菜中的草酸可和钙结合生成草酸钙;热水可降低乳酶生的疗效,因乳酶生在热的环境中易分解失效;酒精可抑制中枢,还可增加肝脏的负担,易致药物中毒。 3.改变尿液PH值,影响疗效 荤食可使尿液偏酸,素食可食尿液偏碱。

  29. 三、给药的护理程序 1.生理状况 2.病理状况 3.用药史 4.目前医嘱用药 5.心理社会问题 评估

  30. 通过对收集的治疗分析整理,做处护理诊断,明确护士的工作内容。通过对收集的治疗分析整理,做处护理诊断,明确护士的工作内容。 诊断

  31. 拟定护理目标 计划 • 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 合理安排给药次数和时间 • 列出所用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观察要点 • 制订加强药物疗效的措施 • 减少和预防不良反应 • 健康教育 制订护理措施

  32. 合理用药 ①明确诊断:选药不仅要针对适应症还要排除禁忌症。 ②根据药理学特点选药:尽量少用所谓的“撒网疗法”。 ③了解并掌握各种影响药效的因素:用药必须个体化,不能单纯公式化。 ④祛邪扶正并举:在采用对因治疗的同时要采用对症支持疗法。 ⑤对病人始终负责:开出处方仅是治疗的开始,必需严密观察病情反应,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治疗药物。

  33.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确保用药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确保用药安全。 • 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用药。 • 解决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采取加强药效的措施。 • 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准确地做好护理记录,包括用药的时间、方法和反应等。 • 充分调动病人的心理因素,积极配合治疗。 实施

  34. 给药是否正确 • 药物是否产生了预期的效果 • 是否出现了不良反应 • 病人是否按医嘱用药,是否了解有关用药知识 评价

  35. 想 想 一 一 说 怎样才能保证病人安全正确用药?

  36. 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administering oral medication) 经口给予药物,由胃肠道吸收,以治疗疾病,减轻症状,维持正常生理功能,预防疾病或协助诊断。

  37. 优点: ① 经济、方便; ② 无损伤; ③ 成本低,价格低镰。 • 缺点:① 意识不清的病人不能应用; • ② 吸收较慢,不适宜急救; • ③ 药物易受胃肠内容物影响,受胃酸破坏; • ④ 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

  38. 药物经胃肠道吸收,以减轻症状,治疗疾病。 【目的】 1.核对医嘱 2.评估病人: • 病人年龄,自理能力,意识状态; • 吞咽功能,有无恶心、呕吐。 • 合作程度。 • 对所用药物的有关知识。 【评估】

  39. 【计划】 1.目标:患者理解用药的目的,正确、安全地服下药物。 2.用物准备 3.护士准备:洗手、戴口罩。 4.病人准备:向病人解释用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5.环境准备:清洁、安静,有充足的光线。

  40. 四、实施: 1、操作步骤: 操作者:洗手、戴口罩 准备 用物准备齐全 查对 先摆固体药,后备水剂与油剂 摆药 药匙取固体药;量杯量取液体 查对 药液不足1ml时用滴管吸取,15滴 =1ml 查对 自理者 见病人服药 取回 发药 不能自理者 协助喂药或鼻饲 整理

  41. 备药

  42. 备药

  43. 查对 发 药

  44. 发药盘一定要在视线范围内,如服用两杯以上药物应一次取出。对自理服药有困难的病人提供帮助。 • 如病人更换或停止药物时,应及时告诉病人。病人如提出疑问,应重新核对,无误后方可服下。 • 病人因故未服者,将药品带回并交班。 • 协助危重病人和婴幼儿服药。有鼻饲者将药片磨碎从鼻饲管注入。

  45. 3.服药的注意事项★ 1)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应饭后服用,如阿斯匹林。 2)对呼吸道黏膜有安抚作用的药物服后不宜立即饮水,如止咳糖浆,15分钟后再饮水。 3)健胃药饭前服,助消化药及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应饭后服用。 4)对牙齿有腐蚀性或易使牙齿着色的药物,加水冲淡后用吸管吸服,服后立即漱口,如稀酸性药物、铁剂。 5)磺胺药物由肾脏排出尿少时易析出结晶,所以应鼓励病人多饮水。

  46. 6)服用强心甙类药物前应先测心率,如脉搏小于60次/分或心律不齐,不可用药。6)服用强心甙类药物前应先测心率,如脉搏小于60次/分或心律不齐,不可用药。 7)有拮抗作用的药物不宜同时或在短期时间内服用。 8)肠溶片在离开胃前阻止其吸收,所以服用时不可压碎;胶囊药不要打开,以免对口腔、食道的刺激;服油剂后可给少许果汁或饼干除味;服利尿剂应记录出入水量。 9)中药服法:补益药饭前服,解表药饭后服,攻下驱虫药清晨空腹服,镇静药睡前服。

  47. 最佳服药时间 • 早晨7时服用消炎痛可使关节炎病人得到满意疗效,若晚上再加一片,效果更佳。早晨服用阿斯匹林药效高。 • 健胃药胃蛋白酶、乳酶生在进食前10分钟服才能更好的促进胃液的分泌,增强食欲。胃肠促动力药吗丁啉、西沙必利也应在饭前10~30分钟服用。胃舒平、氢氧化铝等抗酸药最好在饭后1小时服用。

  48. 哮喘病人易于在凌晨发病,引起气管痉挛的体内乙酰胆碱及组织胺反应的敏感时间为晚上12时到凌晨2时之间,因此晚上临睡前给予稍大剂量的抗胆碱药物可减轻和预防哮喘发作。 • 心脏病病人,早晨4时服用洋地黄疗效最好,为其它时间的4倍,下午时间最差。 • 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傍晚最高。在使用胍乙啶降压药时,早晨宜小剂量,晚上应增加剂量,可减少上午产生的直立性低血压症。

More Related